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手了?美軍航母戰鬥群出動戰機,伊朗32輛石油運輸車被炸燬,算不算開戰?

賣姑娘的小火彩


關於“美軍襲擊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一個物資運輸車隊,導致伊朗32輛油罐車被炸燬”,已被證實是個假消息。實際上,題主描述中稱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6日的報道,但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上並未查到這一訊息。另外,在國內部分自媒體的文章中稱其發生在4月26日,時間上就搞錯了,這起所謂的“襲擊”發生在4月22日。



該消息並非是國內某些自媒體臆想出來的,而是源於敘利亞社交媒體的“報道”。4月22日,敘利亞Al-Masdar報道稱“美軍計劃從阿布凱馬勒地區驅逐敘利亞軍隊以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革命衛隊”,而敘利亞社交媒體則稱“美軍在代爾祖爾省發動空襲行動”。4月23日晚,敘利亞社交媒體聲稱美軍空襲了抵達Al-Qaim地區為敘利亞提供物資補給的約100輛卡車的運輸車隊,其中32輛伊朗油罐車在空襲中被炸燬,美軍戰機對伊朗革命衛隊的駐地還進行了空襲,並附有“相關圖片”。


不過,如此大的新聞,全球各大媒體卻均未報道,這本身就不正常。敘利亞軍方隨後就對該消息進行了闢謠:“美國對伊朗革命衛隊並未發動任何攻擊”。4月24日,路透社在報道中稱,美國官員表示“美軍並沒有對代爾祖爾實施軍事行動”。因此,儒道之主認為:可以確定該消息純屬是虛假消息,美國實際上並未對伊朗動手。假如美國真的對伊朗軍事目標或者是運輸車隊發動空襲,當然算得上是向伊朗開戰,但美國特朗普政府目前並沒有這一計劃。

就目前而言,特朗普政府對伊政策是“極限施壓”,而不是對伊朗動武。美國對伊採取包括準軍事、非軍事的一切手段在內,如經濟制裁、軍事威脅、輿論施壓、外交孤立等,目的是迫使伊朗在核問題、地區問題以及石油出口等方面向美國做出最大的讓步——伊朗已經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構成了威脅,美國必須對其打壓,限制伊朗的發展。若再能把伊朗的石油出口納入到美國的石油體系中,美國無疑對世界石油的控制更進了一步,這是特朗普的“雄心”。

實際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設施等目標,威脅最大的是以色列,而不是美國。自伊朗出兵敘利亞以來,以色列就未斷過對伊朗目標實施空襲,到目前為止,美國尚未直接對伊朗目標進行過軍事打擊——有以色列這個“打手”去對付伊朗,美國根本不會再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動手,沒這個必要,除非特朗普效忠的是以色列。再有一點:特朗普宣佈從敘利亞撤軍,並且已經著手實施,但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得不中途變卦——特朗普絕不會讓美軍在敘利亞主動挑起戰事。

美國目前根本不會對伊朗動武,儒道之主在之前的問答中就已多次說過這個問題,再簡單說說原因:一、美國自身不具備對伊動武的條件,經濟無法承受、民意不支持、國會不批准、戰爭後果難料。二、伊朗自身軍事實力較強,政治穩定、內部團結、地勢複雜,具備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可讓美國付出遠比伊拉克戰爭更大的代價。三、國際因素的影響,國際輿論並不支持美國對伊動武,伊朗得到了包括歐盟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輿論支持等,尤其是俄羅斯與伊朗的軍事合作,還有伊拉克什葉派、黎巴嫩真主黨等。


儒道之主


美國在4月份不斷向伊朗發出威脅,在將其國家武裝力量列為恐怖組織後,又咆哮從5月2日起不準其出售一滴油,這樣的舉動和口氣都給人感覺美國殺氣騰騰,“山雨欲來風滿樓”。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近日美國的兩艘航母戰鬥群疑似直接出動戰機,對伊朗在敘利亞的32輛油罐車實施了襲擊。不過,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方表示,沒有證據表明美軍採取了此次軍事行動。既然如此,能否認為美國向伊朗開戰了呢?

