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孔明总缺粮?


很多喜欢看历史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在先秦的时候就没什么说自己缺粮食的,尤其是战国时期,燕赵韩魏齐秦楚七国争斗,很少有说粮食不够的,同样是打仗,三国战争之中孔明却总是说着自己缺粮食呢?

现在我们就好好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

首先战国的时候,所有的青壮年都是要上战场当兵的,打仗的时候就拉去打仗,不打仗的时候就乖乖在家里种田,一边满足自己一家人的日常食用,一边给国库充粮,保证下一次战争里的粮食够用。但是战国的时候,战争打的真的很频繁,所以说储备粮真的不一定是够用的。而且一般的民兵一旦出去打仗,家里的田基本也就荒废了,所以说其实他们也是缺粮食的,但是毕竟自给自足。而蜀国的时候就是征兵,兵力平时就是用来练的,是不会种田的,所以说这群人只进不出,自然缺粮食缺的更多了。

第二是战国的人不讲究什么,有的时候还会直接抢老百姓的粮食补充军粮,但是诸葛亮不能这么干啊,刘备当时打的旗号就是皇室皇叔,如果这样子做,原本宣传的仁义的名头就像是个笑话了,又不能抢有没能力变出来粮食,所以说他们的自然过的是紧巴巴的了。

第三是资料不明确,战国那都过去了多久了,资料早就很难找到了,仅存的也不是很完整的,而且始皇帝还烧了不少的史书,这样的关于他们打仗的资料缺的都很多,缺粮食的记载自然就更少了,但是三国的历史就不一样了,史书记得十分的清晰,而且就连缺粮的全过程都记下来了。


第四点是因为四川这个地方自身的bug,虽然这里被叫做天府之国,十分的富饶,但是,路难走啊,基本上都是山,只有翻山了才能够把东西运出来,本来爬山就很费劲了,何况是还要运东西呢。而且四川距离主战场也太远了点,路上消耗太大了,可能运十到的还不足七,这样怎么能够不缺粮食呢?

虽然说诸葛亮真的很聪明,但是在军粮这方面真的是犯了个没有办法弥补的大错误。没有粮食士兵吃不饱,没有足够的战斗力,这样子还怎么打仗?而这其实也就是暗暗埋下了蜀汉终将灭亡的结局。虽然说后来,诸葛亮已经反应过来了,但是那个时候却已经晚了。


羽评郡主


首先,这个问题是伪命题,战国也缺粮,情况并没有比诸葛亮好到哪里去。

相比于三国时期,战国时期的人似乎确实是打仗规模很大。三国时期的几大战役最大的动员也就是一二十万级别的(别提《三国演义》,小说里的兵力都是张口就来)。


官渡之战,袁绍十万人。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人。关羽北伐襄樊,只有三万人。曹操刘备汉中之战,总兵力不到二十万。《三国演义》小说中号称动员了七十五万大军的夷陵之战,实际上刘备只有五万人。而小说中说诸葛亮带三十万大军北伐,那是做梦,实际上最多只有四万人。

相比之下,战国打仗规模就大多了,秦灭楚,先出兵二十万,被击溃。后出兵六十万,一举灭楚。秦赵长平之战,更是打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上百万人的战争,赵国军队四十五万,秦国军队六十万,总兵力超过了一百万。这个数字即使对于两千年后的欧洲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战国七雄缺不缺粮呢?


如果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中的战争,杀俘虏是非常常见的。

虽然古人也知道“杀降不详”,但历史中杀俘虏的行为从来没有绝迹过。前至项羽灭秦,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坑杀降卒二十万。后至太平天国在苏州投降李鸿章,两万多人被李鸿章杀降,气的信奉骑士精神的“洋枪队”领袖华尔要去找李鸿章拼命。

而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杀降,就出现在战国时期:

公元前260年,秦国赢得长平之战。白起用计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

消息传回邯郸,整个邯郸家家在哭丧:

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战国策》

秦国和项羽杀俘虏,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性残忍。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来说,几十万壮劳动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杀害劳力的。

那么为什么要杀降呢?

