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前言

《易筋經》經過清代的學者考證,被認為是明朝天啟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假託達摩之名所作。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該書表達了道教練氣求長生的一種境界,裡面含有大量道教詞彙和修煉內容。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可謂大名鼎鼎、如雷貫耳。此功乃天下第一大派少林寺的鎮派之寶。在天龍八部中,曾經藉由慕容博之口說出易筋經的妙用。

少林方丈方證大師、令狐沖、遊坦之、鳩摩智等人都曾練過此門功夫。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金庸群俠

清代中期浙江文人吳熾昌的史料筆記作品《續客窗閒話》中,記載了一則練習此功卻深藏不露的書生行俠仗義的故事。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正文

有個姓陳的孝廉,家裡非常貧寒。他找親友借了幾十兩銀子去京師(今北京市)參加會試,然後一個人去了“王家營”花三十兩銀子僱了一駕騾車。

兩頭騾子很膘壯,車伕橫眉環眼,膀闊腰圓,十分健碩彪悍。陳孝廉非常滿意,認為這一路可保無虞。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不曾想這車伕橫得很!付完了車費,才進入山東境內第三個驛站投宿的時候,他闖入陳孝廉的房間,非要借十兩銀子。要是不給錢,就不走了。

陳孝廉氣憤的說:“這兒裡京師還有一千多里地呢,我哪兒有那麼多銀兩借你喲?你要是真不打算走了,那把車錢還給我,我另外在僱人好了。”

車伕挺著胸脯,理直氣壯的說:“行有行規,休想賴賬。我才不給你這種小人打工呢,告辭!”

陳孝廉被氣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兩人爭吵的聲音漸漸傳到了樓上VIP客房,住在裡面的也是進京趕考的書生。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有大車五六輛,僕從十餘人,還請了藝伎把酒言歡、鶯歌燕舞。他聽到樓下嘈雜聲響,就命僕人下去詢問。

車伕吹鬍子瞪眼的說:“我跟他算帳,幹你屁事!?”

陳孝廉則把前因後果原原本本的大吐苦水了一番。僕人回去稟告主人,一會兒主人下樓拉著陳孝廉去了他的房間。

兩人一陣寒暄,居然還是同年。他們一起同行的有三個孝廉,為首這個姓文,對陳孝廉說:“兄臺一個人趕路,最容易被這種小人欺侮。我聽說你那個車伕橫得不得了,我幫你管教管教。“

文孝廉立馬把車伕叫進來:“你居然膽敢和自己的主顧爭論?”

車伕不服氣的說:“小人貧困無聊,才給別人打工。我不過是向他借幾兩銀子罷了,沒想到他就亂吼我。”

文孝廉緩緩說:“若真是這樣,我來借你十兩銀子金,明早就跟著我們一幫人出發,以後別逼逼!“

車伕唯唯諾諾退下。翌日五更天(大約凌晨3點)大隊人馬開拔,陳孝廉的騾車排在最前面。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走了不過二十里,車伕忽然朝一條小路疾馳,陳孝廉發現不對,開始喝問後又哀求。

車伕奸笑到:“今天我的地盤我是老大,看你那同年好友還能救得了你!?”

而文孝廉的僕人看見陳孝廉的車往小道奔去,連忙報告主人。文孝廉驚呼:“不好!那車伕不懷好意。”

說罷從自己的騾車出車,解開了一頭拉車的騾子,連馬鞍都來不及按上,就騎著光背騾奮力追趕上去。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車伕發覺有人追了上來,奮力揚鞭、猛抽兩頭騾子。

等到文孝廉追至,只見他飛身躍起,一隻腳踩住車轅,那兩頭騾子居然寸步不能移動。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文孝廉一隻手拎起車伕的衣領,就像老鷹捉小雞那樣高高舉起,再重重仍到地上。

車伕頓時摔了一個狗啃泥。文孝廉順勢飛身跳下,一隻腳踩住車伕的後背,奪過他的鞭子,猛抽了幾百下。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車伕哀號求饒,陳孝廉也下車求情,文孝廉這才把車伕放了。

他把陳孝廉扶進車裡,自己則坐在車轅上,押著車伕駕車回到大路。

他對車伕說:“別看我是一介文人,卻會武功,別說能攔下你一人二騾。我給你表演一下兩手倒拽六套大車的本事。”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車伕咋舌不已,開始始畏懼文孝廉,再不敢心生雜念了。於是隨同他們的車隊一起進京,歸還了文孝廉借的錢才走。

陳孝廉非常感激,問道:“兄臺神力無敵於天下,是天生這樣呢,還是練成的呢?”

文孝廉說:“這是《易筋經》裡的內容,這本書現在都能找到,稍微練一點兒就無所不能了,只是現在的人不學罷了。”

於是兩人相談甚歡,最後成了莫逆之交。

結語

首先說那名車伕,是個見利忘義的十足小人。最終也被狠狠的給整老實了。

而陳孝廉老實本分,進京趕考的路上還好遇到貴人相助,才沒有橫遭劫難。

最後,文孝廉可謂文武雙全,俠肝義膽。就是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因為現在市面上確實有《易筋經》,大家有沒有想拿來學習學習,說不定真的可以強身健體,武藝絕倫?

清代志怪小說小故事24-練《易筋經》的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