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明智的舉動,7個女兒全都嫁給一個人,究竟是怎樣的考慮?

無奈的蒼鷹


曹操要將自己的七個女兒嫁給傀儡天子漢獻帝,其實是走了一步很高明的棋。

自從漢獻帝衣帶詔事件爆發之後,曹操殺死了漢獻帝的董貴人,逼迫漢獻帝廢掉了伏皇后,將其幽禁致死,然後將自己的三個女兒曹節、曹憲、曹華嫁給漢獻帝,並立曹節為皇后。這還沒完,曹操還告訴漢獻帝,自己還有四個未成年的女兒,將來成年了也會一併送入宮中。只不過後來這事沒幹成,所以曹操實際上只是同時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

這件事對曹操的衝擊很大,因為曹操不是外戚,他是官宦士族。與衣帶詔相關的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和伏皇后的父親屯騎校尉伏完,他們都是外戚。外戚在東漢歷史上的地位很突出,更何況董承和伏完還都是對皇室忠心耿耿、在臣子當中也頗有威望的人物。這種人很危險,他們上通天下接地,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曹操在誅殺了董氏家族和伏氏家族,並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之後,好處有以下幾個:

一、保證自己即是權臣又是外戚。在道德制高點來說,曹操有了外戚這個身份之後,掌控朝政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二、同時讓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甭管質量如何,只要數量上去了,漢獻帝再寵信其他妃子,從而產生新的外戚的幾率就變小了;

三。利於曹操掌控漢獻帝。之前衣帶詔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曹操在漢獻帝身邊無人,這才給了漢獻帝可乘之機。現在自己的三個女兒都進宮了,漢獻帝身邊就有了自己的耳目,那漢獻帝再有什麼新動作,曹操就能提前知曉並採取行動了。

當然,以上都是明面上看得到的。在曹操的內心深處,她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同時嫁給漢獻帝,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我們都知道,曹操乃當世梟雄,當他文治武功到達巔峰、自己也越來越老的時候,要說他不想當皇帝,我看是沒人相信的。可是曹操心裡苦啊,他雖然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又位極人臣,但是他始終有一道坎過不去,那就是名聲。

簡單來說,曹操就是太在乎名聲了,所以一直不敢篡位。為何?因為曹操雖然對漢獻帝很不好,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底線。

我們都知道,曹操當年因為刺殺董卓而名揚天下,後來又參與袁紹討伐董卓的行列,儼然一副漢室忠臣的模樣。雖然後來曹操迎漢獻帝還許都,走了當年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老路,但是要說讓曹操篡位於漢室,他是絕對不會走這一步的。因為這是他的底線,名不正言不順的事情他是不能幹的。

為什麼他不能幹?因為曹操祖上蒙恩於漢室,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漢室的忠臣,自己不能做出太有損於人臣形象的事,不然就太對不起自己家族的光榮傳統了;再者,曹操接受的教育是忠君愛國的傳統教育,自己又是一個文化水平很高的人,對於思想品德的認知也是很高的。雖然曹操在現實上與忠臣的形象有所偏差,曹操自己心裡也清楚。但是,在這樣的亂世,很多事是迫不得已,是這個世道改變了他。

可是,篡位這件事太過於重大,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是人臣應該做的事。

但是在當時,幾乎所有臣子都在勸他篡位,甚至連他的兒子也在勸他。本來曹操因為這諸多限制而放棄了篡位的想法,可是現在臣子們這麼一鬧,全天下都以為他要篡位了。為了堵住悠悠眾口,曹操做了兩件事來表明自己的想法。

其一,曹操寫了個《讓縣自明本志令》,明確表示自己只想當王而不像當皇帝;

其二,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與漢獻帝成為一家人,表明自己只想當權臣外戚,天下也沒有岳父篡女婿皇位這種事。

曹操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簡單來說一是抓權二是表明不篡位的心意。曹操雖有能力篡位而致死未走這一步,實在是明智之舉,起碼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線。


圍爐煮酒話春秋


曹操有20多個兒子,女兒也不止7個。曹操的女兒都是政治婚姻,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目的是為了控制皇宮內廷。

1,曹操的女兒們

在史書上有記載的曹操的女兒們:

曹憲,漢獻帝貴人。

曹節,漢獻帝皇后。

曹華,漢獻帝貴人。

清河長公主,夏侯楙之妻,夏侯楙是夏侯惇的兒子。

安陽公主,荀惲之妻,荀惲是荀彧的兒子。荀彧是曹操的主要謀臣,擔任尚書令十幾年。

金鄉公主,何晏之妻。何晏是前大將軍何進的孫子,魏晉玄學的創始人之一。

2,漢獻帝是一個有膽量、有心計的皇帝

董卓帶如狼似虎的西涼兵進京時,路上遇到劉協和少帝劉辯。劉辯嚇得哆哩哆嗦,而年齡只有9歲的劉協卻不畏懼,讓董卓暗暗稱奇。

董卓掌權後,就廢了少帝,把劉協立為皇帝,就是漢獻帝。

建安元年時,漢獻帝15歲,曹操把他接到許昌安頓下來。當時因為董卓死後其部下相互攻殺,各地諸侯割據,漢獻帝的朝廷連飯都吃不飽,是曹操提供了物資。

但曹操有自己的野心,他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專橫的態度,讓漸漸長大的漢獻帝越來越不滿。

漢獻帝也對曹操說過狠話:

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

你曹操能真心輔佐我,那你是真的厚德;如果不是,請你開恩捨棄我吧!

