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作為一個畫家或收藏家,乃至藝術理論家,其眼界的闊狹高低,關乎成就。如9世紀被譽為“第一位美術史家”的張彥遠(815—907),出身宰相世家,家藏法書名畫甚豐,猶以“書畫收入內庫,世不復見”,不得見御府收藏為憾事。宋徽宗(1082—1135)在位時,每旬日則出御府圖軸兩匣,命中貴押送院,以示學人;此舉不僅大大增加畫院學生觀摩臨習名畫的機會,也是徽宗朝畫院畫家獲致高度成就的助力之一。而在近現代書畫名家中,尤以張大千(1899—1983)最能體現畫家之見聞與創作間的緊密關係,其人物畫代表作《文會圖》即為一例。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張大千,《文會圖》(雯波本),私人藏

張大千作《文會圖》之因緣

青綠敷彩、描繪人物景物極為細膩的“雯波本”《文會圖》(圖1),是張大千的名作之一。所謂“雯波本”,乃從畫上張大千1961年的題款而來:“《文會圖》歷十五年未能完成,今老目益昏眊矣,題付雯波守之。辛丑冬。爰。”張大千的學生孫雲生(1918—2000)亦曾臨仿一本《文會圖》,張大千在其上有跋雲:“道君皇帝《文會圖》真跡,已不在人間,予得耿信公臨本,精妙絕倫,有虎賁之似,已而寇陷中原,‘耿本’又復失去。予乃剏(創)意為此,用寄懷想,雲生篤愛,甚至破數日之功臨以示予,冰寒於水,正昌黎所謂師不必賢於弟子也。爰。”孫雲生曾為文記載張大千作此畫之因緣,大略歸納出其所取材之古代諸名作,包括邱文播《文會圖》、孫位《高逸圖》(梧桐樹、芭蕉)、唐人《宮樂圖》(宮女圍坐的大案及矮凳子)、周文矩《重屏會棋圖》、韓滉《文苑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王詵《繡櫳曉鏡》(少婦身旁的橫榻)、宋徽宗《文會圖》、劉松年《羅漢》(芭蕉)等。張大千先於1946年完成該圖的構思及粉本,1947年完成四幅創作,並於1948年將其作為與徐雯波結婚時的贈禮。

據張大千上述跋文所記,道君皇帝(宋徽宗)《文會圖》真跡已不在人間,此事自然已無從比對。古畫如《文會圖》出現多種同一稿本的畫作,實不足為奇,如臺北故宮博物院即藏有宋徽宗《文會圖》(圖2)及題為唐人的《十八學士圖》,其中宋徽宗《文會圖》上還有清代“耿信公”的收藏印;而張大千也曾保有傳《邱文播文會圖》白描粉本(圖3);此外,臺北故宮博物院、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等地亦收藏許多相關題名為《文會圖》的作品。不過,以上列舉的諸本《文會圖》與張大千“雯波本”人物群像之相關處只有傢俱擺設方面,人物部分則似乎無甚關聯。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2. 宋徽宗,《文會圖》,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3. 張大千,《臨邱文播文會圖》,白描粉本

清代華喦《玉山雅集圖》

那麼,“雯波本”《文會圖》是否可能取材自其他古代畫作?原臺北國泰美術館所藏、今歸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代華喦(1682—1756)所作《玉山雅集圖》(圖4,本文簡稱為“華喦本”),可能是一處重要來源。此畫除了有華喦款題“一溪煙,萬竿竹。詩酒間,人如玉。新羅山人喦寫於小東園之竹深處,時壬子(1732)六月”,詩堂上另有近代名畫家黃賓虹(1865—1955)短跋一則:“壬申(1932)長夏,蜀張善子、張大千,吳俞寄凡(1891—1968),歙黃賓虹,偕游上虞白馬湖之長松山房。壽康範先生(1896—1983)出新羅山人此幀見視,欣賞之餘,為書於端。”(圖5)由此可知,張大千曾於1932年見過此“華喦本”,而此畫當時的收藏者為範壽康(1896—1983)。範氏於1945年來到臺灣,曾任“省教育處”處長及臺大教授,此畫或許即在此因緣下輾轉來到臺灣。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4. 華喦,《玉山雅集圖》,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5. 黃賓虹於華喦《玉山雅集圖》詩堂的題跋

