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三碗不過崗,喝的是什麼酒,度數高嗎?

李亮8082


儘管在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蒸餾酒器,蒸餾制酒技法在民間全面普及還是得追溯到元朝了,所以以北宋被背景的《水滸傳》本質上主流的制酒之法還是發酵制酒。那麼既然是發酵出來的酒,它的度數基本控制在二十度以下了,而民間普遍酒的度數也就是十度了,所以武松喝的酒再烈,也比不上現在的二鍋頭。

施公創作《水滸傳》的朝代的元末明初,這個時期蒸餾酒已經普及,所以有人覺得施公雖然寫的是宋朝之事,但有些地方不可避免的用的是元明時期的東西,所以有人就推測武松在路過的山東景陽岡小酒館裡喝的是山東燒酒。但這種推測在小說裡就直接被推翻了,當武松看到“三碗不過岡”的招牌時很好奇的問了店家你這是不是在吹牛,店家說了這麼一句話:

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

既是村酒,那自然就是民間百姓自家釀的酒,而民間在發酵制酒完畢後還要對酒進行過濾,所謂村酒就是成色比較混濁一點的酒,自然度數也不會高到哪去。《水滸傳》中關於酒的稱謂和現代不一樣,他們酒前的修飾詞不是代表酒的種類,而是酒的品質。比如黃泥岡上白勝提了兩桶“白酒”,這裡的白酒和咱們現代的白酒意義可不同,它指的是純度很高的發酵酒,在白酒之外按酒的清濁純度和質量優劣還有“老酒”、“清酒”、“濁酒”、“渾酒”、“水酒”等等等等。

那麼這些酒中,度數最高的應該是老酒了,既然店小二說自己的村酒堪比老酒,那自然是說自己的酒度數堪比老酒,但是口感可能還差點。武松前後喝了十五碗,按照分量來講,三碗酒大致是一斤,一般人喝一斤就得倒,武松足足喝了五斤,還吃了不少肉,即使是這樣還能在老虎出沒時驚出一身汗瞬間醒酒,這樣也能說明這酒的度數絲毫比不上現代的酒。

山東地區制酒的材料一般是高粱或者黃米,北方種稻子的人很少,所以從材料來講,北方發酵酒大多用黃米釀製,黃米發酵出的酒度數往往比糯米還要高些,那麼這樣一來,也多少能打消稻子不過北方發bug了。

所以我們跳出文化轉入小說的視角,我們也就不必糾結武松喝的酒到底是什麼酒或是多少度數,因為施公特意做如此安排為了體現武松超高的警覺性以及打虎的英勇,畢竟很少有人在醉酒的情況下還能打死老虎的,所以就算店裡賣的僅僅是米酒,為了襯托武松,施公也大可以把米酒的效力大幅度的提升。當然,水滸中能打老虎的人很多,但為什麼只有武松打虎被視為經典,是因為於景陽岡人民而言,那隻老虎已經不僅僅是一隻畜生,而代表的是一種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則,想要打破這一法則,自然需要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漢子出現,所以,武松成功入選,並一舉成名~


我們這裡叫醪糟…


邏輯文史游


武松打虎,是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知道的故事。故事是發生在宋朝,大概是說一日武松出差,路過景陽岡山下,感覺腹中有些飢餓,正巧看見一酒家,只見掛簾上寫著“三碗不過崗”,武松大笑一聲說到“店家好大的口氣”,說完進店吃飯喝酒。先喝三碗,感覺不過癮,之後連喝十八碗。根據店小二說他家酒是秘方煉製,平常人喝三碗就架不住了,武松連喝十八碗,說明武松在當時確實屬酒量比較好的。酒足飯飽後武松打算出門過崗,小二連忙勸解說山上有吊睛白額大虎傷人不在少數。武松不聽,執意過崗,酒勁上頭正準備休息,哪知老虎真的出現,武松本領本就不俗,藉著酒勁幾拳把老虎打死了。



