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才子唐伯虎真的娶了秋香吗?

荼蘼未盡


看过电星爷《唐伯虎点秋香》的都知道,唐伯虎为了追到秋香可是煞费苦心,在电影的最后,老夫人还故意刁难唐伯虎,让他从众多戴有红色盖头的新娘中“点中”秋香,而且只有三次机会,当然了,最后故事的结尾还是比较圆满的,唐伯虎也是如愿追到了秋香。



那么历史上真有唐伯虎点秋香这回事吗?还是电影为了剧情需要,才把这俩人连在一起呢?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后字子畏,别号六如居上、桃花庵主等,明朝中期的杰出画家、文学家。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合称“江南四大才子”。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影视演绎,唐伯虎都是一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作风“唐伯虎卖扇记”“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与其相关的逸闻趣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尤以“三笑点秋香”最为著名,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但是深究历其实并没有“唐伯虎三笑点秋香”一事。


然而历史上确有“秋香‘’其人,在《画史》与《金陵琐记》中皆可觅其芳踪。

秋香者,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亭中人氏。她幼年罹遭不幸,无奈入青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当时金陵妓院中的头牌。她曾拜师于明代大画家沈周(亦是唐伯虎的绘画老师)因此尤擅画画,所画的丹青很有名气,被时人誉为“女中才子”。后来,她正是凭着过人的才气和善良的本性而改籍从良。这么一位妙人看似与唐伯虎绝配。但遗憾的是,秋香至少年长于唐伯虎20岁。仅凭这一点,唐伯虎就几乎不可能点到秋香。


但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与“唐伯虎点秋香”十分类似的事件。明代王同轨在笔记小说《耳谈》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日,他和友人游览虎丘,途中偶遇一宦家婢女。因陈元超当时衣着奇特,内紫外白,这位婢女见之后不禁一笑。陈公子不明就里,登时便招架不住,回家后立刻暗巡芳踪。寻到之后,陈公子为得良人不惜屈尊身份乔装打扮到此官宦人家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发现两位公子已经离不开他,觉得时机已到,便谎称要回家娶亲。俩公子执意挽留,许诺陈元超可任意挑选府上婢女为妻。陈远超顺势表示恭敬不如从命,即点当日相遇之女为妻,成就美好姻缘。这则故事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笔端后,主人翁发生了变化,移花接木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来又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更衍生出许多精彩的情节。


可是为什么这个时间、地点、人物、清晰的事件背后最后会强加在唐伯虎身上呢?这与唐伯虎放荡不羁的性格和有着“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名声密切相关。因为在世人眼中,只有这样一位放浪形骸、有胆有识的人才有敢闯朱门豪宅,敢于追求真爱的资本与勇气。


大咖秀历史


举凡是星爷影迷者,自然熟悉他那部经典之作《唐伯虎点秋香》。剧中风流才子的唐伯虎,为追求心爱的华府丫鬟秋香甘愿“卖身为奴”,在这华府之中经历一场爱情追逐大戏。

早在明朝晚期,便出现了许多有关唐伯虎的段子,在这些段子之中,“唐伯虎点秋香”更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问题来了,历史之中可否真有秋香此人?唐伯虎点过秋香吗?是否又真的有这段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这事说来颇有些趣闻。

唐伯虎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只因他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时,故取名为“寅”, 寅为虎,因此唐寅字唐伯虎。他还有许多别号,其中最有名的两个别号便是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话说唐伯虎自幼聪颖,熟读四书五经,16岁高中秀才,28岁之时又高中举人,两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他,曾被认为是“江南第一才子”。

当时看来,这位唐伯虎前途一片光明。 但不想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就在此时,他因卷入科举弊案,被褫夺功名,并被罚终身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可怜唐伯虎只有浪迹江湖,全赖售卖字画为生。常常穷的揭不开锅,为求三餐温饱,唐大才子不惜跌下脸面,画了不少风花雪月的小册子。看他这副模样,与一般人想象那种“腰缠万贯,风流倜傥”的高富帅截然不同。

