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倉央嘉措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紙鶴食書


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倉央嘉措"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情郎。"

他的詩句充滿著濃厚的情歌色彩,讓讀過這些詩歌的人在心理留下一片情傷。

你見或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若是不相見,便可無相戀。若是不相識,便可無相思。


文武斌哈哈


一個渣男!

一個自私的人!

一個自以為是的人!

一個把愛人親手送上死路的兇手!

我不懂藏文,我看的都是曾緘先生的譯文,還有其它那些很精美的譯文。如果現有的資料是真的,如果他寫的詩真的是情詩的話,那麼,我堅持我的判斷沒有錯!

一個男人喜歡一個女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由於得不到而念念不忘更不是什麼可恥的情懷。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把這種情感寫成詩並且四處傳唱。

這種行為給他最愛的女人形成了最大的傷害。

他,是高高在上的活佛,他接受供奉,衣食無憂。

她,只是一個高原少女,她無權無勢,無枝可依。

每個認識她的人都知道,這一代活佛傳唱的那些詩歌裡的女子就是她!每個人都會指指點點,每個人都會交頭接耳,每個人都會對她行以異樣或別具意味的眼光。

世人不敢議論活佛,但世人敢議論她!

她不會開心,而更不開心的是,她不會再有男朋友了。沒有一個年青男子會真心地向她求愛,然後結婚,然後生子,然後過著平常人的生活。

她的一生,被“最“愛她的那個男人毀了!

這對於一個普通少女來,是無法忍受的事情!偏偏更讓人生氣的是,她還接受了這個活佛的愛,兩個人約會,或者應當換一個詞叫做幽會。最後被人發覺,然後,他“看著“自己的愛人被活活燒死。

為了下半身的高潮,把最愛的人送上死路!

如果給不了她幸福,就應當遠離她。

14歲那年,他當上了轉世靈童,從那天開始,就應當控制住自己的凡心和情愛。佛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娘是路人。在同一年,他當上了活佛。

我不相信,他不知道身為活佛是禁止談戀愛的。我不相信,他不知道身為活佛給不了愛人任何結果。我更不相信,他會不知道一旦戀情被發現,她的愛人的結局只能是被燒死。

可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愛,用自己的詩歌讓心愛的女人不能再接受別人的愛,用自己的詩歌阻擋住所有可能給她幸福的男人。

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不知。

她本來可以有一個平靜的生活,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或者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可是由於他的念念不忘一往情深,毀了這個女人的一生。

他的詩歌是最鋒利的一把刀,直直地插入愛人的靈魂之中。

倉央嘉措,用詩歌成全了自己,毀掉了愛人。

他原本是可以成全她的,斬斷情絲,斬不斷也要藏起來。割去所有的聯繫,讓她儘快忘掉自己,讓她幸福起來,或者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暗中幫助她。

與倉央嘉措相比,那些名聲不顯的活佛的心裡也應當有一個藏在心底的女孩子吧?也會在午夜夢迴之時,悄然斷腸。或者安排一兩個親信,幫助她渡過難關,然後再拾起那捲枯黃的佛經,幽幽地發出一聲嘆息。

我相信,那些不曾寫出詩的活佛,他們心中的愛人都會過得平安!守著自己的丈夫孩子,在高山草原之間自由地逐水而居。這個女人偶爾會產生一些不解,為什麼麼會莫名其妙地受到一些救濟,會碰到一些主動幫助的貴人。她一定不會想到,這一切的背後是布達拉宮最深處的那一雙痛苦的眼晴。是在布經講禪的那個高臺上痴痴地看向飛鳥而短暫失神的那個活佛,是那個得到萬人敬仰卻得不到一份愛的那個人孤獨行走的背影。

他們沒有寫詩,他們用經文來渡過一生之劫的那個她。

無慮多情損梵行,入山何恐別傾城。

世間不得雙全法,負瞭如來負了卿。

詩錯了,這才是原詩才對!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倉央嘉措,我問你。九泉之下若是見到她,你以何超度,又有何臉面去觸摸她的指尖?

切!

詩寫得再好,那又如何?


