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定行|閩侯幹部地鐵建設勇擔當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如果說,地鐵建設是一部宏大的史詩,那每一個參與者的辛勤付出,便是其中最動人的音符。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厚庭站•李建奇/攝)

地鐵2號線全線共設置車站22座,經過閩侯的車站佔近三分之一。每一個車站的規劃、徵地借地、施工建設的背後,離不開地鐵建設者的辛勤努力,也離不開閩侯廣大幹部的保駕護航。

在地鐵2號線建設中,閩侯大地上發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從起點站蘇洋出發,登上地鐵2號線,探尋地鐵建設中的閩侯故事。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美麗上街•程天釵/攝)

竹岐

舉全鄉之力45天完成徵遷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27日是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後的第一個週末。竹岐鄉黨委副書記張孔德和蘇洋村幹部,像所有普通市民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地鐵蘇洋站。

“看,這都是大家手上幹起來的,大夥當時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一進站,2016年全鄉埋頭徵遷的回憶一股腦湧上張孔德心頭。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地鐵2號線•張人峰/攝)

時間迴轉到2016年。當時,地鐵2號線蘇洋站、竹岐停車場徵遷是地鐵2號線最遲啟動徵遷工作的站點。時間緊、任務重,放在誰面前都是難啃的骨頭。

為快速推動項目,市裡給閩侯定下半年完成徵遷的任務。“3個月,我們保證完成。”在閩侯縣部署徵遷工作時,竹岐鄉主要領導自加壓力,主動壓縮時限。據悉,當時此等“豪言壯語”讓許多人瞠目。

張孔德清楚地記得,2016年10月14日24時,竹岐實現交地316.07畝,佔計劃100%;完成房屋徵收119座共235戶,建築面積85158.03平方米,佔計劃100%。

“從最早的半年,到我們設定目標3個月,最後完成只用了45天。”說起這項成績,張孔德和幹部們一臉自豪。

“太難了”“真的很不容易”“你還記得我們天天吃在食堂,睡在指揮部嗎”“那戶老金,我在他家蹲了整整十幾天”……這45天,是竹岐鄉全鄉幹部永遠都無法忘記的45天。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竹岐鄉幹部在地鐵蘇洋站了解情況•張人峰/攝)

在啟動徵遷的第一天,幹部們就遇到難題。蘇洋村沒有過徵遷歷史,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誰都不肯先簽。

“徵遷剛開始的阻力非常大,村民尤其是對安置房的選址疑慮重重。”張孔德說,徵遷開始後,他帶領團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跑斷腿”的態度與省市縣各級部門溝通,為安置房項目手續報批打開了綠色通道,平常需要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的土地審批證,他們只用10天就拿到手。

看到貨真價實的紅頭文件,村民不肯徵遷的堅冰出現裂縫。“必須趁熱打鐵,打開突破口。”在鄉領導快速決策部署下,時任蘇洋村村委會主任的範體茂頂著壓力,率先垂範,拆除了自己的房子。

一戶接著一戶,才能形成攻堅氣勢。這邊村幹部帶頭,那邊攻堅隊突破鄉賢企業家。“企業家林長光在村民中聲望很高,可經常在外出差,見他一面是‘可遇不可求’。”蘇洋村黨支部書記金昌玉告訴記者,只要知道林長光回到福州,張孔德就帶隊第一時間登門拜訪。幹部的努力得到了林長光的理解和支持,林長光所在家族的17戶村民,在一天內全部簽訂了協議。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竹岐鄉幹部在進行徵遷前期土地丈量•張人峰/攝)

突破口成功打開後,竹岐鄉還在村民密切關注的安置房問題上持續努力,創新實行“過渡安置三選一”的安置方式。

有政策、有幹勁、有感情,竹岐鄉徵遷攻堅隊一時間形成“龍捲風”態勢,指揮部每天都迎來一波又一波的簽約村民。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大家每天披星戴月,吃住都在指揮部,擰成一股繩的感覺真的很不錯!”坐上地鐵2號線,短短半個多小時,張孔德等人已經抵達市區中心。他們感慨,閩侯鄉親今後能如此方便進出福州城區,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地鐵2號線徵遷工作中,竹岐攻堅團隊創造了“閩侯速度”,全鄉上下幹部幹事創業精神面貌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總結出了一整套竹岐徵遷經驗。

