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部網貸平臺宣佈業務重組,三大線上業務納入上市公司

一頭部網貸平臺宣佈業務重組,三大線上業務納入上市公司

智通財經APP獲悉,宜人貸(YRD.US)3月25日宣佈,已針對一項業務重組計劃與公司控股股東宜信簽署最終協議,以更好地服務於投資者和借款人。

根據該協議,宜人貸將106,917,947股新發行的宜人貸普通股,外加8.8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從宜信及其附屬公司手中接過特定業務運營,包括針對富裕人群的在線財富管理、無擔保和有擔保的消費者貸款、融資租賃、中小企業貸款及其他相關服務或業務。

宜信方面稱,本次架構調整並不是“合併”,而是“整合”,後續各個業務端口還是各自獨立運營。宜人貸CEO方以涵仍在宜信體系內。

宜信相關人士介紹,“本次整合涉及的業務條線包含借貸和財富管理方面多元產品組合,對宜人貸現有產品和服務進行補充。

整合完成之後,公司將有能力為廣大的借貸和財富管理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和豐富的產品與服務。整合雙方的團隊和資源,不僅能夠優化線上線下協作運營,還能夠創造更大的規模化效應,為公司提供進一步的成本優化的空間。”

宜人貸執行董事長、宜信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寧將出任宜人貸CEO。此外,宜信還同意,將來不與宜人貸競爭,並向宜人貸提供業務諮詢和其他支持,並向宜人貸授予某些知識產權。將來,宜人貸所獲得的新業務將整個到財務報表中。

一頭部網貸平臺宣佈業務重組,三大線上業務納入上市公司


這意味著,宜信的線上財富管理業務整合進入上市公司宜人貸的體系中。整合完成後,宜信以及附屬公司將不再經營在線財富管理業務,由宜人貸承擔,包括宜信普惠、宜信惠民等。

目前,該交易已經得到了宜人貸董事會的批准。審計委員會在其財務和法律顧問的協助下,審查和審議了該交易和協議條款。

據預計,基於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018年這部分新業務的淨營收為66億元人民幣(約合9.623億美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線財富管理業務管理的總資產為86億元人民幣,2018年的活躍投資者數量約為23萬。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貸款業務(自推出該業務以來)為大約220萬借款人提供了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2018年,貸款業務將159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轉給了宜人貸,並在自己的平臺上提供232億元人民幣的貸款。

智通財經瞭解到,此輪宜人貸業務整合或與行業政策收緊有關。目前按照P2P網貸備案的市場預期,一家公司旗下只允許一個主體備案。在2018年11月中旬宜信內部宣佈了公司的業務條線調整計劃,涉及宜信集團旗下多個部門和公司,尤其是宜信旗下的兩大P2P平臺宜人貸和宜信惠民資金、資產端的整合。

而宜信普惠,全稱宜信普惠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是宜信旗下的普惠金融業務公司。成立於2013年,CEO、實控人同為唐寧。智通財經據其官網信息發現,目前宜信普惠已在267個城市農村地區建立網點,客戶主要是工薪階層、小微企業主、農戶、農商平臺等,提供的服務包括車房抵押貸款、農機畜牧設備融資租賃等信息諮詢服務。

一頭部網貸平臺宣佈業務重組,三大線上業務納入上市公司


淨利潤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

人貸的第四季度財務業績顯示,該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淨營收12.71億(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30%,繼去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現負增長之後再度下滑,淨利潤為3.31億,同比下降26%,淨利潤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降。

在運營業績方面,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宜人貸的貸款撮合量大幅下滑,環比幾乎腰斬,撮合貸款總量為65.46億,貸款人數為9.64萬,第四季度的放貸量和貸款人數雖然較第三季度有回暖跡象,但是也難掩業績疲態,放貸量為83.67億,同比下滑38%,貸款人數為11.13萬。宜人貸最大的收入便來自貸款撮合服務費,撮合貸款總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宜人貸收入銳減。

一頭部網貸平臺宣佈業務重組,三大線上業務納入上市公司


2018年全年的淨營收總額為56.21億,比上年增長1%;淨利潤為9.67億,相較去年同期減少30%。

在逾期率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臺的15~29天,30~59天和60~89天的逾期率分別為1.0%,1.9%和1.8%,宜人貸認為逾期率的上升是由於貸款量增長放緩以及公司信貸業績的持續變動。

除此以外,宜人貸還在業績報告中透露了公司高管曹陽在今年三月末離職,曹陽在2016年加入宜人貸,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畢業,曾擔任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兼首席技術官。另外,為了加強公司財務管理團隊,宜人貸財務副總裁劉佳將與現任首席財務官(CFO)叢鬱擔任聯席CF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