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發生了一場慘烈車禍,一輛新能源汽車高速公路上因為電池電量消耗殆盡被迫停車,被後方高速行駛的大貨車追尾。車禍導致新能源汽車後方乘坐人員李某當場死亡,另一乘坐人則受輕傷。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這起追尾事故在輿論上大多數人都將事故原因歸根在新能源車輛明明顯示的是續航里程為175km,但是卻在高速上沒電了難道是因為電池品質得不到保障?卻沒有發現在這起事故中的一些關鍵信息:

1. 這起事故中的新能源車輛為共享汽車;

2. 駐馬店收費站到漯河服務區高速里程只有85公里,為什麼一輛續航里程達到175km的新能源汽車達不到這樣的續航里程;

3. 從事故現場照片上來看,事故中車輛是一款三廂的北汽新能源EU260,事故中車尾箱完全潰縮,但並沒有發生常見的“起火”問題,而且另一位乘客是受輕傷,這又是什麼原因?

4. 事故現場道路溼滑,但後方大貨車並無剎車痕跡,而是直接“硬懟”到前車尾箱,後方司機通過報道便可得出其系疲勞駕駛;

5. 當前電動汽車接近沒電時,普遍會轉成強制慢速行駛,此時會有一般8-10公里以上的剩餘里程,以保證其可以開到充電樁。這對於市內行駛是足夠的,但是在高速路段時,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這在新能源汽車設計中難道不需要考慮到嗎?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所以根據這個事故中的一些關鍵信息,我覺得還是需要和各位說一說我的想法,當然這不是在為新能源汽車在這起事故中產生的問題進行開脫,而是就事論事,在這起事故中說一下我的觀點。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首先就是事故中的這輛EU260是一臺共享汽車,共享汽車,是指許多人合用一輛車,即開車人對車輛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有點類似於在租車行裡短時間包車。這也就表明了開車人對於自己租用的車輛車的車況並沒有進行完全的掌握,尤其是對於新能源汽車,開車人對其電池使用、消耗情況可以說是完全不瞭解,很容易出現車輛虧電的情況.

以這臺事故車為例,車輛屬於駐馬店市運營的共享汽車,一般情況下移市區內行駛為主,顯示的175公里剩餘續航按推斷應為經濟狀態下的理想續航,但跑上高速後,由於高速工況下能耗極具增加,所以導致續航急劇下降。最終導致了這起事故的發生!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再者就是,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問題,我們都知道相比於跑高速越跑越省油的燃油車來說,新能源汽車在高速中,電能消耗極具加大,高速行駛里程約在車輛可續航里程的60%,但是從駐馬店南收費站-入口(鄭州方向)到漯河服務區停車場,全程僅為85km左右。在當時事故車顯示的里程為175km,即使在全高速路段,這輛車的續航里程也是可以跑出105km的。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而且事故中使用車輛為北汽新能源EU260,EU260在高速續航表象上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高速行駛里程可佔到實際續航里程的69%左右,也就是說該車的實際續航里程在175km的情況下可以跑120km!那麼是否因為是運營車輛而造成電池衰減超出預期?我覺得需要進一步信息的證實才能證明!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第三個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傷亡情況?從事故現場照片及報道情況上來看,被追尾車輛(北汽新能源EU260)尾箱完全潰縮,但是C柱卻很神奇的沒有發現明顯的變形,後車門也可以正常打開,最主要的是電池並沒有因產生劇烈碰撞導致車輛起火的情況發生。

這是不是可以表明EU260在安全性設計上還是比較可靠地?而且結合事故情況,EU260內兩位乘客一位輕傷,一位死亡。表明車內共有兩名乘客,所以我大膽的猜想乘客的死亡原因是否是因為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帶,導致在碰撞中頭頸部受傷,發生傷亡情況?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事故現場道路溼滑,但後方大貨車並無剎車痕跡,而是直接“硬懟”到前車尾箱,後方司機通過報道便可得出其系疲勞駕駛;

當然,後方大貨車的疲勞駕駛也是不容忽視的,儘管事故現場的道路比較溼滑,但是從照片及動圖中並未看到後方貨車的剎車痕跡,就是直直的撞到了前方車輛的車尾部,在高速路段正常行駛的貨車衝擊力有多麼的巨大,我覺得咱們都是應該清楚地!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最後,就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設計問題了,當電動汽車接近沒電時,基本上所有的車輛都會蹦出一個“烏龜”燈,然後將車輛強制轉為慢速行駛,此時會有一般8-10公里以上的剩餘續航里程,以保證其可以開到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這一點,在市區中是完全足夠使用的,但是在高速上行駛,這麼少的距離是完全不能保證其開到服務區的,而且以低於40公里的低速在高速路段行駛,危險不言而喻。

所以新能源廠家,在新能源車的設計上,是否可以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實現——在車載電腦檢測到車輛長時間保持高速行駛時,能夠提前進行里程報警,並限速到高速最低限速的速度,避免過度用電後強制轉成低速行駛?或者通過車載地圖檢測到車輛行駛在高速路上時,能夠根據剩餘電量報告其是否可以高速行駛到下一個收費站並警告充電?甚至是像一些越野車上有副油箱似的,多準備一個小的備用電池組,我覺得其實並不難做到。

新能源汽車高速沒電被追尾,你覺得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

當然,這樣不幸的事故發生後,除了希望當事人早日走出痛苦以外,更多的是給我們這些新能源車中打了一劑預防針,在我們今後駕駛新能源汽車出門遠行時,小南希望各位車主兄弟姐妹們可以牢牢記住以下幾點,以便我們可以做到平安出行,快樂休閒:

1. 制定好完善的行駛路線,以滿足車輛的續航需要;

2. 不要以市內行駛的預估來判斷跑高速的續航,電動車上高速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3. 大家高速行車務必使用安全帶,即便是後排乘客同樣如此;

4. 切勿進行疲勞駕駛,尤其是在給車輛充電的時候,不要貪圖玩鬧,駕駛員儘量在車內休息一會,即使睡20分鐘也是可以的。

最後祝各位看官老爺們,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心出行,踏實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