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為什麼如此下場?

公考文科生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大阿哥胤褆是誰?這就是一大名人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中最蠢的一個,除了太子剩下的七朵紅花,就踩著這一朵綠葉上的位。

所以,在回答題主的問題前,老梁先和大傢伙聊聊,這位的一些個背景。

胤褆的背景

這麼說吧,康熙這人,八歲登基,十三歲就有了第一個孩子。也許是因為年齡小的緣故,開頭生的四個體弱,前倆落地沒倆月就走了,後兩個好歹也過了個年,但同樣的沒能留住。到了第五個的時候,也就是咱今天的主角胤褆的時候,老天爺算是給了面子,好歹留了下來。

那麼皇長子的身份就落在了胤褆的頭上。說道這裡老梁插一句,咱老是說母以子貴,其實還有一句子以母貴。這兩句其實是一種相互的關係。胤褆雖然是皇長子,但倒黴就倒在了母親不貴上頭了,他的母親是惠妃。

這位置上頭還有四個皇后,三皇貴妃,一個貴妃,最後才是這妃位。雖然惠妃是這些妃子中佔頭把交椅,但這帽子怎麼算都是第四等的。

而滿人有著立嫡立長的傳統,大傢伙瞅見沒,這嫡字可是在前邊的,也就是說想要立為皇太子,你這兒子的媽首先是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如果皇后沒兒子,這才考慮兒子中的頭一個。

得,這時間卡在康熙十三年的時候,當時的皇后赫舍里氏給康熙生了第七個兒子胤礽,就因為生這兒子,這皇后兩小時後就沒了。

當時把個康熙哭的嘩啦嘩啦的,腦仁這麼一充血,就冊立這個襁褓中的孩子做了皇太子。

康熙這麼做沒毛病,根據立嫡立長的原則,這就整不出個毛病來。一幫子大臣們覺得這事有點唐突,但也拿不出更好的理由,就這麼得了。

好吧,這胤礽就成為了咱大華夏最後一位明立的皇太子,就這一步臭棋康熙給自己個晚年挖了一個超級巨大的坑——九子奪嫡。

可做為長子的胤褆可不這麼認為,就因為你的老媽是皇后,俺就得吃癟當個王,這腦瓜一晃悠,小算盤打的是啪啪響。

首先胤褆在康熙面前刷存在感,十八歲剛一成年,這在現在媽媽們的眼裡還是孩子的時候,人家提著一把破刀片子,騎著一頭老馬這就上了戰場,六年後又跟著自己老爹康熙上了噶爾丹的軍營裡剁腦袋玩,就這軍事指揮還不錯,算是進了康熙的眼睛裡了。

當然這還不行,四年後又跟這康熙瞅雲定河,當總管,跑到華山去祭天。這一步步下來,康熙瞅著胤褆的笑臉是越來越多,二十七歲的時候,康熙賞了胤褆一個直郡王的帽子給他戴,這胤褆一下子可就開始飄了。

胤褆感覺自己個離皇位就差那麼一手指捅窗戶紙的程度,這就開始作死般的用撬棍去撬皇太子胤礽,時不時的抹黑一下,時不時的弄個小手腕下個絆子啥的。

在一幫子兄弟齊心合力下,這就被廢了。廢了?真的廢了?這胤褆開心壞了,好多年的夙願這就成真了,嫡子沒了,這就要論長子嘍,那麼他就是頭一個。

圈禁

這時間點上就卡在了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出塞外圍獵,其實就是巡視自己的地盤的時候,胤褆接了一任務,從塞外到京城這路上的安保工作就由他來負責。

也不知道這胤褆是怎麼想的,認為這就是個機會,一腦袋就爬在了康熙的耳朵眼上,告訴康熙:“您老人家要除掉太子?沒關係讓俺這個哥哥下手就成!而且現在正好是個機會,您忙您的,回來的時候俺保證胤礽就是一具屍體。”

“啥玩意?”康熙直接就把含在嘴裡的茶葉沫子給噴了出來。

“你個狼心狗肺的玩意,有你這麼玩的嗎?滾!”

