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你會不會時常有這樣的想法:

同事朋友對你評價不錯,但你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好,是他們不瞭解真正的你;

別人犯了錯,你很包容,可如果自己沒有做好一件事,就會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

時常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和“遠方”,卻覺得當下的自己苟且而糟糕。

總之,你對現在的自己並不滿意。

那麼,我們該去哪尋找幸福呢?

今天,書單君就和大家分享一本與此有關的書:《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作者是浙大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陳海賢。他在書中深度探討了10個與成長有關的心理學話題,比如“理想與平庸”、“接納與改變”、“愛與孤獨”等,這些也都是當代年輕人的心理痛點。

書單君讀後的最大感受是,我們要想獲得幸福,不是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完美,而是活在當下,接納自己。因為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不完美和平庸時,才能看到,這裡面除了缺陷,還有生機。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為什麼“完美”的你接受不了自己“平庸”?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完美”,不能甘於“平庸”。很多人的心裡,“平庸”是一種罪。

同事比自己工作能力強,我們會焦慮。(我要怎麼樣才能趕上他?)

以前的同學拿到了海外名校的學位,我們也會焦慮。(他們這麼厲害,我在這個社會上還有立足之地嗎?)

於是,我們渴望越來越多,拼命想成為更完美的自己,不甘平庸。因為在我們看來,平庸就意味著一事無成,成為配角,處處不如人。

《幸福課》中說:這可能是一種病,“中二病”:

據說這病初中二年級學生比較容易得,可也有些人是終身患者。
這些患者特別容易相信現在的生活不算,未來和遠方才算;也特別容易相信生活中存在這樣一條線,線的兩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哪怕實際上,它們的真實差距只有月薪5000元和月薪7000元那麼大……

他們不僅善於想象未來的生活,還善於想象別人的生活。別人的一點進步,都是邁向成功的證明,這讓停留在線這頭的他們焦慮不安。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我認識的小趙就是這樣一個人。

讀大學時,他是班長,也是學生會主席,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優秀者。

但是,大四時他考研失利,又錯過了校招的黃金期,所以遲遲沒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看著身邊的同學都慢慢步入正軌,他乾脆把自己鎖在家裡,不和同學朋友來往,害怕別人會笑話他過得不好。

“我沒救了,真是太失敗了”,那段時間他過得很消沉。感覺自己離完美越來越遠,近乎平庸,越是這樣,越不想出去找工作。

陳海賢博士認為:當我們幻想中的自己越完美,就越容易受挫。越受挫,就越需要一個幻想中的完美自己來維護尊嚴,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可是,快樂的生活從來不是一條線,不去面對現實的難處和自我的需求,選擇逃避只會讓人迷失自我。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我的朋友文傑,事業已有小成,但依然不願意“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每次朋友聚會,他都很難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是忙著回微信處理工作,就是離場去開電話會。

我問他,你為什麼要讓自己繃這麼緊呢?

文傑回答:我閒下來就很焦慮,稍一放鬆,就擔心自己的位置會被更優秀的人替代,老闆就會否定我,父母也會不認可自己。

現在的成績,都是自己拼命賺來的。所以他特別害怕回到以前一無所有時,別人帶著有色眼鏡看他。

與其那樣,他寧可苛責自己,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人。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接受平庸那一刻是什麼情境?

有人說,意識到自己平庸是在夢想破滅後,帶著絕望的悲憫重新尋找出路;也有人說自己因為接納了平庸,心態變平和,不再抱怨嫉妒他人。

在陳海賢博士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被自己是否平庸困擾,可無論答案是什麼,當我們用是否平庸思考問題時,我們已經有挫敗感了。

其實,接受平庸不是放棄努力,而是放棄對不切實際和不可掌控之事的幻想,迴歸現實。

有些人對自己的不認可集中在當下,還有些人則容易糾結於過去,對原生家庭耿耿於懷,覺得自己不夠好,是因為沒有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不完美,

請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豆瓣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組:“父母皆禍害”。

小組有10萬多成員,打開帖子,怨氣和憤怒迎面而來,皆是咬牙切齒地訴說父母的種種不是:“我媽罵我白眼狼”“我要去死了”。

豆瓣上還有一個不太有名的小組:“反父母皆禍害”。

可是它只有區區2500個成員,基本上是在談論“我和父母曾吵過,如今好了”“放下恨,是對自己的救贖”。

這兩個小組代表了對父母的兩種不同態度:怨恨和接納。

陳海賢博士認為,你的“不幸”和“問題”,不該全部歸為原生家庭。

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不稱職的父母,但極少是極端可惡的壞父母,而是有著各種缺點的普通父母。

他們受限於時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長環境和社會地位。很多父母並不是不想愛孩子,而是不會,或者,無法做得盡善盡美。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有位男士,是企業500強的工程師,事業發展得不錯,但一直不太開心。

他父母在一個單位食堂打雜,沒受過什麼教育,從小隻會跟他說“你要好好讀書”。至於三觀、理想、職業生涯這類話題,從未談起過。

他是個懂事的孩子,成績一直很好。可是,上大學後他突然發現,除了成績之外,人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在乎。可是,父母從未和他聊過這些,還用老一套的話來教育他。於是,產生了很多衝突。

無論父母說什麼,他都要反駁。那時,他心裡憋著一句話:“你們對我的教育有問題。”