而“華喦本”之所以稱為《玉山雅集圖》,可由畫上經頤淵(?—1938)的題跋解題並概略說明之:“此新羅真跡也,原籤為《竹溪六逸》,但察其衣巾容儀,非隱者風,不似太白之友。餘在滬,適於友人處,見費曉樓(1801—1850)《玉山唱和》卷,構圖全相仿,則曉樓必宗新羅無疑。此畫為‘玉山唱和’,而非‘竹溪六逸’,亦無疑。玉山主者崑山顧仲瑛(1310—1369),仲瑛其人青年好學,元至正戊子(1348)二月十九日之會,為諸集之雅,有《玉山雅集圖》,淮海張渥用李龍眠白描體之所作,楊維楨(1296—1370)為之記。惟此畫與記中所載諸人不全,想新羅之創作也,抑新羅別有本?未及考。壽康世兄得此可羨可寶。留玩數日,志此歸之。十八年五月六日。頤淵識於白馬湖。”(見圖4上方詩堂)

所謂“玉山雅集”,是元末蘇州富賈顧瑛所發起的重要文人雅集。顧氏熱愛文學藝術,不但在崑山一地構築玉山草堂作為當地名士文人的集會場所,更編著詩文集記載珍貴的藝文成果,當時的書畫名家倪瓚、楊維楨皆是此雅集的成員。倘若檢讀楊維楨的《玉山雅集圖記》,便會發現其對楊維楨、姬翡翠屏、野航道人姚文奐、苕溪漁者郯韶、玉山主人、姬侍天香秀、吳門李立、指畫者張渥、持觴小瓊英等諸人的形容,與華喦的創作版本確實有許多出入。正如經頤淵所指出的,此“華喦本”“畫與記中所載諸人不全,想新羅之創作也,抑新羅別有本?未及考”。

更進一步說,“華喦本”之所見,只有“捉玉麈(應是持扇者)而從容談笑者,即玉山主人也”可與《玉山雅集圖記》所述加以比對,其餘多與記文描述不合,尤其文中所提到的諸女士,在“華喦本”中反而都未能見到,而唯見男童僕。究竟此“華喦本”與本文欲探討的“雯波本”有何干系?事實上,若將此兩本相互對照,便可發現二者在人物的造型上確實有多處相同,差別只在於畫幅一為豎方,一改為橫方,兩組人物的佈局亦有由左右改為上下之分。

轉型前的面貌,“四川本”張大千《文會圖》

今日四川博物院亦藏有一幅年代早於“雯波本”的張大千《文會圖》(圖6,本文簡稱為“四川本”),其看來似乎也是從華喦的《玉山雅集圖》所出。由此幅之系年還可得知,其乃是1949年張大千去國之前所作。畫家同樣將佈局改橫為直,男士及僕童人物的數目也未改變。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6. 張大千,《文會圖》(四川本),四川博物院藏

若將“四川本”與“華喦本”的人物排列加以對比,會發現雖然兩者所繪圖式十分相似,但有著張大千以自身意念修正藝術風格的有趣現象:“四川本”雖改以松林為背景,不同於“華喦本”的竹林,但其人物安排的相對位置與“華喦本”頗為類近,人物衣服則施以顏色;而桌上的文具,如筆墨紙硯、紙鎮、筆洗、淘水匙等小器物,則略有變動;除此之外,“華喦本”的品茗者本來是坐在石頭上,“四川本”則多了一硃紅坐具。至於在人物開臉部分,有的甚為相同,有的則出於大千的隨意改造,其中以坐於主位的雅集主人翁顧瑛更改得最多,從輪廓分明、略帶威嚴的道者,成了豐腴圓融的雅士(圖7);斟茶童僕的髮型亦由雙髻改成髡頂;至於持扇的童子則改為掩袖侍立。就技法比較而言,“四川本”背景松林的佈置、人物衣紋的線條形態、賦彩淡雅的色感,正是大千學習明清時期風格的最佳體現。“華喦本”原是素雅的竹林高逸之作,“四川本”則改造成保有大千自我本質的作品,文會雅集在此畫中搖身一變,成了貴胄聚會之景。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7. 華喦《玉山雅集圖》(上)與張大千《文會圖》“四川本”(下)主座人物之比較

敦煌歸來,轉向濃烈唐風

若再觀察年代稍晚的“雯波本”,其所使用的則是端嚴的筆法,除反映出唐宋人物的高古典雅與典範,更呈現出大千一貫得自唐人的富麗色彩與氣質。此當與他自敦煌臨摹壁畫歸來,繪畫風格發生轉變有關,具體表現在人物畫鐵絲描法的衣飾及濃豔華麗的設色。如其1949年送“彥慈道兄”的《仿唐人仕女》即題雲:“敦煌歸後,其運筆及衣飾並效唐人,非時賢所能夢見也。”嶄新的色彩使用概念與瑰麗的繪畫風格氣度,已然出現在“雯波本”中。