亦有所思


六世達賴,本名羅桑仁欽,法名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在藏南門隅之鄔堅嶺地方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1697年,倉央嘉措15歲時,由西藏執政藏王桑結嘉措選定為六世達賴“靈童”。是年9月,由藏南迎其至拉薩途中,應約拜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師,剃髮受戒,取其法名;10月25日被迎至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早在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進軍西藏,扶植五世達賴掌權,自任藏王。1654年固始汗死,由其孫達賴汗繼承汗位,與桑結嘉措為獨掌西藏政治權力的矛盾日益加劇。達賴汗死後,1701年由其子拉藏汗繼承汗位,與桑結嘉措之間的權力鬥爭日趨白熱化。雙方兵戎相見,藏軍敗,桑結嘉措被處死。

事變發生後,拉藏汗即派人赴京向康熙帝報告桑結嘉措“謀反”經過,並奏其所立倉央嘉措平日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求“廢立”。康熙帝准奏,旨令將倉央嘉措解送京城予以廢黜。

1706年,倉央嘉措在被解送北京途中,據說行至青海湖濱時去世,年僅23歲。(關於他的下落,還有其他一些說法,但西藏人民一直堅持此說。)

倉央嘉措的一生,是短暫而不幸的一生。說白了,他只是充當了一個當時西藏蒙、藏上層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倉央嘉措天資聰穎,感情豐富,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民歌詩人。

相傳倉央嘉措在被選定為六世達賴前,在家鄉和一位美麗聰明的姑娘深深相愛。他們青梅竹馬,一同耕作放牧,終日相伴,恩愛至深。他雖登上黃教領袖高位,卻日日嚮往自由的田園生活,念念不忘善良的昔日戀人。他於是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後被僧眾總管發現,他們的愛情終遭扼殺。

倉央嘉措寫了很多情詩,意境深遠曼妙,詞句樸實生動,感情哀怨委婉,催人熱淚奔湧。他的《情歌》詩集一版再版,在民間廣為流傳,吟誦不息。


一眼千年58


一、佛門中的紅塵中人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

雲霞萬里,佛光琉璃,山川河流為詩人而靈秀,倉央嘉措為震驚世人而降生。 他原本只是茫茫塵世裡,一處貧寒門戶中的孩童,卻因窮盡一生都無法參悟的活佛轉世之說,而順從了天意十四歲便進入了佛門,成為了第六世活佛,亦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

從此“倉央嘉措”這個響徹雪域、擲地有聲的名字,便伴隨了他的一生。 他在布達拉宮讀經參禪衣食無憂,他在高高的雲顛之上受萬人的供奉遺世獨立,他在寥廓的聖湖凝望雲捲雲舒釋放萬丈榮光……

倉央嘉措享受著獨一無二的特權,沐浴著博大精深的佛法——但他卻並不快樂……

從未遊歷過紅塵浮世的倉央嘉措,對男女之情、紅塵之事全無瞭解, 若不是命運作弄,他寧願與牛羊相依,作一個飲馬溪邊的詩人。 本是一世多情人,何必接受眾生的膜拜做一個全無自由的佛呢?
佛說:“未曾拿起,何談放下。” 佛祖釋迦摩尼曾是一國之王子,財寶無數,妻妾成群,享盡了世間富貴。 佛祖曾經“拿起”過塵世間一切的繁華,他之所以成佛,是因為佛祖學會了“放下”。 “佛”在尼泊爾語中譯為“覺悟的人”,

“心向智慧,脫離愛恨,覺悟人生者為佛”,倉央嘉措從未擁有過又何談放下呢?! 無法大徹大悟的倉央嘉措蓄起了長髮、身穿錦綸華衣,化名“達桑旺波”走出了布達拉宮……

一夜又一夜,他縱情拉薩、醉心歌舞,留宿於市井女之家,流連紅塵情慾。
二、藏在眼睛裡的活佛,融進眼淚中的詩人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相愛,寂靜喜歡。——倉央嘉措《見與不見》

