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徵是哪三次戰役,打贏了日本,卻輸給緬甸和後金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1573-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寧夏之役自1592年(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朝鮮之役第一回衝突自1592延至1593年(萬曆二十至二十一年);第二回衝突自1597延至1598年(萬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而實際上萬歷時期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還包括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緬戰爭,以及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兩次最終都是明朝失敗告終。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次戰役,打贏了日本,卻輸給緬甸和後金

1、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即鎮壓哱拜之亂,是萬曆三大徵之一。哱拜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叛亂。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甚強。此後,明朝調麻貴馳援。四月,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監軍,統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

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次戰役,打贏了日本,卻輸給緬甸和後金

2、朝鮮之役

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1598年),又稱萬曆朝鮮之役、萬曆援朝戰爭,指明朝萬曆年間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不滿併為削弱各個諸侯勢力,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1592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14萬人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正式開始了對朝戰爭。

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攻陷朝鮮京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明朝集結遼東軍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由宋應昌、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作戰。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在碧蹄館之戰後雙方開始議和。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

萬曆援朝戰爭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著深遠影響。此役是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不僅保衛了朝鮮半島,進一步鞏固了中朝友誼。而朝鮮從亡國到復國,實力被嚴重削弱;日本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被削弱而間接導致德川幕府崛起;明朝的國力受到較大損耗。因此,從長遠來看,萬曆朝鮮之役實際上起到了重新整合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後三百年的東亞的和平局面。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次戰役,打贏了日本,卻輸給緬甸和後金

3、播州之役

播州之役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一場平叛,為萬曆三大徵之一。

南宋末年,蒙古軍由雲南揮師東進,直逼播州(今日遵義)。土官楊文動員軍民伐木通道,在龍巖山修建營壘、關隘、城樓,儲備糧草和軍需,以求自保。宋亡後,楊氏又先後歸附元、明王朝。在嘉靖之前,隸屬四川的播州宣慰司一直與明王朝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 1598年),楊應龍公開作亂,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應龍本人一面嚮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播州之役是明朝萬曆年間鎮壓楊應龍叛亂的一場戰爭,被視為明神宗三大徵之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