古今道理相同——没有粮食了。

战胜的一方,供养自己的军队已经竭尽全力,哪里还有粮食供养多出来的几十万人呢?

收编他们加入军队?自己没有粮食养活他们。放他们回家?他们回到故国还会重新组织起来打自己。抓到老家当苦力?在没有成熟的集中营制度的古代,这和放他们回家没有区别。

所以,只能杀掉。

秦国也是缺粮的,像长平之战这种战役,已经倾尽了秦国的全力。

但是这还是不能解释:同样是倾尽全力,为什么秦国能出动六十万人,蜀汉只能出动四五万人呢?

原因有几点:

1:秦国粮食比蜀汉多

长平之战时期的秦国,已经占领了关中、巴蜀两大粮仓。再加上秦国人口远多于蜀汉(秦国人口四五百万,蜀汉人口顶多两百多万),秦国的生产力要大大强于蜀汉。

2.秦军补给比蜀汉容易

我们可以看到,像长平之战这种战争,都是在秦国家门口打的——


秦国可以从河东(今山西)一带筹措一定的粮草,在咸阳到河东的一路上,都可以不断地补充粮草。

而蜀汉政权北伐,一路越过的全都是崇山峻岭,秦岭的栈道连牛马都不好行进,只能靠人拉肩扛。

更重要的是,蜀汉无法因粮于敌,也无法在前线获得本地的粮食。

汉中之战结束前,曹操感到自己可能要放弃汉中,所以迁走了汉中所有的百姓,让他们充当魏国的劳动力而不是给刘备效力。

汉中之战后,曹操甚至迁走了秦岭以北雍凉一带的百姓,也是为了防止刘备北伐,让他无法在西线因粮于魏,只能靠蜀地供给。

这就导致了诸葛亮北伐时,所有的粮食都要从成都方向调运,距离和难度都远大于秦国。

本来粮食就少,运过去还困难,自然兵力就少了。

3.秦国与蜀汉军制不同。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实现了部分的军国主义,当兵的人员占人口比例很大。

而秦国,实现了完全的军国主义!即一切围绕战争。为了战争,可以完全放弃国内生产,实现了全民皆兵。

秦国制度,男子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都要去当兵。平时务农,打仗的时候上战场。事实证明,这种制度的国家一般军事实力都很强大,比如后世唐朝的吐蕃、宋朝的蒙古,都是这种军国主义制度。

而三国时期的军队,都是职业兵。虽然也曾经有过屯田的记录,可是由于高烈度的战争,让军队几乎都是全职军人,要常年养活这些不事生产的军人,自然规模大不了。所以蜀汉无论如何也动员不起来像秦国那样的百万大军。


小约翰


孔明缺粮是有深刻原因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距离运粮消耗巨大;其二、巴蜀子弟大部分上战场了,粮食产量不高。秦国之所以能以巴蜀作为粮仓,是因为秦国还有关中大粮仓,巴蜀的粮食主要通过长江供应伐楚之战的军队,并不用运回咸阳使用。另外战国时代的战争还可以取食于敌国,也就是攻占敌人的粮仓,抢敌国的粮食食用。

秦昭襄王晚期,派李冰父子治理蜀郡,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从此成都平原水患得已解决,成都成为了天府之国。刘备入蜀后,地盘很小,除了巴蜀外,还有汉中、荆州,其中巴蜀是根本。诸葛亮的北伐是向北进攻,故水路用不上,只能走旱路,从成都平原出发至长安,路途约712公里,也就是1424里路;古代道路不及现在好,道路盘旋曲折,实际路程应该在1500里以上。如果诸葛亮不是北伐而是东征,走水路的话,他就不会那么缺粮了。