胤褆這馬屁算是拍到了馬蹄子上了,康熙一蹶子就把胤褆給踹翻了,以後見了面拿屁股對著胤褆,胤褆知道自己已經完蛋了。

胤褆絕望了,轉過頭來,就看見自己那弟弟老八。現在這個時間點上,老八可是上位最大的熱門人選啊。在加上這老八還是惠妃也就是自己生母的養子,那麼為了以後的富貴著想,胤褆決定投靠老八,捎帶著搞個見面禮啥的。

這就整了一個看相的算命先生,說這老八啊瞅著這相貌大富大貴之輩,就那光亮的腦瓜頂上都蹲著一朵紫雲,紫雲是啥,那是帝王之氣啊。

這頓胡咧咧,可就傳到了康熙的耳朵眼裡,康熙氣的鼻子都歪了:“啥帝王之氣,老爺們還沒死呢?咋就能論到他來個帝王之氣!你就作吧!”

康熙一轉眼瞅著自己那幾個大頭娃娃,感覺這老三還啥事都不摻和,這就把這事一腳踢給了老三,讓這大頭娃娃給查一下。

其實這老三也有自己的想法,您瞅瞅嫡子已經完蛋了,就剩下你這個長子,要是把你這個長子給收拾了,俺老三就是長子,這皇位是不是也能碰上一碰。

老三抱著這心思,一頓查,好吧,這相師的事算是破了,捎帶著還搞出了個胤褆魘咒太子的事出來。

康熙這個氣呦,有心一腳就踹死這玩意,就揮舞著大刀片子就要剁了胤褆這貨。

咋說呢?胤褆這小子真是有個聰明的好母親,這個時候,惠妃就跑來了,給康熙上書說這胤褆她老早就看出來不孝順,打小就是,殺了最好!

康熙這時候,是舉起了破刀片子要剁了胤褆,但殺字還是沒有說出口,惠妃的這個摺子中的殺字給他提了個醒,尚且虎毒不食子,作為皇帝這事是不能幹,一旦開了頭,後邊的皇帝可要有樣學樣了。

“滾!滾回你母親那裡讓她好好教導教導你!老爺們不想在看見了!”轉過臉來康熙瞅著老三,覺的這貨真不地道,本質上和胤褆就是一路貨色。

“你出去吧!”從這一天開始,老三雖然有自由,但已經被康熙踢出了局。

轉過臉來咱說胤褆,他的的命算是保了下來,但那直郡王的帽子也被擼了,捎帶著囚禁了起來一直到死,死的時候是按照貝子的身份下的葬。

到了雍正繼位的時候,雍正對自己一幫子親兄弟搞了一頂接著一頂的大帽子,直接按死了臭水溝裡。當然胤褆也就那樣了,雍正沒有理他。

可到了乾隆年間,這個十全老人啥也要和康熙比,而且最看不上眼的就是自己老爹雍正,這不為了體現自己的仁慈,一股腦就把雍正加個自己叔叔的那些個罪名都免了,捎帶著一點一點的把雍正執行的很多關於民生的政策都給廢了,把個滿清徹底玩廢了。

當然胤褆因為是康熙時候定下來的,所以乾隆按照康熙的願望,也沒理胤褆。

好了,事就是這麼個事,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古話講:人貴有五倫八德,如果要做賢良的人君,那麼缺一不可,咱今天的主人公大阿哥胤禔可以說是缺德至極。人在做,爹在看,他有這樣的下場,已經是很幸運了。

今天咱們詳細的說說這胤禔的不德之事,先了解下什麼是五倫八德。

所謂這五倫,說的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也就是我們平常最基本的社會關係,而這八德呢,說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孔子云:五倫八德,人倫之道也。

