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飽讀醫書學醫畢業的人,雖有行醫資格卻不會看病呢?

唇亡齒寒a


以前我跟中醫院的老師學習時,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心臟病人,經常在門診給老師開藥,效果一直很好。後來老師出差又休假一段時間,那個病人因為找不到老師,就去找醫學院退休教授開藥。結果吃了三天的藥,一天晚上突然發病進了急診科,經過搶救才轉危為安。

而那個醫學院退休教授其實就是在醫學院給學生講課的,根本不是長期臨床的醫生。理論雖然非常精通熟練,但是根本沒有多少實際的治病用藥經驗。面對幾十年又病情複雜的老病號,難免 失手。

醫學,不管是中醫西醫,大量的臨床經驗是非常重要的。讓一個天天講課的醫學教授上手術檯做手術,結果可想而知。飽讀醫書,有行醫資格證又如何呢?


天極泓灝


那經濟學博士的一定很有錢羅?

別把醫學生當醫生,很多人畢業了不從醫的你。醫學生畢業了還要拿資格證,但這時臨床經驗還很一般,回想我畢業前幾年,就覺得當時很渣,拿資格證後還得培訓幾年,有了臨床經驗才勉強有點底氣的。

經濟學家沒個幾億身家或不是大官掌大權,你信他廢話?道理各行各業都一樣,我就想不到哪個行業博士畢業出來就逆天的


trackself


醫學院校教學方式,錯誤,而且錯得離譜。

讓我們先想想學開車吧。學開車,一定要有車。如果沒有車實際操作,光是看書,聽講,那是學不會的。醫學院校,正是犯了這樣一個錯誤。

1,教學時。一味地講理論,那麼這理論能聽得進去嗎?脫離實際的理論,引不起學員的興趣,不能給學員以心理壓力。講課,變成唸經。聽課的,就如和尚打坐。

2,由於離開實戰,學員所學知識,得不到真實的驗證。只有在治療時,發現不靈,然後回頭學習,才能學到真知。至於院校所舉行的考試,那簡直是做假,作弊。

3,院校教師,都是不會治病的。教練不會開車,如何能教會別人開車?

4,至於“證”的問題,讀了幾年書,交了幾年的錢,自然買到證了。

5,現在的院校,就是一個企業。目的只管收費。應該改名,後面再加上“公司”二字。

6,院校的教學,應該參考駕校。駕校培訓的,基本上都能開車。


醫學站票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看到一幫無知的噴子在胡噴,只好說兩句!首先飽讀醫書,應該指的是醫學碩士或博士吧,但你知道他們有專業和學術的區別嗎?學術型的主要是培養研究人才,在上碩士或博士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搞研究、發論文,很少接觸臨床,不會看病就很正常了!他們本來就不是培養來做醫生的!就算是博士畢業,想做醫生還得先完成規培,即使這樣也比專業型的差很多!所以學術型的就算是博士畢業要想進大城市的大醫院當醫生也比較困難!真要當醫生就只好到中、小城市的醫院去充門面了!也就是說他們真的不太會看病!但是專業型的就不一樣了!首先他們在考研讀博的時候,考分就要比學術型的高几十分!這是第一厲害👍,其次就是他們在讀碩和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醫院跟著老師和專家轉,讀碩博幾年下來,見過的、學過的、積累的應該說是很多,可能比在基層醫院十幾二十年學的都多得多!他們畢業後基本上不會出現不會看病的情況,而且是各大醫院搶著要的人才!所以飽讀醫書也是有區別的!不知道我說清楚沒有。


佛爺151425143


在中國,有醫生資格卻不會看病,和會看病,也有醫生資格但政府都不允許其看病,都是怪現象。比如河南省規定,開中醫診所的,備案的科目只能是一個,比如備案的是中醫內科,就不允許給婦女、兒童看病,否則構成超範圍行醫,要吊銷執業證,五年內不得行醫!請問這是民眾的福音還是災難?學中醫五年,內科、婦科、兒科都是必學的,況且中醫這幾個科都是內服、外用藥,不象西醫那樣要做手術、做檢查,這不是要把中醫趕盡殺絕嗎?對於大醫院分科比較細的,這樣要求可以理解,對於個體診所,什麼病人都會遇到,這樣要求,合理嗎?