我參不透倉央嘉措是如何看破紅塵的, 我悟不懂倉央嘉措是抱著怎樣的心境,寫下這首《見與不見》的, 我只知道,在品嚐過愛情與女色的美酒後,他如夢初醒……

什麼是愛?什麼情?什麼是佛?什麼是放下?倉央嘉措說:“一切皆是緣”。

人生老病死,苦痛哀樂,一切的一切皆由緣起。

可是緣起緣又滅,緣滅緣又起,一切都是空? “覺悟的人”,放下了緣,讓一切成空,於是他成了佛。

——————

那一天,倉央嘉措剪去了長髮,披上了袈裟,

那一天,倉央嘉措心向佛法,拋去凡念,以大愛之情為眾生立起了慈悲的經幡。

那一天,泯滅了眼淚,凡塵情愛已成過往,最美的情郎不再回頭。

從此,佛便是“我”,我便是“佛”。

懷達旺波離開了紅塵,倉央嘉措卻活進了世人的眼淚裡。
三、如夢亦如幻,倉央嘉措的過館人生

你的身後,總有人,左手執花,右手執刀。——倉央嘉措

時局動盪、四分五裂的西藏,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寧靜。

倉央嘉措雖然身為活佛,卻始終有名無權,任人擺佈,信仰佛法的“紅教”、“黃教”竟然為了爭奪權力而相互廝殺,倉央嘉措看透了虛假的人性與殘忍貪婪的人心,從此不問世事一心修佛。


康熙皇帝對西藏佛教的內鬥十分厭惡,不瞭解內情的康熙皇帝,認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理政務昏庸無能,下令廢除倉央嘉措“活佛”的“職位”,押京師問罪。倉央嘉措圓寂於押解途中,結束瞭如夢如幻的一生。

倉央嘉措的人生與思想,像是三千弱水一般,無際而深沉,任何蒼白的文字都如同淺淺的一瓢,只能稍解口渴,卻永遠無法描述倉央嘉措的輪廓……

我願在心中有情時,讀詩,他的詩。

我願在心中無情時,念事,她的事。

<strong>


白話歷史君


倉央嘉措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雪域高原至高無上的王,他是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又是青藏高原上至純至愛的情郎。



如今,我們見到最多的是這位只活了二十三歲的一代情僧留下來的數百首感人肺腑的詩篇,這些詩篇至今還在為青年情侶們所熟悉,成為很多情感雞湯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劑。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又如: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然而,倉央嘉措的人生卻也如他所寫的詩一樣,世間安得雙全法!他作為青藏高原上至高無上的活佛,一生卻只活了二十三歲。不幸的他,捲入了一場藏族與蒙古族之間的政治鬥爭。

康熙四十年(1701年),固始汗的曾孫拉藏汗繼承汗位,與第巴(即藏王)桑結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銳。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桑結嘉措終於決定先下手為強,他秘密派人在和碩特首領拉藏汗的飯中下毒,卻被發現,拉藏汗大怒,立刻調集大軍擊潰藏軍,殺死桑結嘉措,並致書清政府,奏報桑結嘉措謀反,又報告說桑結嘉措所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請予貶廢。康熙皇帝於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廢桑結所立六世達賴,詔送京師。”



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坐下打坐,因此圓寂。當然,人們不願接受這位年輕的活佛圓寂的消息,於是,編了一個美麗的故事,說他是逃匿於青海湖畔,隱姓埋名,並與一位牧羊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傅斯鴻


關於倉央嘉措,一個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他生於1683年,15歲坐床,24歲時在被押解北京途中去世,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孤獨而短暫的一生充滿了各種謎團,幾百年來,人們想象著他的離經叛道、放蕩不羈,推測著他死亡的各種版本。流傳最廣的,還是他寫的那些被稱作情歌的詩以及夜出布達拉宮在八廓街黃房子裡會情人的傳說。

  300年後,傳說中的黃房子變成以他詩中的“瑪吉阿米”為名的一家餐吧,並在北京開了分店。此外,他還出現在西藏旅遊手冊、流行歌曲,以及出版商的暢銷書選題裡,成為一個“遙遠神秘的意境符號”,甚至品位的象徵。

“倉央嘉措(1683~1706)為第六世達賴喇嘛,門巴族人,西藏曆史上聞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就是康熙二十二年,出生在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釋教。”

體味藏傳釋教的人,應該對活佛擔當軌制有必定的體味,活佛圓寂之後探求轉世靈童,這位靈童就是這位活佛的來世。即使在今天也是藏傳釋教的最為昌大的事務之一。而這個軌制產生在倉央嘉措身上,則顯得那麼命運多舛。《雜阿含經》說:

此有故彼有,今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死活輪轉,生滅無常,大概他履歷的這生平,就是讓世人體味梵學文化中有情、多情的一面吧。世間法的修行大概是最難的一門功課了。


公元1862年,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圓寂了。公元1863年的正月十六,倉央嘉措出生了。傳說當天七日同升,天降異象,被預言為蓮花生大士轉世,就是五世達賴的後世。他出生的這個地方是蓮花生大士已經加持過的寶地,稱為“納拉沃域松”,今達旺一帶。門巴族人多信奉紅教,但由於紅教是可以結婚生子的,所以才有了倉央嘉措的降生。