當時把曹操嚇得汗流浹背,心想:這小子哪天說不定叫人把我一斧子砍了!從此以後,曹操就很少上朝去見漢獻帝。

建安五年,漢獻帝19歲,算是成年了,他想把權力收回來,但手中沒有兵權,連皇宮守大門的都是曹操的人。當時袁紹和曹操正在官渡相持。

漢獻帝覺的時機到了,就讓董貴人的父親董承傳衣帶詔,秘密聯絡王服、種輯、劉備等人,誅殺曹操。

曹操發覺後,就把董承一家人、王服、種輯全部殺掉,連懷孕的董貴人也不放過。劉備因為到徐州做外應而躲過一劫。

這時,曹操對漢獻帝是完全不信任,但曹操也沒有膽量殺掉漢獻帝,一旦這樣做了,曹操就成了第二個董卓。

漢獻帝也體會到深深的無力感。

3,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目的是為了控制皇宮內廷。

曹操打敗袁紹和他的兒子後,不打仗時,經常住在鄴城,把朝廷的大部分官員也都搬到鄴城。只給許都的漢獻帝留一點充當門面的人。

曹操當然對漢獻帝不放心,留下了一條忠心的看門狗王必來監視漢獻帝。

王必雖然掌握許都的軍權,但也無法天天刺探漢獻帝的內宮生活,這是一個大漏洞!

建安十八年,曹操早已擊敗馬超,在南方也挫敗了孫權,至少統一了大部分的北方。曹操就自立為魏公,加九錫。

曹操的野心早已膨脹得很臃腫了,只是他不想做王莽和董卓,因為他倆都死得很慘!

曹操自己想當“周文王”,必須加引號。曹操的德行與周文王相差十萬八千里,他只不過是給兒子曹丕鋪路而已,曹操自己不當皇帝,讓兒子當皇帝。

為了控制漢獻帝的內宮,曹操就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貼身刺探情報。

很快就有了情報,第二年就把漢獻帝伏皇后的舊事翻了出來。原來董貴人被曹操殺死後,伏皇后非常擔心,就秘密給自己的父親寫密信,策劃怎麼搞倒曹操。伏皇后的父親膽小,閱後即焚,當作什麼事也沒有。

曹操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后不久,就把這個天大的情報刺探出來了。

曹操害死了伏皇后,並且把伏皇后與漢獻帝生的兩個皇子都殺了。

曹操的女兒曹節成了漢獻帝的新皇后 。

朝廷內外都是曹家的天下,等曹操死後,曹丕稱帝,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曹操兒子多,女兒也多,按照曹操的基因,長得也不錯。已知的,曹操有6個女兒。一個雞蛋是不可能放在一個籃子內的。



其中三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劉協,另外三個分別嫁給功臣大佬們的兒子(反正沒有司馬懿的份)。

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其父是夏侯惇,極為勇猛的一員大將,很早之前就跟隨曹操,成為他的裨將,忠心耿耿,為曹操立下過汗馬功勞。曹操沒想嫁女給他的兒子,就問兒子曹丕,“嫁清河公主給丁儀怎樣?”曹丕不贊成,“丁儀這人眼睛小,我怕清河不喜歡他,我個人建議嫁給夏侯楙,親上加親。”後來清河公主因看不慣夏侯楙老喜歡女人的賊樣,就構罪誣陷他,最終兩人老死不相往來。形成陌路。



曹操第二個女兒安陽公主嫁給了荀惲,不認識他沒關係,他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荀彧。王佐之才,曹操曾稱他為“吾之子房”。兩人的關係猶如當年劉邦和張良。可有意思的是荀惲和司馬懿是親家,因為他兒子荀霬娶了張春華的女兒南陽公主。



第三個女兒金鄉公主嫁給了何晏。從何姓就能想到當時的大將軍何進。何晏是何進的孫子,其母尹氏後跟了曹操,何晏被曹操收養成了乾兒子,魏晉清談玄學之風始於他,服散這種臭癖也始於他。