陳氏中醫


答 :因為高手在民間。

科班出身的人,死讀書讀死書,智商低悟性低,有理論而沒實學,所以他們學歷雖高,但都不會治病。

無證黑醫,江湖郎中,他們雖然學歷低,但智商高悟性高,有師承的,一點即明,自學的,無師自通。

飽讀醫書有行醫資格的醫生浪得虛名,找他們看病的人少之又少,且都是一些傷風感冒癬疥之疾,毫無臨床經驗。

無證黑醫江湖郎中雖居閭巷草野,卻造福桑梓,村民有病足不出戶就可以治好。他們擅長治療大病重病,依靠三個指頭望聞問切就知道病因機理,對肝癌肺癌,高血壓糖尿病,乙肝肺結核,心梗腦梗,甚至心肌夾層破裂等極兇險的急症絕症都能救人於傾俄之間,妙手回春。所以人們有病都不願意去醫院,都是請無證黑醫江湖郎中看病,他們承接了全國9O%以上的診療量,門庭若市,忙都忙不過來。反觀醫院,有幾個病人是飽讀醫書有行醫資格的醫生治好的?醫院冷落車馬稀。

高手在民間!神醫在民間!神棍在民間!


老花眼5539392


說:‘’現在飽讀醫書且在醫學院校畢業的人不會看病‘’,我很是吃驚!現在也許與我們那個年代不同?我們那個年代,醫學院校畢業生沒有不會看病的。醫學院校的基礎理論知識,在理工農醫專業中,是最多的,所以醫學專業比其它專業的學制長了一年。50多門的基礎知識課和臨床醫學課,都要精讀熟念。有了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後,還有一年實習,這一年就是在住院醫師指導下看病。經過這一年實習,雖然還不能掌握很多病的診療技能,但己經具備了看病的知識和技能。實習醫生是十分認真和努力的。早晨六點前進入醫院,晩上十二點以後才回到學生宿舍。這時有人問你怎麼才回來?答曰:不才回來怎麼叫實習大夫。畢業後進入醫院,還有三年住院醫師培養或者到外院進慘。所以說,飽讀醫書不會看病,令人吃驚!這怎麼可能呢?!


傳承衛保健康


因為現在的醫生過度依賴醫療儀器,儀器雖然精確,但是每個人體質不一樣,病因也不一樣,治療方法絕對也不一樣!所以飽讀醫書,也不一定能治病。

舉個簡單例子:偏頭痛這個病。有些人頸椎病拐的,有些人高血壓引起的,有些人腦袋受風受寒引起的,有些在人多或高原的地方缺氧引起的,還有的可能腦袋裡長了個瘤壓迫神經導致的……到醫院,醫生問也不問,開個止疼片完事。這能治好嗎?

中醫的精髓就是望聞問切,西醫是理解不了的,更別說虛心去學習。

儀器檢測很精密,但再精密能精的過人體自身嗎?人自身的感受才是最準確的。這也為什麼很多人渾身不得勁,去醫院體檢,指標卻顯示正常的原因。

所以現在大部分的醫生,離開儀器,啥也不是。


朵朵大健康


這個問題,談一下淺顯認識:

一、醫學水平是相對概念,高低怎麼分有時候沒有標準。如一箇中醫和西醫,沒有可比性,隔行如隔山。西醫分科多,很多病也不能精通。而在中醫內部,有水平區別,但有因為行醫範圍專長不同而不可絕對評價。由此也會出現老中醫看不好而年輕中醫看好,老師看不好學生看好的情況。

二是醫學是實踐出真知的學問。學生畢業如果沒有很好的實習,他是不能夠勝任臨床的,這就是理論實踐脫離,這樣的情況目前不少,問題是大學生可能理論學的也不好,也沒有時間鍛鍊了,就不會看病。

三是要對大學生有包容和耐心。我個人認為醫學理論與實踐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理論高結合臨床效果更好。大學生及時補充短板,可以快速上手,後勁很大。而一些人看似看病可以,理論不行,有的是真會看病,有的就是膽子大敢開方而已。

四是醫學的最好狀態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能考過行醫資格,看病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沒有大膽實踐而已,只要有機會他們可以的。個人認為,知識多是好事,醫學與學歷高低呈正比例關係。

供參考。


孟長海醫生\n


這就是搞理論的與搞實踐的人他們兩者是不同的。醫學院的老師也只能講講理論,但診病開藥可不是理論上那樣說的,與實踐是有無比的差別丫。

當醫學生到了醫院實習而那些老中醫怎麼會告訴你實際的診病與開方之真理呢?是決不會告訴你的,而要靠自己慢慢去一點點摸索與領悟:那要到何年馬月才能學到醫學的診病與開方呢?當你領悟真正的醫理之時您也就是個花甲老人了:

也就是人民常說的做醫是越做越有經驗的,也就這道理了。當一個人老了才有本事試問又還有多少意義?少年有錢多風光?年老有錢一生也白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