唐伯虎是个倒霉蛋,在真实生活中,除了事业不顺,感情之路也走异常艰困。十九岁时,他取了徐氏为妻,哪曾想婚后不久徐氏便因产热过世。唐伯虎当了几年鳏夫,在二十九岁时,又娶续弦何氏。这个何氏是些势利眼,在他被剥夺功名后,毅然弃他而去。

在唐伯虎人生最失意之时,陪伴他的只有清楼女子沈九娘。这个沈九娘虽是个风尘女子,但却知书达理,爱慕知识分子。后来唐伯虎又娶九娘为妻。只因沈九娘叫九娘,后人便认为唐伯虎有九个老婆,这才有寻“八美”之说。

说罢唐伯虎,再说秋香。这个秋香姐历史上真有其人,却不是“八美”之一。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自幼被卖入青楼,受鸨娘教化,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成为金陵名妓,更被誉为“吴中才女”。

乍看之下,唐伯虎是才子,秋香也是才女,二人可谓金童玉女,天造地和的一对儿。传闻唐伯虎曾仰慕秋香姐大名,三番五次去青楼拜会秋香,由此传出二人有暧昧之说,更传出唐伯虎为她而惹出婚外情。但这不过是传闻罢了,秋香后来从良嫁人,曾有老主顾找她“叙旧”,她婉言拒绝,题诗明志:“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不仅看出,秋香姐还是一位奇女子,试想这样一个女子,怎会跟唐伯虎来段婚外情的。 有关“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故事,其实是由明代笔记小说延伸而来,将原先“陈公子点秋香”之事与“唐伯虎”之事迹结合,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唐伯虎点秋香”。


要说唐伯虎穷得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还有闲工夫养八个老婆。就算有,也都被他饿跑了。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史栽唐伯虎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而秋香则生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如果史料记载属实,那么秋香要比唐伯虎足足大了二十岁,除非唐伯虎有恋母情结,或偏好四十路或五十路,不然打死他他也不会看上秋香大妈。


大狮


唐伯虎点秋香,脍炙人口的故事,家喻户晓,从明末开始出现于小说、戏曲、杂谈,添文弄墨的情节层出不穷,现代又搬上了荧屏,多次翻拍的电影、舞台剧、歌曲,衍生品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出了游戏,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跟秋香根本没发生这些故事,两人顶多是萍水相逢,更没有在一起,说白了,是后人拿这两个人消费,而且一直消费了几百年,挺悲哀的。

唐伯虎(1470-1524年)明朝大才子,书画造诣很高,2013年唐伯虎的《松崖别业图卷》7200万成交,图为唐伯虎画像。

唐寅,也叫唐伯虎,早年南京乡试考得第一名,也叫唐解元,后去北京参加会试时,与一位考生徐经走得太近,谁知徐经科场舞弊被查出来了,唐伯虎受牵连先下大狱,又贬为小吏,这个变故让唐伯虎对从政心灰意冷,于是游山玩水,饱览诗书,终成一代大家,在绘画上后人列入“明四家”之一,诗文上称为“江南四大才子”。

图为唐伯虎故居,当年《桃花仙人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指的就是这里,他的大半生也在这里度过。

虽然唐伯虎在艺术上成就很高,但在生活上是很清苦的,平时靠卖画为生,有时要充当门客和友人接济才能度过难关,他有过三任妻子,第一任早世,第二任因太贫离家,第三任是一个娼女叫沈九娘,这女的不嫌弃贫穷看中才气照顾其生活,还生了个女儿,后来嫁给了王宠儿子王阳,晚年的唐伯虎也是王宠接济过生活,所以唐伯虎根本没有8个老婆,因为最后一个沈九娘带9字,后人以为唐伯虎前面有8个老婆以讹传讹,其实都是子虚乌有。

