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小说家怀孕生子的亲生经历,告诉你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一位英国小说家怀孕生子的亲生经历,告诉你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十八年前,一个叫做蕾切尔·卡斯克的英国小说家怀孕了, 34岁的她,和大部分初次怀孕的女性一样,并不太清楚生育的真相。她阅读了很多书籍,查阅了很多资料,却依旧茫然无措。于是,她盼着孩子生下来,希望孩子的出生能给自己带来解脱。然而,随着孩子出生,卡斯克却发现,孩子的出生只是个序幕,作为母亲,故事才刚刚开始。

卡斯克被困在母性的围城之中无法工作,一心想着如何突围。然而,在大女儿六个月时,她意外地发现自己再次怀孕。她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就像一个被抓回监狱的逃犯,虽然非常不开心,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不过,在怀二女儿以及二女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卡斯克开始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体验,成为母亲的那种既神奇又真实的感觉,也就是《成为母亲:一个知识女性的自白》这本书。

随着现代社会的女性解放,知识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大部分女性都会出去工作。甚至很多家庭中,女性在经济上都能顶半边天。这些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必然面临在家带孩子和外出工作两者间的艰难抉择。而大部分女性,在真正做母亲之前,对于成为母亲到底意味着什么,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就如同十八年前的卡斯克一样。

虽然社会在发展,女性在进步,可事实上,只要男人生不出孩子,性别就不可能真正平等,女性因生育引发的困境会一直存在。而每一个男性都应该了解女人为了生育究竟承担了多少,每一个女性也都有权利知道关于生育的真相。那么,这个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位英国小说家怀孕生子的亲生经历,告诉你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怀孕生子后,女人无法再掌控自己的身体


怀孕后,女人的身体开始被评头论足

也许听到无法掌控自己身体这样的说法,你会觉得很奇怪,女人不能掌控自己的身体?那谁能掌控你的身体吗?

实际上,当一个小生命在女人的子宫安营扎寨后,这个女人的身体本身的价值就开始被漠视,而开始变成一个生育工具。女人那本来私密的、属于自己的身体,突然间变成了一个像公共空间的地方,开始被评头论足。

如果你很瘦,有人会热心地提醒你要多吃一点,不然宝宝可能营养不良;有人会冷嘲热讽地说:“你都要做妈妈了,还这么注意身材呀,生完再减也来得及嘛。”而如果你太胖,别人就会说:“哎呀,你吸收真好呀,把宝宝的营养都抢了。”人们还会根据孕妇肚子的形状,猜测你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会讨论你的体型是否容易让孩子顺产,似乎你整个身体的使命就是为了孕育一个孩子,人们以此为标准来评价女人的身体是理所当然的。

生育,让女生成为养育的工具

而这一切并不会随着孩子的出生而结束。卡斯克的大女儿出生后不久患上了肠绞痛,常常无缘无故地大哭。社区保健员在家访时知道了这一情况,确认孩子是母乳喂养后,她很肯定地对卡斯克说:“你的乳汁肯定有问题。”然后建议卡斯克给女儿换成配方奶。实际上,并没有直接证据能表明,孩子肠绞痛一定是因为母亲奶水的问题。而卡斯克因为相信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为坚持母乳喂养付出了很多努力,并十分地注意自己的饮食。

社会上存在一个普遍的事实,不管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人们总是会把原因归结到母亲身上。如果你说宝宝吃奶时间太长,人们会批评你没有耐心,不愿意把更多时间留给孩子;如果宝宝吃奶过于频繁,人们会说肯定是你上次没有让孩子吃够;如果宝宝吃完奶就哭了,人们会说你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对的东西。

总之,生孩子前,乳房是象征着女人魅力的身体器官,代表着性感与隐私;生孩子后,乳房就只是纯粹的婴儿食物来源了。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宝宝饿了哭了,妈妈就要无条件地喂奶,否则就会被质疑。我曾经看过一个帖子,一个女人讲述了自己因为给孩子喂奶的事而引发的一场家庭战争。起因是给孩子喂奶时,她请来访的亲戚回避一下,却被婆婆数落不尊重长辈,太矫情。

生育孩子后,女人对睡眠失去控制权

生育过孩子的女人不仅仅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不能阻止别人对自己的身体评头论足,难以捍卫自己的隐私权;实际上,就连原本自己可以决定的睡眠,在生育孩子后,她们都无法再做主了。

