住在成都的你,对成都有什么感觉?

灼见论坛


我应该是2000年就来成都读书了,算下来很多年了,中途去过宁波,北京,深圳工作了一些年,现在又回来安家落户,感觉成都和读书那时候比变化特别大吧,特别是高新区以前都比较荒凉,那时候读高中,老师还让我们小心点,说治安不好,现在看看,高新区,天府新区多么令人震撼啊!

还有成都的慢节奏是出了名的,但是现在一看地铁拥挤程度堪比北京,年轻人忙的马不停蹄,也只有老年人和旅游的人悠闲一点。

再者四川麻将文化盛行,我自己也不会打麻将,以前也特别不理解,感觉打麻将有点消耗自己,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现在有家了逐渐理解了这一项活动,确实家庭聚会,朋友来访呆的时间长了不找个娱乐,大家都不自在,总之年轻人打麻将的还是少。

还有发现现在成都人才配比比之前多很多了,很多好的事业单位招人都要求211研究生以上,并且要对口专业,可见人才还是多,出去参加过一些创业活动,发现现在成都海归也很多,已经不是当年少不入川的概念了,现在很多人才回来,并且背景都不错,自主创业的思路也很强。

再说现在的人收入高了,成都人又喜欢走出去看看,周围邻居,带小孩出国度假的比比皆是,近的东南亚,远的欧美,澳新,总之变化很大,发展也很快。


葳葳15


大学4年在成都,

工作5年在成都。

给自己上户口的那天,顺便把女儿的户口也落在成都,主要是考虑到将来不在一起上学的话麻烦。

女儿还小,看着她嘟嘟的嘴,我轻轻的告诉她,亲爱的,记得,咱们老家是重庆哦。我们是重庆人。

“你就别想了,户口都过来了。”我老婆拍了我一下。想想自己真的和这个城市就结缘,算是安家了!


我的客户有建议我离开这边去重庆也有去更远的地方,都是站在我的角度考虑,劝我。一起干点事情,一来挣钱,二来呢,自己干得开心一些。说实话,我有点心动。至少在当时。


某天下午,我从高升桥打车回公司,走二环高架桥下边,阳光从桥面缝隙斜照进路面。看着绿绿葱葱爬满桥墩的植被,我一下竟然有些感动。我在想这个城市到底给了什么。是高额的房贷,还是所谓辛苦的工作,还是一班子合得来的同事!我一直没有归属感,我常跟我老婆说,我在这边没有亲朋,将来有点撒事情都得靠自己。偶尔很焦虑。没想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所有的所有,其实都是自己的认为。好与不好,全在一念之间。


春熙路是我一直单纯认为的城中心,一直人都很多,不管外地的本地的。偶尔走在春熙路那边,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看,就会有分别,老楼与高楼,明显感到这个城市在发展。

锦里离我之前租房子那边比较近,但是很少去,看的最多的就是一大群人在门口打卡拍照签到。

城南的繁华,远比任何其他方向都要繁华,有多家500名企。但是有一种太过于商业化的氛围,据说天府几街,晚上的人很少。但是白天由北向南的一号线,我是想不到办法怎么从中途挤上去的。

东边的给我的感觉,老有部分待开发的感觉,并且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可能。不过也还好,不拥挤,我就喜欢人少的地方。

西边北边去的不多,但是你依然能够感觉到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


我在这里开始恋爱,开始结婚,到现在有自己的娃。也一步步看着这个城市的房价慢慢的朝上走,有人离开,有人继续进来。希望成都也越来越好!希望自己也越来越好!