這三個女兒,曹操主要是用來拉攏,親上加親不好嗎?剩下的女兒曹節、曹憲、曹華被曹操以五萬匹布帛的聘禮在公元213年,嫁入了漢宮。



關於這三個女兒,曹操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一,緩和關係。從挾天子以令諸侯,到丞相,再到劍履上殿的特權,又到公元213年,曹操被封魏公,建魏國。一步一步從臺階走向越來越高的位置,預示著前面阻力越來越大,和漢獻帝的矛盾越來越大。

封魏公這事,很多人反對,包括荀彧。但結果是荀彧被恩賜食盒,見後服毒自殺,曹操順利成魏公。

所以,在封魏公後曹操嫁女,增強關係,不僅是緩和漢獻帝的關係,也是緩和反對人士的關係。



二,監視漢獻帝。曹操一口氣嫁的是三個女兒,不是一個,除了防止漢獻帝寵幸其他女人解決生理需求外,其中最重要一點原因就是監視漢獻帝。

早些時候,發生過一起“衣帶詔”事件,曹操知道後誅殺董成,以及後宮之中懷孕已久的董貴人,以儆效尤。後來,漢獻帝暗示皇后伏壽給其父伏完寫信,請求支援。這求助信最後因為伏完妻弟的告發,曹操知道了。



所以,曹操有必要監視漢獻帝,以防他做出點出格的事情。尤其曹操剛封完魏公這個風口浪尖上。

三,曹操需要外戚這件外衣。外戚和官宦是漢朝的兩大鮮明特點。外戚盛行在西漢,最出名的有呂氏集團、衛氏、霍氏。王莽的新朝建立得益於外戚,連劉秀也不能免俗,一心喜歡陰麗華怎樣?還要喜歡郭聖通。東漢後來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官宦。之前所說的何進也是外戚,他妹妹是皇后……



所以,曹操也想要一件外戚的衣服。外戚攝政前車有鑑,有何不可?

四,延續漢室。曹操知道自己的終極目的是復辟封建制,分封為王。但始終是不可能廢除漢獻帝的,嫁女目的在於立她為皇后,讓她成為中間人,以此延續漢室。

當然了,有可能是為下一代篡位鋪路。

緊接著第二年,曹操廢伏壽,立曹節為皇后,母儀天下。



公元216年,曹操進封魏王。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同年,曹丕代漢,自立為魏帝。


史小二記


這個問題問的有些問題,歷史上記載,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分別是曹憲,曹華和曹節。其中,曹節據說是二女兒,當時還有一個女兒,年齡太小,養在家裡,只是名義的老婆。


嫁給漢獻帝三個女兒,這是最明智的舉動,這一點有待商榷。可以確定的是,曹操嫁女兒,的確是出於政治目的。這場婚姻,也是政治聯姻。

為了更好的控制漢獻帝,哪怕買通漢獻帝身邊所有人,或者說把漢獻帝身邊所有人都換掉。也不能完全避免漢獻帝做手腳,王子服,吉平暗自和漢獻帝取得聯繫,險些顛覆自己的勢力,也讓曹操更加警惕。

如果能夠一直監視控制漢獻帝,那就必須找一個自己人,而且可以和漢獻帝朝夕相處。除了把自己女兒嫁給漢獻帝當老婆以外,恐怕沒有更合適的辦法。



漢獻帝即使心裡不同意,也不敢反對,只能裝作欣然接受。值得慶幸的是,曹操的女兒都是很漂亮的女孩子,不像是後來的賈南風。

所以,漢獻帝雖然不高興,卻還算滿意。

曹操已經位居丞相高位,再加上又成了皇帝的老丈人,他就再也不怕有人會暗通皇帝,來動搖自己的地位。

從曹操嫁女兒可以看出非常明顯的政治目的。

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嫁一個女兒不夠,非要嫁三個女兒呢。這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呢?

據史料記載,當時,漢獻帝聘曹憲,曹節,曹華為貴人,在東漢後宮中,有地位和名分的,只有皇后和貴人兩個檔次。

而下面有美人,宮人,綵女,這三個檔次沒有爵位,也沒啥實權。漢獻帝聘曹操的女兒,直接封了貴人,可以說相當給曹操面子。

但問題是,漢獻帝已經有了皇后,所以曹操的三個女兒,都是次妻。

曹操自然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他鑽了一個空隙,用他當時僅有的三個女兒,佔了貴人的三個名額(從曹操把還沒成年的女兒也嫁給漢獻帝,可見他佔名額的心思),這樣,只要伏皇后倒臺,他的女兒,無論是那個,只要有一個當了皇后,自己就贏了。