卡斯克说女儿出生这天也是自己失去安稳觉的纪念日。那天,她用毯子把宝宝包裹起来放在床上,仿佛那是新买的礼物,可以等到早上时再拆开来看。结果,到了半夜,这个礼物突然变成了怎么也无法关掉的闹钟,一直哭闹不止,哭声叫醒了卡斯克,响彻整个病房。从那一天起,卡斯克的睡眠就再也不由自己决定了。

因为被孩子切割的“支离破碎”的睡眠,开始的时候卡斯克总是感觉异常疲惫;后来她开始出现幻觉和白日梦;但是最后,她终于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警觉且有准备的母亲,可以随时应对突然醒来的宝宝。

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有多么艰难?对于男人和没有生育过孩子的女人来说,这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卡斯克说,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前,听到别的母亲讲起夜晚睡不好觉的事,她对自己说:“若我有了孩子,绝不会让那种事发生。”可怀孕生子就是一个这么奇妙的过程,它会让女人变得身不由己,仿佛再也无法掌控自己。

实际上,从一个女人成为孕妇开始,就不断有人告诉她该吃什么,该如何走路,甚至是如何睡觉,如何起床。当孩子出生后,女人的全部需求便都要排在宝宝的需求之后,无暇顾及自己。而一个女人想要在各种身不由己和别人的评头论足中保持自信和淡定,就需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对自我以及生活目标有清晰的认知。

一位英国小说家怀孕生子的亲生经历,告诉你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母性是一座将女人与外部世界隔离的围城


成为母亲,意味着与自己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

卡斯克这样形容自己生完大女儿后回到家中的心情:“仿佛我到的是刚刚过世的某人家,一个我曾爱过、到现在仍不相信已离世的人。”

她难以忍受看起来熟悉的一切,感觉过往已无可挽回。或许,正是一个女作家的直觉和敏锐,让她感到恐慌,对于自己所背叛的过往的生活,她似乎很渴望,又十分厌恶。因为这种让人撕裂又似乎无法解释的感觉,她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而这仅仅只是一个母亲自我分裂的开始,母性就像是一座围城,开始一点一点地把卡斯克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

当卡斯克逐渐适应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带着睡在胸前育儿袋中的宝宝,与朋友一起散步聊天时,她感觉现在的自己终于和过去的自己合二为一了,既是一个母亲,也是原来的自己。但这个幻想很快就破灭了。

成为母亲,意味着与过去的朋友渐行渐远

一天,卡斯克带着大女儿,和一位朋友去咖啡馆聊天。她们选择坐在一张室外的桌子旁,卡斯克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从育儿袋转移到腿上。可不久,大雨突至,卡斯克想把宝宝放回育儿袋,孩子却突然尖叫着大哭起来,不愿回到育儿袋。最后,卡斯克只好抱着无法放回育儿袋的宝宝,从大雨里狂奔到路边的出租车里。

她在出租车里看着朋友渐渐远去的身影,朋友有着依然苗条的身材和得体的衣着。突然,卡斯克就被巨大的不安和社交恐惧淹没了。同时,她还在试图安抚着女儿,想让孩子止住哭声。那时候,卡斯克突然意识到这两种心思竟然可以互不干扰,自己仿佛已经被分裂成两半,分别代表着自我和母亲这两个角色,而生活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

被母性的力量驱使,女人不得不把孩子的需求放在个人需求之上,这就意味着你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参与朋友间的聚会。而作为母亲的种种无可奈何,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更是成了一道鸿沟,横在你和那些没有孩子的女人之间。你会绝望地发现,过去的朋友已经变成了和你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成为母亲,意味着与丈夫的生活越来越不同

生孩子前,你们是携手并肩的爱人,各自在外拼搏,然后共同享受家庭的温情。生孩子后,你们的生活有了天壤之别。缺乏睡眠、疲惫不堪的母亲孤独地与孩子的屎屁尿和哭声作战,奔波在繁琐的家务中;而父亲则继续驰骋职场,在金钱和名望上不断积累。

照顾孩子的一天和为工作努力的一天,完全不同;妻子和丈夫的生活逐渐开始对立;育儿者和工作者之间横着的鸿沟看起来仿佛深不可测。卡斯克说,哪怕是在最开明的家庭,跨越这道鸿沟也异常困难,包括她自己的家庭。

卡斯克的丈夫,其实已经是一位很开明的丈夫了。在卡斯克写这本书期间,正是她的丈夫暂时辞掉了工作,在家里照顾孩子。在《成为母亲》这本书的扉页上,卡斯克写着“献给艾德里安”,艾德里安就是她丈夫的名字,这也表达了她对丈夫支持自己写作的感激之情。

