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源自:三軍演義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人民海軍,對外作戰兩次:西沙海戰、南沙海戰。

這是“常識”,軍迷們都曉得。不止軍迷,不少軍史研究者也是這般表述。

其實,這只是兩場最著名的對外海戰。

至少,還有一次鮮為人知的海上戰鬥,而且對象也是越南。

且聽演義哥娓娓道來。(以後小編統一用這個名字了,就叫“演義哥”,好聽!)

1

1979年2月17日,南部陸地邊境上展開大規模的自衛反擊作戰轟然打響,3月16日,部隊全部撤入境內。在這個把月的前前後後,全國軍隊都沒閒著,戰備狀態下,人人準備戰鬥。

因為與越南有廣闊的海域相連接,南海艦隊更是嚴陣以待。

要說越南,確實不是個省油的燈,自打我們幫助它趕跑了美軍,它膨脹地來勁,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自以為接受了南越海軍和美軍留下的大量美式裝備,越南的海軍立馬覺得了不得、不得了了,它第一時間搶佔了南越侵佔的我國南海島礁,四處耀武揚威,感覺南中國海就應該是他們家的自留地,經常派些艦船瞎晃悠。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2

西沙群島西南角上有座島,叫中建島,作為群島中離越南非常近的一座小島,是出了名的荒島、風島、沙島,直到1982年,島上才種活了第一棵椰子樹。

雖然偏遠荒涼又艱苦,但上面還是有我們最可愛的人:中建島守備隊。在1978年西沙海戰的第4個紀念日那一天正式成立。

故事的發生地就在這座小島周圍。

1979年4月10日這天一早,島上守備隊值更戰士發現有船向這邊駛來,再看還不是一艘,是三艘的陣勢。

半個多小時後的8點多,3艘不明船隻距離兩千來米,已經是肉眼看得清楚,守備部隊根據船的形狀和特點,以及船上人穿的衣服判斷:這不是我們的船,這是越南的船隊。於是,大家一番請示彙報,開始進入戰鬥狀態。

為查明侵入的越船想幹什麼,上級令守備隊隊長張有義親自帶人,乘登陸艇9521前去查證。

9521,是不是有點熟,似乎在哪見過?

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星爺飾演的一等下人華安的終身編號就是9527,呃呃,不是9521,只是75%相像。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該戰指揮員(猜猜是誰)與9521登陸艇合影

3

閒言碎語先不表,畢竟要打仗了。

話說9521準備出港去見敵人,正在中建島港內航道施工的南駁22號主動配合,還首先出港,向越船開去。

那個年代,人民群眾都充滿了戰鬥激情,何況我人民海軍勇士。兩艘輔助小船就這樣義無反顧地向越南船開去,兵力對比2:3,卻沒人膽怯。

越船似乎也沒有什麼戰鬥準備,見勢不妙,直接分成兩路立馬開溜。

於是,9521追捕向西南逃竄的2艘,南駁22號追捕向正西逃跑的1艘越203號。203拒不停車,我軍用衝鋒槍、輕機槍鳴槍警告,越船看來知道自己速度也沒明顯優勢,硬跑也跑不掉,打起來在我們地頭只會被全殲,最終減速停車。

南駁22號官兵迅速靠近,並跳上了越203號,術語叫“跳幫”,就這樣將船上人員趕到船頭集中,然後搜剿武器。

一艘越船就這樣被俘虜了。南駁22號從出港到俘虜敵船,15分鐘搞定!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4

花開兩朵,咱們另表一支。

向西南逃跑的另2艘越南船見9521越來越近,便再次分開逃跑,205繼續往西南,201往正西。反正都是向西邊老家跑,應急預案就是分頭跑。

9521沒猶豫,繼續往西南追,繼而用越語喊話,讓205停車,這船有點骨氣,不予理睬,9521以最大速度接近,時機成熟時,3名勇士跳幫,立馬繫上纜繩,這下205是跑不了了。同樣的將船上人員趕到船頭,收繳船上武器。這艘越南船上的骨氣也就這樣沒了。

