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姑娘,终将会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你身边一定有那种姑娘吧?心软得一塌糊涂,极度富有同情心,非常敏感,容易对这个世界有过激反应。

别人无心当中一次吐槽,她认为和自己有关。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她能在心里延伸出许多内心戏。

有个风吹草动就会方寸大乱,情绪高低起伏。她像只受伤的刺猬,一言不合就张开自己的刺,四处攻击。

向外攻击还好,向内攻击就会变得萎靡不振,伤害自身,身体紊乱。


好姑娘,终将会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她们是微信群里的某个姑娘,因为群内男生说了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话,开始对号入座,谩骂攻击,直至退群。然后大家都不知道她的情绪为何而来,怎么就伤害到她了。她只是太过敏感。

也可能是我的某位“女员工”,用心体会着工作中大家的一言一行,是否对她有所不满,对每一个有可能的“误解”报以对公司及同事的全盘否定。在心中满是“对抗”的她看来,工作中处处被别人针对。

每个人的世界,往往都是自我的投射。如果你内心紧张不安、满是伤痕,看身边的事物都处处存在危险,因为过度的自我关注与保护而引发过激反应。放不过别人,更放不过自己。

好姑娘,终将会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我想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历程,上司无心当中一句话,让我对自己的工作紧张不安。上司的一句批评,会让我垂头丧气,辗转难眠。

我们都不是被善待和鼓励着长大的女孩子。童年一次无心犯下的错,可能被父母严厉呵斥,于是变得小心翼翼。

我们渴望爱和鼓励,但我们的父母自己本身大概就没有得到过爱,没被爱过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给别人爱,甚至更加不会表达爱,导致我们这代人也没有经过爱商的教育。

在我们的婴儿时期,是无比的脆弱的,眼前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所以我们身边需要有成年亲人的陪伴、安抚与照料。

不要以为婴儿时期的我们是没有记忆的,那是人类面对世界最初的第一体验时期。当我们遇到困难,体会到饥饿、愤怒、孤独等等糟糕的情绪,急需得到及时、准确的抚慰。

如果有个好的爱护者及时给予关怀与爱护,那我们便学会了这种处理方式,并将其内化成了自己的方式,也学会了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接纳自己。

当我们从一开始就习惯于被人接纳,那我们当然勇敢于自我接纳。

相反,如果婴儿得不到或很少得到抚养者准确的安慰与理解,那么他便经常体验到强烈的受挫感,无法很好地发展出自我安慰的能力。

成年后的他们,每一次可能的受挫情景均会唤起婴幼儿期那些受挫体验,表现出来的,便是无助的反应了。而且,每一次的受挫体验都会激起愤怒,因此,处理不好敏感的人往往充满攻击性,或是朝外,或是朝内。

情绪得不到梳理,便会受堵。循环流动的身心才是健康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看过一个关于刘烨妻子安娜的视频采访,她说出了面对男孩和女孩教育的不同。

她说,儿子诺一比较顽皮,所以需要“管制”他,否则就会变得“乱乱的”。但女儿霓娜很顺从,让她学什么就学什么,却需要多给她一些耐心和鼓励,因为一旦严厉她就有可能蜷缩起来或对自己不满意。


好姑娘,终将会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先天的生存环境,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女孩子责任心更强,更顺从,但内心更柔软,自信的建立需要大人的帮助和鼓励。男孩则显得坚硬耐磨,充满了对世界的扩张欲。

这个世界没有对错,怎样的性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心理学表明,更为敏感的人通常都更愿意考虑他人感受,同理心更强,甚至更有创作才华。在九型人格中,这是一种艺术家特质。

但如果我们想要参与社会协作,以及想要婚姻幸福,人际关系融洽,可能敏感特质对我们实现完美顺畅的幸福生活造成了阻碍。

为了让人们规避影响自己生活得更顺畅的“敏感特质”,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了一本书《钝感力》:

摘抄如下:

“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钝感力就是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渡边淳一《钝感力》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被朋友或同事嫉妒,中伤和刁蛮的事情,不要听到不中听的话就如临大敌,而要仔细思考对方那么说的原因,体察对方的心情,这种心胸宽广的钝感力,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渡边淳一《钝感力》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活下去。——渡边淳一《钝感力》相爱的男女最需要的就是钝感力,想要长期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不仅需要敏感,同时也更需要有益的能够原谅对方的钝感。——渡边淳一《钝感力》


对于童年受过伤害的女孩子而言,从“敏感”过渡到拥有“钝感力”,是从玻璃心转化为“金刚钻石心”的关键。或许很难,但并非不能做到。


好姑娘,终将会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杨幂,娱乐圈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的女明星,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戒掉情绪”,“情绪是情绪,自己是自己”不可以被情绪左右人生。

她对负面情绪的处理方法是:给自己一天左右的时间,让情绪过去,然后继续投入工作,任何情绪都不可以成为她前行路上的拦路虎。

内心强大的女子不是没有“玻璃心”,而是学会如何排解各种情绪与认清现实、理清思路,并且接受现实,再接着上路。

记得有粉丝问过作家柏邦尼,“孤独来了,怎么办?”她回答,干嘛非要怎么办呢?孤独来了,就请他在身边一起坐会儿。

那么,情绪来了怎么办?佛家讲说,贪嗔痴的一念起,你能感知捕捉到,这一念便消失了。


人产生情绪的过程:事件——认知——情绪


同一事件(event)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使其产生不同的情绪(emotion),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于同一事件的认知(evaluation)不同。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更正自己的认知。我们期待自己的认知能够保持理性。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产生了负面情绪时,提醒自己“我忽略了什么?”“我放大了什么?”“我虚构了什么?”

可做到这件事并不容易,身体的肌肉锻炼还需要系统性长时间地持之以恒形成肌肉记忆,大脑亦如此,也需要多次地锻炼才能让改变发生。在改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失败,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要记得鼓励自己不要放弃。

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强,而是相信自己会变得很强。

当我们不再被情绪左右自己的人生,就真正拥有了更为高级的“理性”,这在女孩当中是稀缺人格,你亦因此而取得更大的工作成就,以及获得更为稳定的亲密关系。

希望有朝一日,让情绪成为我们的“朋友”,帮助我们丰富对生活的感受力,并且预感风险和偏差的存在;不要让情绪成为我们的“Boss”,掌管我们的人生和决策。

更好的直觉和判断往往出现在我们放下情绪的安宁时刻。清楚这点的女性,会是优秀的员工、leader、伴侣和母亲,她们终将会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