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棄繳納養老金,每月往銀行存一萬,30年後能養活自己嗎?

張立經


關注路人蟻的世界。財下心頭,卻上眉頭,與你一起侃財經。

1養老金本質上是收入轉移,不是養老保險

養老金是一種社會福利的存在,我們現在年輕的時候工作,交社保養老保險,其實是在做一個支付轉移,國家把這筆錢給已經退休的發放養老金,只要老年退休的和年輕人的人數比例合理範圍,那麼久能形成持續穩定的養老金轉移補貼,現在的情況是年輕人生存壓力大,戀愛結婚都少,年輕人出生下降,而老齡化社會到來,老人越來越多,那這個養老金就可能出現虧損,現在退休的可以解決養老金養老問題,以後的這批人就不好說了,所以才有了現在統籌全國養老金的想法,同時養老金入市增值也是個選擇。

2儲蓄解決養老,還是用年金險存養老金養老好。、

用儲蓄解決養老,一年存12萬,30年36萬,用於以後養老的話,也絕對夠了,但是這個條件是你不能生病或者出現意外情況,不然會耗掉所有儲蓄,如果平平安安自然最好,儲蓄就還在。這種方式存在不確定性。可以先每月拿一筆小錢配置健康保障保險,把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鉅額開支轉嫁給保險公司,從而保持自己收入的長期穩定,財務穩定。解決保障問題了,自己有強制儲蓄的習慣,每年在銀行存錢養老也可以,如果想要完全的鎖住這筆錢,等到養老用,可以配置養老年金保險,安全穩定長期性。解決未來養老問題。


解決不確定風險,你會買保險,還是自己存錢解決?


路人蟻的世界


如果放棄繳納養老金,每月往銀行存一萬,30年後能養活自己嗎?

首先,要說題主是有錢人。一個月存一萬元用於養老,一年就是12萬元,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國人能達到這個標準?

我的老家在東北的一個邊陲小鎮,今年春節過年回家還聊起來工資的事,我的哥哥姐姐們大多接近退休的年齡,他們多數工作三十多年了,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2600-3000元之間。不吃不喝一個月也存不下一萬元啊。

筆者工作在北京做HR工作,所以瞭解整個集團近8000人的薪資情況,說實話,帝都算是高收入地區了,不說一個月這些同事能存下多少,就月稅前薪資過萬的也不過30%左右,這還是沒有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的前提下。


第二,就按您有能力一個月存一萬元來看一下吧。三十年本金360萬,按年化4%的利率累計計算,三十年後約有本息額為550萬元。就按壽命為平均壽命76歲來計算,在加上覆利,這些錢用於16年的生活費,一個月約有2.9萬元用於養老。

三十年後的2.9萬元是什麼概念呢?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可供借鑑。三十年前,也就是1989年,在那個年代,雖不似剛剛開放時期萬元戶極為稀缺,但也為數不多。多數人的工資也就是百元左右,而現在呢?估計剛參加工作的二千元以上了。也就是漲了20倍。簡單地理解,那時的2.9萬元可能會與現在的1450元左右相仿了。我們拿社會平均工資的變化來說吧,以北京為例,1995年的時候為679元,2017年為8467元。25年左右也增長了近12.5倍了。

您說夠用麼?如果過一般的生活,肯定可以養老了。

我記得有人曾計算過,說一萬元存銀行十年後,本息合計的購買力僅相當於現在的4900元左右。主要說的就是通貨膨脹的問題,貨幣存在著貶值呀。


第三,現在有能力月存12萬元的人,會在退休後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麼?每天為柴米油鹽去和商販討價還價?很難,因為已經養成了富足生活的習慣了。

其實,三十年後的養老金能達到多少,真的不好估量。但交納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一份養老金的最大好處是生活有保障。道理很簡單,養老保險具有抗通脹的作用,因為他和退休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社會經濟發展快了,社會平均工資就會漲高,對應著退休那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高了,養老金就能多些。

最後說一句,有能力月存一萬元,就別差現在一個月也就一千元左右的養老保險了,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一份,到時多份保障不是?