诸葛亮北伐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翻越大巴山与秦岭到达汉中;其二、出陇西进甘肃,再从天水进攻陕西。汉中没有失去前,诸葛亮可以走第一条路;汉中丢失后,只有走甘肃这条路了。从甘肃绕道而走,路程更远,古时就有千里不运粮一说,但诸葛亮除了从成都平原调粮外,不可能从山区调粮了;因为四川虽大只有成都平原当时产粮多,其它山区产的粮食百姓都不够吃。千里运粮,加上蜀道难,十担粮食运到前线不足一担了,这是诸葛亮缺粮的主要原因。

蜀汉政权先后失去了荆州、汉中,刘备伐吴之战六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巴蜀子弟人口凋敝了。刘备死后诸葛亮不顾蜀国疲弱,先后六次大举征发成年男子入军北伐,因此从事农业的就成了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了,这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秦国不缺粮那是因为秦国从山东六国引进了数百万百姓,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老秦人从事战争;但是蜀国明显没有招募到更多的百姓来蜀从事农耕,不论是农耕还是打仗都是巴蜀子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农战两不顺利。诸葛亮如果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采用修养生息的方法来治蜀,待时机成熟后再北伐,一战而胜,那么也不至于蜀国最先亡国。因此我认为诸葛亮虽然忠心为国,智力超群,但是跟管仲、乐毅相比还是差了很多,至少管仲富齐强齐有功,乐毅强燕富燕有功,而孔明把蜀国玩完了。


大秦铁鹰剑士


长平之战为什么赵王要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稳重守成的廉颇,放着坚固百里石长城不守而与秦国决战?因为缺粮!

魏国为什么闲的没事要建立一个大敖仓?因为缺粮!

为什么几次合纵伐秦,就算胜利也无法扩大战果?因为魏国后几次不想当冤大头,不开放敖仓,合纵军缺粮!

为什么秦惠文王要不顾韩魏楚趁虚而攻击的风险派司马错领秦军主力灭巴蜀两国?因为缺粮!

为什么秦国派李冰耗尽心力修筑都江堰,将四川打造成天府之国?因为缺粮!

为什么秦国明知道郑国渠是韩国搞的疲秦之策,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个水利工程修完?因为缺粮!

为什么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蒙恬不干脆直接进入大漠消灭匈奴?因为缺粮!

为什么秦国第一次平定百越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因为后勤不济,缺粮?

为什么第二次平百越成功了?因为灵渠贯通,不缺粮了!

最后,你知道赵国一代雄主,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赵雍……是怎么死的吗?

缺粮!


扣毛


诸葛亮打仗缺粮,主要是翻越秦岭的运输问题。

首先要说明,历史上,诸葛亮总共六次出兵北伐,并不是“总缺粮”。

228年初第一次,主要是马谡失去街亭,导致蜀军全线败退。

228年末第二次,诸葛亮围陈仓不下,二十多天就没粮退兵了。但从前后表现来看,诸葛亮这次主要是配合东吴,牵制曹军兵力。不然,若是存心认真北伐,就算再艰难,也没说二十多天就没粮的。

229年第三次,诸葛亮和陈式夺取武都、阴平,没有缺粮。

230年第四次,是魏延、吴懿率军击败郭淮、费耀,没有缺粮。

231年第五次,诸葛亮出祁山,大破司马懿之后,因为李严运粮不济撤退。

234年第六次,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由此可见,诸葛亮六次北伐,只有第二次和第五次出现了粮尽退兵。而其中第二次,仅20多天就退兵,显然主要是原本带的粮食就不多。真正因为粮食运输导致放弃的,只有231年的第五次北伐。

同时,战国时候的各国打仗也绝没有“不缺粮”。实际上战国之间打仗还是颇有缺粮问题的。比如赵国和秦国的长平之战,廉颇吃败仗后坚守不出,两军对峙,最后赵国粮食供应不上了,找齐国接济齐国又不给,所以赵王才被迫更换廉颇,用赵括主动出击。最后赵括被围后也是全军活活饿散了。