這句話他從未說出口,內心深處的怨恨卻積壓著。

他希望自己可以儘快脫離這個家,但又有說不清的內疚和自責。於是一家人在沉默中慢慢疏遠。

他去了北京工作,很少給家裡打電話。有次回家,父母唸叨希望他能多回家陪陪他們,誰誰家的孩子本地上班,每天全家人都能在一起吃飯,多好。

他突然就怒了,低下頭說:“小時候,你們要我好好學習,將來去北京、上海,可不是為了讓我天天陪你們吃飯啊。”

多年的怨氣終於被釋放了出來。但是,父母卻一句話都沒有再說,默默地收拾碗筷。看著父母有些蒼老的臉龐,他突然覺得很愧疚。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回到北京後,他時常覺得不開心。心裡在想,自己能活成今天父母到底有沒有功勞?

在一次和陳海賢博士的聊天過程中,他的憤怒漸漸消失了,隱藏在背後的悲傷卻開始顯露出來。

陳海賢博士說:

我知道這悲傷是什麼。
一個我們很難承認的事實:我們沒有能理解、支持和幫助我們的父母,沒有別人都有的嬉笑打鬧、無憂無憂的童年。我們誤以為“幸福美滿的家庭”該是人生的標配,最終卻發現那其實是奢侈品。
而最讓我們難過的,是父母已經盡力了,他們能提供、能想到的,就是這樣了。我們悲傷的是,父母和我們,對這一切都無能為力。


陳海賢博士認為,面對不完美的父母時,除了憤怒和原諒,你還可以悲傷。

雖然悲傷不是一種好的解決辦法,但它最接近真相。它能幫我們從憤怒中解脫出來,把我們從一個簡單的受害者,變成一個對自己生活負責的人。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它意味著我們不僅從物質上,還從精神上,與父母獨立。意味著我們真正從與父母的愛恨交織中走出來,客觀地看待我們與他們的關係。

你期待父母怎麼愛你,你就怎麼愛自己。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如何才能走向幸福?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走向幸福的關鍵是自我接納。

而自我接納常常意味,我們要去直面生活的苦難和自我缺陷,去轉變。

《幸福課》中說:人要完成轉變,是非常艱難的。去經歷千辛萬苦只是在為改變做積累,但還不夠。只有經歷“死去”,才能“重生”。只有經歷漫漫歸途,才能重新找回平靜。

陳海賢博士曾接待過一位重新接納自己的訪客:

他是個中學化學老師,剛入職不久,市領導過來聽課,由於緊張,做實驗演示時手抖得厲害。雖然那節課除了手抖這個插曲,其它都很順利,領導評價也很好,可還是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

從此之後,每次做實驗,他或多或少都會手抖,最終,他選擇了辭職。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可是,辭職並沒有讓他的問題改善,反而被不斷放大,導致做別的事情也總是擔心會不會手抖,這讓他非常痛苦。

他自己分析,現在的情況和他的原生家庭有關,貧窮、壓抑、不被認同的童年導致他一直很自卑。

陳海賢博士在給他的回信中說:

也許有很多人告訴過你,手抖並不是一件大事,你也只是偶爾會手抖,沒人會真的在意。但你並不相信他們,因為這種輕描淡寫的說法跟你感受到的痛苦並不相符,雖然你偶爾也會想,萬一他們說的是真的呢?

不要再有僥倖心理了。也許他們說的是真的,但都比不上你的痛苦來得真實。你應該相信自己的感受,然後去承擔這種痛苦。承擔它,是你找回內心平靜所需要經歷的最後一道關卡。

沒錯,是正視而不是否定,是承擔而不是迴避,正是接納自己的過程。

接納自己,也意味著與過去和解。

上文提到的那位500強企業的工程師,最終也與父母和解了。他產生對父母內疚的那刻,他和父母的距離也在慢慢拉近。後來再回家中,他可以和父母好好溝通,也能帶著父母一起出去走走,重新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情。

陳海賢博士在書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緣。他們走了很遠的路,回到山腳下的時候,天已經很黑了。小和尚看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山頂,擔憂地問老和尚:“師父,天這麼黑,路這麼遠,還有懸崖峭壁、飛鳥走獸,我們只有這一盞小小的燈籠,怎麼才能回到山上的廟裡呢?”老和尚淡淡地說:“看腳下。”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對未來的美化,對完美狀態的想象,這些都像那若隱若現的“遠方”,它們很好,沒有缺陷,卻既不像這個真實的世界,也不像我們真正的自己,反倒令人感到焦慮、不安、痛苦。

而對此刻自己的接納,與過去的和解,在不完美關係中的自我滋養,則是“腳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但我們踩下的每一步,都很踏實。

正如陳海賢博士所說:給你快樂和幸福感的,不是這個世界如何,而是你解讀它的方式。珍惜並專注當下的狀態,本身就已經是幸福。

最後,書單君想送給大家一句書裡的話:不去追求能力之外的名聲,也不放棄讓自己能力成長的機會。腳踏實地,投入生活。在痛苦和歡笑中,體驗命運給予我們的一切。

如果你問我幸福在哪裡?

答案就在你接納自己的過程中。


25歲後才明白:追求“完美”,不如做個普通人



圖源 | 《心裡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