前面提了,故事發生在宋朝,而元朝以前都是自然發酵,或糧食中添加酒麴(酵母)煉製成酒,俗稱米酒。由於當時技術有限,米酒最高度數只有18度,因為酵母在超過10度左右,酵母就停止繁殖,以後發酵就變得緩慢,最高也只能達到18度以下。


所以當時武松在景陽岡下喝的酒,就是經糧食加酒麴釀造的米酒或黃酒。白酒是元朝發明蒸餾法,就是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釀造出更高度數的酒,大致能達到50度左右。

《水滸傳》中,經常出現:店家快取些酒來解渴。 酒都能到解渴的地步了,足以說明其度數不高,一般也就10度左右,味道甘甜,跟現在啤酒差不多。


用戶53246237827


凡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在打虎之前,在景陽岡下的酒館裡喝酒。酒館裡的酒在當地比較有名,一般人喝了三碗就過不了景陽岡,被稱為“三碗不過岡”,但武松卻喝了十八碗,到景陽岡上遇到老虎,藉著酒勁兒把老虎給打死了。讀者看完故事,要麼認為古人酒量大,要麼認為是一種誇張描寫。

其實,北宋時期的武松喝的酒並不是今天的高度白酒,要不然,給他一瓶二鍋頭,他也夠嗆喝的掉,人畢竟是人,宋朝到今天,除了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外,人的身體結構上並沒有什麼變化。也就是說,北宋時期的武松酒量再高,也只是和現代能喝的人差不多,但武松在北宋時期喝的酒和現在的白酒比,由於釀酒技術的發展,今天白酒的度數比北宋時期酒的度數要高得多。

在古代,中國人釀酒的方法就是用糧食 蒸煮後拌上酒麴發酵,然後將糧食過濾出去,剩下的液體就是酒,這種古老的釀酒方法,在江浙一帶和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現在還很普遍,因酒的顏色發黃,雲貴地區的人稱之為“黃湯”,據我所知,在我們老家烏蒙山區,這樣的黃湯,一般人喝上兩三碗是沒問題的。傳統的紹興黃酒或“女兒紅”的釀造方法大抵也是如此,也許武松當時喝的就是這種酒。像武松這樣的練武之人,身體素質較好,這種沒什麼度數的酒整個十碗八碗肯定沒問題,喝了十八碗可能真的有些醉了,但不是爛醉如泥,還能借著酒勁把老虎打死。


若愚趣談


“三碗不過崗”是《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的一段情節。而對於武松打虎這個故事應該都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了。武松打虎這個故事有兩段精彩之處,其一就是武松打虎那一段,另一段就是在“三碗不過崗”這一處了。當時看到武松在“三碗不過崗”連喝十八碗酒走進景陽岡,真是感覺英雄豪邁啊。但對武松喝的是什麼酒,應該都會有些疑問,什麼酒連喝十八碗都不倒。要知道這個答案,就要了解一下中國的酒的發展了。

酒大致可分為兩大類,蒸餾酒和非蒸餾酒。蒸餾酒度數都非常高,現在的白酒大多就是蒸餾酒;而非蒸餾酒則度數都很低,如啤酒,葡萄酒就是非蒸餾酒。而中國從杜康造酒一直到明朝在酒類上有過一次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從非蒸餾酒發展到了蒸餾酒。要知道中國最初喝酒是真正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酒杯一般都很大。如果對歷史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到了明朝就不再是如此了。明朝的時候喝酒變成了是小口小口的抿酒,而不是大口地喝了,就連酒杯也變得越來越小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因為在元朝時中國引進一種新的釀酒技術,就是蒸餾技術,它能使酒的度數變得更高。這種技術在明朝的到了發展,也就可以通過蒸餾技術製造出度數更高的酒。這種通過蒸餾技術造出來的酒被稱為燒酒,也就是白酒。而武松是北宋時期的人,所以可以肯定武松喝的絕不是高濃度的白酒。