如今,竹岐的這支隊伍正在為一個又一個新的大好項目奮戰。相信在他們的努力拼搏下,竹岐的明天、閩侯的未來將更加精彩。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閩侯幹部一線攻堅,建設竹岐新區•陳建鋆/攝)

上街

用熱情和幹勁打贏徵遷攻堅戰

“現在想來,多虧當初鎮、村幹部不停地往家裡跑,積極動員我們搬遷,不然也沒這麼快享受到地鐵的便利。”連日來,在家門口乘坐地鐵2號線出門的沙堤村村民老趙感慨。

地鐵2號線上街段共設置了沙堤、上街、金嶼、福州大學等4個站點,涉徵5個村約89畝土地,徵遷房屋面積約2.83萬平方米。2015年到2016年的1年多時間裡,上街廣大幹部在閩侯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提振精氣神,攻堅克難,有力地保障了地鐵站點建設。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地鐵2號線沙堤站—上街站區間左線貫通時,工人點贊慶祝•葉義斌/攝)

對上街鎮村幹部而言,2016年9月29日是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隨著一處涉徵廠房順利拆除,地鐵2號線上街段4個站點徵遷任務全面提前完成。

涉徵廠房所屬公司已在上街投資興業近20年。上街站項目徵遷中,該公司30多畝土地被列入徵遷範圍。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企業已經上了軌道,這次徵遷,整個企業都要搬遷,他們最後能同意簽訂徵遷協議,非常不容易。”新峰村支部委員林為群回憶,徵遷實施之初,企業十分牴觸,拒絕搬遷。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地鐵2號線閩侯上街段項目拆遷•陳宗興/攝)

一邊是地鐵施工等不得,一邊是企業不願意搬遷,怎麼辦?迎難而上!閩侯縣、上街鎮兩級聯動,上街鎮主要領導掛帥指揮,抽調10多名有經驗的機關幹部組成工作隊迅速深入企業,日夜紮在現場。

擺事實、說道理,說政策、議得失,聽訴求、解難題……短短半個月,縣分管領導、鎮村幹部為企業協調難題達10次以上。

最終,企業同意簽約。“他們的熱情和幹勁深深打動了我。”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9月24日簽下拆遷收儲協議,26日前完成了公司生產和辦公設備搬遷,27日,拆遷隊進場拆遷。如今,在這片30多畝的土地上,一個全新的地鐵上蓋物業正在加快形成。

時間緊、任務重、難點多,村情複雜,不僅要跟農民打交道,還涉及省直屬單位等拆遷,這些擺在眼前的現實難題,考驗著上街每一名徵遷工作者。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地鐵2號線盾構機刀盤露出洞口•吳國棋/攝)

掛圖作戰比進度、賽成績。大家不分晝夜奔走在田間地頭,宣傳政策、丈量房屋、清點苗木、清除地面物等,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有了中暑跡象,喝藿香正氣水;嗓子啞了,喝完水繼續幹,形成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

上街鎮武裝部部長吳達星是地鐵2號線徵遷包項目鎮領導。2016年7月上旬,因勞累過度,發燒嚴重,輸液到深夜,醫生要求他休息2天,但想到約了群眾到徵遷現場清點苗木,次日一早,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到現場。同月下旬,他因徵地在樹林裡穿行,導致全身過敏,等忙完手頭工作才趕到當地衛生院進行治療,被醫生診斷為因過敏引發腸痙攣、喉頭水腫,轉到大醫院輸液到次日3點才回家,7點多又出現在了徵遷現場。

在地鐵2號線上街各站點徵遷中,徵遷幹部輕傷不下火線的例子比比皆是。項目攻堅期間,上街鎮每天下午召開項目例會,保證問題不過夜。正是廣大幹部這一份份責任與擔當,攻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促成了一戶又一戶簽約,為地鐵站點建設贏得了時間。

地鐵2號線已經開通,但閩侯廣大幹部的腳步沒有停止,在旗山湖等重點項目徵遷現場,他們正在以飽滿的熱情,加快徵遷,助力片區實現“蝶變”。

猜你喜歡

閩侯!福建第一個通地鐵的縣!還有這麼多第一……

地鐵2號線今日通車試運營!閩侯開啟軌道交通新時代!

福州日報 王玉萍 謝星星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文

校對:倪心昕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铁”定行|闽侯干部地铁建设勇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