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凌派成功嗎?很成功,一款三缸機,而且還是1.0T,居然從上市之初,便有過萬的銷量,這還是消費者口誅筆伐的三缸機嗎?2018年10月份上市,截止到3月份,共計售出8.33萬輛,平均計算每個月在1.38萬,雖然我暫時沒有拿到4月份銷量,不出意外依然能過萬,雖然凌派是臺三缸機,但他卻告訴消費者,他依然受歡迎。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雖然與本田均有合作,但是兩家車企嚴格來說是競爭關係,雅閣與INSPIRE,繽智與XR-V,冠道與UR-V,雖然這些車型都是兄弟車型,但是細分領域尤為激烈。廣本的凌派那麼火,東本怎麼會甘心,隨後享域便上市了,但是首月僅獲得534臺,這與凌派過萬銷量擁有巨大的鴻溝。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享域與凌派有何差距?

我很好奇,享域與凌派到底有什麼區別,除了名字跟外觀以外,還有區別嗎?就顏值來說,我承認享域更年輕化一點,也許更為吸引人,但那又怎樣,凌派很差嗎?並不是很差,不然在購車群體年輕化的今天,凌派用什麼來征服用戶。半年以後,消費者審美疲勞,享域與凌派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雖然頂配車型,享域比凌派便宜那麼3000元,但那又如何,作為這個級別的車型,還真沒多少人會去選擇頂配,花將近14萬買入一輛1.0T三缸機,這還不算保險、購置稅等費用,有這個價位何不如買更好的車型,即便是凌派走量的車型也不是頂配,而是9.98與10.98萬兩款車型,這個所謂的優惠並沒有任何意義。

​凌派與享域相比優勢在哪裡?

凌派作為特供車,已經上市多年,有一定的用戶積累與產品沉澱,不要小看這兩點,任何神車都是由時間去沉澱,卡羅拉為什麼稱為家用神車,那是因為擁有80多年的歷史沉澱,一代一代給用戶塑造出來的產品力。凌派上市多年,已經擁有大約60萬以上的用戶基數,已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享域他有嗎?他才上市多久?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全新凌派為何一上市就火?在1.0T三缸機如此羸弱的先天條件下,依然能有有如此銷量,你覺得這是巧合嗎?顯然不是,沒有多年的時間沉澱用戶分析,拿什麼去征服消費者,全新凌派相比老款,在空間上有質的提升,軸距達到2730mm,在同級別中稱之最,甚至比某些中級車還大,此外,外觀、內飾升級,中央扶手、座椅舒適性提升,這都是多年用戶反饋進行針對性的提升。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再看看享域,它有什麼?除了拿來主義,抄襲照搬還有什麼?雖然都屬於本田旗下車型,但是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抄襲車型,看凌派火了,心裡嫉妒,趕緊推出一款兄弟車型,美其名曰是雙品牌戰略,其實呢?還是利益作祟。消費者接受一款新品是需要時間去接受,即便再好的產品,那也需要時間,一個徹頭徹尾的抄襲就想獲得市場認可,東本將造車這件事看得太簡單,難怪賣不過廣本,INSPIRE就一個最直觀的例子。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享域除了時間沉澱用戶積累沒有以外,在定價上同樣不佔優勢,凌派上市半年多,目前終端已經有一定的優惠,不管多少,至少有,但是享域呢?作為一款新上市的車型,它敢在終端進行優惠嗎?至少剛上市它不敢,也許後期銷量不佳會進行終端優惠,但那是以後的事,新車上市,該有的高傲還是要有,死撐也得撐,知名度不如凌派,終端還凌派貴,誰買?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綜上所述,凌派每個月銷量過萬,確實讓人眼紅,在三缸機中都是較為特殊的存在,尤其還是1.0T三缸機,確實讓人匪夷所思,然而東本想的太簡單了,以為打著同時本田旗下的兄弟車型就可以獲得消費者青睞,從而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這種不負責的想法顯然是錯誤,深入瞭解用戶,傾聽心聲,才能打造出一款消費者認可的車型,享域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恕我直言:凌派多受寵,享域就多受冷?

寫到最後:

不光光是凌派與享域,其實雅閣與inspire、冠道與UR-V同樣有這種問題,明明是相同的車型,為何銷量懸殊如此巨大,除了盲目的羨慕跟風以外,東本有認真考慮用戶這個問題,有深入去研究消費者嗎?至少給我的感覺是沒有,總是簡單的認為複製就行。造車真正到最後,造的就是時間沉澱,用戶積累,可惜東本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