《四美图》,唐伯虎人物画代表作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秋香,在唐伯虎生活圈子里真有这个人,她叫林奴儿,南京城的一个娼女,因为她会书法绘画,还专门拜师找人学过,是个比较高级的青楼女子,有自己的号“秋香”,先后跟着王元文、史廷直、沈周学画,而沈周正是唐伯虎的老师,也是“明四家”之一,所以唐伯虎可能与秋香认识,但不会有什么故事,因为秋香比唐伯虎大了24岁。

唐伯虎于嘉靖二年去世,享年54岁,墓志由祝允明撰写,葬于苏州,图为唐伯虎墓。

明朝的文学作品中,最早有点秋香桥段的是王同轨的《耳谈》,里面是苏州才子陈元超,不是唐伯虎,所以这个故事原型是苏州才子陈元超点秋香,但这个陈元超不出名,没什么卖点,谁出名,当然是唐伯虎了,扒来扒去当年有个青楼女也叫秋香,绝了,拉过来就做,于是成了唐伯虎点秋香,冯梦龙《唐解元一笑姻缘》、周玄暐《泾林杂记》等,情节更曲折、内容更丰富,又编了戏剧搬上舞台,于是走进千家万户,不知道死了百年的唐伯虎能否泉下有知了。


图文绘历史


秋香并不是唐伯虎点的

提到唐伯虎,人们多半会想到冯梦龙笔下“唐解元一笑姻缘”,以及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荒诞无厘头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活脱脱一个才华逆天,风流不羁“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的人生赢家。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是否活得这般洒脱,令人艳羡呢?


一、寒门无双才子,诗画双冠吴中

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说到唐寅的才华逆天,这倒是真的。他自幼天资聪颖,过目成诵,熟读《四书五经》等史籍,闲暇时也学画山水花鸟。当时文徵明之父文林常去唐家酒肆喝酒,看到唐寅年少禀赋和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也教过秋香),十六岁岁时唐寅在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后来在绘画上,他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我们常在各路野史中看到唐寅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好像从来不缺钱,活脱脱一个堕落的富二代形象,其实这就有点偏离史实了。他老爸唐广德只是苏州普通的吃瓜群众,开小酒馆,属于底层小商贩。他的老妈丘氏也不是电影里那个坑爹的朱茜,只是当地的小家碧玉。这样的家境虽谈不上窘迫,但也不可能藏着“唐家霸王枪”了,严格点说,算是出身寒门了。

二、科场舞弊谜案

而寒门之子唐寅虽然才华横溢,但拿着王炸打科举这桌牌,却打得异常坎坷。明弘治十一年,二十九岁的唐寅参加应天府(现南京)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一时声誉鹊起,名震江南。但在这之前,他其实已经算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父母妻妹都在之前五年内相继离世。他独自一人颓废了好多年,好友祝允明不忍,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唐寅才下定决心科举考试,这时候他已将近而立之年了。第二年唐寅信心满满的进京参加会试,相约同船进京会试的好友中,有个真正的江南富二代-徐经(徐霞客的高祖)。

唐寅早就名声在外,徐经是他的铁杆粉丝,开开心心结伴上路,并包下了偶像“吃住行玩”的所有费用。唐寅当然也高兴,吃喝玩乐有人付钱,还能跟着徐经拜访各路高官。到了考试中,考官程敏政出了一道非常难的题,但三试后出考场,唐寅信心爆棚的说道,这次的状元必是自己。由于徐、唐两人在京师的行动惹人注目,唐寅这句话一传出去,顷刻便蜚语满城,盛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明孝宗敕令大学士李东阳复审,结果证明徐、唐二人并没有录取,可是舆论汹汹,朝廷为了平息考生愤怒,竟让锦衣卫介入审讯。锦衣卫能审不出东西吗?先前唐寅跟着徐经拜访各路高官的行为就被爆了出来。事实上两人并未得题,但自此徐经和唐寅却被革去功名,废锢终身。后世对于这场“科考舞弊案”的看法,多集中于明朝的党争,有人为了打倒当时的主考官程敏政,而徐、唐二人却成了政治牺牲品。一场“舞弊案”,大明朝少了两个官僚,却多了个无双才子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值了。