為何說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缺德,咱們細數一下他的所作所為,首先胤禔按照總排行其實不是老大,他前面還有4個哥們,但因為前四個都早早夭折了,他便成了皇長子,注意,是皇長子,在古法講,立嫡立長,他是最有希望最有資格成為下一屆皇位的繼承人的。這個時候皇二子是嫡子,故被立為了皇太子,但這個時候的胤禔,無不實時監視太子,企圖有機會能上位,當然這一切都是身後的智囊明珠在坐鎮,胤禔的所有努力目的性很明顯,就是徵得老爹康熙的好感,多刷刷功勳值,所以在成年後就極力表現自己,18歲那年就開始在軍中效力,爾後又隨老爹康熙征服西北豺狼噶爾丹,並取得了戰績,成功的刷新了功勳值,在後又在國家治理上聽從身後智囊明珠建議,積極參與到永定河的治理上,這幾件大事兒都得到了好評。

但只要是偽裝,就一定有暴露的一天。

在康熙47年,皇太子作死太甚,被廢除太子之位,這個時候讓胤禔監視廢太子,胤禔竟然和老爹說,願意幫助殺死自己的二弟,以解老爹心頭之恨,康熙聽完他這話,驚呆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親骨肉親兒子竟然這樣豺狼本性,竟然要手刃親兄弟,咱換位思考,你自己的兒子偷著和你說,我可以殺死弟弟,你作為父親能不震怒麼?

被康熙大罵的胤禔,在事後覺得自己廢了,肯定當不上太子了,竟然又轉念製造假消息刷朋友圈,說什麼找了個相面的叫張明德,人家說皇八子日後必有帝王之相,用來幫助他的八弟小夥伴覬覦皇位,而且還讓手下相好大臣幫助勸說康熙立八子為太子,這一切自然跳不過睿智康熙眼光,派人一查,幕後黑手就是胤禔。又一次讓康熙大為傷心。

而且這事兒還沒過去,康熙的老三又來彙報胤禔竟然從背地裡還幹了更加不法的事兒,就是請了一個蒙古的巫師,在家裡做法,做了個皇太子的小人,用萬針扎心,詛咒其死,並以人贓俱獲。康熙徹底懵逼了,打死也沒想到胤禔是這樣一個貨色,不顧親情,不顧倫理,不忠不孝,這個時候胤禔的親媽聽說這事,請求康熙殺死這個不孝之子,康熙大哭之後,罵其為亂臣賊子,並永遠的把皇長子胤禔囚禁了起來,直到終死。

真是應了那句話,no zuo no dead!!


老豬的碎碎念


作為康熙的長子,大阿哥胤褆確實有些背。

胤褆比太子胤礽年長兩歲,但因為他的母親納喇氏只是普通妃子,在宮中地位並不高,更不能和胤礽的母親、皇后赫舍里氏相提並論。

更何況,皇后赫舍里氏是在生育胤礽時難產而死,而康熙與皇后感情極好,胤礽又是康熙與皇后唯一所出。

由此,不管是名分上也好,康熙將對皇后的感情移至胤礽身上也好,胤褆雖然是長子,在康熙的心目中自然無法和胤礽相比。

就在胤礽尚未滿兩歲時,康熙即將胤礽封為太子,這也基本決定了胤褆和胤礽兩人的命運和人生走向。

當然,胤褆本人也是很有才能的,他年輕時確實幫父皇康熙做了不少事。而且,當時的滿人還沒有完全漢化,他們不像漢人有強烈的嫡長子觀念,所以胤褆並不甘心只做個王爺。

後來,在其舅公明珠的幫助下,胤褆身邊聚集了侍衛內大臣鄂倫岱(佟國綱之子)、一等侍衛隆科多(佟國維之子)等人形成“皇長子黨”,與索額圖的“太子黨”相對抗。

而康熙兩次親征噶爾丹中,胤褆均率御營前鋒衝鋒在前,為最終消滅了噶爾丹勢力立下汗馬功勞。應該說,在這些鐵和火的考驗中,康熙對胤褆的表現還是比較認同的。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十七歲的胤褆被封為多羅直郡王。在當時的這些阿哥里,除太子胤礽外,胤褆是地位最尊貴的,但他始終為自己是皇長子而沒能立為太子而耿耿於懷。

