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何在沒有太多軍事領導經驗的情況下成為一代軍事家?

耕然夫


一般極具軍事才能的人,他們能成為戰場上的常勝將軍,全部都是在戰場上廝殺過來的。可以說任何一個名將,都是從一次又一次廝殺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然後步步高昇,成為了一代戰神的。

歷史上很多將軍,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說並不是韓信一個人,有這種經歷。

只不過韓信比別人幸運的是,他遇到了比較賞識他的蕭何和劉邦。

這讓他從一個普通的士兵,直接被提拔為了戰場上統領三軍的元帥的。

韓信一生中,他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了什麼都不懂的劉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盡情的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

反正老大也不懂,他懂就讓他自己指揮就好了。

劉邦這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的心胸。他做事不拘泥小節,你看他只是聽了蕭何的建議,就把自己並不怎麼了解的韓信,給封為了大將軍。

雖然這時候的韓信,已經不是普通的士兵了,甚至成為了三軍的統帥。儘管他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但是,韓信早已經在戰場上,鍛鍊成了一個合格的將軍。

只不過他缺少的是一個經驗而已。

要知道早在項梁和劉邦一起滅秦的時候,韓信就參軍了,一開始韓信跟著項梁,然後又跟著項羽,這段時間長達三年之久,可以說如此長的時間,早就讓韓信鍛鍊成戰場上的老油條了。

他在戰場上作戰了好幾年,觀察了好幾年,很多戰爭一開打,他就知道怎麼來排兵佈陣取得勝利了。

只不過那時候的他人微言輕,即使他有好的意見,項羽也不會聽他的。這讓他的軍事才能沒有了發揮的餘地。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開始投靠的劉邦。

韓信正是因為自己瞭解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在戰場上打勝仗,所以,他才自己推薦自己當大將軍的。

正所謂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因為他知道自己行,所以,他才敢統帥三軍的。

劉邦本來也對他持有懷疑的態度,這時候韓信什麼都不用說,他要用自己的戰績,來告訴劉邦,他是可以勝任的。

韓信的第一戰,就是帶領劉邦殺出漢中,佔領關中。

這一戰韓信勝利了,他是用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辦法,把秦末名將章邯給騙了過去,然後出其不意的到達了關中,並且佔領了關中的,最後,章邯也是死在了韓信的手裡。

同時,這一戰也讓韓信取得了劉邦的信任,韓信手下的將領對他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韓信的成名之戰,卻是背水之戰。

背水之戰韓信用了三萬士兵,打敗了趙國二十萬精銳部隊。

這一戰韓信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利用了人怕死的弱點,他採取的是背水列陣的方式。

對於他的士兵來說,只有把敵人給殺死,自己才能活命。

所以,不要命的士兵,才是最可怕的。

正是韓信用了這種方式,激發了士兵的鬥志,所以,才讓他在弱勢的情況下,取得了的成功。

韓信就是這麼一個在戰場上,十分善於觀察地形的將軍,他打仗的時候,永遠會選擇巧妙的利用地形,讓地形來為自己服務,並且取得最終的勝利的。

所以說有的時候,打仗就是打的一個將領,在戰場上的臨時應變的能力,並不是說經驗越豐富,打仗就越厲害。

因為每次打仗,面對的都是一個新的戰場,新的對手。

只有能夠靈活應變的人,才能夠成為戰場上的常勝將軍,韓信恰恰就是這種人。我想這就是韓信在沒有帶過兵的情況下,卻可以取得戰爭勝利的原因吧。


漢史趣聞


有沒有經驗從來就不是成為軍事家的決定因素,管仲小商人出身,沒有從政經驗,不防礙成為一代名相,劉邦農民出身,沒有治國經驗,不防礙成為開國皇帝,衛青奴隸出身,沒有戰爭經驗,不防礙成為一代名將。

能力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決定因素,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韓信出身平民,家境貧寒卻不從事勞動,佩帶刀劍卻沒有官職,四處求食卻不損尊嚴,甘受跨辱卻不計較,這樣一個人,顯然不是普通人,史書沒有記載韓信的家世及從小經歷,但可以從韓信的作為中看出一些不同。

在那樣一個時代,家裡很窮的人,不會整天佩帶著刀劍,刀劍不是用來炫耀的,說明韓信有一定的志向;而甘願受跨下之辱,並且毫不計較,說明韓信是一個能很能隱忍的人;接收了漂母的食物,想著以後能報答,說明韓信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加在一起,有志向、能隱忍、知恩圖報這三個標籤成為韓信身上具備的品質。