其實,我們從新聞報道上以及伊朗的反應上就可以判斷,美國並沒有向伊朗開戰。首先俄羅斯的媒體報道中直接用了“疑似”二字,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美國是世界一超,也是對伊朗咄咄逼人的始作俑者,美國自己都沒有承認此次軍事行動,足見“開戰”子虛烏有;再次,如果美國真的對伊朗在敘利亞的油罐車動用航母戰機襲擊,伊朗定會對美國有所“表示”,因為在不久前美國將伊朗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後,當即宣佈美軍與ISIS恐怖分子一樣,都是必須要打擊的對象,必然會對美國在中東的駐軍進行報復,而實際上並沒有。

鑑於此,就不能妄下結論,說美國向伊朗開戰了。

美國向伊朗開戰必須克服兩點,其一,美國不再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原則,因為戰爭是要耗費大量軍費的,這與特朗普的視財如命相悖;其二,除非伊朗不堪一擊,美國才敢對其開戰,而事實上伊朗並非等閒之輩,美國要三思而行。

再說,美國向伊朗開戰何須拐彎抹角,在敘利亞襲擊其運油車輛?直接糾集北約聯軍對伊朗大打出手好了,就像以往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那樣,不宣而戰。

這也說明美國並沒有對伊朗開戰。特朗普只想以出動雙航母的陣勢來最大限度地嚇阻伊朗出口石油,並沒有也不願真想要與伊朗交戰,因為一旦戰爭打響,誰都別想獨善其身,只會兩敗俱傷,何況伊朗無論是軍事實力、戰鬥意志、地理環境等都不允許特朗普採取冒險行動。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近日,美國的兩艘航母戰鬥群疑似直接出動戰機,襲擊了伊朗在敘利亞的32輛石油運輸車。

對這起事件,美國官方並未承認,只是俄羅斯方面認為這起事件是美軍所為。而事實上,美國和法國最近確實在伊朗周邊海域進行了部署,因此,美軍有可能會派戰機掩護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襲擊伊朗油罐車。

▲美軍轟炸敘利亞▲

但這件事情和美軍對伊朗開戰完全是兩碼事。眾所周知,伊朗和俄羅斯軍隊是敘利亞政府的最大支持者,但與俄羅斯軍隊是敘利亞公開邀請的不同,伊朗出兵敘利亞一直是偷偷摸摸的,伊朗政府一直不承認伊朗軍隊參與了敘利亞戰爭,所以,在歷次以色列對伊朗軍隊的空襲中,伊朗都是吃的啞巴虧,明明捱了揍,但就是不敢聲張。

雖然伊朗不承認,但實際上伊朗在敘利亞的投入是巨大的,伊朗方面投入的兵力要比俄羅斯多得多,最終敘利亞戰爭能夠取得階段性勝利,與伊朗在背後的支持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伊朗在敘利亞的軍隊成為了西方國家的眾矢之的,他們不敢對俄羅斯軍隊下狠手,只能拿伊朗軍隊撒氣,於是伊朗駐敘利亞軍隊就成了美國、以色列經常轟炸的目標。

▲以色列戰機在敘利亞上空執行任務▲

因此,對於這次伊朗石油運輸車被炸事件,大家不要少見多怪,這在敘利亞戰場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只不過這次伊朗的損失有點大,但性質上跟之前伊朗被襲擊的事件差不多。

正因為這是發生在敘利亞戰場上,所以從根本上講,這還算作是敘利亞戰爭的範疇,並不能算作美伊戰爭爆發。而種種跡象表明,現在美國根本就沒有對伊朗動武的打算。

目前,特朗普的打算是對伊朗發動一場全面的經濟戰,其短期目標是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零。而這一計劃從5月2日才正式開始,因此,在經濟戰還沒有結束的前提下,美國不會直接就發動軍事打擊。

而且從特朗普發起的前期制裁效果看,世界上已有23個國家不再進口伊朗石油,8個被豁免的經濟體中也有3個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另外,世界上還有超過100家大型公司撤離了伊朗市場。伊朗國內經濟發展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伊朗貨幣貶值已經超過了50%,因制裁對伊朗造成的損失已經高達100億美元。