可惜的是,當時太子胤礽有康熙撐腰,他也只能把怨氣藏在心裡,耐著性子密切注視著康熙對胤礽的態度變化,等待時機的出現。

終於,盼望已久的機會來了。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廢,胤褆因護駕有功,康熙還讓他好生看管已廢的太子胤礽。

胤褆受命後心頭竊喜,他以為胤礽被廢后,按照“立長”的原則和順序,也該輪到自己做太子了。

之後,或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胤褆竟然揣測康熙大概不願親自處死廢太子,於是他竟向康熙密奏,由他來負責好了!

這下,康熙是又氣又嚇,隨即下令將胤褆鎖拿圈禁。而隨後,三阿哥胤祉又向康熙揭發胤褆用喇嘛教的“魘勝”巫術在胤礽的住處放“鎮物”、企圖咒死太子胤礽等不端之事。

經搜查,人證、物證俱在,這下大阿哥胤禔徹底完蛋,被永久幽禁至雍正十二年病死。年六十三歲。


坑爹史冊


清朝的第四個皇帝,也是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在整個大清朝的皇帝當中絕對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皇帝,這位六歲登基,十五歲就收拾了輔政大臣也是著名的權臣鰲拜,接著就是力排眾議也是歷經艱險的平定三藩,剿滅葛爾丹,收復臺灣,並且在治理黃河,疏通漕運,休生養息,讓百姓安居樂業方面也是做的可圈可點,康熙朝也因此被稱為“康熙盛世”。

康熙一生還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子嗣眾多,他一共有活到成年的二十四個兒子,在中國整個封建帝王當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兒子多是好事也是麻煩事,尤其是康熙的這些個兒子有能耐的還非常多,這就埋下了康熙朝後期的“九子奪嫡”的禍根。

其實,康熙晚年關於儲君問題的麻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康熙立儲太早,赫舍裡皇后就生下來一個活著的兒子,就難產而死,康熙覺得對不起皇后,在赫舍裡的兒子也是嫡長子胤礽剛滿週歲的時候,就被冊封為太子,這位太子也是整個大清朝唯一的一個太子,康熙之後,自用正開始吸取了康熙朝“九子奪嫡”的教訓,都不再冊封太子改為遺詔傳位。

在康熙的諸多兒子當中,太子是嫡長子但不是皇長子,在皇子當中,太子胤礽排行老二,皇長子就是惠妃所生的愛新覺羅·胤褆。

其實,如果不是康熙早早的冊立太子的話,皇長子胤褆還是有機會成為太子的。

胤褆比太子胤礽大兩歲,作為皇長子他也是皇子們當中最早參與朝政的皇子,他不僅比較出色的完成康熙交辦的差事,還跟隨著康熙出征打仗,也立下過戰功。所以,胤褆也很早就被封為直郡王。年輕的直郡王胤褆在很多人眼裡是“英俊瀟灑,才華橫溢,戰功卓著”。

正因為如此,這位皇長子很早就對太子之位十分覬覦。大約從康熙二十九年前後,這位皇長子胤褆就開始注意留心觀察康熙和太子的關係的各種微妙變化,也開始處心積慮的收集關於太子的不利證據,為謀取儲君之位創造條件,尋找機會。

可以說,大阿哥胤褆是在所有皇子當中對儲君之位覬覦最早,也是覬覦之心最重的一位。

在康熙四十六年之前,康熙對這位大兒子總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被儲君之位衝昏了頭的胤褆,卻是縷縷犯康熙的忌,最終把自己送進了一輩子也沒能走出去的“圈禁之地”。