下面這首詩,多像是對他出生的考慮感懷:

見你,獨坐菩提樹下,靜默不語。宿世,今世,來世,一襲僧衣,一縷梵唱,一世別殤。悠悠地,通通有了起頭


公元1864年,倉央嘉措才兩歲,他被桑結嘉措派人機密放置再巴桑寺,由派來的高僧教習佛法,進修天文歷算、醫學及文學等,十五年的潛心修習,讓倉央嘉措博學多聞,特別是他得遇《詩鏡》之後,使他對詩歌深度陷溺。

公元1869年,倉央嘉措的生父扎西丹增棄世,這是他生射中第一次如斯的哀思。也是以以其超出春秋的所學和悟性,勘破死活,了悟生命的無常。

公元1696年,桑結嘉措公開了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並公開了倉央嘉措的活佛身份。藏曆十月倉央嘉措被擁入宮,正式坐床。康熙帝派章嘉呼圖克圖等參加了儀式。

此情此景,必定是讓他感傷過生命的無常、命運的無法,下面這首詩也為大師所熟知: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離在拉薩陌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餬口和生命的美,反倒要用痛來闡釋,這往往是最讓人感傷的。於是他說出了這句話:“一小我必要潛匿若干好多機密才能巧妙地度過生平. ”。


這裡再說一下背景,那時漢王是清當局封爵的西藏政治翹楚。達賴和班禪是清當局封爵的西藏宗教翹楚,兩股力量互相牽制。五世達賴以來,漢王權力漸漸衰弱,到了拉藏王子繼任漢王的時辰,便同心用心想庖代格魯派的職位和影響力。

是以作為格魯派(黃教)所拔擢起來的流逝達賴倉央嘉措,便是拉藏汗眼中的一枚釘子,必欲除之此後快。特別是在得知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被隱匿十五年之後,藉機在康熙皇帝面前幾回再三調撥,質疑倉央嘉措的活佛身份,康熙無法,派人入藏查實。而被派入西藏的相師認為:“盛德是否為五世佛祖之轉世,我固然不知,但作為聖者的體徵則完好無缺。”,用如今的話說,應該就是又肅靜又帥氣,沒弊端。如斯一來,康熙也沒話可說了。

但世事情化,命運就是愛好這麼玩弄人,公元1705年,桑結嘉措和拉藏汗爆發辯說,桑結嘉措兵敗被誅戮,此時倉央嘉措近二十三歲。回憶我阿誰春秋的時辰,剛剛畢業,連個不變的工作都不想找,忸捏的不忍多說了。

最大的呵護傘沒了,在加上倉央嘉措本身又有各種不合端方的舉動,拉藏汗便屢次上書康熙帝,哀求廢黜倉央嘉措的活佛身份。基於那時政治情形的險惡,康熙皇帝固然不會聽信一面之詞,固然也是對拉藏汗有所提防,是以飭令派人入藏押解倉央嘉措進京,實際上也沒有對倉央嘉措停止正式的處治。

公元1706年5月,倉央嘉措被押解京城。史料記實,昔時的冬天,一行人在到達青海湖畔的時辰,尊者倉央嘉措,匿跡。今後身世成謎。留給世人的,是一首首情懷滿滿,感天動地的詩歌: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但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情歌.漢語版.詞:倉央嘉措 唱:日波益西仁波切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諮嗟。 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蝶戀落花。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 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還有這首: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成否認的,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調出眾民歌詩人。他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詩》,文句美好,簡單活潑,裡面蒐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被譯成20多種文字,他超出民族、時空、國界而成為了貴重的文化遺產。

由於倉央嘉措不愛好被人當做活佛供養在布達拉宮裡,機械又沒有生氣,他是一個對餬口佈滿無盡巴望的年青人,沒完沒了的誦經禮佛使他討厭。偶爾辰,他會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假髮,並假名唐桑旺布,在拉薩八角街或布達拉宮下的雪村去玩耍,享受歡愉又自由自由的世俗的餬口。所以他的詩歌,良多反響了他的釋教與世俗的雙更餬口。一個是嚴苛而不許越軌的活佛,一個是自由而為所欲為的青年。他本身也拿捏不好哪個才是他最想要的、最應該過餬口。也良多情本身就是個錯,只是你有了一顆無怨無悔的心。

