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F117秘密复活内情诡异!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诡异的复活

2017年,美军曾秘密将F117“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部署到叙利亚周边执行任务,消息一出,引起极大震动。因为就在11年前52架F117A战斗机已经分两年全部退役了,其中10架在2007年退役,余下的42架在2008年退役,从此宣告新一代隐形战机F22时代的到来。当时F117退役的主要原因据传有三点,一是飞得慢,二是挂的少,三是维护贵,虽然从2008年以后,网上一直都有摄影爱好者拍到F117还在飞行,甚至演练空中加油的照片,但当时普遍认为是的假照片,现在看来可能都是真的。

可以判断的是,此次复活后的F117已经非彼时的F117,他的隐身能力,探测能力,包括挂载小直径炸弹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发达国家还没有普遍装备反隐身系统的情况下,升级版的F117在对付各国还未升级的反隐身防空系统方面,F117恐怕还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美国之所以在F22问世后立即停止使用F117,更大的可能是经费问题。当年美国空军为了更多的装备F22刻意贬低F117的性能,甚至提前3年退役了F117,以此换取多增加F22战斗机装备的份额,美国空军的这个小算盘打的噼啪响。而现在的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F22只生产了178架就被迫停产了,让美国空军猫咬猪尿泡一场空后悔不已。F35虽然号称隐身战斗机,但是单就隐身性能与F117还有很大差距。另外,美国退役SR71战略侦察机后曾经无奈的启用老掉牙的U-2侦察机用于战略侦察,F117比U-2新的多,而隐身性能是U-2无法比拟的。如果将隐身性能极佳的F117加以改造,成为一种集侦察、监视、防区外精确制导攻击的多用途战斗机仍然大有作为。

而且这次爆出来的四架没有爆出来的又有多少架呢,美国还在哪些地区使用过F117已经获取了多少区域的防空雷达数据,谁也说不好,就连空军大国俄罗斯在叙利亚作战多年也没有发现美国在使用F117,这恐怕让全世界的空军都会因此出一身冷汗。

这使各国防空系统不得不重新审视F117带来的冲击,再次认真分析这个早年的老冤家,小心应对,不能小觑它的再次重返一线了。

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F117作为第一代隐身战机,在美国曾经的各种不对称作战中,可谓出尽风头。而这一切风头, 都归功于其良好的隐身特性。这只优雅的夜莺,开创了隐身战机之先河。

隐身,自然与它的独特气动外形设计离不了关系。

机翼

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从隐身角度考虑应尽量采用大后掠、小展弦比、小尖削比的机翼。F117为保证良好的隐身性能而牺牲气动效率,为弥补大后掠、小弦展比机翼气动效率低的缺点,在大约40%半翼展以内,机翼后缘改为前掠约50°,增大机翼面积,同时便于内翼后缘作为发动机喷口。内翼后缘增大机翼根弦的长度,在侧向多机身起一定遮蔽作用。

为了隐身性能,翼型的相对厚度要小,前缘要尖削,前缘半径也要小。F117就是采用平板前后掠削尖的翼型,虽然隐身特性可得以保证,但是在小迎角时前缘气流即发生分离,诱导阻力大,对于亚音速且航程较远的机型很不利。

机身

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多面体机身是F117的一大奇特之处。出发点依然为隐身性能考虑,机身每一块平面的空间倾斜角、垂直平面倾斜角和水平平面中的后掠角都比较大,拥有同样不错的隐身效果。当然,气动效率就比较低了。这种多棱边的机身非常容易产生气流的分离,而且还要为阻力付出巨大代价,同时对于结构受力也不利。

于是,F117就成为了为获得良好隐身性能而牺牲气动效率的典型。

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尾翼

对于隐身来说去掉平尾与垂尾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前提是对机动性要求不高,并且有很高的主动控制体系来保证飞机的稳定性)。

F117取消了平尾,由于是大后掠机翼,俯仰操纵由机翼外侧后缘操纵面完成。垂尾的后倾斜角度为40°,反射波基本上避开主要威胁的雷达方向。

进气道

F117秘密复活!重返一岛链仍然是个大威胁


进气道的隐身一个重要要求是要使入射波不能直达压气机,避免镜面反射。F117在进气口加装了隔波栅板,栅板由吸波材料制成。

唇口也是进气道的强发射源之一。隐身措施一般是两种:1、使进气口边缘斜掠(和加大机翼后掠角使回波强度变小一个道理); 2、减小唇口半径使唇口尖削。

F117进气道的唇口在俯视平面的后掠角接近机翼前缘后掠角,侧视平面的唇口后掠角与机翼完全相同,且与垂尾后缘平行。

尾喷管

尾喷管是重要反射源。F117的发动机喷口极为独特,将机翼内侧后缘变为二元喷口,喷口宽高比为12.2,高度极小,在纵向布置有隔板,喷管S形弯曲,这些措施使尾部RCS大幅下降,获得很好的红外隐身性能

其他

利用机翼侧向遮蔽减小RCS提过了,至于其他增强隐身性能的办法,最好将机身与发动机短仓等突出物完全置于机身上,使这个飞机下表面成为平坦的平面。平坦的下表面相对于大角度的雷达入射波会将大部分电磁波能量折射开,雷达接受的信号就很弱。F117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机翼前缘延伸至对称线,将机身完全遮蔽。

总结

作为隐身战机的开山之作,在缺乏其他高新科技支持的情况下,为了实现隐身,F117在气动设计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虽然牺牲了很多其他的性能,但在那个时代的确将隐身发挥到了极致,很多设计思想仍为今天的设计师们所用,不愧为教科书式的典范设计。

目前,全世界对付隐身战机并没有什么好办法,而用隐身战斗机对付隐身战斗机仍然是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而反隐身雷达网现在也不能全覆盖,替换现有雷达代价极其高昂,隐身战斗机的威胁仍然是巨大和不可忽视的。

F117作战半径(不空中加油,内埋弹舱隐身载弹2268千克): 1112千米,如果进行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可达2200千米可以深入中国内地800-1000千米,远超F22和F35,如果部署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对东亚和东南亚各国都是巨大的威胁,绝对不可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