当然,诸葛亮战争的规模应该说确实比战国时期战争要小,兵力很少超过十万。那么,为何以天府之国,却这么容易就缺粮呢?主要是粮食运输问题。

四川盆地水土丰茂,产粮是不少的。但是诸葛亮忙于北伐打仗,百万人口的蜀汉有十万人当兵,肯定会影响生产。这且不说,为了进取关中,还需要将军粮翻越秦岭运输到前线。

秦岭,乃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在古人看来,那就是高耸入云,鸟飞难过。中国古代打仗运输粮食本来就是大问题,因为陆路运输,运输粮食的人自己也要吃粮食,运到前线一斤,得有十斤被运输的民夫吃掉。就算你粮食充足,也得有那么多民夫来运啊。何况蜀地内部山脉纵横,国内调度也是不方便的。所以诸葛亮231年北伐,专门安排二把手李严负责运粮,结果李严还搞砸了,于是这次北伐只能趁胜退兵,无功而返了。

接下来的第六次北伐,诸葛亮用了整整3年时间,把大批粮食先调集到斜谷南口,又在秦岭中修了不少栈道、堡垒,制造了木牛流马,准备充分,这才出动,就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避免231年的覆辙。可惜攒够了粮食,却没了寿命。

相对而言,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往往就是出国门不远,就在边境线附近打。而且关东各国的战争,要么是一马平川,有的更可以仰仗水运,后勤压力不大。

秦军是唯一征战比较远途的。虽然并吞天下,也是步步推进,秦国统一之间已经占领了巴蜀,拥有关中、巴蜀两个大粮仓,很方便全国运输。北方,关中粮食可以走渭河、黄河水路运输,四川粮食则可以走长江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尤其是顺水运输,其运输效率比陆路高几十倍不止,更别说翻越秦岭这种地狱征途了。这就使得秦虽然远征千里,也能保证粮食供应。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和历史话题共享)


巴山夜雨涮锅


兵未动,而粮草先行。大军开拔,出兵征战,粮草是根本,一旦缺乏,有可能导致哗变。所以,打仗有时候还拼粮草。

当然,比如霍去病轻骑直入,时常给匈奴沉重一击。但那也是突击战,闪电战。若遇到持久战和人数众多,显然粮草为根本。


很明显,从春秋争霸到战国吞并,再到诸葛亮北伐,并非一蹴而就,一旦开战就是上万人对阵。

试想,诸葛亮突然北伐,多了几万人吃饭,显然需要后方补给,而诸葛亮为何缺粮了呢?显然,后方补给出了问题。

自古巴蜀乃天府之国,农业发达,土地肥沃,早年,秦惠文王灭巴蜀,秦得二地,犹如得丰厚的粮仓。所以,巴蜀自然不缺粮,那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险要的地理位置。比较蜀国和秦国地图能发现,部分汉中和关中尽在魏国之手,且函谷关也是。扼守函谷,便捏住东出中原咽喉。秦国凭此壮大,让其余六国无奈。


如今,在别人魏国之手,诸葛亮主动北伐,被动北上,山路奇险。绵延高山之中,运几万十几万大军所需粮草运往前线,自费周折。


早年,曹操曾征讨过汉中,以拿下蜀地,但没想到汉中山路艰险,加上粮草补给困难,便退兵了。说白了,交通不便,打退堂鼓了。(下图为三国志相关内容)


后来,曹爽又发兵,退兵而归。

再看邓艾。

从上不难说明,诸葛亮北伐的粮食补给由于险要的地形,变得十分困难。

第二,蜀国国弱。蜀国人口少得可怜,到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才108万人,其中官吏四万,将士十万。那时候,蜀国实行职业军人制度。打仗是一批人,耕种是一批人。加上,常年征战,老弱病残一溜溜。九个人养活一个士兵,蜀国明显国弱。