胤褆除了認為自己的能力,戰功高於那個太子之外,他自認為的優勢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皇子中自己居長。

第二,大學士明珠是其叔祖。

第三,他一直得到皇父的寵愛。

但是,胤褆的這些判斷其實是被自己急切的奪嫡之心迷惑了。康熙已經從胤褆的種種表現中察覺到了這位大阿哥的“覬覦之心”。

隨著太子胤礽當太子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和康熙之間的各種矛盾就慢慢顯露出來,這其實是一個必然,當太子時間越長,太子的心理就會越失衡。大阿哥胤褆看到了機會,從康熙四十六年起就不斷的在康熙面前打小報告,大體上集中在以下幾點:

第一,太子暴虐,經常無端的責罰大臣和皇子。

第二,太子收受賄賂,結黨營私

第三,太子縱容自己奶媽的兒子等身邊人貪贓枉法。

胤褆的這種做法其實只能讓康熙感到厭惡。但胤褆卻自作聰明。

大阿哥胤褆的奪嫡行動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達到了瘋狂的頂峰,同時也讓他瞬間掉到了谷底。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在熱河被康熙拘禁,大阿哥認為自己的機會我來了。因為康熙在拘禁太子胤礽的同時,下旨命大阿哥胤褆“善護朕躬”,並命胤褆負責監視胤礽,一直到康熙回到京城,太子胤礽都由大阿哥胤褆監視。

胤褆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所以他開始了蠢蠢欲動。總結起來有這麼幾點:

第一,利令智昏,竟奏請康熙殺掉胤礽,並且說:“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聽了,非常氣憤,意識到胤禔為了謀取儲君之位,竟欲殺害胤礽,為此康熙痛斥其殺弟之念: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

第二,被康熙痛斥之後,胤禔見自己奪儲無望,便想推薦與己關係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小的時候為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胤禔利用江湖術士張明德相面,為胤禩製造輿論,說:“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康熙帝派人追查張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僅有相面之事,而且大阿哥有謀殺皇太子的企圖。

第三,鎮魘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發:胤禔用巫術鎮魘胤礽,陰謀暗害親兄弟。

康熙皇帝對胤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宣示其為"亂臣賊子。"下令奪郡王爵位,終身圈禁。

胤褆被圈禁了二十六年,一直到雍正十二年,胤褆在圈禁中死去。

大阿哥胤褆僅僅是康熙朝後期九子奪嫡當中的一個皇子,儘管被終身圈禁,但是並不是奪嫡之爭最慘的,最慘的應該是八阿哥胤禩,儘管在康熙朝胤禩因為奪嫡之爭也遭受到了康熙的打擊,但是到了雍正朝八阿哥胤禩被雍正奪職削爵,宗室除名,抄家監禁,並改其名為“阿其那(豬)”。可見雍正對胤禩的仇恨是“恨之入骨”。


步武堂


康熙子女福澤深厚,兒子們都出類拔萃,隨意指一個都有過人之處,而皇位繼承人只有一個,所以才會出現九子奪嫡、兄弟相殘的悲劇。

雍正登基後,對自己的親兄弟進行了一番大清洗,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十三被封了鐵帽子王,予以重用。對待昔日的政敵則毫不留情的清算,老十終身監禁,老十四去守皇陵,最悽慘的就是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被削去爵位,貶為庶人,最後含恨而終。

乾隆時期,將還在世的叔叔們解除圈禁、給予封號。已經故去的被褫奪封號的老八、老九也都恢復原名,重入宗籍。唯有一人,乾隆隻字未提,那就是大阿哥胤褆,他到底做了些什麼,被父親幽禁而終,弟弟和侄子都不為他正名?

