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雙城記:起底滬深如何爭先


雙城記:起底滬深如何爭先

在諸強爭霸的當下中國經濟版圖中,有兩個城市擔負著非比尋常的歷史重任,那就是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上海,以及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

隨著北京將更多非首都功能外遷,一線城市的經濟格局已從傳統的“京滬爭霸”轉變為如今的“滬深爭先”。縱觀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上海和深圳的城市發展軌跡有著諸多相似,卻也有著更多不同。

作為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深圳引領解放思想風氣之先,打響改革開放的第一炮。自上世紀80年代承接“四小龍之一”香港的製造業轉移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正是深圳特區的示範效應,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開放腳步的不斷加快。從漁村變成城市,彼時的深圳風頭正勁,勢不可擋。而80年代的上海,則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傳統模式中,困頓迷茫,蹣跚前行。此時的上海雖號稱中國經濟的龍頭,在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自身發展卻嚴重失衡,多項民生指標處於全國倒數第一,經濟增速較之深圳相差較遠。上海的轉機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國家層面開啟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上海不再只是一座大城市,是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與深圳一樣,成為改革開放的踐行者。

作為各自區域經濟龍頭,兩者第一次相爭是在1990年滬深兩大證券交易所的設立——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大會召開,12月19日,正式舉行了掛牌營業典禮。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試營業,並於1991年7月3日正式掛牌營業。最終還是上海“搶”了先。

佔得先機的上海很快駛入經濟發展快車道,自1992年至2007年,上海GDP增長率始終保持兩位數,2007年的15.2%更是觸及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新高。上海以不及大陸千分之一的面積、1.4%的人口,創造了4.9%的GDP、3.2%的固定資產投資額、14.2%的財政收入、24%的口岸進出口商品總額、近10%的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

那時的深圳,儘管保持了長達近30年的超高速增長,但是在家底雄厚的上海面前,只是個個頭不高的小傢伙。

雙城記:起底滬深如何爭先

2002年11月,深圳一位自稱“我為伊狂”的網民,在人民網“強國論壇”發表了題為《深圳,你被誰拋棄》的文章,道盡了對深圳這個城市發展的焦慮感和不確定感。“我為伊狂”在文中直言不諱地寫到:“十幾年來深圳一直籠罩在特區的光環下,一直認為自己扛著“特區”的大旗走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前列,但到現在危機來臨時才發現周圍已是“群雄環伺”。顯然,深圳現在已經不再向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看齊了,而開始與蘇州、青島、大連等城市相比較。”

其實從經濟指標而言,2002年並非深圳經濟的轉折年,那時的深圳還是憑藉著特區光環,將高速發展的迅猛勢頭繼續延續,而《深圳,你被誰拋棄》也讓深圳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深圳人更具歸屬感。

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兩者開始轉變,深圳兩位數的增長如青壯年般仍在繼續,而上海一下子跌入個位數的增長則像容顏已逝的貴婦般漸生老態。

上海為何落後?深圳又憑何實現趕超?

工業化爆發式增長的尾聲——浦東新區的縮影

說起上海的崛起,不得不提浦東新區的爆發式增長,從“寧要浦西一張床也不要浦東一間房”到現在無人不知的陸家嘴金融區、張江科技園區,浦東新區的發展是上海近30年騰飛的縮影。

按照指標計算,浦東新區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100多年的工業化道路,跨越式工業化的發展方式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大產業所佔比重(%)

雙城記:起底滬深如何爭先

工業化實質上是一種經濟發展過程。首先,工業和第三產業所佔比例開始提高;其次,在製造業和第三產業就業的勞動人口比例一般有增加趨勢。在兩種比例增加的同時,除了短暫的中斷外,整個人口的人均收入也會逐漸增加。

浦東新區經濟發展演進趨勢與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相吻合,即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勞動力開始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然後再轉向第三產業。因此,隨著經濟的增長,第一產業佔國民經濟的份額有減少的趨勢,第二產業的份額先是迅速增加再趨於平穩,第三產業服務業份額則隨著經濟的增長不斷趨於增加。

浦東新區發展歷程:

1)1990—2000年,第二產業成為增長主力,第三產業帶動作用持續加大。1990年至2000年浦東新區通過制定並實施將自身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戰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和醫藥、汽車和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的第二產業,以金融保險、商貿流通為支柱的第三產業。同時,通過積極引進外資,重點吸引國外資本、跨國公司投資,浦東新區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產業集群開始顯現。