從上述情況看,特朗普制裁伊朗的初期效果已經達到。下一步美國取消豁免後,相信還會有國家陸續加入到停止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行列中,而出口大幅縮減的伊朗,經濟會遭到進一步打壓,如果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伊朗將會被逼上梁山,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和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都是有可能的,而這兩種情況出現其中的一種,美國才會有理由發動對伊朗的軍事打擊。


大國縱橫


這事不能視作美國政府對伊朗“開戰”!美國政府這是要徹底激怒伊朗,如果伊朗不答應成為美國的“附庸國”,美國就會選擇推翻現在的伊朗政權,建立一個親美的伊朗政權!在1979年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從此親美的巴列維王朝覆亡,霍梅尼建立了反美的伊朗政權,從那一刻開始,美國對伊朗非常不爽!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近日,美國的兩艘航母戰鬥群還海灣地區活動活動之餘,他們直接出動戰機,襲擊了伊朗在敘利亞的32輛石油運輸車!

俄羅斯消息曝光之後,美國官員立即站出來表示,俄羅斯和伊朗並沒有證據證明美軍此次的軍事行動!從美國官員的態度來看,就算這事是美軍在背後搗鬼,在俄羅斯和伊朗沒有找到證據之前,美國是不會承認的,就算美國和伊朗找到了證據,美國也可以反駁這事俄羅斯和伊朗對美國的嫁禍栽贓,故意抹黑美國政府!

然而這次,伊朗和敘利亞都有很大的損失,伊朗在敘利亞的100輛就有32輛運輸車被直接炸燬。然而,面對這鉅額的損失,伊朗並沒有做出反擊,伊朗確實沒有掌握是美軍炸燬伊朗運輸車的證據,在沒有證據之前,伊朗只能自認倒黴!

不過,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事和美國有關,但是在美國除了伊朗、敘利亞、俄羅斯的勢力,就只剩下土耳其和美國等盟友了,而且美國曾給一個伊朗警告,讓伊朗不要向巴沙爾政府輸送石油,同時還禁止巴沙爾政府進口伊朗的石油,美國真的很霸道,什麼都要按美國的規矩來,然而伊朗不顧美國的警告,而且一直支持巴沙爾政權,讓美國懷恨在心,所以這事多半是美國給伊朗總統魯哈尼提個醒,讓魯哈尼不要忽視美國的存在!

既然如此,美國這是在背後給伊朗使絆子,沒有明目張膽的派轟炸機轟炸伊朗的運輸車,且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沒讓伊朗抓住美國把柄,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這不算開戰!

然而不管怎麼樣,伊朗都應該像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說的那樣,伊朗全國必須以“戰鬥姿勢”應對美國在各個領域向伊朗發動的攻勢,美國現在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推翻伊朗的反美政權,建立親美政權,奴役伊朗,然後再去對付俄羅斯!


老鱷魚觀天下


由於從5月2日開始,美國將不給任何國家購買伊朗石油的豁免權。目的是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量降為零,因此不排除會通過軍事手段維護其戰略決定有效性。

美國當前的確有兩艘航母在地中海部署,因此美軍航母艦載機空襲伊朗運油車隊的可能性事存在的。不過這也是相當冒險的動作,即便是以色列空軍打擊敘利亞政府軍和伊朗在敘軍事目標,也都在黎巴嫩空域。美軍艦載機從外海空襲敘利亞縱深目標,將面臨敘利亞防空部隊和俄羅斯駐軍防空體系的針對性反擊。

另外有一點不太還解釋,就是為什麼伊朗要在5月2日這個關鍵節點前後,大名旗鼓的動用上百輛石油運輸車向敘利亞運送數千噸石油。如果這件事屬實,那麼伊朗這次大規模的陸上運輸石油的出口對象有兩個,一是戰亂中的敘利亞;二是與伊朗有深度能源貿易的土耳其。

伊朗目前的石油日產量是200萬噸,5月2日之前伊朗可以將其中的100噸出口給8個美國給予豁免權的買家。另外每天100噸的產量需要通過“秘密”的渠道賣出去。而伊朗的鄰國伊拉克(庫區)、土耳其和敘利亞都可能是這種秘密渠道。

伊朗官員稱,在5月2日之後有信心為伊朗石油找到新的買家,並繼續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輸石油。不過美國這次要是下決心切斷伊朗公開石油出口通道的話,那麼伊朗的上述表態必然是言過其實的。美國有能力通過經濟制裁嚇阻伊朗石油買家,還有能力通過軍事手段封鎖伊朗油輪出海。

因此陸上運輸,包括到敘利亞,到土耳其或者到裡海,就成了伊朗石油出口最後的命脈支撐。既然如此重要,那麼伊朗又為何在如此敏感的戰略節點上囂張刺激美國的情緒呢?還有就是,32輛運油車上千噸原油被付之一炬,伊朗方面為何毫無反應?