老王觀職場


如果只是算經濟絕對值,那絕對夠,不僅夠,還多很多。但是如果算上通貨膨脹,就未必夠了。

我父親在95年下崗了,當時廠裡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是一次性補助一萬多,另一個是買斷今後的社保,60歲之前養老保險不用再交錢。要清楚95年的一萬多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我們家92年翻建房屋,兩百多平米房子推倒重建加裝修加家電也就不到兩萬。當年普通工人工資也就一兩百,一萬多不少了。但我父親還是選擇繳納養老金。現在他已經退休了,養老金每月兩千多一點,還有醫保,雖然不多,但自給自足夠了。當年繳納的一萬多隻需要半年時間就可以回本。

社保在計算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就是當地平均工資,我們的貨幣一直處於貶值的過程中,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社會的平均工資是在增加的,對於底層來說,並沒有很好的投資渠道,雖然說不繳納社保投資銀行或者保險,從賬面上來看是賺的,但如果脫離了實際的物價則沒有絲毫意義。

這裡我再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農村老人每月70元養老金,夠不夠?顯而易見。但如果時間退回到30年前,每月70塊夠不夠?另一個是我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也是農村,一個老大爺三十年前一次性購買100元商業保險,100元在30年前也不小,之後每月可以領取一塊多養老金,保險公司乾脆每月給兩元。有什麼用?大家也清楚。

所以我們一定要動態眼光看問題,30年後是什麼工資,什麼物價我們現在不好說,但繳納社保起碼讓你餓不死,但如果將錢到其他渠道,能不能保證持續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就是能否抵禦通貨膨脹。

為了自己以後能夠不給兒女找麻煩,能交還是交了吧。


雲在藍天8480


兄弟,我懷疑你是不是打錯字了,每個月存1萬元,30年後養活自己肯定沒有任何問題啊!你要表述的應該是每年存1萬元才對吧。

每個月存1萬,30年後的共計多少錢?

先來說說你的每個月存一萬,30年後可能有多少錢。目前全國性大銀行一年期的利率大部分為2%左右,中小銀行在2.25%左右,我們取中間值2.125%,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理財,不過理財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安全起見,我們以定期進行計算,年利率2.125%,則月利率為0.177%,因為你是按月存款的,銀行又沒有單月的存期,故而我們以年利率折算月利率,並適當下調為0.175%(存期越短,利率越低);期限30年,每年12個月,即總投資期限為360個月


根據年金終值計算公式,可以快速計算出,30年後的本息=10000*{(1+0.175%)*[(1+0.175%)^360-1]}/0.175%=502萬元。

30年後,502萬元取出,以低風險理財年收益率4%進行計算,一年的可以獲得利息為差不多為20萬元,那30年後每年20萬元,養的活自己嗎?

人均生活成本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如果後續30年每年仍以5.4%的增長預測(這個增長率就類似於通脹率,因此後面就不再分析通脹的情況了)。

那麼30年後,每年的人均生活成本為:18323元*(1+5.4%)^30=88759元;即使給你翻一倍的話,還不到18萬元,遠遠低於30年後你所持有的本金每年可以獲取的利息,每年的利息扣除生活成本後還略有結餘,故而直至你過世,賬戶上的金額估計在600萬元以上,因此每個月存1萬元,30年後絕對可以過得很滋潤。

每年1存1萬元呢?

理論上來說,你打錯字的概率更高,因此我們以每年1萬元為例進行計算,年利率取2.125%,則30年後的本息合計=10000*{(1+2.125%)*[(1+2.125%)^30-1]}/2.125%=422510元。422510元的話,30年後,每年以4%的理財利率計算,年收益為:422510*4%=16900元,這個收入就是在今年都活不下去了,何況30年後,故而每年存1萬元,絕對無法實現養老。

總結

如果不是土豪,還是繳納養老更為划算,我國的基礎養老金直接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所以養老金會一直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遠高於銀行定期的利率,因此對於廣大平民而言,選擇養老保險更划算。


鯉行者


我們很大部分人都會工作超過30年,一般來說,23歲開始工作,到55-60歲退休,那就需要工作32年到37年,而現在已經傳出,延遲退休,那差不多會工作35年或者以上了。每個月往銀行裡存一萬,現在看這不是小數目,而且還大大超過了社保繳納的水平。但是這幾乎肯定是有風險的。為什麼,我們計算的理由是基於今天,而不是35年後的情況。當時間足夠長的時候,我們說,這裡的情況就太複雜了。