胤褆是康熙第五子,生母為惠妃那拉氏,因為前四子早夭而成為庶長子。清朝選立太子講究立嫡立長,說的是要選擇嫡長子,康熙選擇赫舍裡皇后生的二皇子胤礽為太子是完全符合祖訓的,但是胤褆並不那麼認為,他自認比胤礽優秀,更適合皇儲之位。而且堅定的認為康熙立嫡不成勢必立長,只要胤礽倒了,自己就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選,所以多年來一直密切關注太子動向,將其視為頭號政敵。

胤褆在眾子中年紀居長,才華展露較早,長相俊美又聰明能幹,康熙早期是很欣賞這個兒子的。康熙二十九年,年僅18歲的胤褆就隨伯父福全上戰場磨鍊。康熙三十五年時隨父皇親征葛爾丹,參與軍事指揮。康熙三十九年隨父皇巡視永定河,任總管,另奉命祭華山。三次任命表現的都非常出色。27歲時被封為直郡王。

康熙四十七年,在塞外圍獵時太子胤礽被廢,胤褆大為得意,認為奪嫡時機已到,竟然奏請父皇:“若是要殺胤礽,我可以代替父親出手”康熙聽後大為震怒,罵他不顧君臣之義,不顧父子兄弟情義,枉為人倫。

胤褆見自己奪嫡無望,便押寶在老八身上,因為老八少年時曾為其生母撫養,扶持老八,自己日後可保榮華富貴。胤褆利用相士為老八造勢,說老八日後必然大貴。英明如康熙,很快就查出真相,還查出胤褆企圖謀殺太子。

種種劣跡,讓康熙厭惡這個兒子的狼子野心。而壓垮胤褆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三阿哥胤祉告發胤褆利用巫蠱謀害太子,康熙震怒,下令幽禁胤褆,嚴加看守。胤褆在高牆大院內囚禁了26年後離世,享年63歲。

胤褆不顧君臣之義,手足之情,使用巫蠱之術殘害兄弟,被視為不忠不義、不友不悌之輩,所以雍正沒有釋放他,乾隆也沒有為其正名,胤褆成了被歷史和親人拋棄的人!


史論縱橫


因為胤褆的所作所為簡直太露骨、太變態、太缺德了。在一個至少是表面上崇尚孝悌仁愛的國度裡,胤褆的行為幾乎是不可原諒的。

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事呢?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他忍不住跳了出來,竟向康熙提出要親手殺死自己的弟弟。康熙聽後大為震驚,罵他毫無兄弟之情人倫之禮。


這下算是基本斷了胤褆奪嫡的希望,但他還不消停,還惦記著幫老八胤禩奪位,因為胤禩小時候由惠妃撫養,所以一旦老八繼位,自己或能保住榮華富貴。但他的做法簡直太拙劣,他找了個道士給胤禩造勢,說他有貴人之相。康熙一眼就看出了胤褆的企圖,於是對他更加不滿。

就在這時,三阿哥胤祉又告發他利用巫蠱邪術去謀害太子胤礽,後人贓俱獲。康熙對胤褆徹底失去耐心,遂將其圈禁。他就這樣一直被圈禁了26年,終於在63歲那年去世。

胤褆為什麼要不顧兄弟人倫之情,不惜逆康熙之意,非要致胤礽於死地呢?

因為三個字:不甘心。


胤褆是康熙第五子,但因為前四個孩子都夭折了,所以他是名副其實的長子。不過他的生母是惠妃,所以是庶出,不算嫡子。清朝其實沒有立嫡長子的習慣,此前的皇太極和順治都不是嫡長子,但康熙卻一反常態,選擇在三藩之亂期間立嫡子胤礽為儲君。胤礽在康熙所有子嗣中排行老二,加之是皇后赫舍里氏所生,所以他才是實際意義上的嫡長子,按照中國古代政治傳統,胤礽被立為儲君也屬正常。

但胤褆卻不甘心,他認為自己首先是長子,應該被立為儲君,此外他還覺得自己無論是能力還是才幹,都要強於太子胤礽,自己才是應該被立為儲君的那個人。

當然胤褆也的確有些才幹,他自小就在行伍中歷練,年僅18歲便隨福全上陣殺敵。尤其是在康熙三十五年,他隨康熙征戰準噶爾,立下戰功。康熙也十分欣賞這個兒子,在他27歲時就封其為郡王,還讓他代表自己去祭華山。


