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老呼市人都把它稱為西河或者害河,但是它其實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扎達蓋河。本期《玉泉故事匯》將帶大家瞭解這條伴隨著呼和浩特人從小生長的母親河,和在它身上發的故事。


扎達蓋河的傳說

關於扎達蓋河最早的記錄要追溯到北魏時期,由酈道元所著的古代中國地理名著《水經注》中,就已經提到了扎達蓋河,不過,扎達蓋河那時被叫做白道中溪水。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說起扎達蓋河,還有一個民間傳說。

傳說在陰山山巒的蟠龍山東面“官山”上住著大黑龍、小黑龍倆兄弟,西面的“黑山”上住著小白龍。大黑龍和小黑龍經常禍害百姓,把一個人間仙境的官山折騰的破敗不堪,官山逐漸被老百姓稱為了“灰騰梁”。住在黑山的小白龍則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勞作,造福山前百姓,把黑山改變成了松柏參天,綠草如茵,鶯歌燕舞,風景如畫的勝地。老百姓對小白龍頂禮膜拜,認為他是造福一方之龍。 大黑龍和小黑龍為把黑山佔為己有,和小白龍在天空中激戰了三天三夜,由於勢單力薄,小白龍傷痕累累,命懸一線。在這危急關頭,小白龍退出戰場,化身青煙直奔蟠龍洞,向老蒼龍借來了龍泉寶劍,用盡最後的力氣刺向黑雲中的大黑龍和小黑龍。只聽兩聲慘叫,天空掉下兩灘黑血,向西南流去,傳說這便成了今天的呼和浩特大黑河、小黑河。小白龍斬除了大黑龍和小黑龍後,化作一股清泉,從大青山的山溝流出,泉水甘甜,清澈透明,冬暖夏涼,供山前人們食用,養育著山川,這便是今天的扎達蓋河。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很多老呼市人更習慣把它叫做西河,這一帶也被稱為西河沿。其實扎達蓋河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害河。因為扎達蓋河曾經是一條經常發洪水的河,只要是到了夏季雨澇的時候,大青山上的山洪便會匯聚到河道當中,洪水氾濫。許多老呼市人記憶深刻,發生在1959年的那場洪水,不僅沖毀了牛橋,連同下游的很多橋一併沖毀了。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曾經的歸化城老八景

扎達蓋河在玉泉區的境內一共有6公里長,那麼,它的河水都是源於哪兒呢?有壩口子溝水、哈拉沁溝水、紅山口溝水、和公主府東邊的大府河槽水,以及西面的小府河槽水。這些水源匯聚到了扎達蓋河,並源源不斷的向南流,匯入大黑河,最後匯入黃河。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扎達蓋河上橫亙著有很多橋,比如有牛橋、縣府街橋、太平橋,但其實在歷史上,扎達蓋河上的橋特別多,就拿慶凱橋到縣府街橋這一段來說,就有霸王橋、和合橋、利通橋、草橋、官橋、慶凱橋也就是牛橋六座橋了。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這六座橋再加上河岸上的柳樹,春天河水上的冰融化了,流水潺潺,柳樹也發了芽,形成了一道景觀“六橋溪柳”,風景格外優美。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在歸綏的舊八景當中,有一處喚作“沙溪春漲”。其中“沙”就指後沙灘裡的沙灘;“溪”就是扎達蓋河河水;“春”為春天;“漲”則是水位上漲。每到春天,河流水位大幅度上漲的時候,就會淹沒後沙灘的沙礫,形成別樣的美景。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曾經的扎達蓋河並沒有今天這樣寬闊的河流,只是一些清澈見底小溪,但是河水中有魚,還有蝦,夏天的時候還可以聽到青蛙的呱呱叫聲。扎達蓋河不僅是一條河道,孩子們把這裡當成樂園,在河裡嬉戲打鬧。附近的人還去到河邊去洗衣服,在扎達蓋河流經西菜園的時候,農戶用河水去灌溉農田。曾經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很多老呼市人會去扎達蓋河放河燈,用這種方式來祭奠先人。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孕育了整個城市的繁榮

扎達蓋河見證了呼和浩特的繁榮發展,在河兩岸也發生了很多故事。旅蒙商號天義德總會的舊址,就在扎達蓋河的南岸,也就是今天呼和浩特二職南校的位置。天義德的旁邊不僅有當年有名的買賣字號“盛記洋行”,還有一個日軍當年的特務機構“羽山公館”,對侵略呼和浩特可是犯下了很多罪惡的行徑。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扎達蓋河的六座橋已經不負當年的盛景了,扎達蓋河在很多人心中也變了樣子。但是隨著近幾年扎達蓋河治理黑臭水體工程的有序推進,河水有了很大的改觀。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綜合改造後扎達蓋河玉泉段將重現“雨澇時能排洪洩水,平日碧波盪漾,兩岸綠柳成蔭,上可泛舟,且能調節氣溫”的往日勝景,市民有望再看到“塞上秦淮河、漠南瘦西湖”的美景。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呼和浩特這條河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