從歷史的發展看,漢獻帝娶了曹操三個女兒後,只過了一年,曹操給伏皇后編織個罪名,然後殺了她,於是,他的女兒曹節,就成了漢獻帝的皇后。

而且,其他兩個女兒,依然有貴人身份,就算是漢獻帝再招一兩個貴人(事實上,漢獻帝也沒這個膽子),也撼動不了曹家在後宮的地位。

這樣一來,裡面是曹家天下,外面也是曹家天地,曹操的地位便堅如磐石。

只是讓曹操意想不到的是,後來曹節卻真愛上了漢獻帝,徹底和自己哥哥曹丕翻臉,當然,曹節的憤怒已經無濟於事。


曹丕還是結束漢朝統治,隨後,漢獻帝成了山陽公,曹節成了山陽公夫人,直到最後,和漢獻帝合葬一處。

這也許是這場政治聯姻中,唯一甜蜜溫馨的環節。


小小嬴政


首先說一下,曹操一生有25個兒子,女兒當然也不僅僅只有7個。但目前能夠確定身份,一定是曹操女兒的僅有6個。所以曹操並沒有把7個女兒嫁給一個人。



曹操打包嫁女兒

曹操雖然沒有一股腦的把7個女兒嫁給一個人,但他也一次性打包處理了3個女兒給漢獻帝劉協,並且還準備把未成年的女兒也送給他。《後漢書》中記載;

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十九年,並拜為貴人。

這也就是說,公元213年,曹操打包將三個女兒強行送給了劉協,這三個女兒分別是曹憲、曹節、曹華。另外,曹操還有未成年的女兒待嫁閨中,準備在成年之後一併打包送給劉協,至於數量和名稱並沒有任何記載。

再說一下,曹操另外三個有據可考的女兒並沒有嫁給漢獻帝,她們分別為;清河長公主[嫁給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安陽公主[嫁給了嫁荀彧之子荀惲],金鄉公主[嫁給了曹操養子何晏]。



曹操為何要將女兒嫁給亡國之君

雖然劉協是一個亡國之君,但他並不是一個無能之人,相反他是一個有謀略,有膽量,同時也有中興之心的人。

劉協本是漢靈帝的次子,靈帝去世時被封為陳留王。董卓入京後,覺得漢少帝劉辯才能不如劉協,所以改立劉協為帝,這一年劉協僅9歲。

劉協登基後,由於年幼,而且還有董卓挾持,所以一直都是一個傀儡。十八路諸侯討董後,董卓挾持漢獻帝離開了洛陽,過潼關來到了長安。在這裡董卓被王允和呂布所殺,但很快呂布又被李傕郭汜等人擊潰,王允也被殺死。



公元194年,關中大旱,糧食絕收,長安城之內竟然發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劉協派侯汶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但侯汶竟然在這種時候假公濟私,中飽私囊。於是漢獻帝親自派人取米煮粥,當場驗證侯汶的貪汙行為。以此可見,劉協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

後來,劉協為了擺脫李傕郭汜等人的控制,培養了一定的勢力,最終在楊奉、董承的護衛下逃離了長安。

劉協剛剛出潼關,曹操便盯上了這面具有號召力的大旗。等劉協到達洛陽後,曹操立刻出兵,準備挾天子以令諸侯,將劉協轉移到許昌。



誠然,此時的劉協風餐露宿,過的生活確實不怎麼樣,但至少在洛陽是一個希望的開始。現在被曹操劫持,等於又變回了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違背了自己逃出長安城的初衷,所以不滿的劉協準備反抗曹操的綁架行為。



東漢朝廷的皇帝,經常面對的勢力大體分為三種,權臣、宦官、外戚。他們依靠平衡三種勢力來獲得最大的權力。

劉協作為飽經世故的皇帝,同樣知道利用這個其中某一中勢力打擊另一個勢力。所以,在公元200年的時候,劉協利用董貴人的父親董承打擊曹操。但董承這個人能力不足,最終被曹操殺死。



董承被殺後,女兒董貴人也被處死。當時董貴人身懷六甲,劉協苦苦哀求,結果曹操不為所動。這件事讓身為皇后的伏壽感到了恐懼,劉協看到這種情況,於是和皇后商議,由皇后密信其父伏完暗中聯絡忠於漢室的大臣誅殺曹操。

曹操當時也知道劉協不安分,總想著掌權理政,所以對劉協也是百般防備,試圖從各個方面控制劉協,杜絕劉協利用外戚翻盤的機會。

想來想去,曹操便將自己的女兒打包嫁給了劉協。一來可以防止劉協接觸到其他外戚勢力,二來可以控制劉協的內廷,從根本上防止劉協背叛自己。



效果很明顯,三個女兒進宮後,很快伏皇后準備除掉曹操的事情便洩露了。曹操盛怒之下將皇后伏壽幽閉至死,並且殺死了劉協和伏壽的兩個兒子,伏氏一族也有上百人被殺。

從此之後,劉協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再也得不到任何勢力的支持。即便是後來做了皇后的曹節心向劉協,對曹氏取代漢室江山也沒有任何威脅。


我是越關


曹操將自己的七個女兒全都嫁給一個女兒,卻不曾想到二女兒當上皇后後,卻成了自己兒子的絆腳石。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天下大亂,而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有成就。天子被挾持,自然有人非議而欲討伐曹操,曹操便心生一計,若是自己成為皇親國戚,那麼也就不存在挾持與逆反之說。

但曹操和皇室家族半毛錢關係也沒有,卻有幾個貌美如花的女兒。自古以來都是英雄難過美人關,更何況皇帝可以是後宮佳麗三千,多擁有幾個美人也未必是壞處。

曹操這一計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作為父親就算是九分為自己,也得留一分為女兒們考慮。那麼曹操到底是怎麼考慮的呢?