那段時辰,倉央嘉措熟悉了一個來自瓊結的姑娘,名叫達娃卓瑪,達娃卓瑪容貌斑斕溫順,歌聲甜美,一雙迷人的眼睛,看一下就能把人醉倒。倉央嘉措和她相愛了,他們經常在一起。倉央嘉措很是愛好達娃卓瑪,認為是神靈的賜於,宿世的人緣。大概下面這首詩,描述了他的內心感應感染: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天空中潔白的仙鶴,請將你的雙翅借我 我不往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 只是,在那一夜 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己失去舊日的光澤

純真情感的背後是關於人生的更深刻的體悟,蘊含著人生得與失的佛性思維。倉央嘉措用愛情的方式遮蔽政治或者生活的陰影,從而讓他的愛情在詩歌和佛性中得到了永生。

倉央嘉措的身世更為他的情詩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他的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詩》,匯聚了他的六十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新的譯作層出不窮。而在民間,有倉央嘉措的情詩達200多首。在今天的西藏,很多人都會唱以他的詩改編的歌


表情姐59893537554


假如真有來世,
我願生生世世為人,
只做芸芸眾生中的一個,
哪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
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願。
——倉央嘉措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2月25日,

當時重新修建的布達拉宮剛剛竣工,

格魯派的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在這一天圓寂。

注:達賴全稱為“達賴喇嘛”,是西藏佛教格魯派的宗教領袖。傳到羅桑嘉措剛好第五代。

格魯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

五世達賴的親信弟子桑傑嘉措,

為了繼續利用五世達賴的權威掌管藏傳佛教格魯派事務。

秘不發喪,向外界宣佈,

達賴喇嘛已“入定”。

進行無限期的修行,靜居高閣,

任何人都不見。

一切事務均由“第巴”負責處理。

注:在藏語裡,第巴的意思是由達賴任命、管理衛藏行政事務的最高官員,俗稱“藏王”,當時的第巴就是桑傑嘉措。

桑傑嘉措一面欺瞞僧侶民眾和康熙皇帝,

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間尋找轉世靈童,

日後一旦真相敗露,也能馬上迎六世達賴入宮。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春,

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

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

有一個孩子出生了,

他的父親給他起名計美多吉協加袞欽,

他們家中世代信奉著寧瑪派佛教,

注:寧瑪派佛教是“紅教”。和其他教派的教義有很大區別,並不嚴禁教徒娶妻生子。
這一派別沒有寺院,組織渙散,沒有完整的僧伽制度,所以教規也比較寬鬆。

桑傑嘉措將尋找轉世靈童的地點,

選在了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

這裡偏僻、安定,容易保守秘密,

這裡的人們大多信奉紅教,

從這裡選出一個未來的黃教教主,

有利於黃教勢力的擴大。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桑傑嘉措找到了一批年幼的嬰兒。

計美多吉協加袞欽也在其中,

這個孩子此時還不滿三歲。

按照當時黃教的規矩,

哪個嬰兒抓取了前世達賴的遺物,

就證明是達賴的轉生靈童。

也許是命中註定,

計美多吉協加袞欽就這樣被選中,

但使者並沒有把這次測試的意圖告訴孩子的父母。

於是這場測試結束後什麼都沒有發生,

出身農奴家庭的少年,

早早地就跟隨著父母一起勞動,

閒暇時也會被父母灌輸紅教的教義,

教義一如少年自己的性格隨性又直率。

此時的他對於未來充滿美好的想象。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

偶然得知西藏五世達賴已經圓寂多年。

康熙十分憤怒,

寫了書信嚴厲責問桑傑嘉措,

桑傑嘉措知道此事已瞞不下去了,

桑傑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認錯誤,

一面派人去迎接轉世靈童。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計美多吉協加袞欽被宣佈為“轉世靈童”,