高峰軍事觀察



美國不會對伊朗發動偷襲,更不能不宣而戰!的確,美國對伊朗絕對是來者不善,但還沒壞到對待委內瑞拉的那種程度,美國對委內瑞拉可是再三揚言“所有選項(意指對委內瑞拉發動軍事幹預)都在桌面上”,對伊朗卻沒有這樣的表態,美國至今都沒有宣佈對伊朗開戰,而伊朗更沒有向國民與國際社會控訴美國的軍事入侵,把美伊關係定義成戰時狀態。所以,所謂的美伊開戰是一個偽命題,更多是外界對於美以衝突持續惡化,戰爭風險加劇的擔憂。這個真的是杞人憂天了。至少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是不可能向伊朗開戰的。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近日,美國疑似出動了遊弋在地中海的兩艘航母的艦載機,轟炸了敘利亞境內的100輛伊朗的石油運輸車輛,其中的32輛運輸車被炸燬。這個看起來是個大新聞,直接引發了美國是否向伊朗開戰的疑慮。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官員表示沒有證據表明美軍對伊朗採取了此次的軍事行動。也就是說,美國方面不僅沒有承認此次的空襲,更是否認了美國向伊朗開戰的事實。與此同時,伊朗方面對此也是沒有任何的表態。如果美國真的向伊朗開戰了,伊朗除了奮起反抗外,一定會向國民與國際社會控訴美國的軍事侵略的,不可能裝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似的。

伊朗總統魯哈尼曾經指責特朗普是對待伊朗態度最為惡劣最為強硬的美國總統,可即便如此,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二年多以來,並沒有向伊朗動武過,就算是駐紮在敘利亞的8萬伊朗大軍也沒有動手過。特朗普在這二年多的時間裡只對敘利亞這個主權國家動武過,分別是2017年、2018年空襲了敘利亞,而且空襲的時間短暫,不到一天,更多的是欺凌敘利亞,警告巴沙爾,而不是直接向敘利亞開戰。

動不動就向伊朗軍隊下毒手的不是美國,而是以色列。這幾年來,以色列的空軍對駐敘利亞的伊朗系軍隊發動了幾十次的空襲,給伊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員與財產的損失。然而,伊朗幾乎每一次都選擇了逆來順受,默不作聲,更沒有將以色列沒完沒了的空襲定義為對伊朗的戰爭。伊朗通過巨大的人員與財產的損失來維持在敘利亞的大規模的軍事存在,並將軍事威脅直接燃燒到以色列的邊境地區,以此跟以色列達成了戰略均勢。

駐紮在敘利亞的伊朗系軍隊雖然規模龐大,大約8萬人,可由於沒有制空權,防空能力也極為羸弱,如果不到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的狀態,伊朗軍隊是不敢向以色列境內的目標發射導彈來對等報復。因此,面對以色列的空襲,伊朗系軍隊除了躲避,只能挨炸。

換個說法就是在敘利亞的伊朗系軍隊,以色列來對付他就綽綽有餘了,根本就不需要美國親自動手空襲之。如果有這個必要,美國早就空襲伊朗在敘利亞的伊朗系軍隊,沒必要等到現在才對伊朗動武。伊朗運往敘利亞的100輛運輸車車隊遭到襲擊,更有可能是以色列所為。

美國對委內瑞拉發動軍事入侵的意圖比較明顯,也比較強烈,可謂是蠢蠢欲動,但向伊朗開戰的可能性可以基本排除。美國動不動就派航母打擊群到紅海、波斯灣耀武揚威,並不是要打擊伊朗,而是發揮軍事威懾的作用,向伊朗施加壓力,製造伊朗的恐慌情緒,迫使伊朗服軟,讓步。