当国弱遇到险要的地形,运粮成本将变得非常之高,以致于粮草无法及时供给到前线或许不足以供给。因而,诸葛亮北伐时也是常用奇谋和奇兵。

相比较,战国七雄去除依靠地势的秦国,其余六国粮食地理位置都没那么险要,加上全民皆兵(战时兵,休时农),自然前线不缺粮。


史小二记


这题目有问题,古代打仗一般都会缺粮,青壮年劳动力上战场,劳动力损失惨重,战争不仅造成人口死亡,甚至还使得农田受毁,田少,种田的更少,不可能不会缺粮。


战国七雄打了那么多年仗也是缺粮的,只不过关于粮食问题记载的少,我们就粗略的只看胜负了,不如三国记载的那么细。特别是三国志里陈寿多次着重写诸葛亮是由于粮,北伐才失败的。

战国时期就拿长平之战来说,赵王临时换下守将廉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粮食问题,粮食不够,像廉颇这样守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才不得已换上赵括与秦军一决胜负,后来被围后,更是被缺粮逼的人吃人。同样秦军也类似,白起屠杀赵军四十万,也是粮食不够,负担不起这些俘虏,养不起这些人,这些人迟早得造反,所以只能杀。


因此,战国不缺粮是不存在,只是记载太粗略,仔细揣摩下也会发现不缺粮简直是不合理,毕竟人都不是傻子,赵括打不过怎么可能会去打,白起为何不避免屠杀,其实都是被逼无奈,谁都不愿的。

况且三国时期也不止孔明啊,就拿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来说,曹操打袁绍也缺粮呢!

其实诸葛亮在当时也不能说是缺粮,虽然都缺,但益州相比当时其他地方来说也算是天府之国,粮食储备量相对来说还是较好的,只不过运粮太难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道路崎岖,太难走了。秦灭巴蜀也曾由于蜀道艰难险些放弃,转向攻韩,只不过被司马错一直坚持,秦王才下定决心攻蜀。赢的简单是由于蜀王居然打算与秦硬碰硬,被司马错速战速决而已,要是拖的话也很难解决。

诸葛亮运粮很难,基本都是山路。要不李严也不会推辞运粮,干的不情愿,最终出事。也不能说李严不卖力,实在是因为运粮是个让人头痛的难题,太难干了。

即便发明了木牛流马,想克服这个问题,但依然不行,毕竟木牛流马有限,而且本身能运粮食也不多。

况且魏国将领不同于蜀王啊,他们喜欢守,不管是郝昭,还是司马懿,都是一等一的守将,他们都是选择消耗,这样粮食压根撑不住太久,供不应求的。

其实相比来说,战国七雄除了秦灭巴蜀,其他的也没这么多山路,多为平原,运粮也没有诸葛亮这么艰辛,补给粮食速度也算更的上。或许是这个原因让题主感觉他们不缺粮吧。


夏目历史君


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仗都不缺粮,诸葛亮打仗却总缺粮。这个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战国七雄也一样缺粮,并不是没有缺粮罢兵的案例;诸葛亮也并不是每次都缺粮,他真正因为缺粮而退兵,其实只有两次。



首先,战国七雄也一样缺粮。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之所以用赵括替换掉廉颇,强令赵军与秦军决战,就是因为赵国缺粮食,他耗不起了。

我们现在之所以有一种错觉,认为战国时期打仗不缺粮,是因为:战国时期的战争,史料记载得都很简略,比如秦国对赵、魏、韩发动的修鱼之战,什么战争细节都没有,只是简单的记了一个秦军斩首八万,然后就没了。

试问,先秦时期的史料对当时战争的记载如此之简略,一点细节都没有,那么我们又如何判断当时有没有缺粮的问题呢?