此時的他剛剛年滿14歲。

少年此時並沒有意識到成為轉世靈童對他意味著什麼。

他能夠感受到父母和那些親戚們都很高興。

他知道父母要他乖乖地聽那些人的話,

他還知道他去了拉薩之後,

就不能經常再見到她了,

不能見到那張純真的笑臉,

也不能和她一起去耕作放牧了。

想到這兒,

他有一種放棄成為靈童的衝動,

他很想告訴別人他不是真正的轉世靈童,

至少他自己完全沒有感覺到自己哪裡像是達賴轉生。

可最終,他還是沒有說出口,

他無法接受看到父老鄉親的失望痛心的表情,

去了拉薩還是經常能回來看看的吧,

他這樣安慰著自己。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同年九月,少年自藏南被迎到拉薩,

途經浪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師,

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

倉央嘉措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他的本籍是門巴族。

所以他是第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

住進布達拉宮後,

倉央嘉措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經修行,

每天的安排古板而嚴格,

他常走出庭院散心,

那些年老的經師則亦步亦趨地跟隨著他。

懇求他繼續學經,生怕被第巴責罵。

他十分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

倉央嘉措出身紅教家庭,

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

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

更不能結婚成家。

對於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

倉央嘉措始終難以適應。




他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

第巴獨掌大權已久,他只能作為傀儡存在。

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佈,

倉央嘉措內心十分抑鬱,

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

思戀著那個美麗的她。

不知道她可還會在那個地方放牧嘛?

她是否也像我思念她一樣在思念著我呢?

她是不是已經到了婚配的年齡了?

他一直讓人去打聽她的消息,

由於沒有實權和心腹,一直杳無音訊,

直到有一天,傳來了她已然婚嫁的消息,

他如遭雷擊,

聽說是父母逼著她嫁給了鄰村的男子,

即使她有千般不願,可也明白,

黃教的喇嘛是不可能娶妻生子的,

更別說他已經成為了六世達賴,

他自責,自責自己辜負了佳人的愛戀,

他更悔恨,恨自己當初怎麼就不夠勇敢。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倉央嘉措

這種人生何等可笑,

他決心要做出改變,

不能正面違逆,

那就要用我的方式發起反抗。

一個人既可以深思熟慮地忠於自己的選擇,也可以不假思索地忠於自己的心。
——倉央嘉措



索性縱情聲色吧,

我偏要破了你們的戒律。

於是倉央嘉措經常微服夜出,

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

少年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

以貴族公子的身份

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和民居,

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

手戴戒指,頭蓄長髮,

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

這種反抗讓他有一種報復的快感,

他覺得自己與久違的自由再度重逢。

可終歸是紙包不住火,

有一天下大雪,次日清晨,

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

便順著腳印尋覓,

最後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寢宮。

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

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

並採取嚴厲措施,把倉央嘉措關閉起來。

從那之後,倉央嘉措不再與人私會,

他開始寄情於詩歌,

用詩歌來提醒自己還活在這世上。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倉央嘉措



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

蒙古的和碩部的拉藏汗繼承汗位,

成為蒙古勢力的首領,

與當時的藏王桑結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銳。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6月,

19歲的倉央嘉措在浩浩蕩蕩的僧團護送下離開拉薩。

前往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

按照計劃,他將在那裡為全寺的僧眾講經,

然後由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他授比丘戒。

這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儀式,

沒有人想過會出什麼岔子,

然而,就在所有人最期待的目光之下,

倉央嘉措嚴詞拒絕講經,

隨後甚至連受戒都拒絕了。

這算什麼呢?

像個布偶被你們拿在手裡,

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思呢?

我終於明白
世間有一種思緒
無法用言語形容
粗獷而憂傷
——倉央嘉措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

藏王桑結嘉措終於決定先下手為強,

他秘密派人在藏王拉藏汗的飯中下毒,

卻被發現,拉藏汗大怒,

立刻調集大軍擊潰藏軍,殺死桑結嘉措,

並致書清政府,奏報桑結嘉措謀反,

又報告說桑結嘉措所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沉溺酒色。

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請予貶廢。

康熙皇帝於是下旨,

拉藏汗奉命將當時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詔送京師。

蒙古軍隊將倉央嘉措押送到哲蚌寺山下,

後被藏族的武裝僧人營救到寺廟裡,

僧兵和蒙古軍隊戰鬥了三天三夜

最後倉央嘉措為了避免無辜的傷害,

獨自一人從哲蚌寺走了出來,放棄抵抗。

寫下了那首著名的絕筆詩:

白色的野鶴啊, 請將飛的本領借我一用。 我不到遠處去耽擱, 到理塘去一遭就回來。
——倉央嘉措

康熙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06年,

在押解的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

倉央嘉措打坐時突然圓寂,

年僅23歲。

我若飛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喜樂平安。——倉央嘉措

終於解脫了嗎?

