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高中历史的重点复习内容,小编今天都给大家整理好了,一定要认真看哦!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热点一: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两者都是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日益加深的社会条件下,为使国家和民族从受奴役的地位摆脱出来而发起的爱国运动;两者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扶植的代理人。

2.不同点。

(1)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辛亥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辛亥革命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

(3)从革命领导阶级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五四运动是由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4)从发动群众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彻底的革命纲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并依靠群众的力量,但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而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中国城乡。从卷入的阶层看,工、学、商,男女老幼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方面,是前所未有的。

(5)从革命的结果与前途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夺,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后来在中共领导下,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热点二:辛亥革命与大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两次革命从失败的原因上来看是相同的:客观上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辛亥革命中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大革命中,英、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主观上都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致使失败。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发动群众,把权力交给了封建军阀;大革命中,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对蒋介石姑息,并压制工农运动,妥协退让。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大革命是在国共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3)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大革命打垮了北洋军阀。

(4)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依靠革命党人的力量;大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热点三:理解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内容

1.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武装斗争最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以后逐渐转变方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开始向农村转移,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土地革命: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毛泽东还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使农村经济有了发展。

3.政权建设:1930年10月—1931年秋,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敌人三次“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热点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1.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1)阶段特征: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基本线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进攻下失败。

2.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

(1)阶段特征: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但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的民族战争提到首要地位。

(2)基本线索: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1935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内忧外患严重。

1927年8月至1936年,中共领导了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武装斗争。毛泽东军民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共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936年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内战基本停止,开始由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和苏联斯大林模式下的建设成就也影响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点对比汇总!


3.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1)阶段特征: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为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2)基本线索:日军分路深入中国领土,占领大量中国领土,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徐州、武汉、太原四大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总体是节节败退。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由此两个战场开始出现,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一系列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大会规定了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于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战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中国人民坚苦卓绝的努力和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支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4.1945年8月至1949年4月。

(1)阶段特征: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利益,在种种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方式,夺取全国的胜利。经过三年多艰难曲折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基本线索:由于美蒋反动派需要时间进行战略部署,也由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和谈。1945年9月重庆谈判召开,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中共获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了敌人的全面和重点进攻。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发起土地改革运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949年初,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作了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