這時胤褆更加不甘心了,他覺得自己既貴為長子,又久歷沙場,還得到了康熙的賞識,於是對儲君之位的慾望更強了。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太子胤礽始終被康熙所信任,這也讓他對胤礽更加仇恨,雙方關係也更加勢同水火。

於是當太子胤礽被廢的消息傳來,胤褆一方面覺得自己肯定會順理成章地被立為儲君,另一方面肯定也十分激動和興奮,畢竟被壓制這麼多年,結果一個不理智,狼子野心過早地暴露了出來,不僅沒能奪得儲位,還終結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達摩說


胤禔的最大敗筆在於意圖弒弟,傻就傻在,還當面徵求康熙的意見“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這哪裡是解憂,簡直是添堵。

他錯誤地估計形勢,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勢必立長。

雖然康熙最喜歡的是胤礽,但並不是說對其他兒子就沒有感情,一旦胤禔登基其他兄弟還能有活命?當然,胤禔這個庶長子本來就沒希望當太子,但也不能讓他繼續在外面逍遙了,否則一旦失察,就會釀成大禍。

最後還是胤禔的惡毒用心,竟然對胤礽使用巫蠱之術。他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了,康熙帝沒殺他真是相當照顧他了。


  • 他錯誤地估計形勢,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勢必立長。但康熙帝對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覺。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宣佈拘執胤礽同時,即明確宣諭:“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 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請殺掉胤礽,說:“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聽了,非常驚異,意識到胤禔與胤禩結黨謀儲位,竟欲殺害胤礽,若是得逞,後果嚴重。康熙帝一再批評胤禔,指出其殺弟之念: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
  • 胤禔見自己奪儲無望,便想推薦與己關係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少時為長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認為一旦保對人選,自己便會飛黃騰達。
  • 胤禔利用張明德相面事,為胤禩製造輿論,說:“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康熙帝派人追查張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僅有相面之事,而且大阿哥有謀殺皇太子的企圖。
  • 張明德一案審結,胤禟、胤禎供:“八阿哥曾語我等:‘有看相人張姓者雲,皇太子行事兇惡已極,彼有好漢,可謀行刺。我(指八阿哥本人)謂之曰,此事甚大,爾何等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此心,斷乎不可,因逐之(張明德)去。”胤禩供:“曾以此語告諸阿哥是實。”問張明德口供亦無異。
  • 鎮魘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發:皇長子與一個會巫術的人(蒙古喇嘛巴漢格隆)有來往。經查,發現胤禔用巫術鎮魘胤礽,陰謀暗害親兄弟,並有物證。其母惠妃絕望,向康熙帝奏稱胤禔不孝,請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殺親生兒子,令革其王爵,終身幽禁。

胤禔奪嫡失敗時只有三十七歲,他被囚禁在高牆內達二十六個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終年六十三歲。

作為皇子,尤其是個自以為能夠奪得太子之位的皇子,他的一生是悲哀的,機關算盡,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昏招是否能奏效,會不會敗露害死自己,尤其是企圖弒弟,鎮魘胤礽,栽贓陷害,意圖行刺,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皇子,康熙帝沒動手殺之已經算是顧及父子之情了。


古今通史


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反對吳三桂的過程中,康熙皇帝學習漢族立嫡長子的制度,改變滿族不立儲君的傳統,冊立不滿兩歲的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不是康熙的長子允禔,而是皇后所生之子),並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方針,對其進行精心培育。李光地、熊賜履出任老師。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出征噶爾丹,政務即由22歲的胤礽代行處理奏章。

