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雙城記”見證生態中國的崛起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記者蓋博銘 魏夢佳 龐明廣)56歲的華明升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場資歷最老的一批花農。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和其他村民一起,騎著自行車到市區街邊擺攤賣花。如今,他種的盆栽蘭花已經遠銷北京等地。

華明升認為,正是世園會讓昆明花卉產業邁向了世界舞臺。“後來,我出國考察、做生意,說起昆明斗南,外國人都知道。”

一盆花連接了昆明與北京,一個人見證了園藝產業的發展。昆明與北京,兩座舉辦了A1類世園會的中國城市,也見證了生態中國的崛起。

1999年,世園會在雲南昆明成功舉辦。2019年,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正展現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新圖景。

“世園會使昆明城市建設速度至少提前了10年。”原雲南世博集團總經理花澤飛說。

世园会“双城记”见证生态中国的崛起

2019年,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展現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新圖景。新華社記者蓋博銘攝

20年間,與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一路之隔的小村莊從郊區“茅草村”發展成為“小康村”;市政道路升級為櫻花大道、藍花楹大道;斗南花卉市場已升級為斗南國際花卉中心,成為亞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之一……

漫步滇池溼地,草長鶯飛,清風徐來。2018年,昆明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曾經嚴重汙染的昆明“母親湖”滇池,草海、外海水質均提升至Ⅳ類,為30年來最好水質。

昆明世園會,正值全球邁入“千禧年”,中國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

北京世園會,中國已邁入“新時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更強調“共生共榮”的生態理念。

4月29日,北京世園會正式開園。在這裡,每一個景緻都融入著“師法自然”的設計理念,每一處雕琢都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這裡,綠色是自然的底色,是人們追求的亮色。

“從1999年到2019年,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希望讓大家看到中國對生態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北京世園會規劃階段總負責人胡潔說。

世园会“双城记”见证生态中国的崛起

2019年,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展現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新圖景。新華社記者蓋博銘攝

結合良好的環境資源,開發地產項目、商業活動入駐場館舊址、籌建生態醫養基地……20世紀末,昆明世園會會址利用更側重開發其經濟效益。20年後,北京世園會場地的建設與後續利用將更加綜合:打造生態文明教育體驗基地及展示窗口、建設世界級園藝文化功能區、建成市民休閒旅遊新景觀……

北京市延慶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王淑琴從事園林綠化建設工作已經30餘年,見證了世園會舉辦地生態環境的變化。“在過去,延慶很多地方都是荒山土嶺,到了市區樹才多了,我就想延慶什麼時候能有這麼多樹?”王淑琴說,大學畢業第二天她就拿著圖紙去造林了。

延慶持續加大植樹造林,阻擋風沙、治理荒灘、改造溼地,整個延慶山灘河流兩岸,全部都栽滿了樹。2012年以來,延慶平原造林16萬畝,近兩年還在世園會周邊栽植林木1萬多畝,綠意不斷蔓延。

當年的沙漠化邊緣城市,正在大步邁向森林環繞的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數據顯示,與1980年相比,2018年北京森林覆蓋率由12.8%提升至43.5%。

在北京世園會的帶動下,延慶加快推進現代園藝產業發展,籌集各類政策資金近1億元,夯實園藝產業發展基礎。延慶現代園藝產業集聚區如今已有數十個現代園藝產業園,涵蓋種質資源園、生產示範園、種植基地等。

從1999年到2019年,世園會“雙城”的變化僅是中國生態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古已有之的“道法自然”“眾生平等”“天人合一”等思想的時代覺醒。

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近年來,中國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等方面採取一系列行動,已成為世界上利用新能源的主力軍。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防治……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也將繼續攻堅克難,踐行大國責任。(參與採寫:宋美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