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前言

《易筋经》经过清代的学者考证,被认为是明朝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该书表达了道教练气求长生的一种境界,里面含有大量道教词汇和修炼内容。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可谓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此功乃天下第一大派少林寺的镇派之宝。在天龙八部中,曾经借由慕容博之口说出易筋经的妙用。

少林方丈方证大师、令狐冲、游坦之、鸠摩智等人都曾练过此门功夫。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金庸群侠

清代中期浙江文人吴炽昌的史料笔记作品《续客窗闲话》中,记载了一则练习此功却深藏不露的书生行侠仗义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正文

有个姓陈的孝廉,家里非常贫寒。他找亲友借了几十两银子去京师(今北京市)参加会试,然后一个人去了“王家营”花三十两银子雇了一驾骡车。

两头骡子很膘壮,车夫横眉环眼,膀阔腰圆,十分健硕彪悍。陈孝廉非常满意,认为这一路可保无虞。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不曾想这车夫横得很!付完了车费,才进入山东境内第三个驿站投宿的时候,他闯入陈孝廉的房间,非要借十两银子。要是不给钱,就不走了。

陈孝廉气愤的说:“这儿里京师还有一千多里地呢,我哪儿有那么多银两借你哟?你要是真不打算走了,那把车钱还给我,我另外在雇人好了。”

车夫挺着胸脯,理直气壮的说:“行有行规,休想赖账。我才不给你这种小人打工呢,告辞!”

陈孝廉被气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两人争吵的声音渐渐传到了楼上VIP客房,住在里面的也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有大车五六辆,仆从十余人,还请了艺伎把酒言欢、莺歌燕舞。他听到楼下嘈杂声响,就命仆人下去询问。

车夫吹胡子瞪眼的说:“我跟他算帐,干你屁事!?”

陈孝廉则把前因后果原原本本的大吐苦水了一番。仆人回去禀告主人,一会儿主人下楼拉着陈孝廉去了他的房间。

两人一阵寒暄,居然还是同年。他们一起同行的有三个孝廉,为首这个姓文,对陈孝廉说:“兄台一个人赶路,最容易被这种小人欺侮。我听说你那个车夫横得不得了,我帮你管教管教。“

文孝廉立马把车夫叫进来:“你居然胆敢和自己的主顾争论?”

车夫不服气的说:“小人贫困无聊,才给别人打工。我不过是向他借几两银子罢了,没想到他就乱吼我。”

文孝廉缓缓说:“若真是这样,我来借你十两银子金,明早就跟着我们一帮人出发,以后别逼逼!“

车夫唯唯诺诺退下。翌日五更天(大约凌晨3点)大队人马开拔,陈孝廉的骡车排在最前面。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走了不过二十里,车夫忽然朝一条小路疾驰,陈孝廉发现不对,开始喝问后又哀求。

车夫奸笑到:“今天我的地盘我是老大,看你那同年好友还能救得了你!?”

而文孝廉的仆人看见陈孝廉的车往小道奔去,连忙报告主人。文孝廉惊呼:“不好!那车夫不怀好意。”

说罢从自己的骡车出车,解开了一头拉车的骡子,连马鞍都来不及按上,就骑着光背骡奋力追赶上去。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车夫发觉有人追了上来,奋力扬鞭、猛抽两头骡子。

等到文孝廉追至,只见他飞身跃起,一只脚踩住车辕,那两头骡子居然寸步不能移动。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文孝廉一只手拎起车夫的衣领,就像老鹰捉小鸡那样高高举起,再重重仍到地上。

车夫顿时摔了一个狗啃泥。文孝廉顺势飞身跳下,一只脚踩住车夫的后背,夺过他的鞭子,猛抽了几百下。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车夫哀号求饶,陈孝廉也下车求情,文孝廉这才把车夫放了。

他把陈孝廉扶进车里,自己则坐在车辕上,押着车夫驾车回到大路。

他对车夫说:“别看我是一介文人,却会武功,别说能拦下你一人二骡。我给你表演一下两手倒拽六套大车的本事。”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车夫咋舌不已,开始始畏惧文孝廉,再不敢心生杂念了。于是随同他们的车队一起进京,归还了文孝廉借的钱才走。

陈孝廉非常感激,问道:“兄台神力无敌于天下,是天生这样呢,还是练成的呢?”

文孝廉说:“这是《易筋经》里的内容,这本书现在都能找到,稍微练一点儿就无所不能了,只是现在的人不学罢了。”

于是两人相谈甚欢,最后成了莫逆之交。

结语

首先说那名车夫,是个见利忘义的十足小人。最终也被狠狠的给整老实了。

而陈孝廉老实本分,进京赶考的路上还好遇到贵人相助,才没有横遭劫难。

最后,文孝廉可谓文武双全,侠肝义胆。就是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现在市面上确实有《易筋经》,大家有没有想拿来学习学习,说不定真的可以强身健体,武艺绝伦?

清代志怪小说小故事24-练《易筋经》的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