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五個體系”建設增強搬遷群眾幸福感

近年來,萬山區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黨的建設為統領,結合當地區域區情,著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個體系”,協同推進,持續做好當前已搬遷27711人的“後半篇文章”,謀劃完善好“十三五”期間需搬遷50193人的長遠發展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切實提高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基層黨建體系

堅持和加強黨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黨建引領、健全組織體系、完善工作機制,提升安置點黨的建設工作質量,建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基層黨組織陣地。

建立調度聯動機制。成立由區委書記,區委副書記、區長為雙組長,區委副書記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資金籌措組、規劃設計及工程建設組、學校建設組、醫院建設組、政策法規組、社會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等8個工作組,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壓實工作責任,實行“一週一彙報、一月一調度”督察,確保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穩步推進。

搭建社區組織架構。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增強社區工作力量,在移民小區建立黨支部,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設置黨員服務中心、建立黨建責任清單、開通黨組織關係轉移快速通道和建立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等措施,夯實基層組織力量。目前,5個移民小區已全部成立黨支部,有58名黨員組織關係順利轉移到黨支部。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移民中的黨員組織起來建立“黨群連心網”,幫助群眾算清明細賬,理清長遠賬,宣傳搬遷政策。同時,推行“黨建+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已成功創辦了集體經濟洗車場、家政服務公司、扶貧車間,作為搬遷群眾解決就業、困難救助、分享紅利的好平臺,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參與到社區的共建共享中。

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加快實現安置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做好就業、就醫、就學和社會保障各方面工作,切實解決好搬遷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整合教育教學資源。隨遷子女城區學校入學政策待遇不變,與城區學生實行混合編班,開通學籍轉接綠色通道,簡便學籍辦理程序。新開工建設城區幼兒園7所、小學3所、初中2所、高中1所,增加學位1.35萬個。

配齊配足醫療機構。根據安置點服務半徑、地理條件等因素,合理配套建設安置點醫療機構,確保每個安置點至少有一個衛生服務室;積極做好“先看病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在區人民醫院設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綠色窗口;開工建設了萬山區人民醫院二期,萬山區人民中醫院,規劃建設了7個衛生服務室,1個衛生服務中心。

做足做實兜底保障。全面落實建檔立卡搬遷戶一次性救助政策,每人解決1500元的一次性救助金。遷入城區的低保戶,自遷入之日起按當地城市低保標準給予3個月的城市臨時生活救助;搬遷戶可自願選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有穩定勞動關係的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完善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

加快勞務輸出和安置地產業培訓,提高技能培訓針對性,通過培育產業帶動一批、推動創業扶持一批、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不斷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力實現“一戶一技能一就業”目標。

圍繞市場辦培訓。在各安置點成立就業服務中心,安排專門人員對搬遷對象進行走訪,建立工作臺賬,切實掌握各安置點搬遷人員的就業情況及就業需求。根據搬遷勞動力的培訓意願,有針對性的開展縫紉工、電工、家政服務員、挖掘機等不同工種的培訓班技能培訓,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掌握勞動技能,促進提升其就業能力。

以人為本促就業。搭建就業信息交流平臺,全面實施用工崗位網格化動態管理,適時更新企業用工信息臺賬,切實保證搬遷人員能及時瞭解最新的就業崗位信息。2018年至今共舉辦專場招聘會及送崗進小區招聘會5場,提供15000餘個崗位。在旺家花園安置點打造兩個就業扶貧車間,先後引進了銅仁市景航服裝有限公司、貴州銅仁三紅楓鞋服有限責任公司等“易學、易做、穩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預計可吸納650人就業;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用於安置易地扶貧搬遷人員中年齡較大、文化水平較低、勞動技能缺乏並希望穩定就業和就近就業的搬遷人員,已安置25名群眾就業。截止目前,培訓人次1117人,推薦就業761人次,實現群眾穩定就業4178人以上。

完善文化服務體系

提升安置點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搬遷群眾能夠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務,滿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在豐富搬遷群眾業餘生活、提高文明素質中弘揚時代主旋律,促進人際和諧、增強社區凝聚力。

不斷完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在安置小區同步規劃建設了老年娛樂室、群眾議事室、圖書閱覽室、兒童樂園、新時代講習所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打造了寄託鄉愁鄉情鄉戀的“鄉愁館”,讓“故土難離”的新市民在城區有了精神歸宿。

開展多彩文化進社區活動。積極開展文化表演、風采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26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家庭美德、法治教育等融入安置小區文化建設中,搭建移民交流平臺,促進小區內外融洽和睦、團結和諧。

完善社區治理體系

建立和完善與安置點規模相適應的社區治理體系,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

建立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職能及物業公司業務,打通服務群眾“神經末梢”。在安置小區便民服務中心設置社保、就業、教育、衛計、民政、殘聯等7個專門服務窗口,抽調專門職能部門辦公,增設了石阡、印江、思南3個區縣服務窗口,並拓展了水、電、氣維修和繳費,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困難群眾臨時性救助、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40餘項與群眾生活相關的便民服務事項,提供全程代辦的一站式服務。

建立“社區+志願”服務機制。開展共性服務和個性服務,以搬遷小區為核心,定格、定人、定責,完善網格員、樓長,開展相應公共服務。由區群團組織開展助老、助幼、助殘、助孤、助病、助獨、助特的“七助”志願服務活動,確保易地扶貧搬遷戶融入社區適應城市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