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慢阻肺的四個醫療器械,患者該如何選擇?

中國慢阻肺患者已接近一億,這意味著,每13箇中國人裡,就有一個慢阻肺患者。

於是,慢阻肺的治療便成了慢阻肺患者最關注的問題,今天,小樂要給大家談一談:關於慢阻肺的醫療器械選擇。

1.製氧機

製氧機相信慢阻肺患者都不陌生,基本醫生都會有提到,因為大部分慢阻肺患者通常存在缺氧現象。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大概是21%,而慢阻肺患者由於肺功能較差,每次能呼吸的空氣量會正常人少很多。也就是如果正常呼吸,慢阻肺患者所能獲取的氧氣是無法滿足機體需要的,長此以往,就會出現一系列缺氧現象。

氧療的原理是通過增加空氣中的氧濃度,來彌補患者吸入的氧氣不足問題,以達到供氧目的。通過鼻導管或鼻塞吸氧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吸氧方法,吸氧時部分空氣也同時被吸入體內,實際吸入的氧氣濃度較高的空氣。

適合慢阻肺的四個醫療器械,患者該如何選擇?

製氧機

功能:

使用製氧機進行氧療可以減輕患者呼吸困難症狀,改善神經和精神狀態,同時改善睡眠狀態,避免夜間突發低氧血癥;降低肺動脈壓力,控制右心衰竭的發生;加強緩解期治療,減少再入院的次數,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期。

注意:

注意吸氧的濃度。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氧氣流量一般小於2升/分鐘。高流量吸氧可能加重慢阻肺病人二氧化碳瀦留問題。

注意吸氧時間:每日應給予15小時以上的氧療。

對於肺功能較差的慢阻肺病人來說,單純的氧療無法達到改善氧合、減少二氧化碳瀦留的目的。

長時間高濃度吸氧可能會造成患者氧中毒等危險。

體驗:

使用鼻導管吸氧,患者可以正常說話、吃飯、睡眠等,較舒適自然,接受程度較高。經過持續治療後,頭暈、乏力,氣促、精神不佳等症狀會明顯減少。

使用面罩吸氧,患者在進食、喝水、說話、咳痰時都需要摘下,影響持續使用。並且這種方式因為吸入的氧濃度更高,容易使原本就有二氧化碳瀦留的患者病情加重。

面罩和導管都需要勤清洗、消毒和更換。以免攜帶細菌等被吸入體內繼發感染。

2.無創呼吸機

無創呼吸機是通過戴面罩或鼻罩的方式,給患者提供適當的呼吸壓力,患者在吸氣和呼氣時,呼吸機根據預先設置提供不同的輸出壓力。在吸氣時提供高的吸氣壓力以支持病人的吸氣過程,在呼氣時提供較小的正向治療壓力以便於病人輕鬆地將廢氣排出,同時維持氣道的正常開放。

適合慢阻肺的四個醫療器械,患者該如何選擇?

目前,慢阻肺患者主要選擇S、T、S/T三種模式的呼吸機進行治療,家庭使用中,實際上絕大部分患者使用S模式的雙水平呼吸機。

所謂S模式,就是病人通過自主呼吸來控制機器的工作,吸氣時,機器提供吸氣壓,呼氣時機器提供呼氣壓,機器的工作頻率完全由病人自己的呼吸控制,此模式主要適用於具備良好呼吸觸發能力的患者。

T模式主要適用於呼吸觸發能力微弱的患者,從安全性考慮建議這類患者最好在醫院中進行治療。在此不做過多分析。

適合慢阻肺的四個醫療器械,患者該如何選擇?

和普樂呼吸機

功能:

無創呼吸機更多地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者使用,S模式也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家中的通氣治療,能夠幫助排出二氧化碳和打開氣道,維持和改善呼吸。

注意:

呼吸道分泌物多,痰多無力咳嗽的慢阻肺或肺氣腫患者不能使用呼吸機。

呼吸機使用前後要注意清潔、消毒。因為是正壓輸入,面罩導管不潔,容易併發感染。

體驗:

首次使用呼吸機時,會難以適應,有恐懼感,調整心態後,逐漸能與呼吸機相適應。

鼻罩或者面罩帶在頭上,感覺自己像是瀕危患者一樣。佩戴過緊,有壓迫感,過鬆容易漏氣,沒有療效。晚上使用時,只要翻身,必然會漏氣,需要重新調整。

3.清肺儀

慢阻肺患者因為炎症、支氣管擴張、粘膜腺體腫大等疾病原因,下呼吸道通常會分泌較多痰液,而由於氣道壁的纖毛脫落、倒伏或死亡,慢阻肺患者無法通過正常擺動將這些痰液順利排出,患者在合併感染的時候,痰液比較粘稠,更不易排出體外。

清肺儀的工作原理是負壓脈動。簡單來說就是向外抽氣,脈動就是像脈搏一樣跳動,負壓脈動就是像脈搏一樣有規律地向外抽氣的震盪氣流。儀器用一根導管連接鼻部,通過一股震盪氣流從肺內向外抽氣,震盪氣流不斷按摩、作用於痰液上,使得痰液鬆動、跟著氣流的方向向外遊走,氣流將痰液帶至咽喉部,由患者主動咳嗽咳出。

患者在使用過程中,肺中積存的二氧化碳也能通過負壓排出體外。

適合慢阻肺的四個醫療器械,患者該如何選擇?

功能:

清肺儀能幫助肺氣腫、慢阻肺、支擴患者排痰、排氣,清除氣道內垃圾,疏通氣道,增強纖毛運動能力,緩解肺內高壓,增加肺活量,從而達到恢復肺功能,讓患者暢通呼吸的目的。

注意:

跟氧療一樣,需要長時間堅持使用。清肺儀需每天使用6~8個小時。

必須是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才能使用。

嚴重肺不張患者、嚴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搶救患者、氣胸、支氣管擴張大咳血期、精神病者禁用。

體驗:

使用起來很方便,不影響進食、說話和睡眠。使用一個月後,咳嗽和痰量增多。將痰液排出體外,就會覺得清爽很多。

通過使用清肺儀,肺中的二氧化碳被抽出體外,肺內壓減小,就能吸入到更多的空氣,堅持使用清肺儀,慢慢地可以擺脫氧療。

4.吸痰器

採用負壓系統。通過一根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或者口腔中,吸引過程中吸痰管應左右旋轉,緩慢上移,向上提出,將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盡,並應隨時吸水沖洗吸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過深不易吸出,可藉助吸痰管插入的機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動作,待咳嗽停止後再吸。一人一機使用,可避免交叉感染。

功能:

主要用於家庭護理和野外緊急救護。適用於吸出主氣道痰液,對於支氣管,細小支氣管無法作用到。

注意:

吸痰運用應輕穩,避免緊貼咽部,吸引時負壓不可過大,以免損傷氣管粘膜。使用便攜式吸痰器一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

非專業人員使用本產品,需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操作。

體驗:

患者本人不易操作。

因為是向口腔或鼻腔中插入吸痰管,會有噁心、嘔吐感。

抽拉時負壓壓力太大,操作不當容易破壞口腔黏膜。

一般只適用於緊急救治。

5

如何選購

那麼,呼吸疾病患者應該如果選購醫療器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