隨著胤礽的長大及太子黨的形成,康熙與太子黨的矛盾日漸尖銳。胤礽“專擅威權,糾聚黨與”,公然凌辱、毆打王公大臣,在朝中日益孤立。溫和的康熙皇帝大怒,認為做太子即如此,即位還了得。胤礽還貪財,經常勒索地方官員。為限制太子勢力,康熙開始採取措施。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分封已經成年的諸皇子為郡王、貝勒。其中皇長子(不是嫡長子)允禔為多羅直郡王,皇三子允祉為多羅誠郡王,皇四子胤禎、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為多羅貝勒,均參加國家大事。

康熙四十年,索額圖以年老乞休,第二年康熙南巡撫,胤礽在隨駕途中生病,索額圖前往侍服,密謀活動,被康熙帝發覺,以議論國事、結黨妄行罪名,逮入宗人府,死於幽所。胤礽更為孤立。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導火線是十八子允介生病,康熙十分著急,胤礽卻毫不在意,康熙極為傷心。康熙原打算返京後告祭列祖列宗,再廢胤礽,但在返京途中,他發現胤礽每天都在自己的賬篷外轉,讓康熙很謹覺。於是,在途中即宣佈廢掉。同一日,皇十八子允介死掉。回京後,康熙親寫祭文,宣告廢太子之事。並將太子幽於鹹安宮,頒詔天下。

反太子的力量暗中聚集,企圖取而代之的皇子不乏其人。允禔是皇長子,受康熙重用,與允禩相到倚重,成為反太子的核心。太子被廢,先是圖謀自立,遭失敗後又請立允禩,他還表示,可以由自己來殺掉廢太子,不必出於皇父之手。康熙認為他是亂臣賊子,天理國法所不容。隨後,允禔用巫術來鎮壓太子的事件被揭露,於是允禔被革去王爵,幽於府內,退出政治舞臺。

可以說,皇長子允禔的下場,系由他奪權之心過於激進而引起。


倪說歷史


愛新覺羅·允禔(1672年3月12日-1735年1月7日),貝子品級,原名愛新覺羅保清,康熙帝子,母為惠妃那拉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帝前四子皆夭殤,依規定不序齒,故允禔為皇長子。曾從徵厄魯特蒙古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在塞外行圍時太子允礽被廢,允禔十分得意。康熙帝器重允禔,讓他負責監視允礽,從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允禔認為時機已到,便向其父皇進言,要求殺死允礽。此舉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反感。後來皇三子允祉告發允禔用魘術廢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允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直斥其為“亂臣賊子”。下令,奪郡王爵,嚴加看守,在府第高牆內幽禁起來。允禔卒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歲。

其實允禔的一生就是生於皇家的悲哀,對權利的渴望,對榮華富貴的慾望使他利令智昏,有悖人倫,喪失人格,同時也是做為一代明君康熙大帝家庭教育的失敗!


孤狼嘯月31600808


大阿哥最大的問題就是對上了廢太子。

廢太子是康熙唯一成年嫡子,生下來沒幾天就冊封太子。而且赫舍裡與康熙是少年夫妻,年輕輕就死了,留給康熙的當然就是無法替代的最美形象。俗話說得好,活人永遠爭不過死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阿哥,甚至包括納蘭家族都沒明白,廢太子承受了康熙太多的期望。那麼,作為廢太子的最大敵人,大阿哥自然要承擔康熙夢想破滅後的憤怒。何況大阿哥還建議由自己來代康熙出手殺了廢太子,就實在太愚蠢了。

之後,三阿哥又揭發大阿哥使用巫蠱對付廢太子,這令康熙突然找到了感情的宣洩口。

本來,廢太子出了事,康熙肯定是要做一些自我反思,自己給予廢太子最好的待遇,安排了最好的老師,配置了最強大的後援團,怎麼會出這種事?

這下好了,康熙當然會在潛意識裡認為,原來廢太子出問題不是我這個爹的錯,而是你大阿哥這個哥哥在做怪。

最後,此時的大阿哥集團早已因納蘭明珠的出局而衰落,自然沒辦法幫大阿哥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