自次唐寅以当官为耻,就在他卷入舞弊案,遭到长达一年的审讯,被放回家后,他的第二任妻子何氏又背叛了他。他心灰意冷,只能纵情声色,靠卖画维持生计,筑“桃花坞”以自娱自乐。看似潇洒的《桃花庵歌》里,隐藏了多少凄凉和无奈,只有他自己知道。明正德九年,唐寅被明朝宗室-宁王朱宸濠重金礼聘到南昌。后来发现宁王这哥们儿居然想造反,怎么办?他只好装疯卖傻,天天在南昌街头裸奔,才得以脱身回到老家,果然没多久,就传来了宁王起兵被王阳明活捉,唐寅也侥幸逃脱杀身之祸。但他从此思想渐趋消沉,转而信佛,自号“六如居士”。

三、家有九美是假,情路坎坷是真

在各路野史中,唐寅艳福不浅,风月无边,厚着脸皮一连娶了九个老婆。“家有九美”这件事虽然很离谱,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据推测,之所以有“九美”这一说法,极可能是因为他的三夫人叫沈九娘,加上唐寅的仕女画登峰造极,平时他又放浪形骸,才导致后世小道文人,把“九娘”附会成“九个美娇娘”,还搞出个《九美图》,硬是让唐寅在虚幻的小说世界里,比韦小宝还像种马。而真实历史中唐寅的情路就像开着敞篷车在草原上狂飙,别人看着才子佳人好爽,只是四个轮子却是方的,可谓凄凄惨惨,悲凉孤独。

唐寅一生先后有三个妻子徐氏、何氏以及后来的沈九娘。文静秀气、温柔体贴的徐氏,只与唐寅相伴六年就难产而死了。两年后何氏嫁入唐家,这个何氏几乎是个讨债鬼,天天嫌贫爱富,叫苦连天,搞得唐寅还没中年就危机了。唐寅卷入舞弊案,本以为他能高中的何氏立即翻脸跑了,这几乎又给唐寅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第三位夫人沈九娘,虽然曾经沦落风尘,但嫁入唐家后,恪守妇道,对唐寅体贴入微,还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沈九娘也告别了人世。三个妻子,一个势利无情,两个英年早逝,不论是寄情风月还是借酒浇愁,都藏不住他内心的苦楚,情路坎坷,唐寅注定是孤独无助的。

四、秋香并不是被唐伯虎点的

民间传说中,唐寅邂逅美女秋香,并搞出了一段惊天动地的婚外恋。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秋香这个人呢?还真有。明代《画史》记载“秋香学画于史亭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被誉为“女中才子”。她的丹青画最有名气。但是据考证,秋香比唐寅大了整整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那“唐伯虎点秋香”这段千古佳话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呢?《唐寅诗集》中确实收录《我爱秋香》这首诗,但却是一首藏头诗,本意与秋香也没太多关系。《唐伯虎点秋香》其实也不算是凭空虚构的,只是主角最早是陈公子。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家王同轨所著的《耳谈》中,故事情节和我们如今看到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耳谈》里的因笑传情,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

“陈公子点秋香”怎么会变成“唐伯虎点秋香”了呢?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明朝中期的社会原因,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急需思想的解放,实现个人的价值,于是就找到了有叛逆精神的唐寅做代言人,各种文艺作品中,墨客们故意让唐伯虎不拘礼法,放浪不羁,故意让唐伯虎敢闯朱门豪宅,敢与达官贵人插科打诨,让唐伯虎敢娶自己心爱的女人(秋香)做老婆,让他为争取自己的理想自由奋斗。“点秋香”的重任落在唐伯虎头上,显然比默默无名的陈元超公子要富有战斗力,塑造文坛英雄和我们小时候打游戏时,意淫自己是战无不胜的主角是一样的,但是这个被人造出来的“风流才子”,晚年精神空虚,潦草凄惨,五十四岁就萧条去世,好友祝允明不忍,解囊相助,才将唐寅葬于宗族的墓地。


