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你是如何处理的?会寻求心理学方面的帮助吗?

Christina1218


从心理发育的角度,孩子在青春期,会要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一方面身体的快速发育会让他们害怕又挑战,情绪容易激惹,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完成健全人格的重塑,作为进入成人社会的心理基础,所以在青春期以前,所有暗藏内心的冲突,都会在这个阶段大爆发。

所以,如果家长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发育的修复机会以及教育补偿的好时机。只有高度控制和过分严格要求的家长才会要求孩子听话、遵从,才会觉得孩子在叛逆。

当我们放下对孩子的控制,尊重孩子,而且去陪伴听从,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没那么难搞。

1)给孩子自由,用规则管理,只要双方协定大的规则框架,在框架里允许他们自由发挥,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

2)平等对话,少唠叨多交流,唠叨是反复说一些碎碎的杂事,这个阶段孩子都讨厌的,想要他们真正信服你,你得在精神的高度让他们佩服,比如新的观点,潮流的思想,等等。

3)想要关系好,跟孩子做朋友、找共同话题,比如男孩子谈游戏和战争,女孩子谈偶像和妆容,他们喜欢的话题你能进入,也就代表你可以去影响和引导。

4)忍住不要太快提供帮助,有些是孩子该受的挫折,受了对他有好处,他自己得来的经验会印象深刻,你给的建议他并不爱听,如果他们想要权利,那么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半条腿跨进了成人的大门,还有半条腿在儿童世界,既要成人的尊重,又要儿童似的耍赖和关心,家长要淡定。


玲珑心理咨询


这个话题,我想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包括我在内,孩子也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只是他现在表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而已。

其实,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大人也不用太紧张,其实应该为他们高兴,证明他们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在慢慢趋于成熟,他们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我认为家长应该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前几天我儿子一个人躲到房间里默默哭泣。我看到不对劲,我和孩子爸商量,老公认为男生和男生沟通效果会更好。所以主动请缨要和孩子好好谈谈。他们在房间里像朋友一样谈了大半天,后面竟然听到他们俩的笑声传出来。我想事情肯定是解决了。

过后,我问我老公是怎么和孩子交流的。他说就是跟他讲当年爸爸上学的时候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现在想想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开心的不开心的,过几年再回头去想都是美好的回忆。这都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喜怒哀乐。

语言,是沟通家长与孩子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我想只要我们放下姿态,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态度和语气去和孩子交流,孩子会放下芥蒂,真诚的原意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只要心结打开了,还有什么叛逆可言呢?

咱们大多数中国的家长,都比较内敛,不原意跟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习惯了和孩子一本正经的说教,但是却要求孩子向自己袒露心声,您认为这种不平等的交流能起到好的效果吗?

如果家长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现在学校也有心理课堂,也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总之,这个时候,家长再忙也要和孩子多沟通,不能只关心成绩,生活上,情感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困惑尤为重要。以上只是个人拙见。希望孩子们都能愉快的度过青春期。谢谢大家!


静等一季花开


对于青春叛逆期,最有发言权的,是那些坚守在一线的教师。

从毕业到现在,我呆在中学16年,交往的正是这些青春期的孩子。

抛却那些生涩的专业术语,在我看来,一个孩子的叛逆期,就是前期家庭教育问题的大爆发。前期家庭教育多失败,这个孩子的叛逆就有多厉害。轻微叛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厌学,拒绝和父母交流,动辄和父母发脾气。中度叛逆的孩子会沉浸网络,沉迷早恋,甚至离家出走,荒废学业。而严重叛逆的孩子,会结交不良朋友,结成小团伙,走向犯罪的道路。如果父母阻拦,甚至会举起屠刀,对至亲下手。这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正是那些在叛逆期走不出来的孩子。

叛逆期带来的破坏,再一次警告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容易叛逆的孩子一般来自以下几种家庭:

1、留守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没有父母督促,功课跟不上。没有父母的陪伴,思想也很容易出问题。旺盛的精力如果不能释放到学业上去,他们肯定要找别的发泄途径。早恋,打架,聚集小团伙,甚至盗窃,还很容易与社会上的小混混结交。这些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所以,父母至少得一个人陪伴孩子成长。这个陪伴,不单单是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是经常和孩子沟通,随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即便是孩子偶尔偏离,但也很快能回到正道。

2、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包括哪些没有离婚但是夫妻整日相杀的家庭的孩子。一旦家庭出现变故,夫妻双方反目成仇,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最狰狞的面孔和最狠厉的话语,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幼年的他只是恐惧无助,对这一切无能为力。一旦到了青春期,当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和父母并肩而立的时候,他会用冷漠叛逆来对抗父母。因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和他做到亲密的沟通,在叛逆期,父母的话他根本就听不进去。和幼时的无能为力相比,青春期的孩子还知道用出走和自杀来要挟父母,让父母手足无措,无从着手。