美國對付伊朗動用的不是硬實力——軍事入侵,而是用軟實力打壓伊朗——以美元霸權為核心的制裁手段,將伊朗排擠出以美元為主動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及試圖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摧毀伊朗的經濟,枯竭伊朗的財政收入,激化伊朗內部各階層個派系的矛盾大爆炸,引發誓不兩立、你死我活的衝突與騷亂,美國再出手收拾,順勢推翻執政的伊朗教士統治集團與政教合一的體制,建立親美的、世俗的新政權。

特朗普的戰爭內閣對伊朗極不友好,但也不會用戰爭的手段打垮伊朗,因為這樣做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特朗普的利益——明年舉行總統大選,搞不好就會葬送他的總統連任計劃。


飛狼



即便伊朗這32輛運油車確實是美國炸的,那也不能算作是美國對伊朗正式開戰。一來美國並沒有承認。二來那是在敘利亞戰場,與5月2日美國不再對任何國家進口伊朗石油豁免之事無關。再者,伊朗民兵組織在敘利亞本來就是以色列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靶子。被襲擊乃是家常便飯。而美國是否在背後協助,那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至於說美軍動用了正在波斯灣的兩艘航母上的戰機進行了這次襲擊,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對於美軍來說,襲擊毫無防禦的流動性運油車乃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在敘利亞的美國駐軍以及敘利亞周邊的美軍基地足以完成這個任務。美軍又何必捨近求遠,勞師動眾的“勞駕”遠在波斯灣的航母呢?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26日報道,一支由100多輛油罐車組成的伊朗石油運輸車隊在敘利亞境內被襲擊,共有32輛油罐車被炸燬。對於正處於困境中的伊朗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俄羅斯媒體懷疑這次襲擊是美軍所為,而且是直接動用了正在波斯灣的美國兩艘航母上的戰機實施的。不過,另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員對此矢口否認。車輛被炸卻無人認賬,而且還沒有證據,這就“科技代差”帶來的悲哀。伊朗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換言之,即便是能夠證明是美國所為,目前的伊朗也只能是無可奈何。在敘利亞內戰的這幾年時間裡,伊朗在敘利亞民兵組織以及基地等目標已經被以色列襲擊了百次之多,而伊朗每次除了放些狠話外,也只能不了了之。


關於伊朗運油車隊在敘利亞被襲擊的事件,有好幾個版本。一種說法是美國人直接乾的,理由是美國在此前就警告過伊朗,不許伊朗向敘利亞運輸石油。美國人懷疑伊朗為了“規避”5月2日以後的伊朗石油出口“清零計劃”,而提前大量向敘利亞境內運輸石油,以便在5月2日以後以敘利亞的名義對外出售。應該說,這種可能性也有。俗話說“有政策就有對策”,“辦法總比困難多”。果真如此的話,也算是伊朗被逼出了“智慧”。關於這件事,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國自然也不是傻子。一來當時5月2日這個時間節點還沒到,二來,伊朗和敘利亞又是鄰居,美國就算警告到嗓子啞了,也不可能阻止伊朗從兩國交界處運輸石油。所以,對於美國來說,多說沒用,不如偷偷炸了來得爽快。由此看來,此事應該與美國有關。但到底是不是美國在波斯灣的航母實施的,那就值得商榷了!


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清零計劃”將在5月2日正式實施,為了應對伊朗可能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局面,美國已經有斯坦尼斯號和林肯號兩艘航母在波斯灣待命。據說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以及英國的艦艇也已經抵達波斯灣。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吧!也有傳言說此次對伊朗運輸車隊的襲擊法國也參與了!這顯然可信度不高。因為,襲擊一支車隊而動用航母上的戰力,那才是真正的“大炮轟蚊子”。另外,據敘利亞媒體報道,俄羅斯的艦隊也即將抵達波斯灣,計劃與伊朗舉行一場聯合軍事演習。顯然,隨著5月2日的到來,中東地區其實已經戰雲密佈,隨時都有發生重大沖突的可能。而在此敏感時期,美國顯然不可能動用航母戰力去襲擊一支小小的運輸車隊。