大荒野史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吴县(今苏州市)人 。

传说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风流倜傥,然而事实上唐伯虎,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生活清贫,一生坎坷。



唐寅先后有过三个妻子。19岁时娶徐氏为妻,在他25岁时,父母妻妹相继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又娶了一位,却在他仕途不顺时离他而去。36岁时,唐寅娶了患难中的红颜知己沈九娘,从此筑桃花坞生活,一直到去世。他的妻子中并没有所谓的秋香。



故不过事的女主角秋香确有其人。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画,但据考证,秋香是生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出生,唐伯虎是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出生,她比唐伯虎足足大20岁,两人根本不可能产生感情,伯虎点秋香只不过是后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他们身上罢了。



所以,唐伯虎点秋香只是后人小说中的故事而已。


佳佳正在努力中


历史上唐伯虎没有娶秋香,唐伯虎名唐寅,苏州吴县人,其始祖为南北朝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所以他书画常落款晋昌唐寅。初唐时其祖唐俭随李渊起兵,被封莒国公,所以唐寅自称鲁国唐生。明英宗时期,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伯虎也出生在这一代。父亲唐广德开小酒馆为生,供唐伯虎读书。不负父望,唐伯虎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意气风发,少年成名。十九岁取元配徐氏,二十四岁父亲病逝,之后两年母亲、妻子、唯一的妹妹、独子相继去逝。二十八岁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进京应试会试,才华横溢,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进京应试受科考案牵连入狱被贬为浙藩小吏,以此为耻,拒不就任。回家后与续弦妻子因此夫妻失和,休妻。从此放浪江湖,寄情诗画,以卖书画为生。四十六岁装疯从江西宁王处逃回,后又娶沈氏,至五十四岁病逝,成为一代诗、书、画大家。秋香原型为南京名妓林奴儿,大唐伯虎二十几岁,从唐伯虎的人生轨迹看,是不可能娶秋香的。


靴子哨


唐寅(1470—1524),字伯虎,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明朝年间人士。

唐寅自幼聪敏好学,9岁即拜大画家沈周为师,16岁便考中秀才,可谓少年得志。在29岁时参加会试,受“泄题”一事影响,被削除“仕籍”(此生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自此郁郁寡欢,放浪形骸,悲剧人生从此开始!

唐寅少年得志,又形貌昳丽,俘获了众多少女的心,19岁时便娶徐廷瑞之次女,徐氏为其原配正妻,双方育有一子,关系甚为恩爱,可好景不长,不久徐氏及儿子先后病逝!

此后唐寅再娶一妻,因受“会试案”影响,唐寅回到家后终日与其争吵,最终休妻,不过唐寅对此人态度似乎很差,居然没有留下关于她的任何信息,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她的姓氏!

在1513年唐寅遇到他人生中最后的一个女人——沈氏,两人相处甚为融洽,并育有一女,而沈氏也陪伴着唐寅一直走到了最后。

唐寅的三段婚姻,徐氏、无名氏、沈氏,其中并没有我们熟悉的“秋香”!

而“秋香”其人,最早见于明朝时期民间的画本书籍,是一个杜撰的人物,与历史完全不符,因此也不存在唐伯虎扮家丁追求“秋香”的故事。





爱历史的小书匠


“唐伯虎没有娶秋香。”

1.直到现在,发现美好幻想是空的,唐伯虎并没有点秋香,他们两个也没有爱情故事。

2.是有一位公子点秋香,但不是唐伯虎。这就是移花接木嘛。

3.不论唐伯虎有没有点秋香,我们都可以了解故事。了解才子唐伯虎。









17707004956


唐伯虎是真才子,却未必真风流。历史上所说的唐伯虎风流故事,为什么不能是唐伯虎本人的亲戚朋友多次从伯虎作品中发现唐伯虎的心思而逐渐编辑的呢?


孤独的心56035063816


跟包龙图打龙袍一样逗你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