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這麼簡單就能讓孩子能說會道?那我也能培養孩子成為演說家


方法這麼簡單就能讓孩子能說會道?那我也能培養孩子成為演說家


自從生了寶寶

感覺一個月嘰裡呱啦說話的量

抵得了過去的一年

我發現,我紮紮實實成了話癆媽媽

老公提醒我,不要嚇到孩子

我說孩子太可愛了,忍不住

後來看了一個實驗

我發現

為孩子成話癆,我自豪


方法這麼簡單就能讓孩子能說會道?那我也能培養孩子成為演說家


這個來自於美國學者的研究

找了42個有同齡小寶寶的家庭

這些家庭的經濟水平分為高、中、低三組

學者為這些家庭每個月錄製一小時的親子交流

記錄持續了兩年半

然後,學者們潛心研究

在近10年的研究後

他們得出一組數據

同為3歲寶寶

第一組家庭寶寶詞彙量達到1100個左右

第三組家庭寶寶僅達到5、6百

為什麼?

原因在父母

第一組家庭的父母平均每小時和寶寶講2000多個詞

第二組1000個左右

第三組600個左右

差距不斷累積


方法這麼簡單就能讓孩子能說會道?那我也能培養孩子成為演說家


等到寶寶4歲的時候

第一組家庭已經對寶寶說了4500萬個詞

第三組只說了1300萬個詞

差距3000萬左右個詞

有些寶寶在語言輸入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更恐怖的是

3歲時的語言水平

直接與10歲、20歲以後的語言能力和學習成就成正相關

oh,my god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經濟決定語言發展呢?

不要過早打自己耳光

科學家又證明

經濟水平不高的親要想逆襲

可以靠:親子對話

劃關鍵詞:對話——互動

別想用早教機、早教視頻了敷衍了事

估計你又想問:怎麼互動

事實上決定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於

詞彙量和互動質量

相信詞彙量很多媽媽都能保證

那互動質量怎麼達到?

第一:懂得觀察寶寶

根據寶寶的興趣引起話題

寶寶的對於一個好奇的地方

常常會專注地看著

你便可以好奇地詢問

記得要順著孩子的關注點發起互動

觀察他的回應

給予及時的反饋

第二:啟發性方式提問

提問是互動的基礎

耐心向寶寶提問,引導寶寶說話,啟發他的思維是關鍵

寶寶:媽媽,看飛機媽媽:嗯,寶寶你覺得飛機像什麼?寶寶:像小鳥媽媽:寶寶真棒,你覺得還像什麼?寶寶:不知道媽媽:你覺得像不像一條在天空游泳的魚?寶寶:像,那天空就像大海一樣媽媽:寶寶真棒

第三:傾聽

認真傾聽寶寶說話,尊重寶寶

珍惜寶寶每一次的表達

小寶寶也有自尊心並且很敏感

需要得到說話對象的及時反饋

來,放下手中的手機,和寶貝互動起來吧

方法這麼簡單就能讓孩子能說會道?那我也能培養孩子成為演說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