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楊天真對著鏡頭說:“我是全中國最好的經紀人,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點。”

這一刻她很自信。

上熱搜、做公關、炒CP,楊天真一次次以強勢犀利的方式,讓范冰冰、鹿晗、張雨綺、歐陽娜娜大紅大紫,甚至“涅槃重生”。

楊天真擅用的造星方式,讓不少人又愛又恨。

但是,說楊天真是中國最好的經紀人,不足以服眾。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就拿我最近一次看到的《魯豫有約一日行》節目為例,魯豫採訪的這個帶有神秘色彩的經紀人:

她是籌辦國內個人演唱會第一人;

她一手捧紅了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等演藝界巨星;

鄧麗君、周華健、張學友都很願意與她合作;

……

她就是那個七八十年代,香港娛樂最輝煌時期的明星“操盤手”——陳淑芬

圈裡人都稱陳淑芬為“陳太”,外界傳言她很“難搞”。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她是低調的國內經紀人先行者


魯豫和節目組去香港採訪陳太時,恰逢她剛搬到新家不久。

剛見面,魯豫就展現了她一貫的親和力,和陳太親切地擁抱打招呼,一副多年老友的熟稔模樣。

陳太正在整理家中的珍貴老照片,魯豫也戴上白手套,小心地拿起這些珍藏,和陳太一起聊起了兩人共同的時代回憶。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在看到沈殿霞的照片時,魯豫有些動容:“肥肥姐去世前最後一次訪問是我們做的,人非常非常好,她人真的很好。”

我以前剛好看過那期,沈殿霞那時病情好了一點,和魯豫談笑風生,說起自己離婚後哭花了眼睛,但是還要在臺上裝得很開心,還和魯豫約定,自己一定要跑贏死神。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翻到香港無線電視臺的18週年臺慶大合照時,魯豫能準確又熟絡地說出照片裡每個人的名字。

“這個是汪明荃。”

“這個是趙雅芝。”

“李香琴。”

“這個是鄺美雲吧?”

“這個是梅豔芳嗎?”

陳太有些詫異:“對,你眼力很好誒!”

魯豫不僅能準確地說出照片上藝人們的名字,有關她們的近況和印象,都很讓陳太很有感觸,忍不住又回憶了更多往事。

比起坐在演播廳的沙發裡,在聚光燈下一板一眼地訪談,這種家常的“一日行”形式,我覺得更能讓嘉賓放下戒備,敞開心扉,魯豫不再是一個主持人,更是走進嘉賓真實人生的朋友。

她是夥伴是摯友,為哥哥保留了最後的尊嚴


第一次聽說陳淑芬這個名字,是在張國榮逝世的報道中。

她是哥哥口中“對我的事業有很大幫助的女人

她是哥哥離開前十多分鐘打了人生最後一個電話的那個人。

電話中哥哥張國榮告訴陳淑芬到文華酒店來,有要事商量,但並沒有說什麼事。

當她趕到現場,她就突然明白,這可能是哥哥臨死前對她唯一的託付,他一生愛美,不願意讓大家看到他死後的樣子。

張國榮最後選擇通知她,是因為相信她能冷靜處理,為他保留最後的尊嚴。

陳淑芬第一時間壓住內心的恐懼與悲痛,脫下了自己的衣服,為他蓋上,使得香港這樣一個八卦的城市都流不出一張他沾滿灰塵的照片。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在採訪時,雖然知道有關張國榮的話題對陳淑芬來說會有些敏感,但魯豫沒有迴避,而是通過簡潔準確的提問,及時真摯的感嘆,用靜默聆聽的方式,讓陳淑芬佔據主導權,講述她願意吐露的故事。

人物採訪不是八卦記者,刨根問底、窮追不捨的方式不僅會引起嘉賓的反感,還很有可能傷害到嘉賓,感覺魯豫是這樣都一個人。

魯豫身邊的人曾聽魯豫這樣說過:

“這個採訪很重要,但它只是一個採訪,我絕對不會像八卦記者一樣問。”

“我追求體面,但我是很體貼的人。我不想怎麼樣被對待,也不會這樣對待別人。”