其一曹操剛剛取得政治上比較高的地位,但朝中大臣不一定都站在他這邊,況且自己一個外人如果直接要挾漢獻帝,豈不被天下人議論紛紛?

就算自己今後奪得天下,也得落個謀權篡位的罪名,但若是女兒成為皇后,自己就皇上丈人,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漢宮中之事。


意義上便是輔佐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而對於劉協以及諸大臣自然是稍稍對曹操放鬆了警惕,這樣曹操就擁有更多的謀權空間了。

其二女兒畢竟是自家人,哪有不幫孃家人的道理?若是女兒們掌控後宮權利,那麼自己的勢力也會擴大不少。更何況若是女兒有話語權,朝廷大臣怎麼也得對他禮讓三分。

再者獻帝也不得不給自己妻子一點兒顏面,而重用曹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皇上身邊安插眼線,利用女兒來協助自己獲得一些機密。

最後曹操也許是為了漢獻帝與自己女兒的未來。曹操把女兒嫁給獻帝,表面上自己插手政事是理所當然的,但天下人都知道他這是想造反,想要除掉他的人大有人在。

但自己若是謀反不成功,自己女兒有了皇家後代,那麼對她們理應也被網開一面,曹氏也得以保全。若是自己成功奪位,逝世後,自己兒子繼位,對於自己姐姐的丈夫也不會趕盡殺絕,留他性命。


而曹操將七個女兒都嫁給獻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後宮之大,嬪妃爭寵,爾虞我詐,一兩個女兒自然對付不過來,若是多幾個姊妹,在後宮的鬥爭中勝算會更大。

加上自己這個老丈人又握大權,後宮權利自然是曹氏說了算。但人老色衰,不能保證幾年後劉協依舊寵愛自己的女兒,而曹操前三個女兒在可以嫁人時,後四個女兒都還未成年。

三個女兒先嫁過去,等四個女兒長大後再嫁,如今先訂親,那時若是劉協厭了前三個,而後四個也是豔麗群芳,劉協怕是不得不愛了。

曹操這一計可謂高瞻遠矚,不得不服。但曹操卻未曾料到自己處心積慮的計劃中,二女兒曹節卻成了曹氏稱帝的一個絆腳石。

曹操死後不久,曹丕要求漢獻帝效仿先人之法將皇位禪讓給自己,並且幾次命脅迫劉協交出玉璽,但作為皇后曹操女兒、曹丕妹妹的曹節卻三番五次死死護著玉璽,並且大罵使節,但最終還是迫不得已交出了玉璽。


但在交玉璽之時,卻不遞給曹丕,而是將其摔在臺階上,還咒罵說:“天不祚爾”,赤裸裸地詛咒曹丕,那麼曹節竟為何如此對待自己的哥哥而不如自己父親所願乖乖交出玉璽支持兄長呢?

如果按照年齡來當選皇后,那這個位置自然輪不到曹節而是曹憲,但由於曹節是卞夫人所生與曹丕、曹植及曹彰是親兄妹,也是曹操的嫡女,身份比曹憲要高,自然是封她為後。

但是曹節是封建社會的典型女子,受三綱五常所束縛,奉守倫理綱常之要典。嫁給劉協之後,自然是維護劉協的利益。但也有可能是曹節不想讓曹氏背上謀權篡位的罪名而以此制止,但一個弱女子又能奈何?

漢獻帝被廢,那麼嫁給他的那些女兒自然不再是貴妃,那麼她們最後的結局又如何呢?

劉協被廢為山陽公之後,曹節也被貶為山陽公夫人。據說最後在曹節的堅持下劉協脫下官服,他們深入民間,做起郎中,一起上山採藥,懸壺濟世。


公元234年,劉協逝世,按照漢家天子的禮儀葬於禪陵。曹節享年65歲於公元260年逝世,以皇后禮儀與劉協合葬,諡號獻穆皇后。

曹憲乃曹操的大女兒,歷史上對她的記載極其少,只通過一些零碎的資料推論出她是一個賢惠且姿色甚佳的女子,與漢獻帝相敬如賓。和曹節一樣先被封為夫人,後為貴妃,劉協被廢后,便再也沒有了她的記載。

