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林红玉?

舒妆阁主


《红楼梦》众多丫鬟里,能够自主实现跳槽职业选择的不多,能够摆脱“姨太太大梦”拥有独立爱情观的不多,能够在被剥夺名字的不公平境地中努力活出独立性的更不多。

管家林之孝家的这个女儿林红玉,像是一半司棋一半鸳鸯的结合体:有前者对爱情的勇气、也有后者对事业的游刃有余;又像是一半林黛玉一半晴雯的嫁接:有前者冷眼看世人的清淡、也有后者心比天高的傲气。

她是阶级缝隙中相对自由的存在,努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点微光。

底层身份和贵族阶级的双重属性

林红玉因为名字中的“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忌讳,而被迫改名叫小红。连名字都被剥夺,看似非常底层非常悲惨,但小红并非是贾府中最衣食无着、生活无依的人群,相反,她的条件比许多丫鬟都更占优势。

众所周知贾府里丫鬟分成两类,一类外来、比如买来的袭人、赖大送的晴雯;另一类则是所谓“家生子”,比如鸳鸯、父辈祖辈可以往前数好几代都在贾府工作,再比如司棋、外婆是邢夫人的陪房、婶娘也差点入职当大观园厨师。

所谓“家生子”相对而言更有人脉优势,金钏儿跳井之后王夫人房中多出一个职位空缺,好几家都想为女儿争取这个位置、纷纷向王熙凤送礼,这些“世代在贾家”的阶层就是自家闺女们职场路上的近道和“后盾”。

这样的后盾林红玉显然也有,林之孝家两口子在贾府中级别都不低,起初将女儿安排在怡红院中,是以“奴才”的身份享受“主子”的福利。请注意,早在贾宝玉入住大观园之前,小红就已经住在怡红院中,这是她父母替她安排的“清闲”好去处。

日后小红在王熙凤面前留下好印象、争取到工作机会,也不乏父母家庭因素的加持。王熙凤将她从贾宝玉房里调任到自己麾下,也是在知悉小红为林之孝之女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一则知根知底、二则符合王熙凤爱玩弄人情账的处事风格。

然而所谓“身份”,其实又是非常无用、极其脆弱的一层屏障,正经的千金小姐林黛玉、史湘云尚且无法以身份为保险,家生子金钏儿、司棋也都落得惨死境地,鸳鸯在贾赦的淫威之下更是没有死亡之外的任何反抗可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林红玉父母能给她的一点屏障也极其微弱、有限。

比之出身,更为重要的是林红玉的主动选择和技能加持。

“养老”日常里的职业技能

林红玉在怡红院里的工作日常,是被边缘化的混吃等死和无聊无趣的打杂。这样的处境,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没有出头指望,最容易断送一个人自我成长的念头,容易消磨意志、荒废技能。林红玉苦等很久终于等来一个和贾宝玉说句话的机会,却招致疯狂羞辱和“严防死守”。

秋雯、碧痕外出打水耽误时间,小红得以有机会进入内室为宝玉倒了一杯水、说了几句话,如此琐事的一件小事,却让秋雯和碧痕如临大敌,二人返回之时指着小红的鼻子一番痛骂:也不看看自己配端茶倒水不配!

这对于林红玉来说无疑是一次清醒且残酷的暴击,她此前素来有心希望能成为宝玉“后宫”里的一员,但始终受阻于宝玉身边一干人等铜墙铁壁般的层层阻挠。而这一次她的近距离接触,更是直接造成了灭顶之灾般的示警;自己的职业目标毫无进展,反而暴露在了“强敌”面前,日后秋雯碧痕势必严加防范、她势必再难找到可乘之机。

陷入第一次事业低潮期之后,林红玉迅速展示了她的两大闪光点,一是在蹉跎中没有被荒废的业务能力,二是迅速做出决定的聪明与果决。

王熙凤让林红玉传话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则是林红玉的“必然”素养。王熙凤使唤过的人太多,借用过的也很多,让她满意想拉入自己麾下的却很少,书里明确写过的只有林红玉这一个。

