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書才有效果?

黑V乄


我有讀書的習慣,這是大學期間被老師給逼著養成的習慣,關於怎麼讀書才有效果,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吧,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關於看書的故事。



我一直都挺喜歡看書的,但是我讀的書好像沒什麼用,因為看的就是一些網絡小說,用我們老師(歷史專業)的話說就是一些“沒營養的垃圾”。大學以後,老師說我們應該多讀些好書,從那以後我覺醒了,我讀了很多老師推薦的書籍,可是我發現我讀了就跟沒讀過一樣,故事情節如果是我喜歡的還好,如果是不喜歡的,就會一點映像也沒有;另外就是如果碰到觀點與我相反的書我就不再讀了;久而久之,我還在原地踏步。但是我的一個同學恰好相反,她是一個很愛看書的人,看的都是一些名家著作,她會把老師推薦的書全部買回來認真讀,邊讀還寫讀書筆記,寫的內容也很豐富,她會摘抄喜歡的詞句,或者寫一些自己的讀後感等等。有時候遇到書中觀點是她不贊同的或者不理解的,她會找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毫不誇張的說,有時候他們會爭論得面紅耳赤,我特別不理解他們這種做法,我認為不贊同就不要看了唄,何必呢。畢業後我們在同一所中學成為實習老師,我總算明白了她那麼做是有道理的。我上課只能照本宣科,學生呼呼大睡,可是那個同學上課時除了書上的東西,還會提出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而那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東西皆來源於她多年閱讀積累下來的,所以她的課深得學校師生的喜歡。



工作後,我也適當學習一些那個同學的讀書方法,效果確實挺好的。他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以下幾點:第一、要多讀書,讀好書。很多東西都要通過閱讀來學習的,我們應該廣泛閱讀,不斷充實自己。當然,要選擇有營養的書來讀,網絡小說可以起到娛樂的作用,但不要沉迷於其中。第二,多動腦動手。讀書要多思考,思考書中能給我帶來什麼。有想法要動手作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第三,有衝突才會有進步。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多跟那些觀點與我們不同的人交流,能開闊我們的視野,有時候多種不同觀點碰撞出的火花可能就是一個新的觀點。

各位小姐姐小哥哥們,你們讀書的方法是什麼呢?


被馴服的象cium


讀書是獲得智慧的來源。只有講究科學的讀書方法和技巧的讀者,才會提高讀書的效率,才會獲得更多、更新的知識。歷史上許多名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讀書方法。

人做了書的奴隸,便把活人帶死了。……把書作為人的工具,則書本上的知識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華羅庚

讀書,不僅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方法,領悟到新的收穫,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正真把知識活學活用。那又如何做到呢?

首先:不能死讀書,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

作為學生,我們讀書、學習,要把新知、舊知相互聯繫,找出內在的關聯,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的讀書獲取新知來豐滿知識體系,而非生搬硬套。

其次:讀書要舉一反三,做到一通百通。

作為學生,我們讀書、學習,要將知識進行合理的遷移,做到分類彙總。比如,在語文方面進行主題學習,通過高效課堂,引領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通過課內閱讀、課文學習,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也就是部分地市提到的語文大閱讀或者是主題閱讀,並且有主題學習叢書與之配套。

最後:讀書要學會對比,從對比中發現問題。

比如,同是描寫人物的,為什麼會有側重點。老舍、朱德都有描寫母親的文章,他們有什麼不同點?同是一道理科題,為什麼會有多種解題思路,他們所運用的知識是否一致,哪種更合理。只有通過對比,才能更好地激發我們的思考,才能把知識學活。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朗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南宋·朱熹《訓學齋規》

正如朱熹所說,讀書要專心、要聚精會神。我們要靜下心來讀書,才會有讀書的收穫。作為學生,我們可以採取大聲誦讀,利用晨讀時間,都需要背誦的內容進行大聲誦讀。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致顏黎民》

正如魯迅所說,我們讀書要博覽群書,取百家之長,補自身之短。作為學生,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特別是中高考改革後,對語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加大我們的閱讀量,我們不僅要讀文學類的書,哲學、歷史、科普等等都應該進入我們的視野,進而豐富我們自己的知識。


其實,讀書的方法還有許多,比如,寫讀書筆記,摘抄,在書上進行批註,二八讀書法等等。方法雖多,但只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好比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在不斷的閱讀中總結經驗,善於思考,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讀書,方法重要,更要養成習慣。從小通過繪本講故事、親子閱讀,營造家庭讀書氛圍,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習慣,使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孩子自己就能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


辰心聽雨


 

怎樣讀書才有效果應該因人而異,我就我自己的經驗說一下吧~

我從高中才算是真正喜歡上讀書,然後到高三才算會讀書。從一開始的只是“看完”到現在的“看懂”,自己也調整了許多方法。之前買的一本書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有教別人如何系統又快速地去閱讀並且獲取書本里面的知識。後來我自己也嘗試了一下,發現有些適合我,有些也並不適合。

我自己現在去讀書,我基本會這樣做:

首先我會看作者的簡介(當然,很熟悉的作者就可以忽略這一步)。看作者的簡介基本可以瞭解這位作者的文風,以往的作品,看是不是合乎自己的興趣(興趣很重要),興趣是帶你看下去的動力,你有動力才會主動願意從書中獲得新知。

然後我會把書本的目錄仔細瀏覽一遍。目的是要掌握這本書的整體架構,以及作者的思路安排。掃一遍之後,自己基本可以掌握每一章裡作者想要表達的主要內容,自己也可以預計哪幾個需要注意的點。

然後就是序言。我一開始也不太重視序言,覺得有時候會夾雜著寫序者的個人觀點。但是後來我慢慢還是會去看,但是會保持著中立的態度。畢竟序言裡也是對本書的主要內容的濃縮,當做自己預覽了一邊全書。

接下來就是正式閱讀啦。我一般都會拿著鉛筆閱讀,一來可以按著一行行的字快速閱讀(真的會快很多),然後有時候遇到一些好的句子可以標出來,或者遇到有跟作者觀點有出入的表達,我會在書頁邊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看法,然後標上日期。這樣,如果日後再翻看的話,會有新的收穫。

然後最後的最後就是,在看完全書之後,還會對有記過筆記的地方再看一遍。再去思考一下自己的表達是否完整,是否如今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然後就是全書完。

以上是我個人的閱讀習慣,不知道適不適合你哈~


Rachel43226197


首先明確你讀這本書的目的,然後來選擇讀的方式。如果是娛樂類的,那就正常閱讀。如果是實用類的,那最好做讀書筆記,然後再去讀一遍。在讀的同時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運用書中的知識點,看看是不是有效果,也許這個效果見效比較慢,你要選擇堅持。


水古月森林木


讀書要和思考結合起來才有效。


美好人生9056


思而學,學而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