真是極好的,

佛法講求渡己渡人,

我都沒有做到。

不過我有什麼資格渡人呢?

我連我自己都渡不了,

希望這一世的你永遠平安喜樂,

下一生的我一定要做個普通人,

一生貧困清苦都無妨,

愛恨隨心,再也沒有束縛,

下一世我一定要再次遇見你,

那我就不會像這一世這麼苦了。



23歲,倉央嘉措的一生實在太過短暫,

也太過傳奇,他是農奴之子,

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命中註定,成為雪域之王,

他從小信仰佛法,

可最後他卻無比厭惡這些教義,

世人皆以為他是在佛法和愛情間掙扎的風流詩人。

可我看來,哪有什麼掙扎,

在佛法和愛情之間他從來都只會做一種選擇。

只是他從來都沒有選擇的權利。

也許正是因為他的一生傳奇又短暫,

所以他的生命才如此深刻,

在那些詩歌中,

他始終還是那個對生活充滿憧憬的少年。

假如真的有來生,

但願能如他所願: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倉央嘉措



人生研習社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如此的繾綣柔情,千百年來讓無數的少女為之傾倒,又解了多少少男心中的迷茫?

倉央嘉措,那個神一樣存在的男子,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流浪在拉薩街頭最美的情郎。他和納蘭容若一起,被稱為我國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初最偉大的兩個詩人。

01 他的生平

他是六世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曆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

在藏傳佛教中,喇嘛是格魯派轉世傳承的領袖,也是最大的活佛。

五世喇嘛圓寂之後,倉央嘉措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傑嘉措認定為五世喇嘛的轉世靈童。在桑傑嘉措的秘密監控下,學習各種經法知識長達十四年之久。

直到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發現五世喇嘛已圓寂的真相後,非常憤怒。桑傑嘉措才被迫公開了五世喇嘛的死訊,以及轉世靈童人選,至此,倉央嘉措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桑傑嘉措主持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成為了布達拉宮的主人。

康熙四十四年拉藏汗派人誅殺了桑傑嘉措,為了斬草除根,將倉央嘉措押解進京。康熙四十六年,倉央嘉措在進京途中圓寂,永遠地留在了青海湖畔,時年24歲。

02 他的政績

一般的轉世靈童,在被查訪確認後,很快就會被迎到寺中。

五世喇嘛圓寂後,為了防備拉藏汗趁虛而入,弟子桑傑嘉措出於政治目的,向外界隱瞞了五世喇嘛的死訊,將他的屍體密藏,對外仍以五世喇嘛的名義發號施令,操控著西藏實權長達十四年之久。

從一開始,倉央嘉措的身份就處在政治風浪中,桑傑嘉措執掌著西藏實權,倉央嘉措只是一個被供奉在高高法位之上的政治傀儡,是一個處在權勢之爭棋盤中的棋子,進退全不由己。

身為雪域之王,他付出所有,滿腹經綸和遠大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卻又無力改變,只能是徒有華麗外表的高高在上的法王。遠離家鄉和親人的孤寂,在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貯滿了他無處安放的孤獨與憂傷。

03 他的詩歌

倉央嘉措為後世所稱道的,主要是他的詩歌。政治上的傀儡身份,生活上被約束,他沒有選擇的自由,只能在詩歌與烈酒中尋求慰藉。

他的詩大多創作於這個階段,他無力改變西藏的命運,無法面對他那些忠實的信徒。在現實與信仰之間,他渴望自由,渴望解脫。

靈魂的孤獨讓他離經叛道,因此也有了關於他行為放蕩的種種傳說,有了世人所知的瑪吉阿米。

西藏社科院的藍國華先生說:倉央嘉措作為戒律森嚴的格魯派宗教領袖,不可能擁有傳言中那種肆無忌憚的夜生活。對他放浪形骸的生活,給予了否定。那一首首撩人心絃,情深蝕骨的詩歌,難道不可以是對佛的眷念嗎?

