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一个12岁男孩拿刀捅人后,起诉自己的父母。《何以为家》(《迦百农》)中国内地票房破亿元,代表黎巴嫩入围上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片子除了反映战争对人类的迫害,还反映出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生而不养,养儿不育,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很多人说这部催泪大戏根本问题在于战争,这个12岁的孩子爸爸,在法庭上提到了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循环往复。现实中或许没有这么恶略的环境,可是现实中也有一大把的父母认为:孩子是拿来养老的,孩子就是单纯的把他们养大就够了,其他的都不管。甚至有些家庭,生孩子只在意数量不在意质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何以为家: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影片的主人公赞恩一家挤在一间房,哥哥已经在监狱,妹妹被自己父母强制送给男人,为的就是换来一家人的一处容身之所。赞恩弱小的身板,本该读书的年纪,一天到晚的打工挣钱。他的妹妹来了月经都不明白,任由血流。还是小婴儿的宝宝抱着奶粉桶干吃。最最让人心疼的是,他的妹妹被自己亲生父亲送给别的男人,那是个还不到12岁的女孩子,为了他们家不被租客赶出去,硬生生被她的父母,又推又打强制送给大她很多的男人,她的幸福就这样毁灭。

何以为家: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看了这部影片后,突然觉得自己活在这个和平而又强大的国家,何其所幸。拥有一张自己的床,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那种别人进门要敲门的房间,这是剧中的人物最大的愿望。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的事,在他们眼里是毕生所愿。女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根本没有人格可言。买不起卫生间,没有生理常识,自己的出生长大,都是用来换取别人的生活,可以随意的被父母嫁人,可以随意的被男人玩弄,相比而言,他们的生命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何以为家: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现实中真的就没有这样的父母吗?近来原生家庭这个词非常火热,很多孩子后天的行为性格,都离不开原生家庭,幸运的人,一生再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再治愈童年。尽管有人可以成功逃离原生家庭,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人穷极一生也逃离不了原生家庭的魔爪。

尽管一直倡导优生优育,可还是有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家庭,一生就生很多。家境富裕的反而生的孩子数量有限,相反家境贫寒的生的孩子更多。就拿最近带孩子跳河的那个女人,3个孩子3条小生命,他们何其无辜,因为孩子小总是闹病,因为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差,最终崩溃了。有很多网友:没钱干嘛生那么多的孩子?

很多人觉得钱我挣不来,孩子还不让我生了。不是不让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生孩子的数量,保证孩子的质量。如果家庭不富裕,两个孩子就要分一份资源,自然不如一个孩子享受的全面。生孩子是作家长的决定,这是一份责任,真的不是想生就生,生下来再说,更不是生下来长大就够了。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只需要物质,还需要陪伴关爱时间精力等等。老一辈的人总说,那个年代那么穷的环境还养大了几个儿女,现在物质条件富裕多了,怎么就不能多生了?过去已经成为事实的,我们无法挽救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关心的能吃饱就不错了,别说其他的精神层面的培养了,如果只解决温饱问题就是生孩子的标准,那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家庭条件生100个也能养大,毕竟只需要吃饱长大就够了。

生而不养,养而不育,原生家庭亏欠孩子的,他必将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