雯波本”《文會圖》另一值得注意的重點,乃是其將“華喦本”原先安排的童僕去除,改易以女侍,再加上三位雍容華貴的仕女。倘若回頭檢閱楊維楨《玉山雅集圖記》的描述“玉山主人旁有姬之侍,為天香秀也。楊維楨旁有執笛而侍者,姬翡翠屏也。又有奉餚核者,丁香秀也。持觴而聽令者,小瓊英也”,不免令人聯想到,張大千於“雯波本”增添安排仕女入畫是不是得到這一段文字的啟發?或者若我們延伸思考,是否也可將這幾位仕女視為大風堂的家眷?這些問題雖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雯波本”的仕女作唐裝打扮,其角色與氣質都顯露出富態豐厚人家的氣息,與“華喦本”雅逸的本質顯然大不相同。如果將“雯波本”“華喦本”“四川本”三件一起比較,就會發現:在群體人物的結構安排上,三本當中的男士大體上是一致的,而單一人物的造型及其坐姿、服裝衣紋摺疊等方面也大略一致;至於在人物開臉的相法上,則“雯波本”與“華喦本”相差無幾,由持扇主人的臉部和五官表情來看,其人應為同一人,而不同於“四川本”;至於啜茗、展卷、回首、男童(轉成女侍)斟酒、兩人一組的對談等情節,也無不一一吻合。(圖8)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8. 由上至下,張大千《文會圖》“雯波本”“四川本”及華喦《玉山雅集圖》,圍繞大案人物之比較

三本《文會圖》,佈局與畫題比對

由畫面佈局來看,“雯波本”與“四川本”均為立軸直幅,上下佈局。相較之下,“華喦本”屬於橫幅,因此雅集人物的分佈位置是主人桌在右,另兩位在湖石之左;此外,“華喦本”雖同在花園之中,卻是以湖石墨竹為背景,這一做法應與大千1944年自題的“仿邱文播筆”本相同。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9. 由左至右,張大千《文會圖》“雯波本”之大桌案、坐榻及藤製座椅,與宋徽宗《文會圖》比較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0. 張大千《文會圖》“雯波本”儲藏茶器的“都籃”、銅器等器物,與宋徽宗《文會圖》比較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1. 張大千《文會圖》“雯波本”圍椅、三腳腰子椅,與(傳)周文矩《宮中圖》卷比較

再就細節觀之,“華喦本”的桌椅為天然石制,“四川本”尚依循之,“雯波本”則不然,其大桌案與坐榻及藤製座椅,造型均採自宋徽宗《文會圖》(圖9),右下角儲藏茶器用的“都籃”、銅器等,也是自宋徽宗《文會圖》而來(圖10)。至若圍椅、三腳腰子椅,則是出自周文矩《宮中圖》卷(宋摹本,此卷分藏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意大利佛羅倫薩私人收藏)畫中之坐具(圖11)。最後就背景而言,“雯波本”易竹石為椿樹、芭蕉、松,有人認為此乃張大千作畫當年於成都借居之景,然其未上色的樹叢之樹幹結眼、枝的丫杈等造型,實得自明代陳洪綬。類似的作例可見1953年大千作《擬宋人沈子蕃緙絲》(圖12),張大千雖雲此圖是出於沈子蕃緙絲,但其實與南京博物院所藏陳洪綬《高梧琴趣圖》(圖13)同屬一稿,所見樹林即為明證。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2. 張大千,《擬宋人沈子蕃緙絲》,1953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3. 陳洪綬,《高梧琴趣圖》,明,南京博物院藏

態濃意遠淑且真

仕女學習《宮中圖》&《搗練圖》

那麼,至“雯波本”《文會圖》始出現的畫中仕女圖樣,又是從何處的古典繪畫圖式而來的呢?經過比對,或是採自傳為五代周文矩的《宮中圖》卷。今將各圖分列於次,對照如圖14,其中背手整發者、捧巾進奉者,為鏡像反轉。北宋米芾《畫史》曾雲:“江南周文矩,仕女面一如(周)昉。”周昉(活動於766—785)與張萱(天寶年間[713—755]供奉於內廷)均為善於描繪唐代宮女體態之代表畫家,其中周昉開創的“綺羅人物”(仕女)畫,習稱“周家樣”。這類唐代仕女的造型,特點是體形富態,臉形圓潤豐滿。由《宮中圖》卷可見,畫中仕女人物臉部略有淡彩,餘用白描,其身形穠麗肥胖,酥胸微露,長裙襬地,從披錦中能看出豐滿的體態,誠如杜甫《麗人行》所描述的:“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周文矩為五代南唐翰林待詔,有機會出入宮禁,因此或許熟悉宮中女性的生活。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4.張大千《文會圖》“雯波本”與(傳)周文矩《宮中圖》卷仕女之比較