曹華也是卞夫人所生,得曹操深寵,卻也被父親硬硬生生拉去做了棋子,嫁給了劉協。和曹憲一樣,先封為夫人後為貴妃,至於其他的史書也未曾記載,也就不知其境況。

本應該也成為劉協妻子的其他四個女兒卻在曹丕奪權後就此作罷,而清和長公主、安陽公主、金鄉公主與臨汾公主的稱號應當就是曹丕當上皇帝后賜予的,但其他的找不到任何史料記載。
本人認為要麼是未嫁而被司馬家殺害或者貶於民間,或者和其他公主一樣被迫嫁給了曹丕想要利用的人吧。


史之策


此題有趣,福垊不請自來。首先說一句:題主問題有誤,很多答主回答更有誤,福垊感覺恨有必要以正史的形式聊聊曹操嫁女的情那些事兒,然後再談談曹吉利(曹操一名吉利)究竟是如何考慮的。

吉利嫁女的那些事兒

曹操為什麼嫁女?還不是吉利走運了。話說建安十八年(前213年)五月初十,漢獻帝派御史大夫持節到鄴城(河南安陽、河北邯鄲交界處)策封曹操為魏公,也就是魏國公。還寫了洋洋灑灑的一篇“拍馬”敕文:大致內容就是朕無能蒙塵流浪,賴丞相之力,才能讓朕君臨天下。漢獻帝很“慷慨”封了十個郡給曹操,其實都是曹操打下的地盤,漢獻帝也就是走走程序而已。曹操當做魏國的國公後,做了兩件事。

一件事是當年七月份建立宗廟,光宗耀祖,彰顯正式開國。

另一件事就是七八月份嫁女。說到曹操嫁女,福垊有必要澄清題主的錯誤。曹操有女六人,長女被漢獻帝在216年五月封為公主,但213年之前都嫁給了伏波將軍夏侯惇的公子夏侯楙(mao,通假字:茂)了。福垊多說一句,最早的伏波將軍是路博德,最有名的伏波將軍是馬援。吉利嫁了三件他的小棉襖給皇帝,分別是二女曹節、三女曹憲、四女曹華。五女是未來的安陽公主(魏文帝曹丕冊封),嫁給了荀彧(yu)的兒子荀惲(yun)。六女是未來的金

鄉公主(魏高祖曹丕冊封),嫁給了大將軍何進的孫子何晏,就是那個油頭粉面娘炮哥。

由此,我們得出曹操家沒有七仙女,只有六朵金花——六名千金,嫁給漢獻帝的只有三個。而且就是這三個貴人(《三國志.武帝紀》為貴人,《後漢書.皇后紀》為夫人)正式出嫁的只有曹節和曹憲。福垊查資料發現都是曹憲、曹節、曹華的排序,但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說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將曹操次女立為皇后。我們都知道曹節是皇后,由此福垊判斷曹節排行老二。

那麼曹操嫁三女,究竟是怎麼樣考慮的?

福垊認真想想 ,認為考慮有五:

第一、來而不往非禮也。

曹操這對漢獻帝冊封的感謝,走得也就是無以回報,以(女兒)身相許的路子。顯得您小劉夠意思,俺老曹也仗義不是。

第二、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俺老曹嫁給陛下三個女兒,很夠意思了。大家都成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個年輕人還好意思逆反不聽老人言嗎?女兒給你,皇位逐漸留給俺。古語有捨不得兒子套不住狼,福垊覺的老曹是捨不得女兒當不了皇。遺憾的是在216年曹操也只是當了個王,稱帝夢交給了兒子曹丕了。

第三、攀龍附鳳外戚專權的殘餘。

從西漢到東漢,一直都有外戚專權的影子。想當年,王莽走得就是外戚之路,還篡權成功。曹操除了學習管仲、項梁、董卓等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外,還學了王莽等人外戚之路。

第四、白天黑夜監視無死角。

曹操以往監視漢獻帝都是通過在漢獻帝身邊安插侍衛、太監等親信,但皇帝晚上“休息“時就成了監控的死角。而曹操嫁女,而且一下子嫁了倆(實際嫁了兩名)。

第五、二女吹起的枕頭風。

漢獻帝雖然無能,但畢竟也是年輕,容易衝動。如果給吹吹枕頭風,比如說說父親的功勞,父親的兇狠,一家人的團結;再比如說說人生苦短,對酒當歌須盡歡。

然而曹操的考慮有的起作用了,比如214年漢獻帝正牌國丈伏皇后他爹,要對曹操這個副國丈動手。他們晚上的密謀,就被發現了,很明顯是這兩女起到的作用。結局就是正國丈、皇后包括皇子都死了,然而曹節由貴人升為皇后,曹操這個國丈的副字也去掉了。雖然在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上面的考慮是失敗的,但在“彼可取而代之”上是成功的,只不過這個彼,一是皇后,一是國丈而已。