夜归人Cherry


对成都什么感觉呢?就像是一直在漂泊,终于回到了家的感觉。

17年离职,一路上去了昆明、大理、丽江,后来来到了成都,二十天之后又去了石家庄。



在每个地方都待了二十天左右,后来发现最喜欢的还是成都这座城市。

说不上是它的包容性还是遇见的人欢乐洒脱的性格,总之去了很多地方,发现最最喜欢的还是成都。

于是2018年回到了成都,如今已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一年,除了越来越喜欢,没有其他的想法。

希望未来,跟这座城市的缘分长一点,再长一点。


蚂蚁搬家官方


成都结束了我一生的漂泊,流落到成都就再也不想离开它了。祖籍福建出生于内蒙古,一直生活再山东,中间曾经在北京打过工,后来移民去加拿大,最后回流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越呆越喜欢,不打算离开了。幸福的童年在内蒙古渡过,虽然出生在鄂尔多斯市一岁时就迁至达拉特旗。树林召是个小镇,但是天高皇帝远,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自己家可以养猪种地,每年家里养头大肥猪,房前屋后空地可以随便种菜,西红柿黄瓜多的吃不完。父母双职工经济上虽然也紧张但是比一般人家好多了。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家庭作业,放学和周末就是玩,有时候走路走累了就躺在路边满是羊粪蛋的草地上歇一下,看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至今难以忘怀。内蒙古的问题是每年三月到五月,十月至十二月都刮风,风沙很大,风大的能把铁皮刮走一公里,沙子打到脸上会很痛。除了比较荒凉外冬天太冷,小时候爱出去滑冰每年冬天耳朵手脚都长冻疮。鄂尔多斯扬(羊绒)眉(煤炭)吐(稀土)气(天然气)了,听说经济发达了,但是离开后一直没回去。后面随父母迁回福建三明市,三明一直是全国文明城市非常美丽,在碧波荡漾的沙溪河中游泳望着对岸绵延起伏的群山感觉就像在仙境中,雨后空气清新山顶带着白帽


黑皮赖夫1


对成都有什么感觉呢,很仔细梳理了内心的情绪,发现自己对成都这座城市爱得深沉。

我的家乡是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地处偏僻,我还记得第一次来成都,是为了逃避家里给安排的婚姻,让我哥带我来,看见车水马龙的城市繁华,妈妈对我说:“孩子,这么美好的城市,这么美好的未来,都是你们的。”刚来成都的生活很苦,但我们还是坚持把全家都接了过来,爷爷那会对我们说:“这是天府之国,孩子,不要再离开,也不要回老家。”爷爷曾是地主,经历过土改和文革的风浪,我和哥哥都非常尊敬他。

我们很幸运遇见了一位善良的婆婆和阿姨,她们家帮助了我们很多,还很幸运遇见了一位好的老板,看我工作之余复习功课,便拿钱让我去复读。后来我考上大学,去了重庆,再到毕业了回成都来工作,便再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


是这座城市,是这座城市的善良的人们,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让我从那个偏远的小山村跳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立足。现在我和我的家人都在成都买了房,结了婚,有了孩子。我依然记得我的家乡是那个小县城,但我更爱成都,是它许给了我美好的未来,给了我改变现状的勇气。

因为工作偶尔也会去其他城市,感受与成都不同的气质,它们可能比成都更繁华,交通更便利,经济更优渥,也曾有去到北上广的机会,可我留恋这里,我不愿离开。不管去到哪里,只有回到成都上空,哪怕还没有降落,内心才觉得,终于回到家了。

这就是我对成都的感觉,它发展,我们也在成长,它改变,我们也在进步。它经历苦痛,我们也默默流泪。但我们知道,我们爱这座城市,愿与它一起,直到少年白了头。


熊猫娅娅


成都这个城市很奇怪,待这儿没感觉有啥好的,但是一出门就觉得还是成都好,我去过厦门/重庆/南京/杭州/上海/昆明,这些城市都各有各的好,但还是打心底觉得成都才是最舒服的,随便说下居住在成都的感受。

1 二次元文化氛围浓厚,本地人对此不排斥。节假日公园、植物园、东郊、等等地方都能看到拍片的coser,展子也很多,妹子也超级漂亮。

2 成都耍的真的很多,各种酒吧、ktv、网吧、密室、洗脚的按摩的,喝茶的打麻将的,反正和耍的相关的,成都真的非常多,感觉是各个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

