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原則 I 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自我和工作?

《原則》的作者是美國的瑞.達利歐,他是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被稱為“投資界的喬布斯”。身邊很多朋友給我安利了這本書,斷斷續續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了一部分,很多內容都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準備記錄下來。

高效原則 I 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自我和工作?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達利歐的生活原則:用絕對理性的態度去認識這個世界;達利歐的工作原則:把原則當作工作的基礎,在工作中以最優想法至上的原則進行決策;以及達利歐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原則的。我抽取了其中一個對我近期影響很大的章節,談談自己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應該學會的原則,以提升效率。

每一天我們都會面臨來自外界的各種信息,應對各種複雜的情況。假如沒有原則,我們將會做出相對孤立的應激反應,而且很可能這種反應時本能的、衝動的、非理性的。作者通過總結他在不同情況下的處理問題的基礎原則,分享了這些原則幫助他更好的決策的思路。

原則來源於“痛苦+反思”,達利歐甚至用手機app專門記錄下自己犯下的每一個錯誤,每一個引起反思的事件。他多次在書中建議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一部機器,然後就可以用管理機器的方式來做自己。而至於如何實現,他提出了五個管理機器的常見方法,非常實用。

高效原則 I 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自我和工作?

如何機器化運作自己和公司

一、全局意識

首先是全局意識。作者提供了一種自上而下底審視事物的視角,他把自己的肉身想像成完成目標的一種資源,並且是一種可替換資源。為了達成目標,你可以諮詢他人,也可以僱傭或者授權他人。如果自己不合格,可以培養自己,也可以把自己開掉。

二、數據驅動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如何設定目標,但如何實現目標卻無從下手。人的天性是自負的,容易建立心裡防禦機制,而且因為每個人都有盲點,所以理性思考的話,則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引入數據,更好的瞭解情況,以驅動目標達成。

數據驅動的執行路徑:

1、在決策的時候,收集足夠多的數據;

2、在執行的過程中,利用數據來做檢驗;

3、在有結果的時候,利用數據做總結覆盤;

4、依賴數據進行不斷的迭代化。

在數據驅動的基礎上,也要懂得如何篩選數據分析帶來的結果,制定量化評價工具。要知道工作中建立能進行跨部門、跨團隊獨立評分的量化工具是特別重要的。

要記住任何一個量化工具都可能給出錯誤的結論,你需要足夠多的證據來尋找規律。要注意不要把精力過多用於應付各種事務,而忽視你的機器。要把精力放在建造和管理機器上,避免忙碌不堪,別被突發事件分散注意力。

三、算法驅動

出現問題時,要在兩個層面進行討論

1、機器層面:該結果時怎樣產生的

2、案例層面:應該如何應對?

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案例。要思考它屬於什麼類型的案例,應適用於什麼樣的原則。針對此類問題的反覆發生找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應對每個問題的手段都要服務於兩種目的:

1、讓你與目標更為接近;

2、能夠對機器(人和設計)進行培訓和測試。

高效原則 I 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自我和工作?

四、迭代思維

制定規則時,要解釋清楚其背後的原則。當一個案例發生時,我要為自己的應對方法設定原則,並與他人達成共識,如果有人不同意,就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我們在工作上,如果一件事需要持續做很多年,但是每一年的工作方法都和以前完全不一樣,那麼可能是負責人沒有迭代思維,沒有像機器一樣,經過長久地去迭代打磨,導致很難長久做好一件事。

五、創意擇優

儘管好的原則、政策幾乎都會提供良好的指南,但要記住每條規則都會有例外。每個人都有權對事物形成自己的判斷——如果與自己所相信的方法不一致,即有義務對原則和政策提出挑戰。

鼓勵員工把分歧擺到桌面上,經過公開、理性的討論讓每個人瞭解你的觀點的相對優勢。要允許把分歧公開,願意進行觀點論戰,無論輸贏,只要最好的觀點勝出即可。

最有效的領導者的工作目的在於:

1、開明地尋找最佳答案;

2、帶領他人一道進行尋找。實現一起學習,求取共識的局面。

總結:

瑞.達利歐的《原則》有非常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這些原則最後有多少能被我吸收,就需要我不斷把結果和自己的目標進行對照,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對自己不斷進行評估。通過不斷開發量化工具,把自己當作機器管理以及求真透明的人生態度,是我目前最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