福垊


兩漢四百餘年江山,外戚干政始終貫穿其中,從呂后開始,將自已的外甥女嫁給兒子,開啟了外戚進入政權的大門。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的首位皇后無一例外,都是皇帝的母親或祖母為了同輩的富貴而指派同族的女子嫁給皇帝,這個方法成為外戚獲取富貴最簡單可行的方法。

到了東漢,支撐東漢政權的三駕馬車是:外戚、宦官、士族。宦官與士族都是身份的限止,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而外戚只要把女性親戚嫁給皇帝,就能得到外戚的地位,進一步成為朝廷的權臣,東漢末年的竇武、何進,都是外戚掌權的先例,而嫁女兒給皇帝成為最簡單可用的方法。



曹操自從迎立漢獻帝到許昌後,成為漢末最有權勢的權臣,起初曹操對待漢獻帝的態度非常必恭必謹,與大臣對待皇帝的態度一樣,這讓東逃西藏、缺衣少食的漢獻帝非常感動,覺得遇到了忠臣。

但好景不長,隨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打下的地盤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強大時,曹操開始次意妄為了,這也讓漢獻帝感到不滿意,畢竟是東漢朝廷正統的皇帝啊,於是漢獻帝與曹操開始產生矛盾。

漢獻帝與曹操的矛盾第一次爆發體現在衣帶詔事件。公元199年,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車騎將軍董承,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結果還沒起事,就被曹操誅殺。



董承是誰?漢獻帝的岳父,董承的女兒是漢獻帝的妃子,董承是標準的外戚,事件發生後,連董承的女兒,漢獻帝的董貴人也被曹操殺害。

衣帶詔發生後不久,漢獻帝的皇后,當時是伏皇后,也很害怕,害怕曹操會對自已下手,於是寫信給自已的父親屯騎校尉伏完,讓父親想辦法誅殺曹操,但伏完害怕,不敢行動。這件事直到214年才被曹操知道,當時的屯騎校尉伏完已經去世,曹操知道後大怒,把伏家滅族,並且將伏皇后禁閉而死。

這兩起事件,均是由漢獻帝的外戚引發,讓曹操對引發漢獻帝不安穩的因素-皇后及妃子產生不信任,並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在伏皇后死後,曹操一口氣將自已的3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最大的原因就是杜絕再發生類似反對曹操的行為。



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基本上形同傀儡,宮中的武士都是曹操的部下,朝廷的官員都是曹操的親信,而唯一不安全的因素漢獻帝的皇后及妃子,也被曹操換成了自已的女兒,這下子漢獻帝徹底淪為曹操的傀儡。

當然曹操是出於自已的考慮才這樣做的,主要是以下原因:

1、杜絕皇帝身邊產生不安定的因素。漢獻帝的皇后及妃子都是自已的女兒,自已的女兒曹操總信的過,而自已女兒的親戚也就是曹操的親戚,算起來都是曹操的人,不會帶來一些不受掌控的大臣,故不會對曹操的地位產生威脅。



2、東漢有外戚掌權的傳統,現在曹操把自已的女兒嫁給漢獻帝,自已就是外戚,同時也是掌權的權臣,曹操可以明正言順的掌握政權。

3、曹操為了自已纂位的名聲。曹操生前,一直否認會纂位,不僅向天下人寫下《讓縣自明本志令》,以示自已不會纂位,而在行動上曹操封公晉王,離皇帝僅一步之遙,為了向天下人證明自已不會纂位,而將自已的女兒全部嫁給漢獻帝,表明自已只是掌權的外戚而已,並不會纂位。

4、曹操將女兒全部嫁給漢獻帝,也有讓漢獻帝不寵信其它妃子的原因,如此,不管曹操自已或者曹丕是否纂位,漢獻帝都在曹氏的掌控之中。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小姐姐在這裡更正一下題主,據歷史考證曹操一共有6個千金,他把女兒中的老二、老三、老四嫁給了同一個人,並不是把七個女兒嫁給同一人。據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把自己的3個親生女兒一同嫁給漢獻帝劉協為夫人,214年,曹操的3個女兒一塊被封為貴人。3個女兒同時嫁給一個皇帝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老曹這樣做有他自己的道理。



因外戚和自己爭權,曹操差點沒了小命,曹操嫁女為了自保穩住政權

1,董貴人的爹董承要殺曹操

漢獻帝這皇帝當的著實憋屈窩囊,怎麼都難逃傀儡的命運,被人掙著操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試圖利用劉協來實現他統一中國的目的,卻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為皇帝。劉協深怕劉家江山被老曹奪去,更想為自己的傀儡命運掙扎一下。於是他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爹董承設法誅殺曹操。


而當時的董承不滿足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正與曹操爭權,200年(建安五年)正月初九日,董承等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洩露,結果董承敗在老曹手中,被曹操處死,懷有身孕的董貴人也被曹操處死了。