并且,战国时期的战争都很野蛮。交战国双方对敌国丝毫不留情,对敌国的百姓也一点也不仁慈。《孙子兵法》中就说过:『善兵者取之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意思就是说,善于用兵的人,各种军用物资从国内取得后,粮草补给就在敌国解决。说白了就是没吃的,直接就去抢,不要指望后方的供应。

孔子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就是因为从春秋开始,只要是发动进攻的一方,到了敌国必定要祸害百姓。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祸害百姓的程度更深。当年白起伐楚,就是以数秦军横行楚国,走到哪抢到哪,就跟那个什么鬼子一样的德性。

所以,战国时期打仗,不缺粮那是鬼扯。不要过度的神话了战国时期的战争。



再说诸葛亮缺粮的问题。其实,诸葛亮并不是每次北伐都缺粮,他因为缺粮而退兵,事实上只有两次。下面逐一细述: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与缺粮无关。这一次北伐失利,是因为魏国实力强大,魏军在前期吃了亏后,迅速做出调整,对蜀军进行了大举反扑。再加上马谡没有守住街亭,蜀军有后路被抄的风险。诸葛亮为了避免被团灭,于是主动撤回汉中。所以,这一次北伐失利与缺粮无关,纯粹就是仗没有打好。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败,与缺粮有关系,但是情有可原。这一次北伐,是诸葛亮在听说东吴在石亭大战中大胜魏军,斩杀了一万多人。于是诸葛亮为了配合东吴的行动,仓促出兵。蜀军在没有带足粮草的前提下,以急行军的速度开进至陈仓城下。后来蜀军强攻陈仓不克,又因为先前准备不充分,于是才粮尽退兵。所以说,这一次蜀军确实因为粮草用尽而退兵,但是情有可原。因为蜀军本身就是仓促出征,没有带多少粮草。

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与缺粮无关。这一次北伐,其实就是第二次北伐的延续。因为蜀军的第二次北伐是仓促出征,吃了准备不充分的大亏。于是诸葛亮决定再攻一次,找回面子。所以当蜀军攻下陇西的阴平、武都二郡后,就没有进行下一步行动了。毕竟面子找回来了就行了。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并没有太当回事。

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失败,这是唯一的一次因为缺粮而退兵的案例。当时,诸葛亮用水路运量,前线的粮草并没有问题。后来在卤城之战中,诸葛亮冒着粮道被司马懿掐断的风险,力挫魏军,取得卤城大捷。但正当诸葛亮准备下一步行动时,在后方督办粮草的李严假借后主刘禅的名义,下令诸葛亮率军退回汉中。后来查明结果,这是李严是假传圣旨。并且当时蜀中也并不缺粮,李严之所以要假传圣旨,是因为蜀中的粮草运不到前线去。注意了,是运不上去,不是没有粮草。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失败,与粮草无关。当时诸葛亮已经在渭水河畔屯田了,前线的蜀军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司马懿避不出战,最后活生生的把诸葛亮给耗死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五次北伐,因为粮草问题而失败的案例,其实只有两次。如果再除去本来就没有准备充分,仓促出征的第二次北伐。诸葛亮真正因为缺粮而退兵,实际上只有第四次北伐而已。



总的来说,战国时期未必不缺粮,只是史料记载不充分罢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真正缺粮的只有两次。其中第二次北伐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没有带够粮草,并不是缺粮;至于第四次北伐的缺粮,也不是因为国家没粮食了,而是因为连下大雨,导致后方运粮困难,所以粮草运不上不去。

所以,战国时期打仗不缺粮,诸葛亮北伐却缺粮的观点,根本就是错误的。


Mer86


其实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战国七雄打战其实也有缺粮的时候,但是很少,主要是因为兵制的缘故,我们都知道魏武卒,为什么他这么出名,就是因为他是一只纯粹的职业化军队,与之对立的就是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军队那样,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这就是为什么战国时期打战很少有缺粮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占据巴蜀那么一大块地盘的蜀国却是老是缺粮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诸葛亮剧照