3、管教方式处于两个极端的家庭的孩子。这些父母也都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孩子照样在青春期出现很严重的叛逆,主要就是他们的管教方式出现了问题。第一个极端,父母太过严厉。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充当了监狱长的角色。将孩子牢牢地掌控在手心,不能偏离半点轨道。除了学习,不准做这个,不准干那个。生活中全是条条框框,完全没有孩子的个人空间。这些孩子小时候还能乖巧听话,一旦到了青春期,在父母掌控不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出各种各样让父母崩溃的举动。父母再想像小时那样管教他们,他们就会以死相要挟。一旦他们体会到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那种快感,会步步紧逼,做出更出格的举动。如果如果父母逼得太紧,孩子就会出现过激的行为。比如前段时间出现的上海卢浦大桥自杀事件,还有很多青少年自杀的案例。另一个极端是,父母也陪在身边,但只是忙碌自己的事情,除了成绩,从来不关心孩子的成长。有些父母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家庭的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冷漠和孤寂。幼年性格孤僻,可到了青春期,一旦有异性关注,会轰轰烈烈地投入早恋,用异性的呵护来弥补父母在感情上的缺失。有些女孩子甚至会同时和几个男孩交往,很享受那种几个男孩子为了她而打架的畸形乐趣。

4、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的孩子。这种情况,以女孩子为主,往往还是小学成绩优异的那种。他们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父母的骄傲。在她们成长路上,父母百依百顺,恨不得替她们扫平一切障碍。但到了青春期,也是学业繁重的时候,娇生惯养的她们开始受不了学习的苦,成绩最先下滑。成绩的一落千丈让很多父母接受不了,开始指责孩子。如果老师再在学业上威逼,这种孩子很容易叛逆。但如果引导到位,这种孩子会很快调整过来。如果引导不好,可能直接荒废学业。

在一线这么多年,我发现真的有一部分孩子是没有叛逆的。相反,他们在青春期反倒和父母的关系更融洽。因为有爱做后盾,这些孩子更容易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爆发出强大的后劲,助推着他们在青春期变的更加优秀。而这些孩子,多来自那些民主家庭。母亲性情温和,能倾听孩子的心声,正确对待孩子的得与失,会在孩子成功时给与肯定,尤其会在孩子失败时给予激励,而不是讽刺打击和挖苦。父亲专注事业,但也兼顾家庭,能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指引,和孩子保持亲密的朋友关系。孩子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告诉父母,从而使成长中的许多问题及时得到梳理。同时,父母培养孩子的多种爱好,能让孩子随时在生活中体会到乐趣。

说到最关键的,面对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做?

事实证明,说教是最没有用的。如果是轻微的叛逆,家长一定配合老师共同疏导孩子,让孩子走出误区。

如果是很严重的叛逆,坦白地说,靠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基本上没有用。我之前很成功的几种做法可供参考。

1、孩子已经不想学习,就不再勉强他学习。在别的学生读书的时候,让家长带着孩子在教室外长时间静心观察,什么都不说,只是观察。不厌其烦,一天几次,持续几天,让别的孩子认真读书的模样刺激到他的神经,让他自己感觉难受。

2、家长带领孩子去医院转转,让他真切地看到那些人是怎样对抗病痛的折磨。带领孩子去火车站转转,看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是怎样在生活中挣扎的。有条件的话,带领孩子去煤矿下面看看,体会一下《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真实生活,会给他永远的震撼。

3、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千万不要大发雷霆,拳脚相加,一定要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地告诉他,哪些事情真的不对,父母必须阻止。带着孩子从事体力劳动,让他在汗水洗礼中尽快醒悟。我的一个学生家长,已经是局级干部,但为了叛逆期的儿子,整整一个暑假,带着孩子在乡下老家干农活。开学后两个月,那个男孩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 请心理医生疏导。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心理医生不乏是一个捷径。心理医生能从多个层面开导孩子,同时对父母的教育也进行指导,效果会比较明显。

5、最重要的,要尽量缓和和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孩子走到今天,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也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度过难关。陪着孩子看看电影,远出旅行,让大自然为孩子疗伤,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切的爱,他会冷静下来,正视自己的行为,慢慢调整自己。

为什么青春叛逆期成为洪水猛兽?那是因为很多父母都从骨子里认为,那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以,很多父母把问题推给老师,推给学校,自己当甩手掌柜,造成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受当下急功近利的影响,很多父母妄想通过说教来改变孩子,只能以失败告终。九层寒冰非一日形成,要想融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的耐心,是帮助孩子走出青春叛逆期的最大保障。


桃园上仙


我在青春期的时候也曾心理叛逆过,但是我的问题或者叫症状很轻,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度过去了,也不会去寻求心理学方面的帮助,而且我青春期的时候也找不到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地方,我建议在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可以和父母坐下来,好好聊聊天多敞开心扉的沟通和交流一下,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所有的困惑、委屈、不满、压力、诉求等都一股脑抛出来。