《宮中圖》卷中豐肌長襦裙、白描略施淡彩的仕女們,到了張大千的“雯波本”《文會圖》中,則豐富為色彩繽紛的人物。《文會圖》此中的色感,固然如前述可以說是源自敦煌之行,或有人歸因於張氏重要的繪畫藏品——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然而,與“雯波本”仕女色調最為接近的例子,可見於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卷(圖15),而相同風格的名作尚有遼寧省博物館藏宋徽宗《摹張萱虢國夫人出行圖》(作者按:類於《摹張萱虢國夫人出行圖》構圖的古畫,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題名為李公麟的《麗人行》)。

張大千看了哪些畫才畫出《文會圖》?

15.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卷,宋,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

相較於“華喦本”為清秀靈活的水墨淡設色、採用接近柔性的蘭葉描衣紋,“雯波本”則運用了融合晉唐“鐵絲描”與收筆尖細的“鼠尾”之綜合技法,再佐以豐富的配色。女士們的服裝、錦緞,在色感上創造了一種光潔華美的視覺效果;錦緞上的裝飾圖案則採取硃紅、緋紅、石青、翠綠、米黃、草綠、蛤白等多種交相輝映的鮮豔色彩,既富麗又活潑明快。案頭上的鮮豔圖案,以四方連續的團窠為主,串以條紋,圖案前大後小,已有透視觀念,可見描摹功夫之細緻,以此較之於圖案作平鋪狀且前後大小一律的孫雲生臨本,“雯波本”自是更加有難度。此外,小榻上的圖案、女士們的服裝,亦作團窠狀,風範上均屬唐宋圖案。整體觀之,“雯波本”《文會圖》五顏六色的賦彩雖繚人眼目,卻妥帖地各安其位,感覺一點也不突兀,色彩既協調又高貴,這正是此本之高明處。《大千居士畫說》第七條提到畫有三美:“曰亮,曰大,曰曲。”張大千對此雖然未再加以解釋,然而筆者認為所謂的“亮”代表“搶眼”,“大”指的是“格局廣博”,“曲”則代表了“境界深邃”。就色彩的“亮”而言,“雯波本”確實是非常“搶眼”;而對從事創作的畫家來說,描繪人物群像並非難在配景穿插,而是難在人像之間的關聯性,“雯波本”不僅人物造型大方,且人物動作與器物的穿插均顯示出空間的深度,這正是所謂的“大”與“曲”。

繪畫臨古,如舊曲新詮

猶如張大千的衣著一再模擬其同鄉名士——北宋蘇東坡(1037—1101),蘇東坡於《書吳道子畫後》詩中說“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新意”往往有違於舊的“法度”,兩者本來是矛盾的,偏偏中國的書畫藝術卻是在這種不相容中求出生路。《文會圖》曾經四次出現於張大千筆下,有其古意,如人物構景之來源,近法清代之華喦,遠宗五代之邱文播、周文矩,另外加入宋徽宗時代的黑漆案、坐榻、茶具、古器物等,再加上其當年借居的園林、化今為古的家眷,所有畫中的“主題”(motif)均可一一比對出來。顯見張大千在創作《文會圖》之際,不僅借其古畫見聞和鑑賞知識追尋中國繪畫之法度,致使畫中“無一筆無來歷”,從畫面整體組合及其體現的氣息觀之,亦清楚呈現張大千欲“借古說今”的意圖。其筆下人物群畫,畫面色彩輝映,這種貴氣的“文會”雅集,除了隱喻“大風堂”的生活風華,無疑也是想借此與書畫史上的名人如王羲之的蘭亭雅集、顧瑛的玉山雅集比美。此種“不必拘舊稿”“但以餘之筆,寫餘之意”的創作,一如聆聽不同音樂家演奏或歌唱同樣的經典名曲,各有其詮釋的手法,藝術欣賞者應作如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