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在没有太多军事领导经验的情况下成为一代军事家?

耕然夫


一般极具军事才能的人,他们能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全部都是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名将,都是从一次又一次厮杀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然后步步高升,成为了一代战神的。

历史上很多将军,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说并不是韩信一个人,有这种经历。

只不过韩信比别人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比较赏识他的萧何和刘邦。

这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直接被提拔为了战场上统领三军的元帅的。

韩信一生中,他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什么都不懂的刘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尽情的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

反正老大也不懂,他懂就让他自己指挥就好了。

刘邦这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的心胸。他做事不拘泥小节,你看他只是听了萧何的建议,就把自己并不怎么了解的韩信,给封为了大将军。

虽然这时候的韩信,已经不是普通的士兵了,甚至成为了三军的统帅。尽管他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是,韩信早已经在战场上,锻炼成了一个合格的将军。

只不过他缺少的是一个经验而已。

要知道早在项梁和刘邦一起灭秦的时候,韩信就参军了,一开始韩信跟着项梁,然后又跟着项羽,这段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可以说如此长的时间,早就让韩信锻炼成战场上的老油条了。

他在战场上作战了好几年,观察了好几年,很多战争一开打,他就知道怎么来排兵布阵取得胜利了。

只不过那时候的他人微言轻,即使他有好的意见,项羽也不会听他的。这让他的军事才能没有了发挥的余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开始投靠的刘邦。

韩信正是因为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在战场上打胜仗,所以,他才自己推荐自己当大将军的。

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因为他知道自己行,所以,他才敢统帅三军的。

刘邦本来也对他持有怀疑的态度,这时候韩信什么都不用说,他要用自己的战绩,来告诉刘邦,他是可以胜任的。

韩信的第一战,就是带领刘邦杀出汉中,占领关中。

这一战韩信胜利了,他是用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把秦末名将章邯给骗了过去,然后出其不意的到达了关中,并且占领了关中的,最后,章邯也是死在了韩信的手里。

同时,这一战也让韩信取得了刘邦的信任,韩信手下的将领对他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韩信的成名之战,却是背水之战。

背水之战韩信用了三万士兵,打败了赵国二十万精锐部队。

这一战韩信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利用了人怕死的弱点,他采取的是背水列阵的方式。

对于他的士兵来说,只有把敌人给杀死,自己才能活命。

所以,不要命的士兵,才是最可怕的。

正是韩信用了这种方式,激发了士兵的斗志,所以,才让他在弱势的情况下,取得了的成功。

韩信就是这么一个在战场上,十分善于观察地形的将军,他打仗的时候,永远会选择巧妙的利用地形,让地形来为自己服务,并且取得最终的胜利的。

所以说有的时候,打仗就是打的一个将领,在战场上的临时应变的能力,并不是说经验越丰富,打仗就越厉害。

因为每次打仗,面对的都是一个新的战场,新的对手。

只有能够灵活应变的人,才能够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韩信恰恰就是这种人。我想这就是韩信在没有带过兵的情况下,却可以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吧。


汉史趣闻


有没有经验从来就不是成为军事家的决定因素,管仲小商人出身,没有从政经验,不防碍成为一代名相,刘邦农民出身,没有治国经验,不防碍成为开国皇帝,卫青奴隶出身,没有战争经验,不防碍成为一代名将。

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韩信出身平民,家境贫寒却不从事劳动,佩带刀剑却没有官职,四处求食却不损尊严,甘受跨辱却不计较,这样一个人,显然不是普通人,史书没有记载韩信的家世及从小经历,但可以从韩信的作为中看出一些不同。

在那样一个时代,家里很穷的人,不会整天佩带着刀剑,刀剑不是用来炫耀的,说明韩信有一定的志向;而甘愿受跨下之辱,并且毫不计较,说明韩信是一个能很能隐忍的人;接收了漂母的食物,想着以后能报答,说明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加在一起,有志向、能隐忍、知恩图报这三个标签成为韩信身上具备的品质。