“传话”这件小事,看似只需要记忆力,貌似是一件鹦鹉学舌的笨活计、似乎没有技术含量,其实不是。传话的核心重点,一是对于贾府和周边亲戚世交之家人情世故的熟悉,二是表达的得体与处事的“会来事”。

这两点要素,恰好林红玉都具备。

贾府人员众多,人情世故非常复杂,如何待人接物最复杂也最关键、有虚实两层学问。虚的一层,是看血缘关系和“职位”,实的一层则是利益相关和老板脸色。比如同样是太太,王夫人和邢夫人二位中表面上邢夫人地位更高、实际上恰恰相反;同样是这么一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刘姥姥,两次进贾府,见过贾母和没见过贾母这两回,她从贾府里带走的东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这些“摆不上明面”的潜知识,才是王熙凤最看重也最需要的“硬实力”,而林红玉恰好拥有。

出众的口才、清晰的逻辑梳理能力,加上自小在贾府长大对人对事的了解,让林红玉成为了王熙凤最紧缺的人才。王熙凤在李宫裁面前毫不掩饰对小红的赞赏、数次夸奖“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这一个丫头就好。方才两遭,说话虽不多,听那口声就简断”。

值得注意的是,林红玉选择投靠王熙凤,发生在她和坠儿关于手帕的私房话被薛宝钗偷听、“嫁祸”林黛玉之后,时间相隔不超过几个小时。这是小红对于“林姑娘知道了可怎么好”困境的一石二鸟应对计划,她深知林黛玉是大家闺秀身份、不方便四处宣扬这样的“见不得人”之事,纵使提起也只会是对耳鬓厮磨的贾宝玉,而贾宝玉也犯不上去管家或者王夫人那里揭发小红,所以小红迅速厘清了利害关系链条:离开贾宝玉身边,她的秘密就是安全的、就不会连累自己的事业,甚至有可能事业爱情两全。

算计和情感的折中选择

红楼梦里处处是飞蛾扑火费尽心思要当少奶奶或者姨奶奶的人,但薛宝钗和袭人们的婚恋选择,本质上都是“找工作”式的观察算计。她们考量的从来不是爱情、欢喜,而是终身所托的金钱门第是否“值得”。

而那些勇敢追求爱情的女孩,大多结局凄惨。

林黛玉焚诗含恨而终,尤二姐吞金而亡、尤三姐自刎而死,司棋和潘又安双双殉情,小花旦和贾蔷拥有完美结局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那个时代始终滋养对婚姻的算计,却总扼杀对爱情的渴慕。

林红玉算是一个折中体。

开局阶段她对贾宝玉的贪图,显然是功利式的,是随大流式的“常规攀高枝路径”;但后期她对贾芸的在意,则减少了很多算计的成分、而更带着喜欢的心意。

首先,林红玉并不清楚贾芸的身份、收入水平,说她吊金龟婿无从谈起。

其次,以林红玉的条件想攀高枝,目标应当是贾宝玉、贾环、贾琏之流,而并非收入远远不及她父母的贾芸。从家庭年收入的角度来说,小红和贾芸若真对一对,那么小红是“下架”。当然从名分角度而言,贾芸依旧算正经的贾府亲族,比管事“地位”高。但事实上金钱地位才是在贾府里真正有用的硬通货,所谓“服侍过主子的年长家人比年轻主子还有体面”,这并不是虚的礼仪尊重,而是因为管家们在多年工作中掌握了比年轻主人更多更硬更广的资源。

如此情况之下林红玉选择贾芸,很大程度上说明她放弃了通过婚嫁来实现阶级跃升的谋求,转而追寻一眼万年的情感。

小结

林红玉拥有相当独立的决策能力、求生手腕,比之晴雯的“命比纸薄”、林红玉似乎才更是能将命运扼在自己手中的人选。然而她零星的自我意识、微弱的自由意志又并不完备,隐约停留在功利的边界处。

无论如何,作为第一个主动调离贾宝玉身边、勇敢追求新工作、寻求新恋情的丫鬟,林红玉已经足够勇敢独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