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究竟是敗退還是“假死”?

4月29日下午,亞馬遜官網和APP,一度無法正常打開。

亞馬遜,究竟是敗退還是“假死”?

此前,亞馬遜中國正式發表聲明,將在 7 月 18 日起、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

消息一出:

全網上下震驚、惋惜,一片譁然。

全國網民唏噓、調侃,譁然一片。

全球最龐大的電商亞馬遜,一次又一次被看熱鬧的中國看客推至熱搜。那為什麼我要將“我們”定義為中國看客,而不是中國用戶呢?

因為,我們其中的很多人,真的不是亞馬遜的客戶!

15年前,亞馬遜以全球最有實力的電商龍頭強勢入駐中國,帶著錢、地位、優越感和雄心壯志。本以為,作為財閥巨頭的亞馬遜會大張旗鼓、迅速獲取中國消費者的芳心,但它佛系、高冷的發展方式,就像它十多年不曾優化的官網頁面和用戶體驗一樣,讓人不可理解。

拋開這些槽點,又有多少人認真的思考過,亞馬遜撤出中國市場的真實初衷是什麼?

有人說,亞馬遜“敗走”的原因,是因為不瞭解中國的消費者;也有人說,其經營理念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有人說,是因為其職業經理人狼性不足,使得運營團隊缺乏創新、效率低下,進入“舒適怪圈”;還有人說,亞馬遜在中國的價值不過只是締造了一個全球首富傑夫·貝佐斯;更有新聞用“逃離”這個詞把亞馬遜撤出中國市場這個決策形容的狼狽不堪......

這些評價和觀點不知道有多少人認同,至少我不能完全苟同,你們當真確定亞馬遜是“逃離”中國市場,而不是“放棄”中國市場嗎?

本心而論,亞馬遜的經營理念,確實與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所背離;同時,它在面對行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和消費者惡劣的低價消費習慣,確實顯得無計可施。

亞馬遜踏足中國市場的15年,同時也是中國本土電商崛起的15年。在亞馬遜的對手名單裡,前有老牌淘寶、京東、噹噹,後有新秀拼多多、網易考拉、小紅書。老對手打法靈活,新對手打法草莽,腹背受敵的亞馬遜自然措手不及,並且慢慢掉隊。

但,單從亞馬遜的經營角度來說,一個始終堅守自己品牌文化和堅信自己服務理念的企業,是值得給予充分肯定和尊重的。

驚聞亞馬遜準備退出中國,內心不覺一陣五味雜陳,他們究竟遇到了什麼困境?還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怎麼了,讓國際巨頭排著隊離開中國,難道電商行業真的不要深思一下市場潛在的危機嗎?

發文吶喊,不是因為筆者覺得亞馬遜作為一個企業有多重要,而是亞馬遜作為一種標誌所顯現的趨勢和轉折點有多警示。

我認為我們不缺亞馬遜,我們也不缺麥德龍,我們缺少的是保證商業活力的經濟環境、我們缺少的是生活的智慧和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