我們不往前看,我們往後看,要是在2018年,看32年前,那是1986年,按照1986年來說,很多人能有超過50元的收入就不錯了。而一個人在1986年要是有1萬,和今天有1萬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相信很多人都相信這在今天超過500萬了。那麼我們怎麼能否認今天的1萬和35年後的1萬之間的比較呢。因為現在的銀行利息很低,我們能相信接下去利息能走高嗎,即使走高,要能走到多高,才能達到保值的目的呢。所以,大體上來說,35年後,1萬的存款不會有500倍的本利收入,那麼,自己放錢在銀行來替代社保是一件不合算的買賣。

而反過來看,一個1986年參加工作的人,今天要是退休了,那麼他大致能拿到3000+的退休工資,要是他的社保繳納是正常水平的話。我相信他從來都沒有在1986年剛參加工作時會想象到等他退休時能拿3000,而按照他當時的想法,能拿50元退休工資就不錯了。

貨幣的通脹總是存在,而貨幣的通脹要是足夠大的話,實際上銀行利息是不能涵蓋通脹的,所以,社保總是按照上一年度的情況來核發退休工資,而不是按照那個人當初繳納的數量。

明白了這一點,我相信,就不會做錯了。現在來說,社會上的錢,來得真的是越來越容易了。


大舟財經觀


首先如果你是通過每個月存入固定存款,然後想要30年後養活自己的,我勸你放棄吧!

舉個真實的例子告訴你,近日,一位遼寧的老人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老人表示:這筆被遺忘的錢共存了28年,按照當時的利息來說,月供只有7釐,一年的定期之後,就自動轉入活期存儲。老人取出時拿到的利息是514.48元!這2000元相當於28年一個普通上班工人的半年薪水,但是如今不到一個退休老人養老金的一半!所以存錢養老是行不通的!!!


其次如果放棄繳納養老金,每月往銀行存一萬,也就意味著你的一年收入起碼大於12萬吧!

根據2017年數據顯示,每年通貨膨脹率為7.5%,而銀行普遍存款收益為4%,那麼按照許多達人算出來的數據來看,如果每年存10000萬元的話,經過30年的通貨膨脹和利率對抗,最終1萬元僅僅相當於的3829元。而30年後積攢的每年1萬存款,累積的餘額只有68865元。


那麼你每年存款12萬的話,就相當於826380元,比總金額360萬本金+利息足足貶值了將近300多萬!養活自己應該沒問題,但是生活條件只會有減無增!!!

所以相比之下一定是繳納養老更划算!基礎養老金直接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而我們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保持8%到10%的增長速度不變。北京市2016年社會平均工資是7706元,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增長9.8%。另外,我們退休之後養老金還會年年增加,而且國家為了照顧低收入人群,他們的養老金增加的比例最大。

所以如果只是存銀行,不投資,不做理財,不換取價值物品的話,一定是繳納養老金更好!!從現在來看整個30年你的投入將近要有360多萬,但是到時候僅僅獲得了80多萬的價值,貶值非常厲害,所以非常不值得!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選擇,我建議還是老老實實繳納養老金吧!畢竟未來的物價是大概率只會提高,不會降低的!

感謝支持,看完能不能給個點贊呢,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先說結論,每個月往銀行存一萬,30年後養活自己妥妥的!

01月存一萬

首先要恭喜你,就算是在工資水平較高的北上廣深也屬於收入比較靠前的那波人了,因為如果要月存一萬,說明你的收入扣除房貸、車貸、五險一金、稅費以及柴米油鹽基本生活開支仍然有一萬的結餘。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月存1萬,30年後能有多少養老的資金?

