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时隔60多年后,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从台湾,携带着乐氏世代相传宫廷御药古方,踏上了大陆的土地。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事隔66年回归大陆

上一次乐家人在大陆留下足迹,还是1949年。当时,新中国成立前夕,乐觉心的父亲——乐氏同仁堂第十三代传人乐崇辉先生,携带着乐氏祖传手抄秘方本,前往台湾,自此再未回过大陆。

对1971年出生于台湾的乐觉心来说,这是他一方从未见过,但又熟悉亲切的土地。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小时候,父亲乐崇辉总是跟他和姐弟们,讲述“大陆”的故事,大到老北京的城楼街道,气候的冷暖变幻,小到乐家的祖训家规,乐氏同仁庭院的景象,都深深根植在他的脑海中。

“父亲告诉我们,以前乐家的庭院很大,从门口进到深处,要走两个半小时,院里的水蜜桃又大又甜。”乐觉心现在还清楚记得父亲细碎的描述。

当他真正站在这个城市时,北京早已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同仁堂过去庭院深深的景象亦不复存在。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虽然现实与想象不一样,但这不影响他要在这方先人奋斗过的土地上,干一番大事的激情。

他要在此振兴祖业,复兴乐氏同仁,传承中医文化。对父亲来说,这是期盼已久的“归途”,对乐觉心而言,这不仅是家族赋予他的责任,亦是一份光荣的使命。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乐氏同仁堂曾有着188年的御药供奉历史

明永乐年间,乐家从浙江宁波迁至北京,乐氏第一世乐良才,以铃医为生,走街串巷,行医制药。

第四世传人乐显扬,于康熙年间入太医院,乐显扬集古方、宫廷秘方、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于一身,创办药室,1699年,康熙为其赐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取自经络“铜人”之音,意为“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该名号一直沿用至今。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药室创办三年后,乐显扬第三子——乐凤鸣,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开设了同仁药铺。作为第五代传人,乐风鸣在同仁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分门汇集成书, 名为《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该书收载宫廷秘方、古方、家传秘方、历代验方362首。

同时在序言中提出,“ 遵肘后, 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规范,这一规则被视为乐氏祖训,在今天仍需严格遵守。

乐氏同仁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指,必须严格辨别药材的产地,制药时虽然工序复杂,但绝不能因此省人工,药材虽然价格贵,也不可减少分量,用今天的话来讲即不偷工减料,制药需具备工匠精神。

这一祖训,为后来乐氏同仁的发展,建立起了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并培育了乐氏同仁良好的商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