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哪位诗人?

小如2018


刘禹锡。

唐代的诗人,数不胜数,比刘禹锡出名的,诗也比他写的好的也不知凡几,最起码李白杜甫白居易无论名望才情都远在他之上。但是刘禹锡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与豁达豪放的广阔胸襟就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了。

著名的“永贞革新”事件后,刘禹锡被一贬二十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三年?更何况是从朝廷中枢贬谪到鸟不生蛋的边远之地?好多人会一蹶不振,就此沉沦,但是刘禹锡没有,看他答复白居易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种带有希望和蓬勃之情的诗句,哪像是一个从巴山蜀水,凄凉之地待了二十三年刚刚回来的人?

刘禹锡写有《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的讽刺意味甚浓,说的是朝廷里的这些趋炎附势之徒,别看你们气焰嚣张,其实你们都是些后生小辈,都是我的晚辈,我当初要是不走,有你们什么事?

不出意外,刘禹锡又得罪人了,再一次被贬谪下放。但是刘禹锡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回来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我老刘今天又回来了,你们那些当初狐假虎威的小人呢,再来,出来我们再斗!

刘禹锡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小新9293


对诗不对人。

在诗歌声律化过程中,宋之问和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史论认为此二人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

但此二人都在武则天当政时受宠,因而被后代士人看轻,气节无甚大亏的沈佺期都被刻意忽视,品行卑下的宋之问更让人不齿,因而淡化了他们律诗奠基人的地位。

我们来欣赏宋之问早期作品《陆浑山庄》: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这首诗自然、高古,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712年), 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

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 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

上元二年(675年), 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 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

宋之问的很多应制诗,深得武则天的欣赏,《苑中遇雪应制》: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了花,这种生动、贴切的比喻,后来很多诗家仿效。

宋之问以应制诗为主,但是很多作品却是意境高远,《江亭远望》: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逐渐沉溺和堕落,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中。

神龙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武后媚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迎立唐中宗,攀附二张的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

宋之问在离开东都南行到黄梅(在今湖北省)湖临江驿的时候,给一位同落难的故友题写了一首倾诉愁怀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人生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失意的痛苦、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他最为人熟知的《过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入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只是这种境遇的造成,诗人自己不能辞其咎。

宋之问匿居友人张仲之家,得知友人和王同皎密谋诛杀当政的武三思,就让兄子告发,王同皎被杀后他再次被重用,这令有正义感的人都很不齿。

宋之问结交太平公主,后来又攀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 709年)将他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经过杭州游览灵隐寺写下《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政治动荡及个人宠辱无常的经历,使宋之问感触良深,而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但是,就在宋之问开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时候,又一次宫廷政变将他逼上了绝境。

景云元年( 710年)六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以赦改桂州。途经桂林时他写下了《始安秋日》: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旧唐书》说他“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播远近”,这首诗感情真挚动人,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排律。

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一代诗家,才气横溢,却不择手段追求功名,等到有所觉悟却没有机会改正。宋之问的一生虽然让人不齿,但也让人深深的惋惜。


春水流的呓语


王维

王维的诗在其生前后世,都享有盛名。对此评价,从古至今有之,不必累赘。

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王缙:臣兄文词立身,行之馀力,常持坚正,秉操孤贞,纵居要剧,不忘清静,实见时辈,许以高流。至於晚年,弥加进道,端坐虚室,念兹无生。乘兴为文,未尝废笔,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殷璠: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司空图: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

陈师道: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胡震亨:仲默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读其集,大篇句语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结构清新,所少风骨。

吾爱王维,皆因本人亦喜欢寂静萧森意义,所做所为 皆能出于心性,悲苦都好,皆是体悟。



深受禅宗影响,山水禅意,俊逸空灵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朝佛学的兴盛和发展对王维有重要影响作用。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其一生,信奉禅宗。并将此信奉化入到诗中,得此精髓,含此意蕴。读王维诗,既有山水画面的美感,又有隐含在美感之外的了悟,真如饮清泉,怡然自得。



家境熏陶,褐衣蔬食,志求寂静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其持戒安祥三十余年,颇有修养,并将这种修养带到王维身上。因此从王维的一生和其诗,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别于传统文人求仕求名的功利,良好的家境教养,自身的聪慧执著,褐衣蔬食,乐住山林。非彼成功是为成功。



得意能发,失意能克,但由心性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早其从政的王维,在张九龄的开明氛围里,颇为得意。其有不少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这些诗气象雄浑,英雄主义气概溢于纸上。而其中年因接连丧妻丧母,朝政腐败,而能消磨锐气,激流勇退,归隐山水。想得开,看得透,放得下,但由心性,不问对错。


彦书诗词美文


2017,10月4-6日,儋州。对于这个亚热带小岛,让我心心念念已久的除了碧海沙滩幻云,就是这里了:东坡书院。特意选在中秋节,拜会穿越千年依然是我男神的他,当然也想细细体味一下“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定州惠州儋州,他曾经把失意过成诗意,既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叹,又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释然,有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情万丈,又有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的深情款款,当然,更有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轻嘲。呵呵,巅峰时不张狂,潦倒时不沉沦,落魄时也能把日子过成诗。不管是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岭南,还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的东坡肉,当然还有“都将万事付与千钟”的怡情,这样的男人,诗酒平生,纵横恣意,穿越千年,让我这样的女文中依然毫无抵抗力啊![呲牙][呲牙]



忧愁少少快乐多多


“诗圣”、号称少陵野老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春望》《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无不反映了老百姓的心酸,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狂夫》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心酸。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两句”更是成为名传千古的佳句。因其所写诗又反映了一个动荡时代的历史,故又称“诗史”。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江湖夜雨不关情


喜欢徐志摩的诗,但对他的人品不满!


华夏人文记录


武则天:天下英雄辈我出,一入江湖岁月催;宏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金圣叹:四四方方一间房,有兵有马有君王;亲生父子不同姓,恩爱夫妻不同床……唐伯虎: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泊在异乡……曹操:神龟虽寿,犹尤竞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谁能解忧,唯有杜康……毛主席:《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有李杜等等……诗情画意,词韵风流,人生哲理,现实无奈,慷慨万千,无不喜欢……


君临天下145720253


那当然是我的偶象李白。他饿从漂母食,我饿来江求鱼 。他达时邈官宦,我穷来邈富贵。他爱侠游,我学他经常被人打爆头。他醉着写,我醉了趴着写。他爱吹牛皮,我也吹牛皮。他感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梦里学他,驰马佩剑,唱遍天涯。但经常一脚踩空,掉进江中。





鉴水渔翁


纳兰性德,清,

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李清照,李白等等,

爱诗词,恒爱之,

人生何处不诗词。

诗能醉我何须酒,

词亦香我不必花。



l随风一世


李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仕途中得不到满足,就忘情于山水,好入名山游,诗风豪放、俊逸,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夸张,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友情的挚爱,对官场黑暗的鄙视,如怎能崔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影响了我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