2)2001年至2010年, 第三產業成為主動力,形成二、三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200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開始超過工業,而在2007年開始,第三產業增加值全面超過第二產業。2003年浦東現代服務業吸引合同外資首次超過製造業,外商投資領域已遍及大部分服務貿易領域。2005年浦東新區成為中國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意味著浦東新區開發開放進入了全面建設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城區的新時期。這一階段,大力推進以金融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上海國際金融地位的雛形開始形成。2010年末,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市場成交額近40萬億元,上市公司總市值近18萬億,分別居全球第3位和全球第5位;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1位。通過聚焦金融,圍繞“四個中心”建設,憑藉世博會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服務經濟成為增長新引擎,先進製造業穩步發展。經濟增長點開始轉向總部經濟和研發經濟的開發轉變。

3)2011年至今, 第三產業一枝獨秀,產業空心化趨勢凸顯。這一階段隨著第三產業佔比的逐漸提高,浦東新區工業佔比呈現出快速萎縮趨勢。而在第三產業內部,房地產與金融成為佔比最高的兩個行業。以2017年數據為例,房地產與金融佔浦東GDP比重分別為4.1%與28%,合計近3成。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重首次低於20%,其中房地產開放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50.8%,產業空心化特徵越發凸顯。

深圳趕超的原因——民營企業的風起雲湧

早在十多年前的2008上海兩會上,時任上海書記曾發問“為何上海出不了馬雲”,這一問題的先見性在現在來看愈發凸顯,在科技新經濟的賽道上,上海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競爭者超越。深圳就是其中的最典型代表。

長期以來,深圳非公經濟與中小企業發展與創新迅猛。統計數據顯示,深圳民營企業數量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高增長。截至2019年5月,民營企業超過195萬家,佔全市企業總量比重超96%。不僅湧現出騰訊、華為、比亞迪、大族激光等一批行業龍頭民營企業,還孕育出一大批細分領域的行業冠軍。機器人產業的優必選、動力電池製造領域的吉陽、新材料領域的絢圖新材等民營企業。截至2018年底,深圳205家中小板創業板上市企業中,民營企業有189家,佔比超過92%。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一半,成為名副其實的主引擎。

再來對比一組2017年的數據:

1.深圳市民營經濟深圳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635.7億元,增長9.4%,增加值佔同期全市GDP42.9%。民營經濟對全市GDP增長貢獻率44.7%,拉動全市GDP增長6.8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4145.13億元,增長12.3%,佔民營經濟增加值43%;第三產業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5480.11億元,增長7.3%,佔民營經濟增加值56.9%。

2.上海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892.81億元,佔比為26.2%,在全市生產總值中繼續保持四分之一強的地位。服務業成為上海民營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486.4億元,比上年增長6.8%,佔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的69.5%。

3.深圳民營固定資產投資額2627.3億元,增長25.3%,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及廣東省民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9.3個百分點及13.8個百分點,高於深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1.5個百分點,佔深圳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1%。稅收貢獻近70%,全年民營企業上繳稅收3635.84億元,增長8.4%。

4.上海民營固定資產投資1810.4億元,比上年增長8.2%,增速快於全市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民營投資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2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全年納稅437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佔比達到35.4%,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顯而易見,靠著民營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深圳保持了多年的超高速增長,也憑藉著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幫助深圳在國內科技發展浪潮中佔得先機。

未來的競爭——長三角一體化VS粵港澳大灣區

長三角一體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無疑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關鍵區域。上海和深圳作為兩個區域內經濟體量最大的龍頭,將帶動兩大區域的競爭與協同。

從經濟體量上,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最強大的區域,較之粵港澳有著諸多優勢——深厚的財力、物力、人力及基礎設施基礎,上海更加突出的引領與輻射能力、區域內產業的多樣性與協同性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深圳也具有區域內文化融合度高、科技創新力強、境內外市場更加廣闊、經濟自由度更具空間等顯著優勢。

今後,上海與深圳的競爭將更多的是龍頭地位的競爭、區域融合程度的競爭,同時兩地也將形成更具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從兩座城市的對比轉變為兩個區域的對比。需要另外提出的是,當首都已經將大部分央企總部搬出北京,將部分高校搬出北京,將部分政府機關搬出中心城區乃至分散全國的現在,在未來的10年甚至5年之內,上海與深圳是不是也會將更多的資料向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其他城市轉移,那麼到那個時候,上海與深圳的變化必將讓我們感概不已。

雙城記:起底滬深如何爭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