月存1萬的話,1年就是12萬,30年存款本金就有360萬。目前的三年期存款利率是2.75%,大額存單達到4%還是比較容易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在4%左右。那麼,假設存30年年均存款利率為4%,那麼利息在200萬左右,到時本金利息合計560萬元。

目前國內男性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3歲,女性更高,未來的人均壽命只會越來越長,如果30年後正好60歲退休,我們假設可以再活30年到90歲且養老的資金正好用完。以560萬作為本金,同樣以4%的收益率進行計算,這與房貸是不是很像,我們可以用房貸計算器進行計算:

那麼每個月可以有26735元的養老資金。

02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率都是默認等同於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CPI指數為3.13%,即便未來通脹預期上升,我們以年均5%的通脹率來計算,30年後通貨膨脹了4倍。

那麼,30年後26735元相當於現在6683元的購買力,如今的社平工資也不過在5000到8000元,很多人繳交30年的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才領2000多元的養老金。6683元只要不大手大腳,養老還是很寬裕的。

03養老保險

最後,每月都有錢存1萬元了,還差那一點養老保險嗎?

要知道,養老金從2005年開始已經連續15年上調了,今年人設部以5%的比例上調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這個漲幅基本可以與物價上漲同步。而且養老金作為社會基本保障,可以供養投保人直到去世,這個優勢是存款無法比擬的,畢竟存款花完就沒了。

養老保險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納滿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建議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儘量繳納養老保險。


玉魚與瑜


首先說明一下,這個提問不到嚴謹,還有許多條件無法確定。

下面用動態角度來談談個人的見解:

30年後,你的卡里約是360萬+利息,應該是400萬左右。設65歲退休、再活25年,90歲結束。退休後4O0萬月利息約12000元(按0:3%計算)。

83年最低工資是36元,35年的今天,低工資2000元,上漲70倍。換句話說:物價30年間上漲70倍。

30年後+養老25年=55年,按物價上漲速度看,55年後,物價再上升140+70=210倍x36(83年最低工資)=7560元。也就是說,你退休後,社會最低工資在7000區域間,也就是你每月的生活保障最低標準。按養老年限25年×12月×7560元=2268000元。

你帳戶4百萬(還要生利息)減去(約)二百五十萬,餘額約250萬。

結論是,每月存一萬,30年後養老,錢對你來說不是問題。如有兒孫,就節約一些;如果是單身漢,儘管逍遙去吧,爭取活過一百歲。



六靈子


按照樓主的設想,月存一萬,30年後本金達到360萬。可參照其他答案的算法,利息大概在80萬到240萬之間,取平均數160萬,即本息共520萬。假設不出現大的意外,到時候完全能養活自己。

1.每月存一萬,當前已經打敗我國80%的人,30年後520萬的本息養活自己沒問題。

每月存一萬,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基本上是稅前三萬的人才能做到的事。即使考慮通貨膨脹,這個數字也是很多的。想想十年前自己的薪資,想想五年前的薪資,未來的通貨膨脹率不會像之前那麼高。30年後520萬本息養活自己是沒問題的。

2.放棄養老金,這是不划算的,這是國家給我們的福利。

想想我們父母這輩人,他們交了多少養老金,現在領多少養老金,劃不划算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一些朋友擔心到自己老了養老金不夠發,這是多慮了,國家會替我們想辦法的。這麼看,放棄是不划算的。

3.真有每月一萬存銀行,那麼可選擇的投資理財方式很多,可賺更多。

現在各種銀行理財,基金定投很多,不一定非要選擇銀行存款。可以多多瞭解一些投資理財知識,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品種,以獲得更好的收益率。

回到主題,每月存1萬,30年後養活自己是沒問題的。但是放棄養老金繳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一月一萬,一年12萬,以六十歲退休,共35年,即大約本金420萬,加上存款期間的複利,按現在的利率合計應該接近千萬。35年後的千萬存款不見得很富裕吧。如果倒退35年,即1983年,當時是剛開始改革開放,物價逐步放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不到70元,現在平均收入起碼是當年的50倍以上,如此類推,人們收入增長繼續如此,35年後就算一千萬存款,相當於現在的20萬不到,什麼概念。當然,發展不是線性的,總有周期起落,起點低,發展就明顯,起點高發展就不明顯。但還有一樣是可預期的,鄰國日本南韓,歐洲與美國那些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比我們高近十倍,這就是差距,也是發展到空間。以上是按照35年計算,如果30年就更少,肯定不足千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