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會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日軍全面敗退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日本侵略者為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垂死掙扎,制定所謂"本土決戰"計劃,從中國東南調兵於華北為配合其集中兵力和實施所謂本土決戰;1945年4月,駐湖南日軍抽調5個師團3個外加獨立旅團約8萬人發動了對湖南的最後一次 ,也是對中國戰場的最後一次進攻作戰———芷江作戰(中方稱湘西會戰或雪峰山戰役)。國民黨第三、 四方面及第六戰區一部,以雪峰山為依託,節節抵抗,誘敵深入,給日軍以殲滅性打擊。最終取得了湘西會戰的勝利。

湘西會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日軍全面敗退

日軍發動芷江作戰,是在極為不利的形勢之下被迫發動的一次毫無勝算的進攻戰。它之所以發動對芷江的攻擊作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第一,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陷入日益孤立的境地。1945年春,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實施對敵越島進攻,美軍逐漸向日本的本土逼近。4月1日,美軍在琉球群島登陸,日軍內衛防線被突破; 日 海軍遭到 美海軍的沉重打擊,幾全軍覆沒, 日軍海上交通維護困難,孤懸在中南半島及殘存於南洋群島上的數十萬日軍,補給即將中斷;1945 年1月盟軍在芒友與緬甸中國遠征軍會師。

3月,中國遠征軍攻佔臘在喬梅與英軍會師, 從而打通了滇緬公路,美援物質源源不斷輸入中國,國民黨軍隊裝備得以更新,戰鬥力得以增強。豫湘桂戰役後,國民黨軍事當局為了聯繫盟軍、遏制日 軍的西進, 接受美軍建議,設陸軍司令部於昆明。由何應欽兼總司令,統一指揮西南各部隊,並利用美援物資裝備 36 個美械師,準備反攻。

在這種形勢下,日軍為了挽救其覆亡的國運,振奮軍心,提高士氣。 一方面力圖調整與蘇聯的關係;另一方面,準備乘豫湘桂戰役勝利的餘,進一步之進攻中國軍隊所防守第三方面軍以及第四方面軍防區,於是便有了芷江作戰。

第二,湘西地區日益重要的戰略位置。豫湘桂戰役後由於湘北、湘中、 湘南以及廣西大片國土的丟失,湘西地區便成為阻敵深入、保衛戰時首都重慶和大西南的第一道屏障,成為中日兩軍的必要之地。

第三,摧毀國民黨空軍芷江機場。芷江飛機場位於芷江縣城東南一公里處,佔地面積約2000畝。始建於1936年10月。芷江機場建成後, 成了國民黨重要的後方空軍基地之一。 空軍系統各重要機關、空軍部隊紛紛遷到芷江。1942年,美國空軍開始進駐芷江。1943年,陳納德率領美軍第十四航空隊進駐芷江。1943年到1945年,芷江空軍的積極作戰,威脅到日軍的後方補給戰, 威脅到日軍地面部隊的作戰,威脅到日軍的空中優勢地位,並威脅到日本本土。為解除這種威脅,。衡陽戰役結束後,日軍便部署進攻芷江,以此來摧毀芷江機場。

湘西會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日軍全面敗退

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戰爭後期,中國第4、第3方面軍及第10集團軍在湖南省西部對日軍第6方面軍所部進行的轉守為攻的戰役。日軍為了佔領湖南芷江飛機場,維護湘桂(衡陽至南寧)、粵漢(廣州至武昌)兩鐵路的交通,於4月初集結7個師團約七八萬人的兵力,在第20軍司令官板西一良中將統一指揮下,採取分進合擊的戰略,向湖南西部發起進攻。

中國軍隊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統一指揮下,以第4方面軍一部守備新寧、益陽、邵陽之線,以主力在新寧、武岡間與日軍決戰;以第3方面軍第27集團軍第26軍守備龍勝、城步各要點,另以第27集團軍第94軍向武岡以東、第10集團軍向新化以東地區進擊;以新編第6軍空運芷江為預備隊。

8日,第4方面軍主力在中美空軍配合下,向日軍舉行全線反攻。10日,第74軍主力向半江峰以東一線出擊,日軍3000餘人向金龍砦附近地區撤退,遭第18、第74、第73軍和第13師合力截擊,日軍傷亡慘重,其殘部1000餘人向東突圍,被第73、第18軍各一部截擊於龍潭鋪附近地區。20日,日軍繼續向東潰退,被第18軍一部尾追及截擊,死傷眾多。

邵陽方面恢復戰前態勢。第100軍主力在放洞地區包圍攻擊,日軍傷亡甚重,其殘部700餘人向東南突圍至白馬山附近,被守軍圍殲一部,殘部400餘人繼續向東突圍,到16日全部被殲。第94軍由長子向東北攻擊,克武陽後,與日軍增援部隊激戰,日軍不支,向武岡、花園市撤退,被守軍分別在武岡北側、高沙市、瓦屋塘、茶鋪子等地追擊、截擊和圍殲,該路日軍全部被殲。第26軍一部擊破強渡巫水的日軍後,分兩路向武岡、新寧追擊,克復新寧。16日,全縣日軍3000餘人向新寧進攻,被守軍所阻。向武岡進擊的第26軍一部,與守城部隊夾擊日軍,日軍付出重大傷亡後向東北潰退,遂解武岡之圍。守軍集中全力向東追擊。此役,中國軍隊轉守為攻,斃、俘日軍2萬餘人。

1945年5月13日,芷江方面出動P51野馬對被包圍的日軍進攻轟炸,同時國軍各部發動猛攻。重廣支隊全面潰散,各部分頭逃竄。餘下的被中美空軍打的沒地方逃,只得跪在地上向機翼上有青天白日徽章的揮動白旗以求保命。

湘西會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日軍全面敗退

最終重廣支隊全軍覆沒,只有少量殘兵和47師團匯合。1945年6月1日,47師團餘部全線後撤。至此,日軍各部全線退回湘西會戰之前地域,長達55個晝夜的湘西會戰到此結束。

日軍傷亡2萬7千人,其中死亡1萬2498,還有大約1000人被國軍圍困後失望自殺,日軍被全殲一個旅團還有四個聯隊,一個師團被重創。國軍繳獲迫擊炮43門,榴彈炮13門,山炮5門,重機槍48挺,輕機槍240挺,擲彈筒260個,步槍無數,還得到了日軍洋馬1650匹(馬在山路行走較慢,日軍最後只顧人逃命,丟棄了大量馬匹)。國軍方面傷亡2萬660人,其中陣亡7817人(軍官823人),比日軍傷亡人數的三分之二還少。除此以外,國軍還奪得日軍軍旗90多面(抗戰中日軍軍旗必須死死保住,日軍方面的命令是隻要還剩一個人就必須保住軍旗),並且俘虜日軍447人(軍官4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