據藏族文學研究者佟錦華統計,倉央嘉措一生留下來的詩歌不過六七十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有些是來自後人的編撰。

倉央嘉措的詩歌,都是貼近生活的民歌體,沒有王者至尊高高在上的面孔,也沒有法王那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聖,有的只是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愛的眷念。

倉央嘉措的詩歌原文,被不同的人翻譯後,就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因此我們也看到了不同的倉央嘉措。

我們現在讀到的,都只是一襲輕紗葦簾後樹的剪影,風動樹動剪影動,輕紗撩動思緒,思緒敲打輕紗,纏纏繞繞,編繪出你心中最渴望的倉央嘉措。

斯人已逝,留給我們的是那些膾炙人口,纏綿悱惻的情詩,不論他的初衷是對情人,親人還是信徒的訴說,那情深似海的愛戀,蕩氣迴腸的情愫,已然成為絕唱。

倉央嘉措是真誠的,是孤獨的,是悲劇性的人物,愛是他的信仰,是他另一種修行。

每一個喜歡倉央嘉措的人,他就是自己心中的淨土;每一個愛戀倉央嘉措的人,他就是自己心中神聖的王;每一個讀倉央嘉措的人,都有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倉央嘉措。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倉央嘉措是怎樣一個人?

其實在他的詩中,已經告訴世人,他有兩個最重要的身份:雪域最大的王,高原上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1683年3月-1706年11月),西藏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詩人!出生於西藏門隅一農奴家庭,門巴族!

因此,倉央嘉措是歷史上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

1697年,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正式成為六世達賴,雖有千萬信眾,但無疑,倉央嘉措是孤獨的!

從小,倉央嘉措生活在信奉寧瑪派紅教的地區,在這裡,教徒可以娶妻生子,因此,他也有了他的第一個戀人;但當他成為黃教領袖之後,教規不再允許僧侶有戀愛結婚的行為!

這時候的倉央嘉措無疑是痛苦的,倉央嘉措從小便聰慧過人,如若一心修佛,必定很快就能參透佛法,普渡世人,成為真正的一代高僧!

但在他的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修行與世俗的矛盾,他希望能夠像普通人一樣擁有刻骨銘心的愛情!


他希望能夠衝破世間無窮無盡的枷鎖……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直到今天,那坐落在拉薩八郭街東南角上的瑪吉阿米店,任然流傳著當年倉央嘉措與戀人幽會的傳說!

很明顯,倉央嘉措的內心是充滿矛盾的,但到了後來,他也漸漸明白,宗教與世俗,修行與愛情是不能兼得的!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或許就是他的宿命!從他一出生,被指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之後,俗世間的種種,都將不被他所擁有!

我個人相信,倉央嘉措最後還是看透了人生,參悟了佛法,併成為了真正的得道高僧,成為了真正的達賴喇嘛!

否則的話,他怎麼可能控制的住自己的命運?

1706年,倉央嘉措被押解進京,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坐下打坐,因此圓寂。

我相信,這是倉央嘉措自行結束了自己短短25歲的生命,而去到了真正屬於他的地方!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評論哦,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十分感謝!


汶與川


倉央嘉措(1683~1706),門巴族。生於西藏南部門隅地區。幼年當過牧童,熟悉農村風情,喜愛民歌,深受民間文學薰陶。1697年從五世班禪羅桑益西剃度受戒。同年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入拉薩布達拉宮,由名師指點,學習佛教經典、詩歌和歷算。後第五任第巴(藏王)桑結嘉措被殺,倉央嘉措也隨之被黜,在押解北上途中死於青海湖畔,時年24歲。又說,倉央嘉措途中逃脫,周遊印度、尼泊爾及各藏區,後在阿拉善地方去世,年六十有餘。   

有學者認為倉央嘉措的家鄉地處外來勢力入侵範圍,他坐床後生活在第巴桑結嘉措和蒙古拉藏汗爭奪西藏領導權的政治背景下。他名為達賴,實際處於傀儡地位。他內心鬱結,極欲擺脫牢籠般的僧界,嚮往世俗的自由生活,故而以親身感受創作了大量詩歌。詩歌內容突破宗教清規戒律和封建農奴制束縛,道出一個宗教叛逆者追求自由與愛情的心聲,反映出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後人選出他的多首代表性作品,編成《倉央嘉措情歌》刻印成書流傳於世。這些作品不但思想內容積極進步,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詩歌語言清晰,感情真摯,多取比興,直抒胸懷,自然流暢,通俗易懂,民族色彩濃郁。格律結構上採取了諧體民歌的形式,朗朗上口,為藏族詩歌創作開拓了新的詩風。歌集中許多詩被西藏民間古典歌舞採為歌詞,流傳於四川、青海、甘肅等藏區。《倉央嘉措情歌》是研究藏族文學和歷史的重要資料,在西藏文學史上享有盛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