秦末天下大亂,韓信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項梁戰死後,跟了項羽,項羽封韓信為郎中,郎中是個三百石的小官,項羽能封韓信為郎中,顯然是因為韓信有些才能,否則項羽手下幾萬人,憑什麼封韓信?但韓信顯然志向更大,在項羽處見得不到更高的職位,就到劉邦處另謀高就了,有點小才能成為韓信身上第四個標籤。

韓信投奔劉邦,做了小官,因為犯法將要被斬首 ,能在此危急時刻 ,說出一句:漢王不是要得天下,為什麼要殺壯士呢?滕公夏侯嬰聽到了,免去韓信一死,而且又做了比上一次高的官員,臨危不亂這是韓信身上的第五個標籤。

韓信多次與蕭何交談,蕭何感到非常驚奇,於是認為韓信是個人才,多次向劉邦推薦,但劉邦還是沒有重用,可能一是沒有放在心上,二是以為即使有,也不過小才能,沒有重視。然後韓信就導演了一幕“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你不重用,我就跑嘛,蕭何知道韓信是人才啊,多次交流談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才。於是蕭何就去追,回來就向劉邦“逼宮”似的要重用韓信,韓信如願以償,韓信通過結交蕭何,顯示才能,再向劉邦拉上關係,這叫創造重用機會,這是韓信身上的第六個標籤。

劉邦得到蕭何的鄭重推薦,開始重視了,於是與韓信交談,這一談,韓信把天下大勢分析了一通,把劉邦要採取何種戰略方針擊敗項羽的方法都說了,這可不是人人都能說的,劉邦是什麼人,最善於用人的人,能分辯出這是人才還是庸才,而韓信能夠清晰的分析天下大勢,只能說明韓信很有戰略眼光,這是韓信身上的第七個標籤。

俗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韓信戰略說了一堆,能不能實現,得試,劉邦心裡也沒底啊,於是劉邦在還定三秦過程中採用韓信的策略,輕鬆拿下三秦之地,說明韓信的戰略是可以實用的,這叫戰略方針有實用性,這是韓信身上的第八個標籤。

彭城之戰後,劉邦大敗,一口氣逃到滎陽,56萬大軍被項羽3萬大軍擊潰,之後韓信收聚潰兵在京索擊敗楚軍的追兵,成為韓信領兵的第一戰,說明韓信有軍事才能,這是韓信身上的第九個標籤。

當你一步一步挖掘韓信身上的九個標籤時,你會發現,這不就是英雄嗎?英雄從來就不是一天生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不斷鍛鍊,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而韓信在楚漢戰爭的整個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的依靠自已的才能實現了自已的夢想,成為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家。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歷代軍事家都出生將相王侯之後,或從小接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古人也講究名師出高徒,韓信沒有拜過厲害的師傅,出生也不好。能被後世奉為“兵仙”、“戰神”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韓信出生在戰亂年代,那個時期的人要想有點作為就得從軍打仗。韓信雖然從小家境貧窮,但是他比較喜歡讀書,特別是喜歡軍事方面的兵書,走到那手裡都要捧一本兵法書籍。而韓信乃是天生的軍事奇才,不需要高明的師傅引領。所有的謀略都是自己悟出來的,之前一直沒有表現出來,那是因為沒有遇到劉邦這個伯樂,沒有人給他合適的機會和屬於自己的舞臺。

第二: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韓信從小熟讀兵法,卻一直找不到機會表現自己。直到遇到項羽的大將鍾離眜,鍾離眛很欣賞韓信就推舉給項羽。項羽雖然沒有重用韓信,但是韓信卻一直在項羽身邊打雜,順便記錄點東西,一呆就是兩年。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項羽南征北戰打了很多勝利的戰役。韓信在項羽身邊的這兩年時間裡面,也從項羽身邊學到了很多作戰技巧,可以說項羽算是他的半個老師,從項羽軍帳裡面完善了自己的很多作戰謀略。





第三:平臺最重要,韓信從項羽的軍中大帳裡面出來以後,已經初步算是一位軍事家了。只是還沒有自己帶兵上過戰場,直到遇到劉邦這個伯樂,給了韓信發展自己的機會。在給劉邦打天下的大大小小戰役中,不斷積累完善自己的作戰謀略。直到發展成他自己總結出的一句話“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愛歷史說野史


你這個提問本身就有問題,誰說韓信沒有軍事領導經驗?作為漢朝開國最大的功臣,他所打過的戰役不計其數,其中比較有名的戰役就有上十個。比如以下著名戰役:

