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漢歌”曲作者趙季平:將成都的歷史與發展融入《天府頌》歌聲中

今晚(5月3日)7點30分,成都ART音樂節在成都露天音樂公園舉行。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數千人的場地座無虛席。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作曲、詞作家易茗作詞的《天府頌》壓軸登場,引發全場唱和。

“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将成都的历史与发展融入《天府颂》歌声中
“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将成都的历史与发展融入《天府颂》歌声中
“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将成都的历史与发展融入《天府颂》歌声中

趙季平和易茗曾聯袂奉獻了《水滸傳“好漢歌”》《笑傲江湖》《大宅門》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一次,兩人又攜手創作了一曲大氣壯麗的《天府頌》。

“是那青城的清幽,融合了無盡的鄉愁。

是那金沙的金箔,閃現出遠古的風流......”

字裡行間,是吟不完的蜀風古韻;激昂婉轉間,是唱不盡的家國情懷。曲中盛景,詞中濃情,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蜀地兒女。

“趙季平先生,古趙國人。世居河北。後其父趙望雲先生西入秦地,以如椽巨筆開一代風氣之先,史稱長安畫派。趙季平先生乃世家子,眉目之間,有古人像;肅坐端然,存古君子之風。因其音樂成就,享大名。——陳凱歌”

“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将成都的历史与发展融入《天府颂》歌声中

多年前,導演陳凱歌為音樂家趙季平寫下的這段話,流傳甚廣。此去經年,餘音嫋嫋。《黃土地》的時代雖已杳然遠去,但趙季平對推動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對蜀地文化的關注從未止息。今時今日,他用一支筆,寫下對天府之國的一戕深情;用一首歌,寫下對成都,這座古老城市的敬意。

趙季平為何會寫下一曲《天府頌》?成都,這座古老而時尚的城市,之於他的音樂和人生,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在談到《天府頌》創作的心路歷程時,趙季平告訴記者:“在新時期,成都的發展是令世人矚目的。”在他看來,歌曲一定要反映時代、緊貼時代,“如果和時代不匹配,就不成其為‘天府頌’。”所以,他將成都悠久的歷史和新時期的發展融入曲子裡,“天府之國不能寫成小家碧玉,要寫得大氣磅礴。”

“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将成都的历史与发展融入《天府颂》歌声中

磅礴曲調中,寄託了趙季平對天府之國的一往情深。談起成都,他深情地說:“這幾年,成都的發展日新月異。成都生活好,老百姓幸福度特高。成都的老百姓懂生活,成都人居家、出遊,不是那種很豪華的,但是很接地氣,很幸福,吃得也好,行得也好。”

趙季平說:“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文化一定要跟上,文化是軟實力。成都在這方面是非常好的。我想為成都的文化發展,尤其是音樂文化的發展建言獻策。”

“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将成都的历史与发展融入《天府颂》歌声中

【人物檔案】

趙季平: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作曲家。1945年8月生於甘肅平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自1984年為電影《黃土地》作曲以來,先後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為《大閱兵》《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活著》等影片所作音樂多次在國內和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彭莉

攝影:田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