2,皇后和她爹伏完有殺曹操的動機

董貴人的慘死,讓皇后伏壽感到危機四伏,深怕有一天父親伏完和她也會被曹操所害,她想提前下手。漢獻帝失去董貴妃和腹中的孩子心存怨恨,和皇后伏壽密謀再次誅殺曹操。皇后寫信讓父親伏完想辦法弄死曹操。伏完也是個沒有主心骨的人,對於女兒的求助信他蒙了,無奈去找尚書令荀彧,問他該怎麼辦?荀彧不表態,把這事悶在心裡,靜觀其變。伏完又去找自己的小舅子樊普商量,結果樊普當了叛徒,向曹操告了密。

荀彧建議曹操向漢獻帝進獻女兒

荀彧權衡利弊找到曹操,說:“伏後無子兇邪,從前與其父書,言辭醜惡,當廢。明公可進女為皇后”勸曹操把女兒進獻給漢獻帝,這個建議最終被曹操採納。

曹操既然直接取代漢獻帝,就繼續把漢獻帝作為傀儡操縱,所以曹操知道漢獻帝要殺自己,卻沒有弄死漢獻帝,還討好般地將自己3個女兒嫁給他,並且獻上絹帛5萬匹作為聘禮來安撫穩住漢獻帝,讓他老老實實當傀儡。有三個女兒當眼線曹操生命無憂。從此曹操有了雙重身份攝政大臣兼外戚。無論怎樣曹操的女兒們只是曹操手裡的棋子,曹操利用她們為自己的政權服務。



曹操為了讓女兒當皇后,囚禁死伏壽皇后,毒死她的兩個兒子。

曹操的女兒曹節輕而易舉成為漢獻帝的皇后 ;曹憲、曹華是漢獻帝的貴人。


曹操的行為,使漢朝江山在搖搖欲墜中延續了20多年,劉協因這種特殊的關係保住了性命。

參考《後漢書·皇后紀》


小姐姐講史


曹操嫁女的舉動是不是明智那是後話,但在三國時期,像這樣的政治聯姻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劉備和東吳孫權的妹妹結婚,王莽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皇帝,等等。

曹操到底有幾個女兒?

曹操的子女眾多,但史書中關於曹操女兒的記載並不是非常詳細,可是被記入史冊的7個女兒分別是:

曹憲(老大)、曹節(老二)、曹華(老三),這姐妹仨都是漢獻帝劉協的貴人,老二曹節最後成了漢獻帝劉協的皇后。

清和公主(夏侯楙之妻)、安陽公主(荀惲之妻)、金鄉公主(何晏之妻)和臨汾公主(在《魏志司馬芝傳》中有記載)。

曹操到底將幾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劉協呢?

據《後漢書·皇后紀下》中記載:

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

也就是說,曹操並沒有將七個女兒全部都嫁給劉協,只是先將3個女兒嫁了過去,做了劉協的夫人。而剩下的幾名幼女只是和劉協定了親,並允諾將了這四個女兒成年後也會送入宮中,但後來其實並沒有送。

曹操為啥要將自己的7個女兒都允諾嫁給漢獻帝呢?嫁一個女兒不行嗎?

筆者以為,曹操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表忠心,匡扶漢室,同時安撫漢獻帝,拉攏漢室大臣。

曹操這樣做是在向漢獻帝劉協表明自己的忠心,同時也向天下人證明自己有匡扶漢室的決心。這樣一來,劉協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皇位會被動搖,可以安心的呆在宮中了。而以荀彧為首的漢室忠臣們自然也會認為曹操真的是要匡扶漢室,就能夠得到他們的擁護,至少不會反對曹操了吧。

其二,能夠監視甚至控制漢獻帝。

因為曹操是常年在外征戰,沒有有效的辦法了控制漢獻帝。把女兒嫁給漢獻帝后,不僅可刺探宮中情報,而且還可以監視漢獻帝。

其三,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將自己的女子嫁給皇帝,自己的地位也搖身一變成了國丈,地位和權利自然更加的穩固。在外人看來,曹操和漢獻帝自然是一家人,這也給其他諸侯潑了一盆涼水,反對曹操的人自然就收斂了很多。朝廷之事情由曹操做主,而後宮之事自然由曹操的女兒們主持,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四,佔據後宮有利位置。

公元199年,伏皇后因看不慣曹操的橫行霸道,與其父親密謀誅殺曹操,但事情敗露,被廢除皇后打人冷宮。之後,漢獻帝重新立曹操的二女兒曹節為皇后,史稱“獻穆皇后”,後宮之中唯有曹家最大。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曹節在成為皇后之後不僅沒有幫助曹家,反而是一心為夫著想,從這來看,這何嘗不是一處敗筆呢?不過此時曹操已經不在人世了。

對於曹操嫁女之事是否明智,我覺得,在當時來看,畢竟是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是有利的。但如果從女兒的角度來說,這也算是毀了自己女兒一生的幸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