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亞太通訊社 四川涼山報道】4月17日,由四川省僑聯主辦的華文媒體四川行活動正式啟動,18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和3家華文教育代表在四川省僑聯副主席田碧華帶領下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參觀考察了“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築,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是中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用實物、文字敘述、圖片資料等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彝族奴隸社會制中所涵蓋的政治、經濟、形式主義、歷算、宗教、歷史、軍事、法律、醫藥、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內容,讓每一位到場參觀的海外華文媒體人對涼山彝族有了新的認識,也讓大家更加直觀的瞭解到了涼山彝族的發展與進步。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涼山州政協副主席王阿呷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四川省僑聯副主席田碧華

隨後召開了華文媒體座談會,涼山州政協副主席王阿呷為華文媒體代表們介紹了涼山州的基本情況。座談會上,四川省僑聯副主席田碧華著重介紹了本次“2019年一帶一路華商峰會”的情況,並支持華文媒體常來涼山做客,將涼山故事講給大家聽,促使涼山進一步走出去。最後,華文媒體總編、社長等紛紛發言,為涼山州的發展獻計獻策。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涼山州僑聯主席王瑩主持座談會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四川省南部,是中國彝族最大的聚居區。自古以來就是通往祖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蜀身毒道”、“靈關道”、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北達巴蜀、中原,南通邊陲、外邦。在這條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上,古橋馭水如故,棧道駕山依然。還有漢柏、漢闕、大石墓、銅鼓、南詔白塔、歷史留下了不朽的足跡。特別是昭覺縣彎長鄉的博石瓦黑古巖畫群,是保存完好的涼山彝族歷史文化遺址。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迷人的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郁、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具有涼山自然封閉形態的包括天文、星相、曆法在內的獨特而優秀的民族文化。

同時,涼山也是一個資源十分富集,開發潛力巨大的地區,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確立的“攀西資源綜合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擁有著富甲天下的水能資源、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的農業資源、絢麗多彩的旅遊資源和極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資源。有古人譽為“川南勝境”的瀘山─邛海,有聞名中外的東方“女兒國”──神秘的瀘沽湖,有集“野、奇、峻、幽、險、秀”為一體的無限風光“螺髻山”;有舉世聞名的東方“休斯頓”──西昌航天城;有三萬年大自然寫意造化的“土林奇觀”......彝族火把節更是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備選名錄,鄭族文化、藏鄉文化、摩梭風情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輝映。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