秦末天下大乱,韩信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后,跟了项羽,项羽封韩信为郎中,郎中是个三百石的小官,项羽能封韩信为郎中,显然是因为韩信有些才能,否则项羽手下几万人,凭什么封韩信?但韩信显然志向更大,在项羽处见得不到更高的职位,就到刘邦处另谋高就了,有点小才能成为韩信身上第四个标签。

韩信投奔刘邦,做了小官,因为犯法将要被斩首 ,能在此危急时刻 ,说出一句:汉王不是要得天下,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夏侯婴听到了,免去韩信一死,而且又做了比上一次高的官员,临危不乱这是韩信身上的第五个标签。

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感到非常惊奇,于是认为韩信是个人才,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刘邦还是没有重用,可能一是没有放在心上,二是以为即使有,也不过小才能,没有重视。然后韩信就导演了一幕“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你不重用,我就跑嘛,萧何知道韩信是人才啊,多次交流谈话,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才。于是萧何就去追,回来就向刘邦“逼宫”似的要重用韩信,韩信如愿以偿,韩信通过结交萧何,显示才能,再向刘邦拉上关系,这叫创造重用机会,这是韩信身上的第六个标签。

刘邦得到萧何的郑重推荐,开始重视了,于是与韩信交谈,这一谈,韩信把天下大势分析了一通,把刘邦要采取何种战略方针击败项羽的方法都说了,这可不是人人都能说的,刘邦是什么人,最善于用人的人,能分辩出这是人才还是庸才,而韩信能够清晰的分析天下大势,只能说明韩信很有战略眼光,这是韩信身上的第七个标签。

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韩信战略说了一堆,能不能实现,得试,刘邦心里也没底啊,于是刘邦在还定三秦过程中采用韩信的策略,轻松拿下三秦之地,说明韩信的战略是可以实用的,这叫战略方针有实用性,这是韩信身上的第八个标签。

彭城之战后,刘邦大败,一口气逃到荥阳,56万大军被项羽3万大军击溃,之后韩信收聚溃兵在京索击败楚军的追兵,成为韩信领兵的第一战,说明韩信有军事才能,这是韩信身上的第九个标签。

当你一步一步挖掘韩信身上的九个标签时,你会发现,这不就是英雄吗?英雄从来就不是一天生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不断锻炼,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而韩信在楚汉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的依靠自已的才能实现了自已的梦想,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历代军事家都出生将相王侯之后,或从小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古人也讲究名师出高徒,韩信没有拜过厉害的师傅,出生也不好。能被后世奉为“兵仙”、“战神”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韩信出生在战乱年代,那个时期的人要想有点作为就得从军打仗。韩信虽然从小家境贫穷,但是他比较喜欢读书,特别是喜欢军事方面的兵书,走到那手里都要捧一本兵法书籍。而韩信乃是天生的军事奇才,不需要高明的师傅引领。所有的谋略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之前一直没有表现出来,那是因为没有遇到刘邦这个伯乐,没有人给他合适的机会和属于自己的舞台。

第二: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信从小熟读兵法,却一直找不到机会表现自己。直到遇到项羽的大将钟离眜,钟离眛很欣赏韩信就推举给项羽。项羽虽然没有重用韩信,但是韩信却一直在项羽身边打杂,顺便记录点东西,一呆就是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项羽南征北战打了很多胜利的战役。韩信在项羽身边的这两年时间里面,也从项羽身边学到了很多作战技巧,可以说项羽算是他的半个老师,从项羽军帐里面完善了自己的很多作战谋略。





第三:平台最重要,韩信从项羽的军中大帐里面出来以后,已经初步算是一位军事家了。只是还没有自己带兵上过战场,直到遇到刘邦这个伯乐,给了韩信发展自己的机会。在给刘邦打天下的大大小小战役中,不断积累完善自己的作战谋略。直到发展成他自己总结出的一句话“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爱历史说野史


你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谁说韩信没有军事领导经验?作为汉朝开国最大的功臣,他所打过的战役不计其数,其中比较有名的战役就有上十个。比如以下著名战役:

陈仓之战。明修栈道的典故就来自此战役。这是韩信拜大将后所指挥的第一个战役,体现出了他的军事才华。

京索之战。此役发生于公元前205,充分显示了韩信扭转乾坤的军事指挥才能。

其他还有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径之战、胁燕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等著名战役,都是韩信指挥的著名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是垓下之战,一举击垮项羽,消灭汉朝统一中国的最后障碍,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著名典故,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

所以,说韩信没有军事领导经验,这完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论断。

相反,韩信是历史上军事领导经验最丰富的军事家。



熙熙天下



路遥lgy


泻药~韩信为何能成为一代军事家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决定性因素和一个必要因素。

先说关键因素吧,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韩信出身落魄,但不管如何寄人篱下,始终手不释卷,研习兵法策略,使他在投身项梁之前便充分具备了军事理论知识和技巧。

有一点要提一下,韩信的军事经验也不能说不足,他投身项梁,后随项羽打了不少大仗、硬仗,这些都是他磨练自己军事能力的实际操作,这使得韩信积累了很多的军事经验。

决定新因素是说他本人,在同一时代,他和项羽可以说都是军事型人才,而项羽学习兵法不肯深究,而韩信废寝忘食地不断学习和钻研,能看得出两人对兵法领悟的境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并且从这可以看出项羽毛躁不稳重的性格和韩信冷静深沉的风格,对于一个带兵的统帅而言,能否镇定自若的指挥战局和战斗,军事知识的熟练和活学活用的程度以及统帅的性格是很关键的,你看古今有名的统帅基本都是成熟冷静型的。

最后,必要因素吧,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这期间天下大乱,先灭秦,再伐楚,有太多打仗的机会给韩信施展他的才华,再加上有刘邦、萧何、张良的支持和肯定,韩信才能借助这个机会登上军事家这个舞台。

综上,这些就是韩信成为一代军事家的一些因素,认识不全欢迎补充讨论,谢谢~


众推君


必须承认这个世上有天才存在,对大多数人而言仅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结合理论感悟和总结才能成才,比如从排长连长营长一级级升上去,千锤百炼最终才成为将军元帅乃至军事家。但天才对积累的要求就很低,仅凭理论就可一步到位,比如韩信诸葛亮;或没有理论甚至没读过书,单纯的实践总结很快就能完成菜鸟到专家的华丽转身,比如成吉思汗朱元璋。


花开彼岸自在菩提


这就好像走揭棋,有一定战略,没有固定的战术经验,每盘棋翻出来的棋子是随机的,而且双方翻棋的顺序和时机选择也不一定,都是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但是战略还是有的,比如,比赛的时候,是超快棋,五分钟包干,每步限时30秒,所以,保证不超时比深思熟虑走精确还更重要,有时候不能赢棋但把对方时间耗尽也是取胜之道。在揭棋测评的时候,时间更宽松,10分钟包干每步限时1分钟,这就要求在走得快的同时还要走精确。


金麦小郎


笔者认为要具备军事领导的经验,最终变为一代军事家,必须要具备以下这几个条件:

1、对军事战术感兴趣,才会有专研军事战术的动力,从一无所知的普通兵,变为有军事领导经验的军事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论证立足点在那里呢?

如:王明阳是一位文官(拿笔杆子的书生),能够成为以少胜多,百战百胜的军事领导经验丰富的长胜将军(军事家),这是跟他年轻时就对军事战术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用枣仁玩排兵布阵,喜欢动脑息息相关。

2、在战争中新手都是边打边学,再一场场的总结和集累出来的经验。


馥郁75716347


要知道張良有三履之才,韩信有跨下之忍。特别应提到韩信出外佩剑观世事,在家熟读太公(姜尚)书,早已胸有天下计,腹藏百万兵之才。当然学习是外因,主要是内因,历史称为天才军事家不是凭空说说的,自有他的天才所在。

例如毛泽东,一未进黄埔军校学习,二无有专业兵书,他也指挥百万大军打出了一个新中国是一样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