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自動駕駛有望在5年內實現規模盈利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近期,羅蘭貝格發佈了第五期《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索》。報告指出,儘管向自動出行的轉型無法一蹴而就,但所有國家與利益相關方都在迅速進步。汽車行業在包括法律法規、基礎設施、投資與消費者興趣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其指出,對於自動駕駛技術來講,快速發展的初創企業和技術巨頭引領了汽車行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進行迭代升級。如Waymo正在引領自動駕駛的發展。這些新玩家正在不斷趕超那些還在電池技術等領域努力追趕的傳統車企,這種差距並將繼續存在,並在中短期內影響傳統企業的盈利。

其預測,可持續移動出行迅速發展,大規模服務或將在五年內出現。到2030年全自動駕駛出租車將佔據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車出行市場。五年內,利潤可觀的商業模式將會成為現實。

在自動駕駛方面,報告指出,亞洲國家在自動駕駛領域居於領先地位,而成熟市場仍在疲於應對“柴油們”危機。但從全球市場來看,報告指出,由於近些年來有關自動駕駛出租車與相關領域大量宣傳都未能真正實現,圍繞自動駕駛討論將減少,但消費者對技術仍然保持著信心和興趣。

其中,4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放棄自有汽車,轉而使用自動駕駛租車服務,這一消費者比例在城市居民中高達50%。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但在駕駛興趣方面,有一半的消費者表示尚未做好準備使用自動駕駛功能,其中2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自己駕駛汽車,對比兩年前,這一數字為40%。大多數人認為不使用自動駕駛主要是因為對技術缺乏信任,安全問題成為主要因素。美國作為一個擁有汽車文化的國家,自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新加坡對於其他移動出行接受程度最高,其次是中國、印度。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在電動化發展方面,電動汽車實現了快速發展,從2017年佔汽車總銷量的1.6%上升至2018年的2.6%,其中,瑞典和荷蘭一路領先,電動汽車佔總銷量從4.7%與2%分別增長至7%以上與5.3%,這主要得益於政府的政策。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而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電動汽車的銷量與人們對汽車本身的興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總體而言,考慮購買電動汽車的人數略有減少,但對於一些規模較大的市場則出現了明顯下滑。以中國市場為例,去年電動車銷量為110萬輛。然而,儘管電動汽車價格不斷下降,公共充電網絡在過去一年增長了40%,但消費者仍然認為價格高和缺乏充電基礎設施是阻礙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原因。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同時報告指出,現有的交通規則僅僅適用於傳統汽車,尚未針對自動駕駛汽車作出規定,這成為自動駕駛發展的最大賬啊之一,但各國正在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大多數國家都在加緊制定監督框架。2018年6月,英國頒佈了《自動駕駛與電動汽車法》,對自動駕駛保險等關鍵領域做出了規定。這使英國與美國、荷蘭、新加坡並駕齊驅。另外,在電動化表現方面,對於大多數城市而言,汙染成為主要問題,許多城市正在嚴格限制柴油和柴油車。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從投資角度來講,2017年有210億美元資金流向移動出行公司,但2018年投資額有所減少,降至130億美元,跌幅達到38%。但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汽車中起到了關鍵控制作用。

另外,無論是傳統汽車製造商、移動出行服務商還是跨界行業玩家,各類投資者都成為了該行業近期發展的推動力。而且在過去兩年中,投資趨勢發生了變化。如今。風險投資人更關注人工智能。風險投資認為,全自動駕駛最終將通過所需計算你能力更少的智能算法得以實現。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在基礎設施方面,儘管消費者抱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匱乏,但2018年,公共充電網絡規模出現了明顯增長。在2017年至2018年間,韓國充電站的數量增長超過500%,迪拜和俄羅斯的充電網絡規模翻了一倍左右,意大利增長了60%。同時,現有充電網絡也在明顯擴大,印度和中國的增長率均在30%以上。但從現狀來看,現有的充電網絡依然不能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目前,消費者也認為購買電動汽車最大的障礙是缺少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這說明需要通過相關服務進一步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第五期《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報告中,綜合排名前五的市場中,亞洲國家佔據了三席,這反映出這些市場對於自動駕駛興趣較高、投資興趣較大、專業技能較強。

分別來看,各國國家在市場中的表現,中國在移動出行方面實現了快速發展。中國在電動汽車方面遙遙領先,成為最大的電動汽車消費國;韓國在電動車銷售方面實現了128%的增長,在充電網絡建設方面,韓國也實現了一定的發展。韓國也成為了第二個推出商業5G服務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罗兰贝格:自动驾驶有望在5年内实现规模盈利

此外,在報告中,羅蘭貝格對於未來出行格局進行了預測,其認為,未來出行市場:

1.對車身設計和內飾的需求提高,車企將採取定製化方式生產汽車;

2.擁有“最後一公里”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配送系統將成為標配;

3.智能交通算法的廣泛應用將減少交通擁堵、增加可用的停車空間;

4.智能電網解決方案將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提供豐富、廉潔和清潔的電動資源;

5.可持續資源利用與再循環的意識增強。

長期而言,市場上將出現兩大重大變化。首先,與現有的私家車相比,定製化汽車的運營成本更低、排放更少、便利性與安全性更高,因此需求也會相應提高。此外新型汽車將取代傳統汽車理念。而傳統汽車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需要適應這種格局變化,積極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