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在抗战中的预言:武汉会战结束,日军一定会重点对付八路军

刘伯承在抗战中的预言:武汉会战结束,日军一定会重点对付八路军

(电影《太行山上》)

长乐村之战是反“九路围攻”中决定性的一仗,继苫米地部队受到重挫后,各路日军见势不妙纷纷撤退。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八路军和国民党友军收回长治、榆社、武乡、辽县等18座县城,日军进攻晋东南的计划完全破产。

日军华北方面军匆匆结束“九路围攻”,与正在进行中的徐州会战也有一定关联——第十四师团被抽去参加徐州会战,“九路围攻”的主力第一○八师团需南下接收第十四师团留下的黄河防务。

实际上,日军为了能够集中兵力投入徐州会战,已从华北调走了两个多师团,其在华北的机动兵力由此大为减少,晋东南的日军全部退缩到了铁路沿线据点,与其毗邻的冀南、豫北、鲁西等平原地区也形成了相对空虚的局面。

晋东南是下棋的“眼位”,这个“眼”首先要做起来。1938年4月下旬,正式成立了晋冀豫军区,对外称一二九师后方司令部。军区以下按基干游击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为五个军分区。至此,晋冀豫军区的基干武装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两万人,并且将游击队和游击支队提高为游击兵团。

刘伯承在抗战中的预言:武汉会战结束,日军一定会重点对付八路军

(电影《太行山上》)

在此基础上,一二九师的主力兵团也同时得到加强,增加了由陈锡联任旅长的新三八五旅,下辖七六九团、独立团和汪乃贵支队。

根据中央指示,一二九师还要派部队到冀南、豫北开展平原游击战。此前,刘伯承已经向冀南派去东进部队,在当地有一定的基础,他在解释新的战略意图时说:“我们这是一个中央突进,两翼配合的部署。只要我们背靠太行山,脚踩大平原,加上冀南已有的力量,三个方向共同努力,一定会很快打开一个新局面。”

4月26日,徐向前亲率七六九团、六八九团和第五支队前往冀南。一二九师主力部队的到来,进一步打开了冀南的局面。至1938年上半年,冀南已有20余县掌握在八路军手中。

刘伯承对此连声称赞:“向前有办法,去了不到半个月,就有了两个捷报,增加了四千的抗日力量。”

刘伯承在抗战中的预言:武汉会战结束,日军一定会重点对付八路军

(电影《太行山上》)

“中央突进”之后是“两翼配合”。6月上旬,刘伯承派七七一团、汪乃贵支队由太行出冀南,当初的战略意图得到了实现。

豫北的情况也很乐观,在陈赓率三八六旅进入后,很快就有大片游击区被开辟了出来。7月下旬,刘伯承下山到三八六旅进行指导,陈赓高兴地对他说:“这几个月的发展真是迅速,冀南、豫北差不多已成了我们的天下!”

刘伯承的态度很冷静:“形势确实令人鼓舞,可是没有远虑,必有近失。”

到1938年7月,日军已经攻陷徐州,正进攻陇海路中段和武汉。刘伯承的“远虑”就是,日军为了能够在正面战场上集中兵力,暂时不得不放弃华北后方,但武汉会战只要一结束,必然还会回过头来对付八路军。

这次刘伯承之所以亲自下山,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阻止日军向洛阳、潼关运送部队和物资,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三八六旅的情况,为解决“远虑”作准备。

刘伯承在抗战中的预言:武汉会战结束,日军一定会重点对付八路军

(电影《太行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