冤有頭債有主,伊朗的運輸車隊被炸肯定是人為的。那究竟誰才是“兇手”呢?無非三種可能。一是美國自己所為,動用的是敘利亞周邊美軍基地的戰力,而從形式上看,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可能性最大。二是駐敘利亞美軍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聯合所為。三是以色列乾的。應該說,這三種可能都存在。比如以色列,從這幾年的敘利亞內戰來看,以色列其實無意對巴沙爾下狠手。但只要是伊朗民兵組織,哈馬斯和真主黨在敘利亞活動,以色列的打擊往往都是毫不留情的。由於以色列這個國家軍事實力強,且為了生存又睚眥必報,在中東地區幾乎沒誰敢去真正惹它。就是俄羅斯對以色列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所以,美國不太好出面的事情,往往都是以色列代勞的。而伊朗又是以色列的最大威脅,只要是能打擊伊朗的事情,以色列都原意幹。所以,伊朗運油車隊被炸也有是以色列所為的可能。

至於5月2日以後美國的“清零計劃”是否能實現,美伊之間是否會發生戰爭的問題,我認為,美國的“清零計劃”只是個概念,說完全阻斷伊朗的石油出口,那顯然不現實。伊朗也早就為此事進行了謀劃。肯定也有了相應的對策。比如,伊朗可能會以石油換物品,和交易方用本幣結算,從邊境地區向敘利亞,伊拉克等鄰國偷運的方式等。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伊朗的石油出口將會大幅下降,對國內的民生衝擊會更大。伊朗民眾很可能會過一段苦日子。至於美伊衝突或戰爭的問題,我覺得可能性不大。特別是戰爭,顯然不符合特朗普的戰略思路,從委內瑞拉事情上便不難看出,特朗普為了美國經濟確實不願輕易動武。不過,美國和伊朗的小規模軍事衝突則是有可能的。比如在伊朗將來可能的石油運輸過程中,如果伊朗的運油船被美國盯上了,很可能在公海水域被美軍攔截。當然,假如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話,那戰爭將不可避免。


卞競婉


美國真的對伊朗動手了嗎?事實上美國並沒有那樣做,而且美國也不會輕易對伊朗動手,因為武力打擊伊朗並不是特朗普政府的目的,要不然他也用不著費那麼大勁兒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既然要全力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這就說明美國無意對伊朗開戰。因此所謂伊朗32輛石油運輸車被炸燬的消息並不可靠,這只是網絡上以訛傳訛的一個假新聞。
(美軍斯坦尼斯號航母)

近期美國確實是有兩個航母戰鬥群在伊朗附近海域遊蕩,它們分別是部署在波斯灣地區的斯坦斯號航母戰鬥群和部署在地中海地區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另外還有一艘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也在伊朗附近海域。因為最近伊朗的局勢比較緊張,所以美軍航母的存在很容易引起外界的關注,有些人甚至認為美國的航母跑到波斯灣和地中海就是去攔截伊朗石油運輸船的。

不過李姓先生倒是從不認為美國的航母是去阻止伊朗出口石油的,首先美軍的斯坦尼號航母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部署在了波斯灣地區,它並不是在這幾天才刻意跑過來攔截伊朗的石油運輸船。林肯號航母確實是最近才跑到了地中海,但地中海和伊朗石油出口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況且美軍航母在地中海部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沒必要把它跟伊朗石油出口扯上太大的關係。
(伊朗位置圖)


當然,我們說美軍不會用武力阻止伊朗的石油出口,這最主要還是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有關。特朗普很喜歡威脅自己的對手,並且他喜歡給自己的對手實施經濟制裁,但特朗普並不喜歡和對手國家打仗,尤其是中東地區的國家,特朗普更是反對美軍陷入其中。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打仗是需要花錢的,特朗普認為美國民眾並不能從中獲得什麼利益,所以這樣的事情很不划算。