那在明朝之前,由於蒸餾技術欠缺。所以只能釀製出低度數的“米酒”,多是一些濁酒。武松喝的應該就是這種。不過“三碗不過崗”那裡的酒,度數可能比平常的酒相對高些。但礙於技術原因,最高不會超過20度。若用度數與現在的酒對比一下,應該與現在的啤酒差不多。按量估算的話,那個時候的十八碗酒,略等於現在十瓶啤酒。能喝下十瓶啤酒,可見武松還是有一定酒量的。


眾享影視


說起喝酒,武松在個個都是酒徒的梁山上,好酒程度排在榜首,酒量不是第一也在前三,不過醉酒的次數也無人能及。景陽岡前,書中那酒保這樣說----

“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作‘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

這就是說店裡的酒不是官酒,屬三無產品,自家用糧食釀造的“村醪”,曲量較官賣的“清酒”要少,通常也稱作“白酒”。但同今天的白酒不同,酒液渾濁,酒味發甜,酒度低,還比不上現在的米酒和黃酒,大致比普通的啤酒度數要高些!

論起那喝酒的大碗,由於當時的碗,口雖大,卻很淺,兩碗也就我們夏天喝過的扎啤一杯,算起來,撐死也就10大杯扎啤。

不過,能幹掉10大杯扎啤,那酒量放現在也算不簡單了,關鍵人家喝下去不是k歌,耍潑,人家是去打虎,而且打的還是一隻老虎中的猛漢----吊睛白額大蟲!

乖乖,這是鬧著玩的嗎?


白亦詩部落


很顯然,武松三碗不過崗所喝的酒,與現代意義上的白酒有很大區別。

我們現在所喝的白酒,經過複雜的蒸餾工藝,通常度數都在38度以上。

而大概在元代以前,我國的釀酒工藝還十分落後。老百姓所喝的酒還一直都是曲釀的發酵酒,這種酒通常以穀物、水果、乳類等為原料經過酵母發酵釀造而成,度數很低,喝起來也沒有什麼味道,甚至可以說和現在的飲料類似,所以水滸傳中才有了用“白酒”來“解渴”的說法。

然而這並不是說宋代沒有蒸餾酒。

宋代的酒也有大酒和小酒之分。所謂的“大酒”可以說是宋代的“高檔酒”。這種酒採取了蒸餾工藝,經過釀、蒸等手段,酒成之後還要自然淳化,然後經過半年的存儲才能“熟”,這時候才可以進行銷售。所以有“臘月下料侯夏出”的說法。

這種酒的酒精濃度高,酒的品質也很好,類似於現代的濃香型白酒。

由於宋代的蒸餾工藝剛剛起步還不成熟,產量也不是很高,所以這種酒往往價格昂貴,非王公貴族不能“享受”也。

宋代的老百姓喝的都是“小酒”,這種小酒隨釀隨賣,不需要長時間的存儲,且價格低廉。

武松“三碗不過崗”,試想一個景陽岡上的小酒鋪子,能賣什麼“高檔貨”,自然賣的也是民間常見的小酒。

通過水滸傳裡店小二的描述我們也可以看到:“這酒喚作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便倒”。

入口後少刻便倒說明酒的後勁大,後勁大所以才叫“三碗不過崗”,不過這與現代諸多商家的誇張的宣傳手法並無二致。而濃醇好喝則與現代我們所喝黃酒的特點類似。

這樣的酒度數最高10度左右,武二郎作為一個身強體壯的大漢,能夠連喝18碗也不足為奇了。



俠女二春


回答此問題,先要了解現代高度蒸餾白酒是什麼時侯才有的,據考古發現,元朝中期出現三十至四十度的白酒,以前朝代基本都是黃酒和自制米酒,度數不超二十度。古時侯像武松之流的所謂江湖人士眾多,雜耍賣藝,看家護院,走鏢看風水,長年奔波在外的,生活艱苦,飯量奇大,能吃能喝的大有人在。武松景陽崗下喝十八碗酒,幾斤牛肉,對武松來說小菜一碟,況在江湖中練就了一身好酒量,十八碗十幾度的酒,只當喝水一般,略有醉意而已。如果武松穿越到現在,許多酒場豪傑照樣把武松喝趴下,讓他連只貓都打不死。😂😂😂😂