青春期即青春发育期,是指青少年11到16岁这一时间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和心灵的发育阶段,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很快但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性成熟方面存在着全球性提前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提前到来和提前结束,这给社会和教育带来很多问题和矛盾。青春期的生理迅速变化是由激素分泌量的快速增加造成的,这个时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为整个身体的加速成长和性成熟两个方面,所以很多孩子在青春期身高和体重长得特别快,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叫王两,他在初一和初二的时候身高比我们都矮好几厘米,但是没想到到了初三他像打了农药吃了激素一样身高飞速增长,到高一他竟然长到一米八了,害得我们都要仰视他,另外就是青春期性器官发育加快,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女孩儿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等,男孩儿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体毛明显等,另外就是性功能成熟女孩儿开始月经男孩儿开始遗精。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希望每个男孩女孩都能平稳的过渡,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青春期叛逆,这个很正常,每个人应该都会经历过的,只是经历的阶段可能不一样。

我的叛逆期是在初中,十几岁的年纪,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校园,懵懵懂懂的自己,还自以为自己懂得了很多,很有自己的主见,有时就不乐意父母安排自己的一切,甚至和父母吵过闹过,不和他们说话,最幼稚的就是还想过离家出走,学电视剧里面的主角一样过仗剑天涯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不过也都是想想而已,没有真敢去做。要问是怎么处理的,这个还真没有,毕竟那个时候的自己哪会像现在这样通情达理,处理方式要么就是自己妥协,要么就是就是和父母冷战,或以绝食来对抗到底,最后结果当然大多数也是我赢了,所有的任性不懂事,倚仗的也不过就是父母对自己的爱罢了。

至于寻求心理学方面的帮助,这个我倒不会。以前的自己,虽然叛逆,但出格的事情还是不会去做的,毕竟本性上还是念过书有些知识的好人,而且也不知道心理学这个职业的存在,更不会想着去因为这个寻求心理帮助了。现在的自己,应该不会有那种叛逆行为了,即使有,心里也清楚是属于正常范畴内的,需要在情绪控制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修养。所以,这个得要因人而异。

个人觉得,关于青春期叛逆这个方面,既然自己清楚并且有意识想要寻求处理方式,那说明是属于那种已成年懂事的,不是小孩子的那种。那么就更能明白,叛逆可以有,但要适度,不能过度,如果自己真的难以自我调节,甚至预感自己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的话,那么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爱自己的人,是完全可以寻求心理学方面的帮助的,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相信情况会好很多。总之,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Jia小壳


大家好!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目前社会上,大多数家庭中出现的现状!

其实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期和认知期!

就拿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来讲: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没有学习的概念的,但是有学习本领的概念,所以告诉孩子如何学好本领,这样你会变成什么样,最好必须他心目中想要成为的人!

小学阶段的孩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3年级,为什么呢?因为1-3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学习时期,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家长需要多发点时间和孩子沟通,让他从学本领的概念转成学榜样动力!

第二阶段:3--5年级,为什么呢?3年级学生已经对社会和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期间,父母的言谈举止很重要,平时生活中带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的孩子基本上在入学以后,通过他之前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有了自己的问题分析能力,所以后面就不会再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发生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在此同事还要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底线是不可以触碰的!

比如:告诉孩子家庭有家庭的规矩,尊老爱幼!学校有学校的规矩,上学不可以迟到,早退!社会有社会的规矩,法律就是规矩!孩子明白这些,对于他的现状心里就会很清楚的明白了,加上分析以后,知道了什么可以做,怎么去做,怎么做的更好!同时也就知道什么不可以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广大朋友留言一起探讨!



James海峰


多看一些青春期实用心理学方面的资料,跟视频里学,跟学校老师交流,跟年龄相仿或偏大的朋友交流。正确认识青春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孩子在家中仅仅是我的孩子,而不是学生,他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求。不再对改变别人抱有幻想,努力改变自己,工作努力,闲暇多读书学习,从心理历练,外在形象,情绪控制,言谈举止各方面努力改变。对孩子信任,多了解他的朋友,爱好,注意对孩子察言观色,少说话,多送温暖。做到这些就会发现,孩子会以家长为榜样,关系越来越好,亲子关系融洽,孩子就会愿意把真实的内心向我展示,我就可以给他想要的理解,关心和建议。同时工作中和同事也可以相处融洽,最重要自己内心平和清净,从里到外的舒服。


笑了194202


谢谢提问。以平常心待之,化干戈为玉帛,尊重个性化,针尖不对麦王,和谐共处,友撑为人,二人见仁,三人合众,同心协力,搞好协作,众志前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理解万岁。

不会去看心理医生。


5864906970778一剪梅


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一个必经过程,就是你的人生,不要逃避他,选择他,择优他,让他成为你日后最美好的回忆,人生最难得的就是不后悔。


金羽商务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段路程,至于叛逆与环境周围的一切事物,人都有关系。我认为只要不会心理扭曲,过度叛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事情是需要经历后才会更好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