她屈負偏心罪名,捧紅梅豔芳獲其仗義力挺

陳太一手挖掘了梅豔芳,並將山口百惠所有歌的版權買下給梅豔芳翻唱,讓她一炮而紅。

有一年陳太帶梅豔芳去參加音樂節,剛好梅豔芳的偶像日本歌手西城秀樹也有表演,

天后瞬間化身小粉絲,喊到嗓子都啞掉,還自封了香港歌迷會的會長。

想不到吧,那些光芒四射的巨星,也有這麼瘋狂的追星史。

在陳太眼中,梅豔芳是個很義氣的人。

陳太在離開華星時,因為梅豔芳合約在身,她礙於行規,

不能帶她一起走,所以只帶走了合約到期的張國榮。

後來陳太聽別人說,梅豔芳有些不高興。

梅豔芳像個小女孩賭氣一樣跟公司說:你們派誰來叫我出通告我都不會去的,一定要陳太叫,我才會去。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魯豫很善於角色轉換,能迅速代入人物當時的心境,她說:

“我完全能夠理解她的想法,就是我可能不能跟你走,但如果你都沒有表示,都沒有像要我的話,我可能會有一點點受傷。”

陳淑芬聽後,也連連點頭,因為這也是她心裡的一個小小遺憾。

有人說魯豫的採訪不夠犀利,其實這大概是混淆了調查式採訪和人物訪談的區別。

也有人聽魯豫提起過:

採訪不是一錘子買賣,我不能讓這個嘉賓恨我,這就是個節目,我們倆的人生才重要。我把你請到這裡不是為了消費你。

我希望未來我們還能有情感的交流,希望未來我們還能坐在一起交流,那就意味著我要給彼此留餘地,留分寸。

所以她從外形到氣質,都不會留給人攻擊感,而是儘量做一個傾聽者和引導者,在平和、共情、隨性的氣氛中,讓採訪對象願意聊天。


她花了16年的時間,都沒能讓自己和解釋懷


在節目中,最高潮的部分,是陳太提到張國榮的去世。

張國榮是陳太第一個簽下的歌手,多年相處中,他們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在陳太看來,張國榮是個非常紳士的人,他不太會願意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

即便有不同的時候,也不會當場讓人難堪,而是過後,再與對方商量。

她也沒想到他會選擇那麼決絕的方式離開,因為在她看來,張國榮是個非常愛惜生命的人。

為了健康非常自律,他胃酸返流醫生讓他不要沾酒,他就能滴酒不沾。

張國榮在抑鬱症最嚴重的時期,曾經想讓陳太陪他去成都的山裡小住一段,希望山林自然的廣闊可以化解心中的陰霾。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那段時間天氣還很冷,陳太怕他身體受不住,就說稍微暖和一點就馬上去。

結果她沒有等到這次旅行,張國榮就撐不住離開了。

在離開前幾天,張國榮還對家人提起,去成都小住的心願。

每次想到這,陳太都覺得內疚又遺憾:

事情發生後,我的眼淚就沒有停過。

我對抑鬱症的瞭解太少了,我沒想到這個病會這麼嚴重。

他那時真的很希望離開香港,他卻說不出口,真的很希望馬上走。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在陳太因為忽略了張國榮最後一個求助信號而哽咽不成聲的時候,魯豫才紅著眼睛第一次出聲安慰她:

“不要了,這樣如果我們一直在責備自己的話,沒有答案的。”

陳太在張國榮去世後,因為受的離別打擊太大,決定不再籤任何藝人了。

把他和沈殿霞、羅文的靈位遷到了一起,每年去祭拜六次,讓他們彼此作伴,在另一個世界也不會孤獨。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這整段採訪,陳太都哽咽著一直流淚。雖然說得斷斷續續,魯豫一直沒有打斷陳太,也沒有煽情,而是選擇默默聆聽,等待陳太的真實情緒自然流動。

這是魯豫心裡一直秉持著的和嘉賓之間的“度”——

既能讓嘉賓說出內心想法,又能最大化的保護嘉賓。

在嘉賓願意傾訴時,魯豫會認真地看著對方,點頭或沉默,等待嘉賓傾訴結束。

在嘉賓情緒激動、陷入失控時,她又能很敏感地察覺到並及時地出聲安慰嘉賓,幫助他們釋放情緒,撫平傷痛。

魯豫始終抱著真誠的態度面對每一位嘉賓,不管是哭還是笑,她都願意用心去感受嘉賓在那一刻傳達的真實情緒。

《魯豫有約》18年沒有間斷,訪談過了國內國際數以千計的明星,也在節目裡誕生了無數的金句,讓觀眾看到了明星名流們平易近人的那一面。

我想,或許正是魯豫的這份“真誠”,才換來了這些明星們的“真實”。

在這個節目最後,魯豫問了陳淑芬一個開放式的問題:

如果人生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回到什麼時候?


魯豫訪張國榮經紀人:哥哥人生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她

陳淑芬毫不猶豫地回答:

2003年4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