陳倉之戰。明修棧道的典故就來自此戰役。這是韓信拜大將後所指揮的第一個戰役,體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華。

京索之戰。此役發生於公元前205,充分顯示了韓信扭轉乾坤的軍事指揮才能。

其他還有安邑之戰、破代之戰、井徑之戰、脅燕之戰、破齊之戰、濰水之戰、彭城之戰等著名戰役,都是韓信指揮的著名戰役。

其中,最著名的是垓下之戰,一舉擊垮項羽,消滅漢朝統一中國的最後障礙,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著名典故,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之作。

所以,說韓信沒有軍事領導經驗,這完全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論斷。

相反,韓信是歷史上軍事領導經驗最豐富的軍事家。



熙熙天下



路遙lgy


瀉藥~韓信為何能成為一代軍事家有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決定性因素和一個必要因素。

先說關鍵因素吧,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韓信出身落魄,但不管如何寄人籬下,始終手不釋卷,研習兵法策略,使他在投身項梁之前便充分具備了軍事理論知識和技巧。

有一點要提一下,韓信的軍事經驗也不能說不足,他投身項梁,後隨項羽打了不少大仗、硬仗,這些都是他磨練自己軍事能力的實際操作,這使得韓信積累了很多的軍事經驗。

決定新因素是說他本人,在同一時代,他和項羽可以說都是軍事型人才,而項羽學習兵法不肯深究,而韓信廢寢忘食地不斷學習和鑽研,能看得出兩人對兵法領悟的境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並且從這可以看出項羽毛躁不穩重的性格和韓信冷靜深沉的風格,對於一個帶兵的統帥而言,能否鎮定自若的指揮戰局和戰鬥,軍事知識的熟練和活學活用的程度以及統帥的性格是很關鍵的,你看古今有名的統帥基本都是成熟冷靜型的。

最後,必要因素吧,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這期間天下大亂,先滅秦,再伐楚,有太多打仗的機會給韓信施展他的才華,再加上有劉邦、蕭何、張良的支持和肯定,韓信才能藉助這個機會登上軍事家這個舞臺。

綜上,這些就是韓信成為一代軍事家的一些因素,認識不全歡迎補充討論,謝謝~


眾推君


必須承認這個世上有天才存在,對大多數人而言僅有理論是不夠的,必須經過不斷的實踐積累結合理論感悟和總結才能成才,比如從排長連長營長一級級升上去,千錘百煉最終才成為將軍元帥乃至軍事家。但天才對積累的要求就很低,僅憑理論就可一步到位,比如韓信諸葛亮;或沒有理論甚至沒讀過書,單純的實踐總結很快就能完成菜鳥到專家的華麗轉身,比如成吉思汗朱元璋。


花開彼岸自在菩提


這就好像走揭棋,有一定戰略,沒有固定的戰術經驗,每盤棋翻出來的棋子是隨機的,而且雙方翻棋的順序和時機選擇也不一定,都是見機行事,隨機應變。但是戰略還是有的,比如,比賽的時候,是超快棋,五分鐘包乾,每步限時30秒,所以,保證不超時比深思熟慮走精確還更重要,有時候不能贏棋但把對方時間耗盡也是取勝之道。在揭棋測評的時候,時間更寬鬆,10分鐘包乾每步限時1分鐘,這就要求在走得快的同時還要走精確。


金麥小郎


筆者認為要具備軍事領導的經驗,最終變為一代軍事家,必須要具備以下這幾個條件:

1、對軍事戰術感興趣,才會有專研軍事戰術的動力,從一無所知的普通兵,變為有軍事領導經驗的軍事家。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論證立足點在那裡呢?

如:王明陽是一位文官(拿筆桿子的書生),能夠成為以少勝多,百戰百勝的軍事領導經驗豐富的長勝將軍(軍事家),這是跟他年輕時就對軍事戰術感興趣,從小就喜歡用棗仁玩排兵佈陣,喜歡動腦息息相關。

2、在戰爭中新手都是邊打邊學,再一場場的總結和集累出來的經驗。


馥郁75716347


要知道張良有三履之才,韓信有跨下之忍。特別應提到韓信出外佩劍觀世事,在家熟讀太公(姜尚)書,早已胸有天下計,腹藏百萬兵之才。當然學習是外因,主要是內因,歷史稱為天才軍事家不是憑空說說的,自有他的天才所在。

例如毛澤東,一未進黃埔軍校學習,二無有專業兵書,他也指揮百萬大軍打出了一個新中國是一樣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