卡斯克自己在照顾孩子期间并没有完全停止工作,而是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家抽时间工作。即便如此,卡斯克依然感觉到,因为生育,自己与丈夫之间有了一道很难跨越的鸿沟,更不要提那些因为生育孩子,而和丈夫完全在家庭和职场两个方向分道扬镳的女人了。

一位英国小说家怀孕生子的亲生经历,告诉你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职业人和母亲角色的平衡是个伪命题


卡斯克的选择

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非常有代表性。太多女人被这两个角色两面夹击、开始左右摇摆、疲惫不堪,却又找不到出路。

卡斯克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呢?一开始,她会在女儿睡着时找临时保姆看护,自己外出做事。慢慢地,她感觉在女儿醒着的时候,找一个人来照顾一段时间也是可行的。于是,她开始尝试寻找一个合适的人。虽然卡斯克一刻也不想离开她的女儿 ,可是不离开女儿,她便无法做任何事,这种感觉让她抓狂。

于是,卡斯克开始一个又一个地面试保姆。可称职又稳定的保姆可遇而不可求,照看她女儿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卡斯克也忧伤地发现,从保姆手里抢回来的“二手时间”实在是无法让她满意。因为不断地被打断,卡斯克总是处在紧张和焦虑中,这些时间便有了很大的限制,她利用这些时间完成工作都很困难,更不要想着休息和享乐了。

或许,更早的时候,卡斯克就明白了这个事实:成为母亲后,不管自己去哪里,身后永远都好像连着一根绳子,让她无法做到在“自由世界”和“充满母爱的封闭政权”之间自由游走。

那是大女儿出生几天后,卡斯克决定去听一场音乐会。她提前几周买好了票,没想到女儿提前出生了。卡斯克把女儿交给婆婆照顾,忐忑不安地想着自己可以在幕间休息时提前回来。一路上,她焦灼不安,不断找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的情况。最后,卡斯克刚刚到达音乐厅,就从婆婆那里得知了孩子的坏消息,立刻慌慌张张打出租车回家了。

从那时起,卡斯克就意识到,有了孩子,自己就再也无法纯粹地去做任何事了,心里总是充满着抛下孩子的愧疚,以及各种对孩子的担心。可是,如果让卡斯克完全放弃自我和工作,那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煎熬呢?对于职场人和母亲这两个角色,每一个女人内心深处都不想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可真正的平衡却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每一个挣扎在其中的当事人都痛苦不堪。

社会对母亲的期待意味着什么

卡斯克在《成为母亲》一书中,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成为母亲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黑暗时刻,以及在自我和母性两个身份之间的挣扎和困惑。书籍出版后,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一些人有强烈共鸣,盛赞卡斯克敢于说出其他母亲想说却不敢说的事。而另一些人则抨击卡斯克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因为她不仅说出了自己身为一个母亲的爱,也真实地道出了其中的那些黑暗。

卡斯克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表明:这些糟糕的评论和指责让她更加坚信,在觉察到整个社会文化中令人窒息的关于母亲的要求和期待上,她是百分百正确的。母亲被塑造为温柔善良的、体贴的、毫无怨言的、尽职尽责的伟大形象,以此标准要求着所有成为母亲的女人。如果女人为了保有自我而反抗,甚至压根称不上反抗,只是像卡斯克这样用文字记录下一些黑暗时刻,坦诚自己的挣扎和痛苦,都是不被允许的。

“职业人”和“母亲”的角色根本无法平衡

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所谓“贤妻良母”,那么她个人的自我、梦想和追求,甚至是痛苦与挣扎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了。如果一个女人因为想要拥有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而忽略了孩子,便会被定义为一个自私的、不称职的母亲。实际上,职业人和母亲的角色根本无法平衡。

如同卡斯克一样,大部分女人第一次成为母亲时都是懵懵懂懂的。在孕期,她们忍受着孕吐、身材变形,还有脸上的斑、肚子上的妊娠纹,以及艰难的睡眠,盼望着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得以解脱。生产后,她们却痛苦地发现,成为母亲这条艰难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而怀孕生子的过程,在女人的生理上却是永远也不可逆的。于是,这些女人只能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努力跋涉;用自己的一段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完成从出生到独立这段异常艰辛的过程。

卡斯克写下这本书,分享自己成为母亲过程中的那些黑暗时刻,正是为了让这些文字陪伴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女人。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经历这些,请记得你并不孤单;如果你是一个尚未成为母亲的女性,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好生育孩子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是一位男性,请记得给你孩子的妈妈更多一点关心和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