9521馬不停蹄,拖帶著205(多個戰利品,不知道有沒有累贅感),取捷徑靠攏向西逃跑的201,又是越語喊話,還是不聽,只好衝鋒槍警告,又是勇士們跳幫,控制俘虜,收繳武器。

於是,兩艘越船一起被俘虜。

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南駁22號和9521兩艘英雄船載著兩船的英雄們分別凱旋迴港。

一場沒有對戰射擊的海上戰鬥就這樣圓滿結束。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5

海上戰鬥過程極為順利,沒遇到多少反抗,特別是沒有動刀動槍,就捕獲了越南軍用船隻3艘,俘虜上士船長範明雄以下軍人24名,繳獲中式、蘇式衝鋒槍10多支、美式機槍多挺,火箭筒多具,子彈4000多發。

這一戰被稱為中建島“4•10”海上戰鬥。戰鬥中我們的兩艘船都是輔助船隻,南駁22號船當時滿載待卸的泥渣,正在執行施工裝卸任務。可他並不想只是這樣的“船設”,一直埋藏在心底的英雄夢,他已經憋了多年,在這一天終於爆發了。這一天,他成了英雄的南駁22號!

此戰名氣不大,但收穫卻極大,只是在警告時用了幾十發子彈,就這樣俘虜不少,繳獲巨大,實在是非常奇特的一戰。

戰後,隊長張有義等參戰官兵榮立戰功,守備隊獲集體二等功。後來,中建島守備隊在1982年8月,被中央軍委授予愛國愛島天涯哨兵榮譽稱號。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6

或許我們會奇怪越船越兵是不是太水了,這3艘船人員不算少,武器也不差,且是正規的軍用武裝船,但似乎並沒做好戰鬥準備,只是想就近偵察。當我軍緊緊追擊,鳴槍示警後,毫無戰鬥意志,很快就蔫了。

想必敵方三艘船隻,相比較我方的兩艘輔助船隻無論速度還是性能,也沒有多大的優勢,加之遠離本土,客場作戰,導致船上人員心裡沒底。

除了越軍缺乏戰鬥意志外,歸根結底,我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取勝的關鍵。

在我船速度慢、數量少、快追不上的情況下,參戰官兵沒有放棄,先用越語喊話,使對方思緒打亂,然後鳴槍示警,表示了戰鬥決心,對方在猶豫之間,被我船逐漸靠近。當距離敵船近的時候,我方人員冒著危險跳幫,震懾了敵人,顯然敵人也只能如此就範,而沒有下決心對抗。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7

這一戰近來為更多人知曉,是因為這一戰的前線指揮員,正是大名鼎鼎的陳偉文將軍!

納尼?陳偉文?

沒錯!正是在1988年指揮南沙海戰而名揚天下的陳偉文將軍。

這是將軍一生中指揮的六場海戰中的第五場,也是第一次擔任戰鬥中的前線最高指揮員,算是為第六場海戰練了練手。

當時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正在激烈對峙,邊境輪戰開始,西沙水警區未雨綢繆,考慮到中建島的特殊位置,指派作戰經驗豐富,對越經驗同樣豐富的水警區航保訓練科長陳偉文擔任中建島前線指揮所指揮員兼前線臨時黨委書記,指揮島上的各路部隊。此戰,陳偉文榮立個人二等功,並提前晉級。

鮮為人知!1979年,中越之間的一場海上戰鬥,將軍強硬血性贏完勝

那一年,離南沙海戰還有9年,副團級科長陳偉文已經是艦隊小有名氣的五戰五捷的“常勝科長”,書寫了輝煌的人生履歷。

試想,如果沒有南沙海戰,陳偉文的履歷也足夠當將軍了,很大概率會走得更遠更高。

歷史不能假設!

1988年,萬幸南沙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