3 成都的gay和les还算是常见吧,也不怎么避讳,大大方方的,路人也习以为常,很少指指点点。

4 得益于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平时周末出去耍的成都人就很多,可以是找个古镇喝茶打麻将,可以是去爬山,可以是去泡温泉,一到周末高速出城的路就开始疯狂堵

5 成都人出去耍的也很分季节,春天去龙泉山看桃花喝茶打麻将,夏天去青城山避暑喝茶打麻将,秋天去看银杏喝茶打麻将,冬天去花水湾泡温泉耍雪。中间还可以夹杂着去峨眉/乐山/雅安/西昌/等等等等,总之给人感觉三个字,耍不完!

6 成都妹子说话好听,嗲嗲地,凶凶的,听起很舒服。

7 成都吃的其实我感觉不是辣,很多人接受不了川菜也不是因为辣,而是因为麻!在云贵川湖南湖北这些吃辣区域,川菜不是最辣的,但一定是最麻的!(话说其实麻麻的感觉很舒服)

8 确实越来越堵了,都快成成堵了,不过这么堵,汽车保有量这么大也没有听到要摇号的风声,不晓得成都政府咋想的(仅好奇,没有多余意思)

9 最近的天气(秋天)真的太舒服了,不冷不热,空气湿润地恰到好处,整的我一天到黑都想睡觉。

10 应该是因为成都领事馆比较多,本来也是旅游城市,成都外国人也比较多,比较常见。

11 农家乐不断发展,渐渐从之前的传统农家乐变得更年轻,装修得也更有设计感了。不过饭菜水平依然及格,偶尔还有惊喜。

12 成都民宿很多(这点可能很多本地人没感觉)

13 难过的是网红餐厅也越来越多了,原来排队的馆子是人家确实味道在那儿摆起的,现在排队的馆子不晓得吃个啥,可能是吃拍照嘛。

14 我永远喜欢我家楼下的肥肠粉

15 私家车开车歪得很,各种抢道。不过最近私家车也开始礼让行人了,不错。

16 成都路上共享汽车很多,常能看见,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不是也是如此。

17 成都的酒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应该是全国前列吧?

18 常年修路,感觉从修二环高架开始修路就没有停过。

19 本地人买房的意识更多来源于“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起了”,但是成都的房价更多是被外地人抄起来的,我亲眼见过一个青岛房东在天府新区某小区屯了10套房子租出去。。

20 外省人确实越来越多了

21. 很多外地人来到成都:

第一个问题都是,“兔兔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

第二个问题都是,“这兔兔真辣,能不能再来点?”


灼见论坛


你好,作为一名本地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成都这座城市吧。

成都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并且也是中国最具有魅力的发展城市


。在去年成都的城口突破了1500万,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如果想要考虑来成都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 成都目前整座城市的支柱行业是高新科技,于旅游业两项,旅游业除了武侯祠和青城山外,成都最可以吸引外地人的因素就是大熊猫,因为成都整座城市都是红包因素,所以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旅游。

再说一下成都的高新科技产业,目前成都的招商引资以及招聘人才计划做的相当出色,领跑于全国,尤其是对人才的政策,补贴方面也十分吸引人,所以据一些高校的学生是可以考虑留在成都的。

其次,成都的人文环境,以及美食美景都是相当不错的,平常闲暇时刻,可以去大冰的小屋和朋友喝一两杯酒,听听民谣,或者去魁星楼,宽窄巷子吃点小吃,缓解一下生活压力还是非常美的。 这就是我的看法,谢谢。


Ricecake电梯小哥


我现在就住在成都,当然就是旅居。

旅居与常住不一样。这些天来我发现长住成都的打工者们,生活压力很大,大都市,人满为患,交通拥挤、房租高、工资低,繁华落尽的夜色里,到处是奔流不息的挤地铁、拼公交,骑着网约自行车匆匆而过的人影。