一,人口因素,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虽然说战乱不休,但是各国君主对于人口地盘的欲望还是非常大的,所谓“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可见一般,而据推算在苏秦时期即便是人口最少的七雄之一的燕国人口都有约150万,而蜀汉即便在经过诸葛亮大力恢复之下人口也不过90万,当然这里的未入户籍的人就没有算进去了,毕竟一来不准确,二来未入户籍的人口难以为蜀国提供生产力,是不用交税的。所以说在古代那个完全依靠人力的时代,人口少,就意味着生产力肯定低下。

二,军队,官吏人数过多,蜀汉的军队常年以来都是保持在十万常备左右,战时还会有所增加,而由开始说的兵制问题我们也能知道,蜀汉的军队可都是职业化的全职军人,是不事生产的,另外蜀汉的官吏人数大约在三四万左右,所以说九十万人口,十五万人不事生产,还要消耗大量社会资源,想一想,平均六个人就得养一个,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比率,当然实际情况应该要比这个数字好一点,毕竟有些归属那些官员,贵族下的佃农,家奴也是不归户籍以内的,但是也可以预想到,蜀汉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三,蜀道难,运粮难,消耗大,虽说巴蜀乃是天府之国,也是一个十分优渥的粮食产地,但是前面也说了,限于人口因素以及庞大的生产负担人员消耗,实际存留下来的粮食可能没想象中的那么多,加上诸葛亮北伐中原,路途遥远,以及蜀道的艰难,本来运输粮草在路上就得消耗十之四五,加上道路如此难走,这消耗就更大了,所以即便是蜀国有粮,但是能送到诸葛亮大军的手上的,那可就寥寥无几了,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北伐老是缺粮的缘故了。

最后在多说一句,诸葛亮的缺粮,主要还有一点就是,巴蜀地形的变化,原本存在的水路运输,在数百年间的地形变化当中消失了,据说是因为地震的缘故,这也是导致了诸葛亮无奈选择最为艰难的陆上运输而总是缺粮的原因之一了。


Y一花一世界YB


我们知道,古代战争,有一句话很出名,那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够胜利,最大的原因就因为粮草,乌巢的粮草一被烧,那么十几万的袁军吃饭就成了问题,自然会溃败。

曹操在之前,也是因为粮草不足,就打算撤军回许都,荀彧力劝曹操不能回去,如果一回去,那么必输无疑,刚好这个时候,许攸过来了,扭转了整个战役的结果。

我们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战国七雄打来打去,好像都不怎么缺粮,但是诸葛亮的北伐总是因为断粮而撤军。

这个问题,其实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从兵制来讲,战国时期属于征兵制,而三国时期主要是募兵制,征兵制,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士兵还得带上自己的武器和装备上战场。

而募兵制,就是职业兵了,那么这些兵就不再参加农业生产了,当然还有一些是屯田兵,不过蜀汉比较少,而曹魏和东吴会比较多。

第二,蜀汉的地形所限制,蜀道难,难以上青天,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在平原上,比如秦国打六国,也得先出函谷关,平原和山地,在后勤供给,尤其是运粮上面就明显不同,因为运输粮食的人同样也要吃粮食。

而山地不易运输,那么就粮食运输的时间就很长,消耗的粮食自然也很多,能够运到前线的粮食自然很有限,所以诸葛亮每次北伐的时候,带的兵都不多,呆的时间也不久,就得撤军回来。

第三,人口限制,蜀汉投降的时候,共有兵十万零四千,吏四万,如果再加上邓艾、钟会消灭的蜀军(比如诸葛瞻的绵竹之战,姜维的沓中之战,剑阁之战,汉中之战),那么蜀汉的兵将达十五万,那么总共就接近二十万。

而蜀汉只有九十四万民,这其中又有很多人要参与运粮,可想而知,能够去从事农业生产的有多少。

从以上三个原因,就可以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总缺粮,也就可以知道诸葛亮的北伐是何等的困难,虽然诸葛亮北伐到头来,只得了两个郡,但是能打得魏国坚守避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被认可的,所以才能被列入武庙十哲,是三国唯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