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之父”胡伟武:我和国外芯片巨头对抗的这18年

中央处理器俗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龙芯作为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CPU,打破了国外对这一顶尖技术的长期垄断。而研制龙芯的首席科学家 就是胡伟武。

什么是CPU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和心脏。我们可以笼统地说计算机有三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就是中央处理器,第二部分是内存,就是我们市场上买的内存条,第三部分是各种外部设备,像硬盘,U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CPU负责指挥外部设备和内存进行协同的工作,处在非常中心的位置。

建国初期一定要把钢铁工业发展出来,没有钢铁就没有工业,我们今天完全可以说没有CPU就没有信息产业。它就像钢铁支撑工业一样来支撑我们的信息产业,所以它就是基础。

2002年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一号成功发布

“龙芯之父”胡伟武:我和国外芯片巨头对抗的这18年

2001年,在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龙芯课题组正式成立,胡伟武出任龙芯CPU首席科学家。凭着报效祖国的一腔赤忱,龙芯团队日夜奋战,2002年9月28日,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一号成功发布,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


“龙芯之父”胡伟武:我和国外芯片巨头对抗的这18年

2002年“龙芯一号”诞生之时,胡伟武去纪念堂报告了成功的消息

随着龙芯一号的研制成功,胡伟武并没有停下脚步。又率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款4核芯片、8核芯片。期间有多家国外厂商上门谈合作,均被拒绝。胡伟武明白,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而没有自主核心技术,中国将永远受制于人。

为尽快推动龙芯产业化,2010年,龙芯中科有限公司成立,然而产业化之路并不平坦。2013年,龙芯公司亏损3600多万元。就在不少人开始动摇时,胡伟武坚持做了下去。

胡伟武说,你要是为了自己做“龙芯”要上市赚钱,这个做法和我们是为人民做“龙芯”彻底不一样,为人民做“龙芯”才能长期坚持。

“龙芯之父”胡伟武:我和国外芯片巨头对抗的这18年

经历最初的亏损,2015年,龙芯3A3000处理器终于研制成功,并首发北斗二代卫星。龙芯具备涉足大国重器的深度制造,这也让龙芯成功打开了市场大门。

2018年以来,龙芯的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让胡伟武和他的团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眼下,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仍然高达90%,尽快研发“中国芯”十分迫切。

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路

“想一个国家需要完全依靠从一个与之有着战事冲突或经济不稳定的国家进口某种珍贵商品,而且没有这种商品,其整个社会将被迫停顿。再试想这个国家是中国,而与之有着战事冲突的国家是美国,而该商品是 CPU。”----美国《连线》杂志

“龙芯之父”胡伟武:我和国外芯片巨头对抗的这18年

这里面有一句话要值得我们重视,叫做“如果没这个东西,我们整个社会将被迫停顿。”至于吗?至于的。美国芯片,CPU不卖给我们,我们一大批企业,大家脑袋中可以想象得到的所有高技术企业,电子方面的都得关门,而且可能撑不到一个月,所以为什么说(CPU)他是国家大宗战略产品。我们必须要自己有。

所以这段话并非危言耸听,想想近在眼前的中兴事件,就明白了。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再发生呢?

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路。胡伟武说,我们要走自主研发道路还是走引进技术道路?路上的诱惑很多。后来我搞明白了,能力最重要,技术不重要。我们要坚持自己做,每一行源代码要自己写起,我一行也不引进。你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有整个产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