作为一名旅居者,带上钱与手机自由行,想去哪里到哪里,想吃什么吃什么,对成都的印象还不错。








作为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成都平原五千年的历史人文,构成了它独特的个性。

三星堆青铜器人相头像如迷一样的来历、都江堰李冰父子治水秦并蜀地的历史遗址、刘备、诸葛亮治蜀三国演义的故事蕴意、杜甫草堂中的诗词歌赋的唐朝锦城、文殊院、大慈寺的佛国诵经等,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乐不出蜀。







更何况,市内的宽窄巷子、春熙路、锦里等到处是美女云集,加上满城飘着麻辣香味,美食之都的成都,安逸的旅游休闲韵味,让人觉得吃住行都很“巴适”!







所以,作为一个独行者,我对成都的最大印象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人文底蕴的适合于人至中年男人的旅居城市!


刚峰看世界


也说住在成都有啥赶脚??

老头七十有余,本来不是成都人,但这么七十年的人生居然在成都也过了35个年头了啊?什么感觉,七八十年代成都也只是百万人口上下,在全国十大城市排在十名左右,那个时候一环内到处是菜地稻田,锦江河只有三个字~脏乱臭,但城区居民虽然收入少,但城边巷子里农民卖小菜还是方便,逢个赶场天,红牌楼三瓦窑买鸡蛋红苕也是奇乐心欢。随着改开搞成都也着实变化快,城区都一圈圈扩到了双流龙泉温江新都了,虽说户籍人口5百多万,但实际人口少说也得8百万了,人们就业安居也是祥和。市区交通便利,地铁成网,共享单车满街跑欢。就说那些个成都的好吃嘴,哪里有好吃的谁都挡不住,深更半夜都要出去整一盘。就别说四海五州的游客了,一下飞机火车就直奔到大街上吃火锅麻辣烫,弄得个成都都成了中国的美食城了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成都是个麻将之都,有事没事人一坐下来屁股都没热,就开始打麻将上班了,整得全中国都叫成都为麻城了,居然还有人座飞机,人还在成都的上空,就尼嘛想麻将想得居然听到了成都的麻将声啊!你们说是不是妖艳😃😂😂外地朋友也说成都人球钱没有两个天天打麻将,成都居民靠啥子生活?所以对咱们成都人的赶觉就有点虽然:收入不多生活悠闲~物价不高日子好过~出行方便交通不挤~社会和谐治安不错~宜居宜业西部之冠。😄😄😄😄🙏🙏🙏这次先表扬一下,有空了再聊点孬的哈哈哈哈。💪💪🙏🙏🙏



用户5334573978


归属感:不排外,有归属感。呆这两年了,也买了房,感觉自己就是成都人了。虽说之前也是四川人,但是对成都没什么概念,在成都的这两年感受比较深。

城建方面:去过其他城市,但是不自觉的会比较,还是觉得成都更适合自己一些。地铁规划了33条,现在通车得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10号线一小段。应该后续每年会增加一两条线,越来越方便了。

工作方面:相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成都的中高端工作机会相对较少。我一个同学没什么证书,去了上海,投简历找工作很简单。我有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合适的工作少,高不成,低不就。

饮食方面:川菜、火锅、串串、老妈兔头、成都担担面、凉粉等等,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有合适自己的口味。

气候方面:冬天比较冷,秋天多夜雨,春天比较短,夏天比较热,但是热得还可以接受,比几大火炉要好很多,但是又赶不上昆明和贵阳的凉爽。

教育方面:高等教育,主要是川大、电子科大、西南财经、西南交大、西南石油、成都理工,都很好。高中教育,公立主要是成都四七九中学,其他的一般;私立的高中好的不少,但是费用肯定相对贵一些,七七八八的一年五六万,有成都嘉祥,成都四七九的私立学校,成都外国语,成都实验外国语等等。小学的话。就上他们的附属小学吧,应该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