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让劳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头雁”效应

本报讯(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郭东升 杨中启)4月29日,在新蔡县孙召镇大马庄供港蔬菜基地,3000多亩广东菜心长势喜人,贫困户张凤林眉眼里都是笑意:“靠采摘菜薹,在家门口俺就有活儿干,每天还能挣100多元钱。”大马庄供港蔬菜基地是驻马店市劳动模范、新蔡县扶贫先锋、河南麦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良倾心打造的扶贫产业基地。河南麦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0多亩建设扶贫产业基地,有效带动大马庄村和周边村的4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

“劳模就是不一样,跟着他干活儿心里踏实,脱贫也有底气。”遂平县沈寨镇小寨村51岁的贫困户李英说。驻马店市劳动模范占全领,2015年初外出创业多年的他响应遂平县政府返乡创业的号召,投资6000万元创办了遂平县领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按照遂平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占全领带着遂平县领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企业帮扶能力的大小,他制定帮扶措施,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实施产业帮扶和公益帮扶,形成产、销、供“一条龙”产业链条,公司生产的粽叶产品除供应河南省胖哥食品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外,还远销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国家,带动了全县近200多个贫困村的经济发展。

市劳动模范、国网新蔡县供电公司经理张模成,作为新蔡县宋岗乡汪庄村“脱贫队长”,张模成经常吃住在村里,为村里办好事,解难题。为村里引进朋达莲藕专业合作社、缤岩黄牛养殖合作社、森鑫服饰加工有限公司等扶贫项目,帮助11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为村里建设了休闲娱乐场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如今,像张志良、占全领、张模成等近900名全国、河南省、驻马店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劳模群体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正发挥越来越明显的“头雁”效应。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劳模精神在脱贫攻坚一线熠熠生辉。

近年来,全市各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积极开展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以实际行动展现劳模风采,共同奏响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的协奏曲。仅2018年全市810名各级劳模、77个先进集体,积极参与开展技能培训298场次,建立产业扶贫项目117个,带动转移就业22300多人,结对帮扶2626对,扶贫成效显著。其中,张全收被省总工会、省扶贫办评为“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转移就业扶贫基地被命名为“2018年度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

劳模,不但是经济发展主战场的排头兵,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用好劳模先进的优势与能力,让其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发挥作用。近年来,市总工会重点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抓好各级工会组织定点扶贫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各级劳模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一批劳模诸如张全收、付常运、祁兴磊、叶启营等结合各自工作岗位,运用技能、资金、项目、产业等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在贫困县上蔡,全国劳模张全收不仅利用自己的劳务公司帮助朱里乡拐子杨村脱贫,还在新农村建设中给贫困户资金、项目上的帮助,仅助学一项,张全收每年都为家乡捐款100余万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全收希望小学成为当地村民心中一座实现富裕的希望之塔,也成为劳模精神弘扬光大的醒目标杆。汝南县三里店乡宋庄村村支书付常运是一名省劳模,在乡亲们的眼中,付常运是一个点子大王,更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他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好点子带领一个穷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村、农机村、出租车村。目前,宋庄村已有大中型农业机械300台,每年仅跨区作业一项收入就达3000万元。

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市总工会先后出台了劳模助力脱贫攻坚新措施,比如实施技能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和先进集体扶贫“6+1专项行动”等,并发出了驻马店市总工会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助力脱贫攻坚“的倡议书。平舆县中医院医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献忠带领近20名医疗专家,来到平舆县阳城镇胡岭村委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前不久,汝南县总工会成立的由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组成的“劳模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宿鸭湖街道高庄村10个村民组的田间村头,为乡亲们宣传脱贫攻坚优惠政策。

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将持续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做大做强、做优做实劳模扶贫工作品牌。2019年,全市各级工会力争新建劳模产业扶贫基地(项目)20个,选树10家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组织更多劳模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来,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墨重彩,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