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寡人”到“朕”,帝王自稱背後的涵義

中國早在夏朝就初步建立了君主體制的王朝,而當時也已經產生文字以及先進的技術。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社會在夏朝就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文明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稱謂已經產生了區分。而身為九五之尊的帝王,無論是出於象徵還是實用意義考慮,自稱都需要與他人產生區分。這種帝王的自稱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也展現著不同的姿態。本文將選出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帝王自稱詞——“寡人”與“朕”,並進一步分析它們產生的背景以及實際含義,藉以一窺當時的文化背景以及時代風采。

從“寡人”到“朕”,帝王自稱背後的涵義

從“寡人”一詞在《左傳》的使用情況來,在於身份或高貴的郡王或卑微的謀士面前,君王在先秦自稱時都使用“寡人”。 作為君侯的一國之長,在宗法制度森嚴的春秋等級制社會,諸侯身處自己封國內等級制度的頂端,是國家的最尊貴者。 因此,在和自己的臣民言談中,他只能使用傲稱,根本也不可能使用什麼表示“寡德之人”的“寡人”來自謙。從另一方面看,“寡人” 一詞廣泛地使用於諸侯外交中,也說明“寡人”含有“嫡正”之意。 以上的分析說明,諸侯對內自稱時大多數不使用寡人,而對外言談中全部使用“寡人”自稱。 這說明“寡人”是一個在外交中能夠標明諸侯特定身份的詞,即他的“嫡正”身份。 這種自稱方式說明,在國家內他是唯一的真正的“嫡長”的寡人,在外交中他是自己國家的唯一的發言人和國君,只有這種合法的嫡正身份,在外交中才能得到其他諸侯國的承認和尊重, 才能名正言順,繼而言順事成,否則在講究等級和身份的春秋社會,沒有嫡正的身份就不被人承認,不被人承認,在春秋社會就會被蠢蠢欲動的各國諸侯討伐, 因此諸侯在外交中隨時、處處地表明自己嫡正的“寡人”身份是出於實用以及名望考慮的。

從“寡人”到“朕”,帝王自稱背後的涵義

如果說“寡人”的適用範圍廣泛活躍在春秋戰國。 那麼在古代,最為典型、眾所周知的君主帝王的自稱,當首推春秋戰國之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從民眾手中“奪走”的“朕”了。不過,早在殷周時期,帝王就有自稱為“朕”的先例了。《書·湯誓》中“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夏德若茲,今朕必往”就是明顯的證據。

從“寡人”到“朕”,帝王自稱背後的涵義

“朕”,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 《爾雅·釋詁》對“朕”的解釋是:朕,身也。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無論是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自稱“朕”的。 戰國時代楚國的屈原雖非一般庶民百姓,但也只不過是個大夫,絕不是帝王君主之屬,可是千古傳誦的《離騷》詩中,屈原便自稱為“朕”:“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而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自秦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嬴政規定 “天子自稱曰朕”。 從此,“朕”一詞才在整個封建時代皇帝所專用。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為何,秦二世不自稱為“朕”,這至今未能有確切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