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小霸王,出門秒變小慫包,孩子窩裡橫的真相

孩子在家裡非常蠻橫,什麼都是得他說了算,動不動就對家裡人大呼小叫,稍微有點不順心就又哭又鬧,簡直就是家裡的小霸王。

但是一出門卻直接變成了小慫包,連個招呼都不敢打,想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還得拖著媽媽,讓媽媽跟人家說帶他一起玩,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了都不敢吱聲,只能央求媽媽要回來。

家裡的小霸王,出門秒變小慫包,孩子窩裡橫的真相

其實很多家裡都有這種情況,在家蠻不講理,在外面卻慫的要命。如果你家的孩子是這種性格,那麼做家長的可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那麼孩子這種性格是怎麼培養起來的呢?

其實這與家長的教育有著直接的聯繫,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家長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1、敏感的界限感

孩子天生就存在一種“界限感”和比較強的地域意識,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就會變得放心隨意,比如說家裡,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壓迫感;一旦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和事物就會非常小心謹慎。尤其是比較“宅”的父母,經常和孩子宅在家裡,很少跟同齡的孩子進行交流,整個人就會變得膽小怕事,這樣會使孩子的“界限感”更深,久而久之,孩子窩裡橫的性格就被養成了!

家裡的小霸王,出門秒變小慫包,孩子窩裡橫的真相

2、父母的過度寵溺

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還是比較多的,家人都是把孩子當成寶貝,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在家裡,既沒有哥哥姐姐需要尊敬,也沒有弟弟妹妹需要謙讓,家裡的玩具和零食都是獨自享用的,這便更讓孩子有了“唯我獨尊”的感覺。另外,現在大部分家庭的條件都比較不錯了,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孩子一哭家長的心就碎了,便會妥協,時間久了,孩子便會認為只要哭鬧,就會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過度的寵溺,就會讓孩子養成窩裡橫的性格。

家裡的小霸王,出門秒變小慫包,孩子窩裡橫的真相

3、父母也是“窩裡橫”

家長在外面對朋友和同事都是謙讓有禮的,但是在家裡卻對家人大吼大叫。小孩子都是喜歡模仿的,父母的行為便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就會讓孩子也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如果家長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話,在家裡就好像有一層陰影籠罩著,孩子待久了就會感到厭煩,脾氣也會變得暴躁起來;但是這樣的孩子內心都會比較脆弱,出門碰上陌生人就會秒變小慫包。

孩子“窩裡橫”是一個家庭的責任,不可一味的埋怨孩子的不是,從自身出發,對自己的教育進行反思、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