5月2號之後美國給予所有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就到期了,這之後伊朗政府可能會繼續通過一些比較隱秘的渠道向國外出口石油,比如伊朗政府可以通過一些私人性質的組織和機構向敘利亞走私石油。不過就算美國政府知道伊朗的這些石油出口渠道,它也未必會對伊朗的石油運輸車進行打擊,因為這些有限的石油出口並不能解決伊朗政府的問題,美國沒必要把事情做得太極端。
(魯哈尼和特朗普)


另外,用武力阻止其它國家之間的貿易,這樣的行為也不符合美國政府的作風,美國作為堂堂一個超級大國,它可以對伊朗採取的打擊制裁措施有很多,只要能夠讓大多數國家都停止進口伊朗石油,這就足以對伊朗經濟造成巨大傷害,而伊朗政府也有可能在國內民眾的壓力之下向美國做出妥協和讓步。


李姓先生


有些人一看到美國採取軍事行動就很亢奮,可實際上以色列去年以來在敘利亞對伊朗採取的軍事行動要比美國這次炸燬32輛石油運輸車狠得多,伊朗傷亡慘重也只有打落門牙活血吞,而美國也不承認採取此次行動。所以美國人的這次行動顯然不算開戰。對於美國來說,現在還不是動武的好時機,繼續在敘利亞和也門拖住伊朗而消耗其國力比開戰更划算。


美國曾警告過敘利亞不準進口伊朗石油,只能柿子撿軟的捏。對於其他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美國沒有勇氣去採取軍事行動,去攔截俄羅斯的油輪嗎?去封鎖伊朗石油出口的海上路線嗎?美國現在還不敢!目前,敘利亞的最大油田控制在庫爾德武裝手中,敘利亞這個產油國反而面臨著缺油的窘境。打擊伊朗向敘利亞的運油車,這也算是特朗普政府為落實石油出口禁令的一次行動:據說伊朗的100輛運油車被炸燬了32輛,既削弱了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伊朗也不至於過分反應,因為以色列已經試探出了伊朗在敘利亞行動的底線。


美國不打算現在直接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但希望通過軍事上的高壓繼續消耗伊朗的國力。在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的經濟制裁下,伊朗現在的經濟形勢很嚴峻,政府收入銳減,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2019年伊朗的政府預算支出比2018年要減少將近50%。可是伊朗已經在敘利亞投入了巨大的戰略資源,現在到了收穫的時候卻要被擠出去又不甘心,那麼繼續投入嗎?美國以前是通過以色列,現在是自己直接赤膊上陣,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以此來消耗伊朗的國力。從敘利亞到也門,從也門到黎巴嫩先瓦解伊朗精心構建的“什葉派之弧”,為將來可能的軍事行動掃清外圍。伊朗現在還足夠強,只有削弱到一定程度後,美國才會直接動手。


雲霄飛翼


這是一則不實的網絡新聞,由某些國內自媒體引用國外杜撰信息,需要予以澄清。

首先,經過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新聞檢索沒有類似的新聞。這說明題目引用來自衛通社的新聞並不成立。



其次,網傳伊朗石油運輸車被炸圖片背景是2013年7月6日加拿大魁北克發生的一起油罐列車出軌事故。





最後,美國第五艦隊原本部署在阿聯酋盯著波斯灣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打擊群已經在4月超額完成軍事部署,目前返回美國維修,而頂替的“林肯”號航母打擊群目前還在地中海與北約海軍進行演習到5月10日,所以目前壓根就沒部署在敘利亞與伊朗周邊。




所以這個問題根本就是國外論壇杜撰出來後,由國內媒體進行加工得出的虛假報道,就如同美國媒體爆出伊朗高官叛逃的信息後被證實是假新聞一樣。

而美國接二連三炮製的目的,恰恰反映了目前軍事手段並不是特朗普政府的首選,才會使用經濟制裁與輿論攻勢這種非接觸式的打擊對伊朗產生影響。(關於伊朗高官叛逃新聞已闢謠↓↓)



如果要按非接觸式的戰爭的理解來看,其實自從特朗普宣佈威脅並退出“伊核協議”開始,伊朗和美國之間沒有硝煙的網絡、新聞、情報戰爭就已然打響了。

美國炸燬32輛伊朗運油車並不可怕,大不了再運就是了。但可怕的是事情並沒有發生,美國卻讓人已經意識甚至感覺到這件事情發生,這才是可怕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