一壺濁酒喜相逢


我國是世界4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底蘊豐富。其中酒的釀造,在我國就有相當悠久的歷史,酒,是一種文化,我國是酒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李白就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而蘇軾有把酒問青天的胸懷。歐陽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蒼涼。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詩句。武松有豪飲18碗打死老虎的故事。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愛好飲酒的人大有人在,歷史上能飲酒的人也比比皆是,那麼誰才是他們中酒量最大的人呢?

宋人趙崇絢在其作品《續雞肋》裡做了一個統計:漢朝的丞相於定國飲酒可至數石而不亂。漢朝的經學大師鄭玄可飲一斛。漢朝的廬江太守盧植有一石的酒量。魏晉時期名士劉伶的酒量是一石五斗。還有北史記載:有個叫柳謇的人,也能喝一石。

一石是多少?按照通常說法是100斤,不過各個朝代度量是不一樣的,漢朝一石相當於32斤,古人說數石是指3以上的數字,也就是說相當於100斤酒,由此應首推於定國為飲酒冠軍。還有一位能與於定國一比高下,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孔子曾說過不為酒困,也就是並不沉迷喝酒,在《十國春秋》和《孔叢子》中,都有這樣的話:“堯舜千鍾,孔子百觚。”意思是堯舜能喝一千鍾,孔子能喝一百觚。觚是古代的酒器,容量約為現在的二升,由此可見孔子也是海量。還有唐朝著名詩人李白也喜歡飲酒,杜甫說他“斗酒詩百篇”,他自己也嚷著要“一飲三百杯”,看來喝一斗是可能的。唐時一斗是5.94公升,裝滿酒至少10斤,說明李白的酒量在10斤以上。

那麼有朋友會問了,古代人有這麼能喝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一下古人代喝的是什麼酒,度數有多高。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的,古代喝的應該就是果酒或米酒,這些酒的度數都很低,按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記載的幾種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應當在3%到15%之間,近似現在的熟啤、乾啤或者加飯酒。但即使喝的是度數低的果酒或者米酒,喝這麼大的數量可能嗎?小編認為應該多少有一些水分在裡面,但也不是不可能,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現如今全世界最能喝的人能幹掉了147瓶啤酒,這和古人喝100斤米酒也大有一拼。

最後奉勸喜歡喝酒的朋友們,適量飲酒能舒筋活血有益健康,過量飲酒就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千萬不要向歷史上這幾位酒罈冠軍學習。


蘋果梨的生活感想


宋朝沒有蒸餾酒。宋朝人喝的不是白酒。但是宋朝已有“白酒”這一概念。《曲洧舊聞》記當時舊名,把杭州竹葉青歸類為白酒。

宋朝白酒是用大米釀造的,之所以叫它“白酒”,是因為釀酒時全用白曲,成品酒的顏色是白的。

因為是純糧釀造的,一般度數不高,

武松喝的酒應該也是米酒,度數不高,但是可能釀造工藝的問題,比較容易上頭。


陳志明先生


武松景陽岡喝的酒,乃大宋朝第一高度烈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具有國酒的一切特質,初入口時,醇醲好吃,少刻時便倒。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一般酒友只吃到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山岡,喚做“三碗不過岡”。換如今三瓶國酒起步。

好酒遇好漢。武松蒙汗藥都嘗得出味的武松吃的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銀子叫小二隻將酒來篩。前後共吃十五碗。手提哨棒便走。

人怕吃醉沒本事,那是喝下了劣酒甚至蒙汗藥酒下肚也不自知。武松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若吃了十分酒,這力氣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後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那時節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

武松有幸,喝得人間至酒。到如今何處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